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出在羊身上简介
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意思
解释:
比喻表面上给了人家好处,但实际上这好处已附加在人家付出的代价里。
出处:
明 唐顺之《公移 牌》:“稍稍借贷度日,有收之年送还田主。谚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
语法:
羊毛出在羊身上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
示例:
邹韬奋《萍踪忆语》:“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
成语造句
- 1.这算不算羊毛出在羊身上?唐浩美美的想着。
- 2.要么就是业主大获全胜,每一家都获得大量的拆迁款,由政府买单,或者由理工大学和开发商买单,最终羊毛出在羊身上,变成高房价。
- 3.企业通过这种貌似赔本的“另类营销”,节省了中间费用和广告费用,“羊毛出在羊身上”,业主用亲身感受来帮助企业传播了口碑,新中源不亏。
- 4.至于这二十两银子,虽然给的有点多,但薛良也不在乎了,反正现在杨老爷子一死,杨连亭发迹了,羊毛出在羊身上,以后再跟杨连亭要就是了。
- 5.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处理不当,惹恼了百姓,自绝后路,那么最终吃苦头的也是他们自己。
- 6.减少了屠宰税,是减了地方的税收,但我看这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地方这一项收入减少了,还可以用别的办法去补。
羊毛出在羊身上相关词语
- 1 蛰居简出
- 比喻人隐藏不出出处:《书的性格》
- 2 出类拔萃
- 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类;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语法:出类拔萃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用于人或事物。示例:而在那海一样的人民当中,到处都有出类拔萃的劳动英雄,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当中开出的鲜艳花朵。(杨朔《迎春词》)
- 3 脱颖而出
- 如果毛遂早得到任用;就会像锥子放在布袋里那样;锥针都能全部穿出来。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脱:脱露。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语法:脱颖而出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示例:经过艰苦努力,他的学习成绩终于在全班脱颖而出。
- 4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 比喻心情不安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暗暗地寻思道:‘既是好意请我们吃酒,如何这般相待,不许人动身?’”语法: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示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这句话却叫她怎的个答法?所以只急得她心里好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 5 十羊九牧
-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出处:《隋书 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语法:十羊九牧复句式;作定语、补语;含贬义。示例:清·钱谦益《特进光禄大夫……孙公行状》:“但不得人自为制,有十羊九牧之患。”
- 6 典身卖命
- 典当身体,出卖性命。指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就典身卖命,也酬谢师恩。”语法:典身卖命作谓语、定语;指不顾一切。示例:我不需要你“典身卖命”的承诺
- 7 重气轻身
- 指看重义节而轻视生命出处:唐·张说《巡边在河北作》诗:“去年六月西河西,今年六月北河北。沙场磧路何为尔,重气轻身知许国。”语法:重气轻身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8 亲上作亲
- 亲戚间再结姻亲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0回:“又听见二奶奶说,宝玉的事,老太太总是要亲上作亲的,凭谁来说亲,横竖不中用。”语法:亲上作亲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更加亲密。
- 9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出处:三国·魏·曹植《谢封甄城王表》:“臣愚驽垢秽,才质疵下,过受陛下日月之恩,不能摧身碎首,以答陛下厚德。”语法:摧身碎首作谓语、定语;指粉身碎骨。
- 10 上南落北
- 漫言各处去向,犹言走南闯北。出处:元·无名氏《朱砂担》第一折:“他又不和我一搭儿做买卖,我怎知他上南落北。”语法:上南落北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示例: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可是等我闭了眼睛,那时上南落北,都由他去罢。”
- 11 上下有服
- 旧时等级,上下级服装有严格区别。
- 12 千里鹅毛
- 比喻情深义重的微小礼品。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5回:“今日华诞,特备的几件菲仪,聊表千里鹅毛之意。”语法:千里鹅毛作宾语、定语;用于送礼等。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郁四嫂,千里鹅毛一点心,你将就着用。”
- 13 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 升天:死亡;出世:生。佛出生又死去。指活过来又死去出处:《慈禧太后演义》第六回:“那拉懿嫔回忆旧日慈眷,格外悲戚,哭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几乎有痛不欲生的形状。”语法:一佛升天,二佛出世作状语;用于书面语。
- 14 宛然在目
- 宛然:仿佛。如同清楚地呈现于视野中出处:明·袁宏道《公安二圣夺重修天王殿疏》:“使来者一人斯堂,而文献宛然在目。”语法:宛然在目作谓语;指仿佛逼真的样子。示例: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9回:“你这个模样,我也还宛然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