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虫简介
糊涂虫的意思
解释:
不明事理的人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0回:“云岫这东西,不给他两句,他当人家一辈子都是糊涂虫呢。”
语法:
糊涂虫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骂人。
示例: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46章:“润叶犹豫了半天,才吞吞吐吐把徐国强当初劝他和向前结婚的那些话,都给二爸叙说了。‘老糊涂虫!’”
成语造句
- 1.军使是个糊涂虫,有问必答,使司马获得诸葛“食少事繁,岂可久乎”的重要情报。
- 2.他是个傻子,他是个糊涂虫,他认敌为友,他把糟粕当金子,与他一起,根本无法生活,就是死,也不想和他住在一个屋子里。
- 3.他整天忘这忘那,大家都叫他糊涂虫。
- 4.但陈志雄也不是糊涂虫,敢跟冯富民作对的人一定不是善男善女。
- 5.她对于那些糊涂虫的无知无识,是有十分把握的。
- 6.生活上他是一个糊涂虫。
英语翻译
- 英语:
blunderer <bungler>
- 俄语:
глупéц <дурень>
- 其他:
<德>Wirrkopf
糊涂虫相关词语
- 1 蛛丝虫迹
- 蜘蛛的细丝,虫子的痕迹。比喻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9回:“蛛丝虫迹,屋漏蜗涎,不即不离,有意无意,其妙何如。”语法:蛛丝虫迹作主语、宾语、状语;指线索。
- 2 一塌糊涂
-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与其顾惜场面,硬充好汉,到临了弄的一塌糊涂,还不如一老一实,揭破真情,自寻生路。”语法:一塌糊涂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含贬义。示例:新开设的中学,更是一塌糊涂,笑话百出。(郭沫若《革命春秋 学生时代》)
- 3 夏虫朝菌
- 意为夏虫活不到冬天,菌类朝生暮死。比喻极短的生命。出处:语出《庄子 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又《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语法:夏虫朝菌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示例:谛而念之,亦无以笑彼夏虫朝菌也。晋葛洪《抱朴子·勤求》
- 4 糊涂到顶
- 人头脑十分不清楚或不明事理语法:糊涂到顶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处事。
- 5 昏愦胡涂
- 昏愦:昏乱。形容头脑糊涂,不明事理出处:鲁迅《拟豫言》:“被批评家们痛驳,谓‘久已如此,而还要多说,实属不明大势,昏愦胡涂。’”语法:昏愦胡涂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
- 6 画蚓涂鸦
- 形容书法或文字拙劣。多用作谦词。出处:明 宋濂《赠会稽韩伯时序》:“顾余不敏,操无用之学,徒以空文出应时须,画蚓涂鸦,日不暇给。”语法:画蚓涂鸦作宾语、定语;用于作品或自谦。示例: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49回:“一张收据,上面写的画蚓涂鸦,不成字体。”
- 7 生灵涂地
- 生灵:百姓;涂:泥沼。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出处: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生灵涂地。”语法:生灵涂地作谓语、宾语;指社会时局。
- 8 含糊不清
- 躲躲闪闪,缺乏明确的表态。模棱两可,暧昧出处: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各级党组织直到每个支部的态度都要十分坚定,不能有任何游移不定、含糊不清的表现。”语法:含糊不清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态度。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十章:“但做什么生意,这小子一直说得含糊不清。”
- 9 难得糊涂
- 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出处:林语堂《中国人之聪明》:“郑板桥曰:‘难得糊涂’。”语法:难得糊涂偏正式;作谓语;用于人。示例:人生在世,难得糊涂。
- 10 一时糊涂
- 偶尔弄不清楚事理。
- 11 出处殊涂
- 亦作“出处殊途”。谓出仕与隐居的态度各不相同。
- 12 夏虫不可语冰
- 语:谈论。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语法:夏虫不可语冰作宾语、定语;指见识短浅的人。示例: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7卷:“郎如此眼光浅,真是夏虫不可语冰,我教你看看。”
- 13 鸡虫得丧
- 同“鸡虫得失”。出处:清·蒋士铨《临川梦·不梦》:“鸡虫得丧成恩怨,鸟鼠因缘见短长。”语法:鸡虫得丧作主语、宾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 14 糊口度日
- 糊口:本是喝粥的意思。度日:过日子。勉强维持生活,打发日子。出处:《五代史评话 梁史》:“但是小生自小兀坐书斋,不谙其他生活,只得把这教学糊口度日,为之奈何?”语法:糊口度日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示例:他靠打零工勉强糊口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