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诵习传简介
循诵习传的意思
解释:
①谓习惯于读死书、传旧闻。②谓诵习。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且夫贤君之践位也,岂特委琐握龊,拘文牵俗,循诵习传,当世取说云尔。”
语法:
循诵习传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
太平天国《行军总要》:“使军中将士循诵习传,知所取法,在在格遵。”
循诵习传相关词语
- 1 学而时习之
-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出处:《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语法:学而时习之作谓语、宾语;指学习方法。示例:学而时习之,所以学者将以行之也。(宋《二程全书 外书七》)
- 2 积习成癖
- 习惯经历时间久了,会成为一种偏好。
- 3 积习难除
- 长期形成的旧习惯很难更改。同“积习难改”。出处:郭沫若《序〈白毛女〉》:“我们早就呼喊着人民文艺的创造但积习难除,一拿起笔来,总要忸怩作态的。”语法:积习难除作谓语、宾语、定语、分句;指习惯难改。
- 4 不见经传
- 经传:指经典的著作。经传里没有记载;也指人或事物没多大名气;又指说话或行文没有书本根据。出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六卷:“俗语云:‘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指心而言也。三字虽不见于经传,却亦甚雅。”语法:不见经传偏正式;作谓语;形容人或事物没有名气,不大为人所知。示例:我们住的小胡同,连轿车也进不来,一向不见经传。(老舍《吐了一口气》)
- 5 循规矩蹈
- 循:遵守;规、矩: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蹈:踩。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出处:宋·苏轼《拟进士御试策》:“苟无知人之明,则循规矩蹈,绳墨以求寡过。”语法:循规矩蹈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没有创新。
- 6 口口相传
- 不著文学,口头相传。出处:宋 洪迈《夷坚丙志 黄十翁》:“汝还世五年,传吾语于人间,作善者即生人世,受安乐福;作恶者万劫不回,受无间苦。令闻此者口口相传。”语法:口口相传主谓式;作谓语;指口头传布或传授。示例:虽然他败坏了口口相传的韵事。(鲁迅《且介亭杂文 病后杂谈》)
- 7 传道穷经
- 传:传授;道:孔孟之道;穷:尽;经:儒家经典。传授道理,穷尽经典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6回:“这些中进士、做翰林的,和他说道传道穷经,他便说迂而不当。”语法:传道穷经作谓语、宾语;用于教学等。
- 8 妙处不传
- 指精微奥妙的地方不是言语和笔墨所能表达的。出处:宋·黄庭坚《戏题小雀飞虫画扇》诗:“丹青妙处不可传,轮扁斫轮如此用。”语法:妙处不传作谓语、定语;指十分精妙。
- 9 青鸟传信
- 青鸟:传说中受西王母役使的神鸟,后借指传递信息的使者。 比喻使者传递信息。出处:唐·欧阳询《艺文类聚·青鸟》引《汉武故事》:“七月七日,上于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王母至。”
- 10 传诵不绝
- 传:流传;诵:诵读。指流传后世被长期诵读出处:穆欣《南线巡回·又照秦淮一叶枫》:“那篇数百年来传诵不绝的《正气歌》,博得广大人民的热爱和尊敬。”语法:传诵不绝作谓语、定语;用于事迹或作品等。
- 11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 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现,虽万被戮,岂有悔哉。”语法:一个人做一部书,“~”,是封建时代的事,早已过去了。 ★鲁迅《准风月谈·序的解放》示例:一个人做一部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是封建时代的事,早已过去了。(鲁迅《准风月谈 序的解放》)
- 12 传道受业
- 受:通“授”。传授道理,教授学业。出处:唐·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13 循常习故
- 循常:遵循常规。习故:学习陈旧的作风。遵守旧规,沿袭先例。形容因袭保守,不愿变通。亦作“循故袭常”、“履常蹈故”、“遵常守故”。出处:汉·仲长统《昌言·法诫》:“又中世之选三公也,务于清悫谨慎,循常习故者。”语法:循常习故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晋书·张载传》:“今士循常习故,规行矩步,积阶级,累阀阅,碌碌然以取世资。”
- 14 循循善导
- 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