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浆带水简介
拖浆带水的意思
解释:
在泥水中行走被泥水玷污。比喻说话做事不干脆利落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58回:“若拖浆带水,就不是汉子了。”
语法:
拖浆带水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干脆。
英语翻译
- 英语:
an obscure style <unclean>
拖浆带水相关词语
- 1 清如水,明如镜
- 形容为官清廉,做事公正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5回:“在河南的时候,不肯赚朝廷一个大钱,不肯见老百姓受一分累,是一个清如水,明如镜的好官。”语法:清如水,明如镜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2 鱼水之欢
- 比喻男女亲密和谐的情感或性生活出处:《西厢记》
- 3 秋水盈盈
- 形容眼神饱含感情。同“秋波盈盈”。出处:秦牧《艺海拾贝 神速的剪影》;“通过这二十几个字,一个雪肤花貎、十指纤纤、唇红齿白、云鬓蛾眉、秋水盈盈、嫣然含笑的古代美女的形象,就呈现在人们眼前了。”语法:秋水盈盈作宾语、定语;用于女性。
- 4 水覆难收
- 覆:翻、倾倒。泼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出处:唐·李白《妾薄命》:“雨落不上天,水覆最难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语法:水覆难收作谓语、宾语、分句;比喻事情已成定局。
- 5 紫袍玉带
- 紫袍:古代公服,唐代规定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服紫袍;玉带:唐宋官员所用玉饰腰带,以区分官阶高低。穿紫袍,系玉带。比喻高官出处:明·无名氏《万国来朝》第三折:“户列簪缨姓字香,紫袍玉带气昂昂。”语法:紫袍玉带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6 杯水之敬
- 犹言杯水之谢。出处:《歧路灯》第三八回:“孔耘轩道:‘小婿业师惠人老,原是弟说成的,今上学已经两月,弟尚无杯水之敬,所以(备筵)并请三位陪光。’”语法:杯水之敬作宾语;指微薄的酬谢。
- 7 散带衡门
-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出处:《诗经·阵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语法:散带衡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晋书·何准传》:“充居宰辅之重,权倾一时,而准散带衡门,不及人事,唯诵佛经,修营塔庙而已。”
- 8 饮水思源
-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出处:北周 庾信《征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语法:饮水思源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示例:梁斌《播火记》:“当然是饮水思源嘛!吃水哪能忘了掘井的人呢?”
- 9 水光山色
- 泛指山水景色。出处:唐·薛用弱《集异记·蒋琛》:“山势萦回水脉分,水光山色翠连云。”语法:水光山色作宾语、定语;用于景物描写。示例: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四折:“人情冷暖逐高低,水光山色依青翠。”
- 10 襟江带湖
- 襟:衣襟。带:衣带。形容江河湖泊之间相互萦绕交错,如同衣襟和衣带一样。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襟三江而带五湖。”语法:襟江带湖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11 行常带经
- 行:走;经:经书。走路经常携带经书。形容人好学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传》:“行常带经,止息则诵习之。”语法:行常带经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2 泻水著地
- 水倾泻在地上,随地势而流注。比喻只能任其自然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譬如写水著地,正自纵横漫流,略无正方圆者。”语法:泻水著地作谓语;指顺其自然。
- 13 饮水曲肱
- 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语法:饮水曲肱联合式;作定语;含褒义。示例:宋·邵博《闻见后录》第11卷:“饮水曲肱,乐在其中,岂非厄穷而不悯乎!”
- 14 襃衣博带
- 亦作“褒衣博帶”。亦作“裒衣博帶”。宽衣大带。古代儒者的装束。《淮南子·氾论训》:“古者有鍪而綣領而王天下者矣……豈必襃衣博帶,句襟委章甫哉?”《汉书·雋不疑传》:“ 不疑 冠進賢冠,帶櫑具劍,佩環玦,襃衣博帶,盛服至門上謁。” 颜师古 注:“襃,大裾也。言着襃大之衣,廣博之帶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杂记》:“ 韋承貽 咸光 中策試,夜潛紀長句於都堂西南隅曰:‘褒衣博帶滿塵埃,獨上都堂納試迴!’”《明史·张士隆传》:“夫裒衣博帶之雅,孰與市井狡儈之羣。”清 黄遵宪 《续怀人诗》:“襃衣博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