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蝇染白简介
青蝇染白的意思
解释:
同“青蝇点素”。
出处:
《艺文类聚》卷二六引三国·魏·丁仪《厉志赋》:“疾青蝇之染白,悲小弁之靡托。”
语法:
青蝇染白作宾语、定语;指小人用谗言诬害好人。
青蝇染白相关词语
- 1 白发苍苍
- 苍苍:灰白色。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出处: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白发苍苍,而齿牙摇动。”语法:白发苍苍主谓式;作谓语、状语;多用于指老人的头发变白。示例:(1)我这位儿时的伙伴儿,如今也是白发苍苍了。(2)媛媛扶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过马路,受到了同学们的赞扬。
- 2 染化而迁
- 因为感受到教化而发生变化。出处:晋·范宁《春秋谷梁传序》:“是以妖灾因衅而作,民俗染化而迁。”
- 3 蝇头小楷
- 像苍蝇头一般大小的楷体汉字。出处:清 钱泳《履园丛话 画学 画中人》:“年八十余,尚能作蝇头小楷。”语法:蝇头小楷作宾语、定语;用于书写等。示例: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二章:“能写一手娟秀的蝇头小楷,作几首香艳清新的小诗。”
- 4 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 白头:老年;倾盖:停车,初见。有人相识到老还是不怎么了解,有人初次见面却一见如故出处: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语法: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人的交情。
- 5 青云万里
- 比喻前程远大。出处:元 高明《琵琶记》第二出:“论做人要光前耀后。劝我儿青云万里,早当驰骤。”语法:青云万里作谓语、宾语;指前程远大。示例:今仁兄青云万里,亦由今始,愿努力自爱。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
- 6 司马青衫
- 司马:古代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司马的衣衫为泪水所湿。形容极度悲伤。出处:白居易《琵琶行》诗:“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语法:司马青衫作主语、宾语、定语;形容极度悲伤。示例:我岂学做重婚王允愚?岂湿着司马青衫泪?(明 王世贞《鸣凤记》第二十九出)
- 7 白日衣绣
- 衣:穿;绣:五彩制绣的官服。白天身着华贵官服,使人看见。旧时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出处:汉·应劭《风俗通·怪神》:“(张辽)以二千石之尊过乡里,荐祝祖考。白日衣绣,荣羡如此。”
- 8 水碧山青
- 碧:青绿色。形容景色很美,艳丽如画。亦作“水绿山青”。出处:唐·刘禹锡《洛中逢韩七中丞之笑兴口号》:“骆驼桥上苹风起,鹦鹉杯中箸雨青,水碧山青知好处,开颜一笑问何人。”语法:水碧山青作宾语、定语;用于景物描写。
- 9 素车白马
- 旧时办丧事用的车马,后用作送葬的语词。出处:《尸子》上卷:“汤之救旱,乘素车白马,著布衣,婴白茅。”语法:素车白马联合式;作宾语、定语;用作送葬的语词。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5回:“只见一队素车白马的人前来,叔宝定睛一看,见是魏玄成。”
- 10 青眼相加
- 青眼:眼睛平视。表示对人喜欢或尊敬出处:唐·房玄龄《晋书·阮籍传》:“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择而退。喜弟康闻之,乃筴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语法:青眼相加作宾语、定语;用于对人。示例:他是个很清高自负的人,对于自己讨厌的人他总是报以白眼,对于自己欣赏的人,他则报以青眼有加。
- 11 白纸黑字
- 白纸上写着黑字。比喻有确凿的文字凭据;不容抵赖或改悔。出处: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曾不思宪法之所以有效力,全恃民众之拥护,假使只有白纸黑字之宪法,决不能保证民权,俾不受军阀之摧残。”语法:白纸黑字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有文字凭证。示例:(1)我是照他来信办的,我手头还留着这封信,白纸黑字,是有据可查的。(2)这件事你不承认不行,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是赖不掉的
- 12 白白朱朱
- 朱:正红色。白的白,红的红。指色彩各异的花木出处:唐 韩愈《感春三首》诗:“晨游百花林,朱朱兼白白。”语法:白白朱朱作谓语、定语;用于颜色。示例:风风雨雨又春穷,白白朱朱已眼空。宋·杨万里《又和风雨二首》
- 13 蚓窍蝇鸣
- 比喻声响微不足道
- 14 青眼白眼
- 青眼:正视的眼光;白眼:斜视的眼光。形容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好恶的人出处:唐·房玄龄《晋书·阮籍传》:“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择而退。喜弟康闻之,乃筴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语法:青眼白眼作宾语、定语;指看人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