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抄西袭简介
东抄西袭的意思
解释:
胡乱抄袭别人的文章。
出处:
《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毓生又会想法,把人家译就的西文书籍,东抄西袭,作为自己译的东文稿子,印出来,人家看得佩服。”
语法:
东抄西袭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抄袭别人的作品。
示例:
梁遇春《“春朝”一刻值千金》:“连小小二句题目,都要东抄西袭凑合成的。”
英语翻译
- 英语:
plagiarize from different sources <copy a bit from here and plagiarize a little from there>
东抄西袭相关词语
- 1 东闪西躲
- 闪:侧身急避;躲:躲避。形容四处躲避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1回:“卢俊义挺着朴刀,随后赶去,李逵在林木丛中东闪西躲。”语法:东闪西躲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 2 西方净土
- 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出处:唐 李白有《金银泥画西方净土变相赞》诗。语法:西方净土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佛教等。示例:朕当初多少英雄,赤手打成天下,身登九五,威倾朝野。也只为孽海无边,冤愆有报,故此皈依我佛,要目圆寂后,径归西方净土极乐世界,莲花化生。明 方汝浩《禅真逸
- 3 袭以成俗
- 袭:因袭。因袭旧的东西已成习俗出处:清·朱彝尊《曝书亭记·朱右传》:“世代沿革,袭以成俗,无复古意。”语法:袭以成俗作宾语、定语;指成为习俗。
- 4 西山日薄
- 薄:逼近。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亦作“日薄西山”、“西山日迫”。出处:宋·洪咨夔《风流子》词:“世事几番新局面,看底欲高三著。况转首,西山日薄。”语法:西山日薄作谓语、宾语、补语;指临近死亡。
- 5 涂东抹西
- 涂、抹:原喻从事文辞。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报道莫贫相!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涂西抹来。”
- 6 东荡西除
- 指四处征伐。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九回:“昔日魏武祖皇帝,东荡西除,南征北讨,非容易得此天下。”语法:东荡西除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征战。示例:清·钱彩《说岳全传》第59回:“我为国家南征北讨,东荡西除,立下多少大功。”
- 7 西风斜阳
- 西风:秋风;斜阳:夕阳。形容衰败的景象。比喻腐朽没落的趋势出处: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三折:“则你那途路迢遥,趁西风斜阳古道。”语法:西风斜阳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 8 重金袭汤
- 谓几重金城汤池,防守非常坚固。出处:宋·司马光《评项羽诛韩生》:“疏斥忠良,猜忌有功,使臣下皆无亲附之意,推此道理行之,虽重金袭汤,不能以一日守也。”语法:重金袭汤作谓语、定语;用于防守。
- 9 东碰西撞
- 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出处:巴金《火》:“刘波好像被困在一条死巷里,他东碰西撞都找不出一个出路。”语法:东碰西撞作谓语、状语;指乱撞。示例:他整天东碰西撞,就是没有成绩
- 10 高卧东山
- 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出处:《晋书·谢安传》:“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语法:高卧东山作谓语、定语;指隐居不仕。示例: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7回:“既以高卧东山,不应再为冯妇。”
- 11 东西南朔
- 指居处无定之人。同“东西南北”。
- 12 东驰西击
- 谓指挥不统一,几路军队各自行动。出处:清·魏源《圣武记》卷九:“各专责成,互相援应,毋东驰西击,各不相顾。”语法:东驰西击作谓语、宾语;指不一致。
- 13 东涂西抹
- 涂、抹:原喻从事文辞。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出处: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报道莫贫相!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涂西抹来。”语法:东涂西抹联合式;作谓语;比喻胡写乱画。示例:我从前曾经要学画两笔山水,东涂西抹的,闹了多少时候,还学不会呢。(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七回)
- 14 南北东西
- 指四方、到处、各地或方向;也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出处:宋·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语法:南北东西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方向。示例: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惟知仓惶奔走;马听轰天之炮,难分南北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