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易懂简介
通俗易懂的意思
解释: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出处:
邓小平《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这十六个字,通俗易懂。”
语法:
通俗易懂作谓语、定语;指简单明白。
示例: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17章:“当他被什么通俗易懂的道理感动的时候,他的心思会开朗起来。”
通俗易懂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老妪能解
成语造句
- 1.没有比这再好不过的了,而且通俗易懂,每个老人都甚为欢喜。
- 2.暂时只能想到就这些,其实古诗形容这个不如用现代诗歌来的巧妙,通俗易懂。
- 3.歌子四句,通俗易懂,男女主人公虽然大大咧咧,但动作自然,情绪轻松,可谓是陕北的一首绝唱。
- 4.科普读物一般都写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 5.故事中的情节引人入胜,叙事的语言通俗易懂,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好作品。
- 6.报告文学的语言应该通俗易懂,才能吸引读者。
英语翻译
- 英语:
widely negotiable <be easy to understand>
通俗易懂相关词语
- 1 变风改俗
- 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出处:汉 王符《潜力夫 论三式》:“故凡欲变风改俗者,其行赏罚者也,必使足惊心破胆,民乃易视。”语法:变风改俗作谓语、定语;指移风易俗。
- 2 轻举絶俗
- 犹言避世隐居出处:《晋书·贺循传》:“或有遐栖高蹈,轻举绝俗,逍遥养和,恬神自足,斯盖道隆人逸,势使其然。”
- 3 神通广大
- 原是佛教指其神通法力的广大无边。现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出处:《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师曰:‘你神通广大,去必无妨。’”语法:神通广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这孽畜更做你这般神通广大,也不合佛顶上大惊小怪。(元 马致远《荐福碑》第三折)
- 4 时易世变
-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出处:晋 鲁褒《钱神论》:“当今之急,何用清谈?时易世变,古今异俗。”语法:时易世变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5 文理不通
- 指文章在词句和内容方面都行不通。出处:《旧五代史·选举志》:“况此等多不究义,唯攻帖书,文理既不甚通,名第岂可妄与?”语法:文理不通作谓语、定语;用于文章等。示例:很难想象,有的人连写信都文理不通,怎么能准确、简炼、明白地写出科学论文呢?
- 6 通家之好
- 指两家交情深厚,象一家人一样。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四折:“有西邻赵国器,是这扬州奴父亲,与老夫三十载通家之好。”语法:通家之好作宾语;用于两者的关系。示例:宗璞《南渡记》第二章:“庄家虽是通家之好,可连庄家也是住在别人家呢。”
- 7 不懂装懂
- 自己不懂却装作很精通的样子出处:王朔《我是你爸爸》:“我妈也比他强呵,起码不像她不懂装懂。我最恨不懂装懂像她那样的老师。”语法:不懂装懂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他总喜欢不懂装懂,瞎指挥。
- 8 通同一气
- 串通在一起。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回:“况且打死的贼是周瑞的干儿子,必是他们~的。”语法:通同一气作谓语;指串通一气。示例:蔡东藩《明史演义》第二回:“这彭大、赵均用,本是著名盗魁,与李二通同一气。”
- 9 通前彻后
- 从开头到结尾。全部,整个。出处: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经四》:“大凡读书须要通前彻后看,故得圣人之意。”语法:通前彻后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如今说书的从旁指点桃源路,引得渔郎来问津,算通前彻后交待明白了,然后再言归正传。”
- 10 声入心通
- 声:话音。指一听见圣人的话,就能领悟它的深意出处:宋·张载《正蒙·三十》:“六十尽人物之性,声入心通。”语法:声入心通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1 愤时嫉俗
- 愤:愤恨,不满;嫉:憎恶,仇恨;俗:世俗。痛恨、憎恶腐朽、黑暗的社会现状出处:清·朱彝尊《王礼部诗序》:“十余年来,所交之士皆幽忧失志之士,诵其歌诗,往往愤时嫉俗,多离骚变雅之体。”语法:愤时嫉俗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憎恨世俗。
- 12 简傲绝俗
- 指高傲而超越世俗。出处:清 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三:“亡友文小勇有句云:‘人谁从问字,风不可开门。’于江西宗派体中自居胜地,而其荒凉寒苦之状,简傲绝俗之致,亦概可见矣。”语法:简傲绝俗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 13 村夫俗子
- 指粗野鄙俗的人。出处:清 李渔《风筝误 鹞误》:“我虽然不识字,不晓得诗的好歹,只是写得这几行子出的,也不是个村夫俗子了。”语法:村夫俗子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粗俗人。示例:清·李渔《风筝误·鹞误》:“我虽然不识字,不晓得诗的好歹,只是写得这几行子出的,也不是个村夫俗子了。”
- 14 坐镇雅俗
- 坐镇:安坐而以德威服人;雅俗:文雅和粗俗。安坐而可以威服风雅之士或流俗之人出处:南朝·梁·任乧《为萧扬州荐士表》:“暕坐镇雅俗。弘益已多。”语法:坐镇雅俗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