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打脚踢简介
拳打脚踢的意思
解释:
用拳打,用脚踢。形容痛打。
出处:
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我便拳撞脚踢,也不怕他不死。”
语法:
拳打脚踢作谓语、宾语;指打架。
示例:
还说甚么!为你这两个人,带累我一顿拳打脚踢!(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九回)
拳打脚踢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脚踢拳打
成语造句
- 1.管家走出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抓住牛娃就是一顿拳打脚踢。
- 2.是官家的事情!咱大明刚刚换了新皇帝,锦衣卫厉害着呢,在县里县外折腾,主要就是对付流民!逮住以后,绳捆索绑,拳打脚踢,都不当人待,那些人,心黑着哩。
- 3.广州队主帅沈祥福,在上周六选择了“拳打脚踢”的暴力方式,让被自己连打带骂的王小诗负气返回武汉家中,由此引发一场“离队”风波。
- 4.带头的水牛已经就范,雷洋还客气什么,闪身扑如众匪之中,指南打北、声东击西,拳打脚踢、肘击膝撞,如饿虎扑羊般将余下六人尽数击倒。
- 5.了,也尝试闹哗变,严重起来,能把船长绞死,尸体挂帆索,或者去喂鱼;分量轻些的,就用一个大口袋,裹住船长,然后全船水手上去拳打脚踢,出一口鸟气。
- 6.野烧烤摊被取缔拳打脚踢执法者。
英语翻译
- 英语:
beat up <cuffs and kicks>
- 俄语:
бить и пинáть
拳打脚踢相关词语
- 1 不打不相识
- 指经过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结交、相处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8回:“戴宗道:‘你两个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弟兄。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识。’”语法:不打不相识复句式;作分句;形容经过交手而结交。示例:上次闹了点误会,还记在心里?不打不相识嘛。来,里面坐。陆文夫《不平者》
- 2 一棒子打死
- 认为没有丝毫可取之处而全盘否定
- 3 捻脚捻手
- 捻:通“捏”。手脚动作放轻。形容行动小心轻捷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门子只得捻脚捻手,把栓拽了,飞也似闪入房里躲了。”语法:捻脚捻手作谓语、状语;指手脚动作轻。
- 4 双拳不敌四手
- 一个人打不过众人。指寡不敌众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常言道,双拳不敌四手。”语法:双拳不敌四手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示例: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8回:“那岳飞双拳不敌四手,纵有通天本事,只怕也难逃厄。”
- 5 蓬头赤脚
- 头发蓬乱,光着脚丫。形容未经修饰很不整齐的样子。出处:明 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一回:“被人打得蓬头赤脚,衣裳粉碎。”语法:蓬头赤脚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口语。示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八回:“新嫂嫂蓬头赤脚,一定还要亲自替陶子尧打一条辫子,方容他走。”
- 6 揎拳掳袖
- 把袖子往上一推;露出胳膊;握着拳头。形容准备动手。出处:元 杨景贤《马丹阳》:“你个乐探哥哥何须闹,欺良压善没分晓,揎拳捋袖行凶暴,你你你不辨低高。”语法:揎拳掳袖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行动。示例: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顺天府五城青衣,都揎拳掳袖的在那里搜检。”
- 7 七手八脚
- 原指比一般人多好几个手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忙乱。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第20卷:“上尚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逆顺,打成一片。”语法:七手八脚联合式;作状语;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示例: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 8 打鸭惊鸳
- 见“打鸭惊鸳鸯”。出处:明·梅鼎祚《昆化奴》第二折:“我不是要害你性命也,则怕打鸭惊鸳,打草惊蛇。”语法:打鸭惊鸳作谓语、定语;比喻打甲惊乙。示例:焚琴煮鹤垂垂尽,打鸭惊鸳事事非。傅尃《避地》诗
- 9 评头论脚
- 见“评头品足”。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她们的眼睛老瞅着新娘,有时也看看新郎,她们肩挨着肩,手拉着手,评头论脚,叽叽嘈嘈地小声地吵嚷个不休。”语法:评头论脚作谓语、宾语;指乱发议论。示例: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九章:“龙庆虽然看不起,但极不愿意对人家评头论脚。”
- 10 露马脚
- 比喻暴露了隐蔽的事实真相。出处:元·无名氏《陈州粜米》:“这一来只怕我们露出马脚来了。”语法:露马脚作谓语、宾语;指暴露。示例: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八回:“虽有些露马脚的处在,转都替他遮盖过了。”
- 11 打落牙齿和血吞
- 和:混合。比喻吃了亏不让别人知道或失败了还要充好汉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为了团结,为了大敌当前,顾全抗战,只好‘打落牙齿和血吞’。”语法:打落牙齿和血吞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12 毛手毛脚
- 做事粗心,不细致。出处: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76回:“但凡有点毛手毛脚的,小人决不用他。”语法:毛手毛脚联合式;作补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曹禺《北京人》第一幕:“你毛手毛脚地弄坏了。”
- 13 行令猜拳
- 行令:行酒令;猜拳:猜枚游戏。喝酒时划拳行酒令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回:“行令猜拳频递盏,折牌道字慢传钟。”语法:行令猜拳作谓语、宾语;指行酒令。
- 14 毡袜裹脚靴
- 毡袜、裹脚、靴子,都是穿在脚上的东西。比喻彼此都一样。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4回:“而今这银子我也不问是你出是他出,你们原是毡袜裹脚靴,但须要我效劳的来。”语法:毡袜裹脚靴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彼此都一样。示例:而今这银子我也不问是你出是他出,你们原是毡袜裹脚靴,但须要我效劳的来。(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