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聪明简介
冰雪聪明的意思
解释:
比喻人聪明非凡。
出处:
唐 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诗:“坐知七曜历,手画三军势。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
语法:
冰雪聪明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很纯洁聪明。
示例:
以冰雪聪明的文章,写雷霆精锐的思想,这种议论,就容易动人听闻了。(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回)
成语造句
- 1.她听说伯爵夫人冰雪聪明。
- 2.我是个冰雪聪明的女孩,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 3.她是个冰雪聪明的女孩,很招人喜欢。
- 4.仲永小的时候冰雪聪明,长大了却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
- 5.你妹妹秀外慧中,冰雪聪明,大家都很喜欢。
- 6.她看似冰雪聪明,其实不过只是外强中干罢了。
英语翻译
- 英语:
be extremely intelligent
冰雪聪明相关词语
- 1 明目张胆
- 张胆:放大胆量。原来形容有胆有识;敢作敢为。现在形容干坏事毫无顾忌;公开放肆。出处:《晋书 王敦传》:“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语法:明目张胆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示例:近日京师奔竞之风,是明目张胆,冠冕堂皇做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一百三回)
- 2 山阴夜雪
- 犹言山阴乘兴。出处:唐·李白《单父东楼秋夜夜送族弟沈之秦》诗:“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语法:山阴夜雪作宾语、定语;指访友。示例:宋·范成大《次韵马少伊郁舜举寄示同游石湖诗卷》:“当家风味今如此,孤负山阴夜雪舟。”
- 3 饮冰吞檗
- 见“饮冰食蘖”。出处:明·袁宗道《杂说》:“务此大事,不怙小解,惟求实知,卧薪尝胆,饮冰吞檗。”语法:饮冰吞檗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4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 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语法:明察秋毫,不见舆薪复句式;作分句;含贬义。
- 5 明婚正配
- 指经过正式手续的婚姻,现指符合婚姻法规定的合法婚姻出处: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你小姐元是我崔文远明婚正配许与侄儿崔通的。”语法:明婚正配作谓语、宾语;指合法婚姻。示例:后来虽然做了亲,元不是明婚正配。明·冯梦龙《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
- 6 含冰茹檗
- 见“饮冰食檗”。出处:清·李枢《〈精忠传弹词〉序》:“太夫人舍生不遂,乃奉君姑并携六月孤儿,伴榇回浙,赁居于海宁桐木村旧戚马氏之见远山楼。自此含冰茹檗之中,惟曲尽其事长抚雏之责矣。”语法:含冰茹檗作谓语、定语;用于生活。
- 7 明效大验
- 显著而又巨大的效验。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祸几及身,子孙诛绝,此天下之所共见也。是非其明效大验邪?”语法:明效大验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显着而又巨大的效验。示例:清·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事既无可奈何矣,其明效大验已众箸于天下矣。”
- 8 卧冰求鲤
- 卧在冰上以求得鲤鱼。指忍苦孝亲出处:晋·干宝《搜神记》第11卷:“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语法:卧冰求鲤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鲁迅《朝花夕拾·》:“一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
- 9 聪明叡知
- 词语注音cōng míng ruì zhī ㄘㄨㄙ ㄇㄧㄥˊ ㄖㄨㄟˋ ㄓ1ㄧ 聪明叡知(聪明叡知)词语解析见“ 聪明睿智
- 10 白雪巴人
- 说从高雅的到通俗的,形容不同人群的共同之处,常用作“不管白雪巴人”,就是说不管是高雅的还是通俗的都怎样怎样。
- 11 掌上明珠
- 手掌中的夜明珠。比喻极受钟爱的子女。出处:晋 傅玄《短歌行》:“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语法:掌上明珠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示例: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爱之如掌上明珠。(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
- 12 眼明手快
- 眼睛敏锐;动作敏捷迅速。也作“眼明手捷”、“眼疾手快”。出处: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想起俺少时节眼明手捷,体快身轻;到如今老了也腰曲头低。”语法:眼明手快联合式;作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示例:到了此时,我方才佩服那广东人的眼明手快,机警非常。(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
- 13 暧昧不明
- 指不清不楚,不明不白。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又把你姑娘一片侠肠埋没得暧昧不明,我安龙媒真真地愧悔无地!”语法:暧昧不明作谓语、状语;指人的态度。示例:武汉国民政府和当权军人对于这叛变采取了暧昧不明的态度,办求“化大事为小事”。(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
- 14 聪明英毅
- 聪明:智力高,天资好;毅:坚定而有决断。 智力超人,英明果断。出处:《宋史·孝宗纪》:“高宗以公天下之心,择太祖之后而立之,乃得孝宗之贤,聪明英毅,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