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告投杼简介
三告投杼的意思
解释:
《战国策 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后以“三告投杼”比喻流
出处:
《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语法:
三告投杼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
鲁迅《书信集·致李康中》:“然而三告投杼,贤母生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
成语故事
- 春秋时期,费地有一个与曾参同名的人在外杀了人,有好事者跑到曾参的母亲那里说:“曾参杀了人。”曾母回答说:“我儿不会杀人。”照常织布。没多久又有两人跑来误传曾参杀了人,这时曾母害怕,就投杼逾墙而走
三告投杼相关词语
- 1 三汤五割
- 见“三汤两割”。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0回:“众人祭毕,陈敬济下来还礼,请去卷棚内三汤五割管待出门。”语法:三汤五割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2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 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语法: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人多智广。示例: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我们不要过分担心
- 3 连三接二
- 犹言接连不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六回:“王夫人不免暗里落泪,悲女哭弟,又为宝玉耽忧.如此连三接二,都是不随意的事,那里搁得住?”语法:连三接二作定语、状语;形容连续不断。示例:最初沉醉在男性的柔情里,一年之后,孩子连三接二的来了,又一下子跌入所谓神圣的母爱里了。王西彦《古屋》第二部七
- 4 三亲六眷
- 三亲:父母、兄弟、夫妇;眷:家属、亲戚。泛指众亲戚。出处: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一折:“那里管三亲六眷尽埋冤。”语法:三亲六眷作主语、宾语、定语;泛指众亲戚。示例:他靠的就是三亲六眷的裙带关系上去做官的
- 5 三六九等
- 指等级和类别多,有种种差别。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5回:“只不过这会子输了几两银子,你们就这么三六九等儿的了。”语法:三六九等偏正式;作宾语、定语;指许多等级和类别,种种差别。示例:老舍《骆驼祥子》:“同是拉车的,为什么有三六九等呢?”
- 6 三步并做二步
- 快步前进的样子
- 7 条三窝四
- 搬弄是非,挑拔离间。
- 8 退避三舍
- 后退九十里。比喻为避免冲突;向对方作出回避或让步。舍:古时行军;一舍为三十里。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语法:退避三舍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我说姊姊不过,只得退避三舍了。(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二回)
- 9 避君三舍
- 舍:古代计量单位,1舍=30里。指退让和回避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语法:避君三舍作谓语、定语;指退让。示例:放子一头嗟我老,避君三舍与之平。宋·刘克庄《题蔡炷主簿诗卷》诗
- 10 三不知
- 指对开头、中间到结尾一无所知。也指什么都不知道出处: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八回:“清晨起来,恐怕苏友白见亲事不成,三不知去了,便忙忙梳洗了,亲到寺中来请他。”语法:三不知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示例:马南邨《燕山夜话·变三不知为三知》:“遇到别人问起许多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常常一问三不知。”
- 11 死告活央
- 苦苦恳求。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1回:“当下二人死告活央,说的西门庆肯了。”语法:死告活央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2 接二连三
- 一个接着一个;连续不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9回:“家中事情接二连三,也无暇及此。”语法:接二连三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形容连续不断。示例: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
- 13 三顾草庐
- 见“草庐三顾”。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7回回目:“刘玄德三顾草庐。”语法:三顾草庐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真心诚意邀请。
- 14 杼柚之空
- 形容生产废弛,贫无所有。出处:语出《诗 小雅 大东》:“小东大东,杼柚其空。”郑玄笺:“言其政偏,失砥矢之道也。谭无他货,维丝麻尔,今尽杼柚不作也。”语法:杼柚之空作宾语;指社会局面。示例:及今而不为之计,必至忧杼柚之空。清薛福成《请豁除旧禁招徕华民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