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踪靡定简介
萍踪靡定的意思
解释:
象浮萍、波浪一般的无定。比喻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所。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四回:“或就来,或一二日,或叁五,萍踪靡定,逢山遇水,或师或友,便谈玄论道,故无定期。”
萍踪靡定相关词语
- 1 风萍浪迹
- 浪迹:到处飘游。比喻漂泊不定出处:柔石《二月》:“萧涧秋在这六年之中,风萍浪迹,跑过中国底大部分的疆土。”语法:风萍浪迹作谓语、定语;用于生活。
- 2 鸥波萍迹
- 萍:浮萍。鸥鸟戏波,浮萍浪迹。比喻隐居者安逸闲适、自由自在的生活出处:清·王士慎《池北偶谈·谈献二·王公家书》:“事在身外,身在世外,鸥波萍迹,足寄此生。”语法:鸥波萍迹作宾语、定语;指隐居者的生活。
- 3 波流茅靡
- 随波逐流,随风而倒。比喻胸无定见,趋势而行。出处:《明史 赵炳然传》:“世宗朝,璁、萼、言、嵩相继用事,六卿之长不得其职。大都波流茅靡,淟涊取容。”语法:波流茅靡作谓语、定语;指人没有自己的意见。
- 4 有影无踪
- 只有来的影子没有去的踪迹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4回:“或是寻把柴火,把两口棺材放成一堆,烧成灰骨,洒的有影无踪。”语法:有影无踪作谓语、定语;用于事情。示例:这是有影无踪的事
- 5 忐忑不定
- 同“忐忑不安”。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二十六回:“济川被他们说得心中忐忑不定。”语法:忐忑不定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心神不安定。示例: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九
- 6 一定之规
- 一定的规律或规则。比喻已打定的主意。出处:郭小川《新路歌》:“历史的发展,有它新陈代谢的一定之规。”语法:一定之规偏正式;作宾语;指一定的规律或规则。示例:浩然《艳阳天》第71章:“事情的发展反正是有一定之规的。”
- 7 萍踪浪影
- 像浮萍、波浪一样无定所。比喻到处漂泊,踪迹无定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闹殇》:“恨匆匆,萍踪浪影,风剪了玉芙蓉。”语法:萍踪浪影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行踪无定。示例: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7回:“恨匆匆萍踪浪影,风剪了玉芙蓉。”
- 8 传檄可定
- 传:传送,传递;檄:讨敌文书;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纸文书,就可以降服敌方。指不战而使对方归顺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传檄可定,极言敌之易破;迎刃而解,甚言事之易为。”语法:传檄可定作谓语、定语;指不战而胜。
- 9 黑眼定心
- 指看到某些事情后心里生气出处:韩起祥《刘巧团圆》:“我老汉一辈子就懂得大吃大喝,自在逍遥,无忧无虑,有些乡亲见了,虽然黑眼定心,我也不管他。”语法:黑眼定心作宾语;用于口语。
- 10 拍板定案
- 比喻作出决定。出处:刘凤舞《民国春秋》第十九章:“会议争论了一天,夏曦拍板定案:全军转移到湘鄂边去。”示例:在改革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挂帅者亲征,当断立断,拍板定案。
- 11 老僧入定
- 和尚静坐,使心定于一处,不起杂念,叫入定。形容人静静地端坐着。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0回:“却是个黑瘦老者,危然端坐,仿佛老僧入定一样。”语法:老僧入定作宾语;形容人静静地端坐着。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他却如老僧入定般,闭目养神,心里在一层深一层地盘算。”
- 12 行踪无定
- 行踪:行动的踪迹。指在各处来往出没,没有固定处所。出处: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一回:“出家人行踪无定,待贫道自去寻来。”语法:行踪无定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示例: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62回:“那冷于冰行踪无定,知道他如今在那里?”
- 13 旗靡辙乱
- 谓阵脚已乱,抵挡不住。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语法:旗靡辙乱作谓语、状语、定语;指失败。示例: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23回:“顿时旗靡辙乱,不能支持。”
- 14 迷踪失路
- 迷失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