熔古铸今简介
熔古铸今的意思
解释:
指融会贯通古今知识。
出处:
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 谈艺二 沧溟蔡姬》:“葆真履素,取则先民,熔古铸今,蔚为代宝。”
语法:
熔古铸今作宾语、定语;指融会贯通古今知识。
熔古铸今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熔今铸古
成语造句
- 1.他的书法艺术,熔古铸今,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舒体”,不仅成为书法界的典范,还为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生活增添了长开不败的奇葩。
- 2.他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广涉历代名碑法帖,精研汉碑,熔古铸今,以行隶名世。
- 3.只有加强文史研究、保存历史记忆、洞悉历史规律,才能鉴古知今、熔古铸今,开辟新的未来。
- 4.作为当代最早崛起于书坛的书家,他兼擅各体,尤工八分,又熔古铸今,潇散雄逸,自成一格,故声名远及海内外。
- 5.汲英咀华熔古铸今,艺游南北学贯东西。
- 6.既古原质朴、开合有序,又字有奇势,刀含凊劲,可谓熔古铸今,时见新意。
熔古铸今相关词语
- 1 千古笑端
- 千古:年代久远;笑端:笑柄。 长时期被人取笑的笑柄。出处:明·何良俊《世说新语补·识鉴》:“中原常虎视于此,一旦真主出,江南弃甲不暇,吾不能为千古笑端。”
- 2 千秋万古
- 犹言千秋万代,形容岁月长久。出处:唐·刘希夷《公子行》:“百年同谢西山日,千秋万古北邙尘。”语法:千秋万古作宾语、定语;指时间久长。示例:醉捧句吴匣中剑,斫断千秋万古愁。元·范楟《王氏能远楼诗》
- 3 笃信好古
- 笃:诚笃;信:诚实;好:热爱。坚持自己的信仰,喜爱古代的典籍出处:明·刘基《陈司户墓志铭》:“情贯经史,蜚声痒序,而弗竞弗求,笃信好古。”语法:笃信好古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4 旷古奇闻
- 旷古:自古所没有的。自古以来从未听到过的奇异的事情。出处:周作人《代快邮》:“五四运动以来的民气作用,有些人诧为旷古奇闻,以为国家将兴之兆。”语法:旷古奇闻偏正式;作宾语;形容罕见的奇事。示例:这真是旷古奇闻,要不是亲眼所见,我还不会相信。
- 5 今不如昔
- 昔:往昔;过去。现在不如过去。出处: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冷斋不读书》:“洪觉范《冷斋夜话》,谓山谷嫡宜州,殊坦夷,作诗曰:‘老色日上面,欢宗日去心,今既不如昔,后当不如今。”语法:今不如昔主谓式;作宾语、定语;表示对世事的感慨。示例:然而这里毫没有“今不如昔”的意思,恰好相反,事实证明“今胜于昔”。
- 6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 既然现在后悔,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出处:巴金《秋》尾声:“谈话中也常提到四妹,真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语法: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 7 疑今察古
- 疑:疑问;察:考察。 对于当世有所怀疑的事,通过考察历史来寻求解决。出处:《管子·形势》:“疑今者,察之古。”
- 8 古是今非
- 古代、现在的是非得失。指评论从古到今的功过曲直。出处:元·马致远《青衫泪》:“一个待咏月嘲风,一个待飞觞走斝,谈些古是今非,下学上达。”语法:古是今非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9 援古刺今
- 引述故事古义以讽刺今事。出处:明·杨慎《升庵诗话》卷六:“援古刺今,箴戒得失,谓之箴。”《天讨·豕韦之裔〈普告汉人〉》:“述怀咏史,不过词人之习态,不可以为援古刺今。”语法:援古刺今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说话等。
- 10 一古脑儿
- 同“一股脑儿 ”。茅盾 《昙》:“我就一古脑儿告诉了父亲,我老实对父亲说,老人家不忧穿吃,何忍卖女以图富贵?”杨沫 《不是日记的日记》:“这种快活--或者说幸福,把病中的苦恼一古脑儿都扫除干净了。” 赵大年 《公主的女儿》六:“一些杂乱无章的诗句,谚语、格言,一古脑儿涌上心头。”示例:那客人的胃口更好了,他把红虫一古脑儿吞了进去,吃得津津有味。
- 11 信而好古
- 信:相信;好:爱好。相信并爱好古代的东西。出处:《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语法:信而好古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爱好。示例:这样,我们的信而好古的态度,便发生了新意义。(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读》)
- 12 披古通今
- 披:翻阅。通:通晓。研究历史,通晓古今。出处:南朝·梁·简文帝《书案铭》:“敬客礼贤,恭思俨束,披古通今,察奸理俗。”语法:披古通今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人。
- 13 才不半古功已倍之
- 才;有不此:古人;功:功业。才能不及古人的一半,而所立功业已多古人一倍。形容人得时遇势,易建功业。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 14 思古之情
- 思:想念;古往昔;情:情感。怀念往昔的一种情感。出处:汉·班固《西都赋》:“愿宾摅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宋书·索虏传》:“于时戎车外动,王命相属,裳冕委蛇,轺轩继路,旧老怀思古之情,行人或为之殒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