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忍无亲简介
安忍无亲的意思
解释:
安心于做残忍的事情,因而无所谓亲人。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语法:
安忍无亲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残忍。
示例:
李世绩之安忍无亲也,置父于窦建德之刃下而不恤。(《读通鉴论 唐高宗》)
安忍无亲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六亲不认
安忍无亲相关词语
- 1 重迁安土
- 土:乡土;重:看得重,不轻易。 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成语出处:《汉书·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成语
- 2 恶尘无染
- 谓没有受到坏习气的影响。出处:叶圣陶《穷愁》:“儿童诚可爱,一味天真,恶尘无染。”语法:恶尘无染作宾语、定语;用于人或社会风气等。
- 3 无盐不解淡
- 比喻不下本钱就办不成事。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三卷:“但是无盐不解淡,总还得带些银子去,抚台的是垫了。”语法:无盐不解淡作宾语、定语;指不下本钱就办不成事。
- 4 必躬必亲
- 指凡事都要自己经手。出处:《诗 小雅 节南山》:“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后转为“必躬必亲”。语法:必躬必亲作谓语、定语;指亲自。示例:那位伍大令初到任时,便发誓每事必躬必亲,绝不假手书吏、家丁,大门以内的事,无论公私,都有要自己经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
- 5 人生自古谁无死
-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但应死得有价值。出处: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语法:人生自古谁无死作宾语、定语;用于感叹等。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嗟此恨凭谁语。可怜衰绖拜坟茔,不作锦衣归故里。元 高明《琵琶记 风木余恨》
- 6 吞声忍恨
- 指受了气勉强忍耐,有话不敢说出来。出处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从今后忍气吞声,再不敢嚎啕痛哭。”。
- 7 无名小卒
- 卒:士兵。不出名的小兵。指没有名气不受重视的小人物。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1回:“只见城内一将飞马引军而出,大喝:‘魏延无名小卒,安敢造乱!’”语法:无名小卒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示例:这么重大的任务,交给我这个无名小卒去办,我感到受宠若惊,兴奋得脸都红了。
- 8 叩阍无路
- 叩:敲。阍:宫门。无法敲到宫廷的门。形容百姓无处伸冤。亦作“叩阍无计”、“叩天无路”。出处:《明史·翟凤翀传》:“大臣造膝无从,小臣叩阍无路。”语法:叩阍无路作谓语;用于有冤无处诉。
- 9 安如泰山
- 安:安稳;泰山:我国著名的高山;在山东省。像泰山一样稳固;形容事物十分稳固;不可动摇。出处:西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语法:安如泰山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坚固不可摧毁,从容不迫。示例:在敌人的强大攻势下,我军阵地安如泰山。
- 10 各安生业
- 各自安于赖以生活的职业。生业:谋生之业。出处:《北史 隋炀帝纪》:“轻徭薄赋,比屋各安其业。”
- 11 攻其无备
- 其:代词,指敌人。趁敌人还没有防备时进攻。出处:孙武《孙子 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语法:攻其无备兼语式;作主语、定语;用于军事上。示例: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75回:“以精锐之师而攻疲惫之卒,且可攻其无备,杀他个片甲不留。”
- 12 于心无愧
- 愧:惭愧,羞愧。从心里感到没有什么可愧疚的。指没有对不起人的地方而心境坦然。亦作“于心不愧”。出处:宋·王令《谢刘成父》:“尘埃隔眼逢何晚,气类相期久愈坚,以义求人今遂得,于心无愧果为贤。”语法:于心无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这叫做知恩报恩,虽告知天地鬼神,亦于心无愧。明·明教中人《好逑传》第六回
- 13 无病自灸
- ◎ 无病自灸wúbìng-zìjiū[bring trouble to oneself by making uncalled-for moves] 没有病而自行针灸。比喻无缘无故自讨苦吃
- 14 一事无成
- 连一样事情都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出处:唐 白居易《除夜寄微之》:“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语法:一事无成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员乃投镜于地,痛哭曰:“一事无成,双鬓已斑,天乎,天乎!”(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