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烂海枯简介
石烂海枯的意思
解释:
直到石头变土,海水干涸。比喻永久。
出处:
清·王维城《新乐府》之二:“报施适当非为过,虎头蛇尾事可耻,石烂海枯团体固。”
语法:
石烂海枯作定语、宾语、状语;用于盟誓。
示例:
鸡鸣剑吼心疑碎,石烂海枯志不磨。谢树琼《自嘲》诗
成语造句
- 1.想学一棹五湖,同遁隐,却被妖气笼遍,远无垠,还说什么石烂海枯,情不泯。
- 2.三千年前,你一睡不醒,你在地底潜伏,我在人间等候,你吐丝作茧自缚,我望眼欲穿孤独,任沧海换了桑田,石烂海枯,一场梦做了三千年,惟有誓言永远不变。
- 3.你在地底潜伏,我在人间等候。你吐丝作茧自缚,我望眼欲穿孤独。任沧海换了桑田,石烂海枯,一场梦做了三千年,惟有誓言永远不变。
- 4.我爱你直到天荒地老石烂海枯。
- 5.吾辈即以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发展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孙中山。
英语翻译
- 英语:
Rocks may crumble and oceans may dry up.
石烂海枯相关词语
- 1 东海捞针
- 从大海底下捞取一根针,形容非常难达到目的。出处:元 柯丹丘《荆钗记 误讣》:“儿,此生休想同衾枕,要相逢除非东海捞针。”语法:东海捞针作宾语、定语;指事情难办。示例: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四德记·待主偿金》:“你真有幸,遇大德。若是侥幸贪夫,一似东海捞针,怎得。”
- 2 才大如海
- 多用来称誉对方的才学渊博。
- 3 玉石俱焚
- 俱:全部;都;焚:烧。宝玉和石头一起烧毁。比喻好的坏的、贵的贱的一起毁灭。也作“玉石同焚”。出处:《尚书 胤征》:“火焱昆冈,玉石俱焚。”语法:玉石俱焚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示例:内无良将,外无救兵,若然攻破,玉石俱焚。(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
- 4 上山捉虎下海擒龙
- 比喻极难办的事情。《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姑娘,你有什么为难的事只管説,漫讲‘上山捉虎,下海擒龙’,就是‘赴汤蹈火,碎骨粉身’,我 安龙媒 此时都敢替你去作。”
- 5 天涯海角
- 天的边缘;海的尽头。形容非常偏僻遥远的地方。也指彼此相隔极远。涯:边。出处:唐 吕岩《绝句》:“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见人。”语法:天涯海角联合式;作宾语;形容地方偏远。示例:我们俱系天涯海角之人,今幸得贤主人相邀一聚,也是三生之缘。(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
- 6 胡打海摔
- 比喻经得起磕碰,不娇贵。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比不得咱们家的孩子,胡打海摔的惯了的。”语法:胡打海摔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示例:比不得咱们家的孩子,胡打海摔的惯了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
- 7 海水桑田
- 犹沧海变桑田。比喻世事变迁很大。出处:唐·韦应物《汉武帝杂歌》之一:“海水桑田几翻覆,中间此桃四五熟。”语法:海水桑田作宾语、定语;形容世事变化很大。示例:海水桑田几变迁,桃花依旧郡城边。清·厉鹗《东城杂记·东皋隐者》
- 8 摧枯振朽
- 犹摧枯拉朽。出处:《周书·文闵明武宣诸子传论》:“悠悠邃古,未闻斯酷。岂非摧枯振朽,易为力乎。”语法:摧枯振朽作谓语、定语;形容极容易办到。
- 9 尸山血海
- 形容杀人之多。出处:《三国志平话》中卷:“两壁相并,把长安变为尸山血海。”语法:尸山血海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示例:郭沫若《孔雀胆》第四幕:“东西南北四大营已杀成了一片尸山血海。”
- 10 愁海无涯
- 涯:边际。忧愁像无边的大海一样。形容十分悲愁出处:唐·孟郊《招文士饮》:“醒时不可过,愁海浩无涯。”语法:愁海无涯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烦恼时。
- 11 五湖四海
- 五湖:我国的五大湖泊(指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太湖、巢湖)。泛指四面八方;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出处:唐 吕岩《绝句》:“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语法:五湖四海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全国各地。示例: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 12 瓮天蠡海
- 自瓮窥天,以瓢测海。喻识见短浅。出处: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引》:“稍为是正,瓮天蠡海,亡当大方。”语法:瓮天蠡海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13 腹心内烂
- 内心溃烂。比喻国家或集团等内部分崩离析。出处:明帝惊闇,又有异谋。是以下逆上,腹心内烂也。 《宋书·五行志》
- 14 水滴石穿
- 滴:液体一点一点地往下落;穿:破;透。指水一滴一滴不断地往下落;把石头穿透。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自然会成功。出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语法:水滴石穿联合式;作定语;含褒义。示例: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