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袂荷戈简介
投袂荷戈的意思
解释:
振起衣袖,拿起武器。表示为国效命。
出处:
《梁书 元帝纪》:“幕府据有上流,实惟分陕,投袂荷戈,志在毕命。”
语法:
投袂荷戈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
昔帝室倾危,人图问鼎。丞相在匡救,投袂荷戈,故得国祚中兴,群生遂性。《周书 于谨传》
投袂荷戈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投袂援戈
投袂荷戈相关词语
- 1 枕戈饮胆
- 见“枕戈尝胆”。出处:唐·姚思廉《梁书·元帝纪》:“孤以不德,天降之灾,枕戈饮胆,扣心泣血。”语法:枕戈饮胆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2 鲁阳麾戈
- 同“鲁阳挥戈”。出处:唐·杨炯《浑天赋》:“鲁阳麾戈兮转于西日,陶侃折翼兮登于上玄。”语法:鲁阳麾戈作宾语、定语;用于挽救危局。
- 3 以卵投石
- 卵:蛋;拿着鸡蛋去碰石头。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也作“以卵击石。”出处:先秦 墨翟《墨子 贵义》:“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语法:以卵投石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示例:侵略者多次寻衅,挑起事端,其下场只能是以卵投石,自取灭亡。
- 4 走投没路
- 没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出处: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你如今走投没路。我和你去李家叔叔讨口饭儿吃咱。”语法:走投没路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遇到绝境。示例:话说当时石秀和卢俊义两个,在城内走投没路,四下里人马合来,众做公的把挠钩搭住,套索绊翻,可怜悍勇英雄,方信寡不敌众。《水浒传》第六十三回
- 5 杯酒戈矛
- 比喻在宴会上引起的仇恨。出处:《负曝闲谈》第25回:“(华尚书)愣了一会,又想周楷这个名字好熟。想了半天,恍然大悟道:‘就是有天在吴侍郎席上他教我,我没有理他那个人,这真是杯酒戈矛了。’”语法:杯酒戈矛紧缩式;作补语;指酒桌上的纠纷。示例:就是有天在吴侍郎席上他请教我我没有理他那个人,这真是杯酒戈矛了!(《负曝闲谈》第二十五回)
- 6 衽革枕戈
- 以铠甲为席,以兵器为枕。形容战事频繁,生活不安定。出处:严复《原强》:“当是之时,哀哀黔首,衽革枕戈,不得喙息,盖几靡有孑遗,秏矣!”语法:衽革枕戈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7 五体投诚
- 同“五体投地”。
- 8 散阵投巢
- 谓群鸟分散,各投窠巢。出处:闻一多《红烛·李白之死》:“醉客散了,如同散阵投巢的乌鸦。”语法:散阵投巢作谓语、定语;用于鸟类。
- 9 珠投璧抵
- 谓以珠玉投掷鸟鹊。比喻人才不被重视。出处:清·钱谦益《送曾霖寰使君左迁还里》诗之二:“珠投璧抵亦何妨,国论惛呶重可伤。”语法:珠投璧抵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10 三告投杼
- 《战国策 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后以“三告投杼”比喻流出处:《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语法:三告投杼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鲁迅《书信集·致李康中》:“然而三告投杼,贤母生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
- 11 挥戈回日
- 挥舞兵器,赶回太阳。形容力挽危局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挥之,日为之反三舍。”语法:挥戈回日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排除困难,扭转危局。示例:却羡鲁阳功德盛,挥戈回日至今传。明·刘基《次韵和石抹公悲红树》
- 12 抛戈卸甲
- 抛:抛弃;戈;长矛;甲:盔甲。丢掉武器,扔掉铠甲。形容在战场上打了败仗出处:元·无名氏《开诏救忠》第一折:“则要你输,不要你赢,可抛戈卸甲,佯输诈败。”语法:抛戈卸甲作谓语;形容在战场上打了败仗。示例: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四回:“霎时已经死了一半,一半抛戈卸甲,沿海逃生。”
- 13 职名早投
- 职名:官员的履历。把官员的履历早些呈上。指新皇帝嗣位后,官员们呈上职名,等待封赏。比喻企求升官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迎驾》:“他说马中丞当先出头,众公卿认肯逗留。职名早投,大家去上书陈表,拥入皇州。”语法:职名早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4 子云投阁
- 喻无故受牵连而获罪,走投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