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指气使简介
颐指气使的意思
解释:
颐:腮帮子;指:指挥;气:神气;使:指使。用腮帮子来指挥人;用神气来支使人。
出处:
唐 元稹《追封李逊母崔氏博陵郡太君制》:“今逊等有地千里,有禄万钟,颐指气使,无不随顺,所不足者,其唯风树寒泉之思乎!”
语法:
颐指气使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他颐指气使,心狠手辣。(林平《从夏三虫说开去》)
成语造句
- 1.威勒斯的声音低沉、眼神狂野、颐指气使。
- 2.尽管弗瑞德才十几岁,但他会反抗别人的颐指气使。
- 3.你怎可以那样对她颐指气使?对妻子不应该这样。
- 4.他和女朋友分手了,因为他厌倦了忍受她的颐指气使。
- 5.朱洪生常把老婆当出气筒,颐指气使。
- 6.他对人总是吆五喝六,颐指气使,人们都讨厌他。
成语故事
- 唐朝末年,朱温杀了宰相崔胤,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朱温不放心,派李振到洛阳去监视唐昭宗及百官。李振仗着朱温的权势,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他经常用动动下巴和盛气凌人的态度去指使别人,遇到不顺眼的就训斥
英语翻译
- 英语:
order people about with only a tilt of the chin and without speaking arrogant airs
- 俄语:
помыкать <высокомерно>
- 其他:
<法>se faire obéir au doigt et à l'oeil
颐指气使相关词语
- 1 一门百指
- 指一家有十口人。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七:“五刑之属三千,小过大过,一门之聚百指,家人同人。”
- 2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出处:宋 葛长庚《水调歌头》:“天下云游客,气味偶相投。暂时相聚,忽然云散水空流。”语法:气味相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示例:前者妹子同表妹舜英进京,曾与此女中途相遇,因他学问甚优,兼之气味相投,所以结伴同行。(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二回)
- 3 颐精养神
- 见“颐养精神”。出处:唐·房玄龄《晋书·郑冲传》:“公宜颐精养神,保卫太和,以究遐福。”语法:颐精养神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4 长吁短气
- 指叹息不已。出处:元 乔吉《金钱记》第三折:“你家这门馆先生,自从我在学堂中一个月,不曾教我一句书,终日只是长吁短气,不知为何。”语法:长吁短气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人不如意时。
- 5 闳意眇指
- 宏大微妙的意旨。出处:《汉书·扬雄传下》:“今吾子乃抗辞幽说,闳意眇指,独驰骋于有亡之际,而陶治大炉,旁薄群生,历览者兹年矣,而殊不寤。”语法:闳意眇指作宾语、定语;用于说话等。示例:九星之为斗,则其义若明若昧。古法具在,而闳意眇指,无复申理之者矣。清·俞正燮《癸巳类稿·九宫应九星考》
- 6 使绊子
- 摔交时用腿脚勾住对方的腿脚使跌倒。比喻用不正当手段暗害别人出处:王朔《枉然不供》:“有文化的人有几个不是笑里藏刀、口蜜腹剑,脸上一盆火,脚下使绊子?”语法:使绊子作谓语、宾语;用于口语。示例:熊召政《张居正》第三卷第四回:“当时人情汹汹,说是他联合冯保耍阴谋使绊子挤走了高拱。”
- 7 和气致祥
- 致:招致。和睦融洽,可致吉祥。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刘向传》:“和气致祥,乖气致异。”语法:和气致祥主谓式;作谓语;。示例:田家因不分家,那棵紫荆又活转过来,岂不是“和气致祥”的明验吗?(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一回)
- 8 不声不气
- 指不说话;不出声。出处: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你们只想自己的爱人像旧式妇女一样,百依百顺,不声不气,来服侍你们。”语法:不声不气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没有声音。
- 9 心平气舒
- 心情平静,态度温和出处:《读乐天诗》
- 10 单车之使
- 单车:一辆车,指一个人。单独一个人出使的使臣。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足下之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
- 11 凝神定气
- 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出处:清·黄宗羲《柳敬亭传》:“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语法:凝神定气作谓语、状语;指人的思想集中。
- 12 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 大匠:指在某方面造诣高的人;巧:灵巧。高明的匠人只能教人规矩,不能使人心灵手巧。指必须要主观努力,不能单依靠客观条件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语法: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示例:明·王骥德《曲律·杂论》:“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也。其所能者,人也;所不能者,天也。”
- 13 使蚊负山
- 使:派,令;负:背。派蚊子去背山。比喻力不胜任。出处:《庄子·应帝王》:“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语法:使蚊负山作宾语;指力不胜任。
- 14 四时之气
- 本指一年四季的气象,后以“备四时之气”喻指人的气度弘远。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谢太傅绝重褚公,常称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语法:四时之气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唐·李白《任城县厅壁记》:“季野备四时之气,士元非百里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