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言偏辞简介
巧言偏辞的意思
解释:
巧言:浮华不实的话;偏辞:便巧的话。指花言巧语。
出处:
《庄子·人间世》:“言者,风波也;行者,实丧也。夫风波易以动,实丧易以危。故忿设无由,巧言偏辞。”
语法:
巧言偏辞作宾语、定语;指花言巧语。
巧言偏辞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花言巧语
巧言偏辞相关词语
- 1 前言不搭后语
- 说得话前后连接不上。多形容思想混乱,不能自圆其说。出处:杜鹏程《保卫延安》第六章:“四科长急得前言不搭后语地说:‘701,不是我!’”语法:前言不搭后语作谓语、状语;指不能自圆其说。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4章:“孙少安心神不宁,目光恍惚,说话常常前言不搭后语。”
- 2 妙不可言
- 美妙极了,简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出处:晋 郭璞《江赋》:“经纪天地,错综人术,妙不可尽之于言,事不可穷之于笔。”语法:妙不可言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公子侧会其意,一吸而尽,觉甘香快嗓,妙不可言。(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九回)
- 3 相视无言
- 指彼此相对说不出话来。出处: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三百六十三:“引刘至一厅,朱紫数十,有相识者,有已殁者,各相视无言。”
- 4 言听事行
- 谓说话能听从,事情能执行。出处:《韩非子·说疑》:“言听事行,则如师徒之势。”语法:言听事行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5 巧上加巧
- 意思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出自《紫阳花日记》。出处:与其说是一般的偶然,更应该说不是单纯的偶然,而是好几个偶然的因素,~碰在一起,就促成了这么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渡边淳一《紫阳花日记》)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凑巧。示例:真是巧上加巧的事情,稀奇古怪。
- 6 巧诈不如拙诚
- 奸巧的虚伪不如笨拙的诚实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林》:“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语法:巧诈不如拙诚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7 杜口絶言
- 犹言杜口无言出处:唐·玄奘《大唐西域记·阿逾陀国》:“昔以舌毁大乘,今以舌赞大乘,补过自新,犹为善矣,杜口绝言,其利安在?”
- 8 括囊不言
- 括囊:扎束袋口。 扎紧袋口不讲话。比喻闭口不言。出处:汉·桓宽《盐铁论·杂记》:“车丞相即周鲁之列,当轴处中,括囊不言,容身而去,彼哉!彼哉!”
- 9 金石良言
- 比喻非常宝贵的教导或劝告出处:《白雪遗音 马头调金石良言》:“金石良言将你劝,休嫌絮烦。”语法:金石良言作宾语;指教导或劝告。示例:叔公教你的,都是金石良言,务必一一记了,不可有负栽培。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九回
- 10 巧言利口
- 巧妙的言辞,锋利的口辩。出处: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三人皆诈伪,巧言利口以进其身。”语法:巧言利口作谓语、定语;指人口才好。
- 11 危言谠论
- 危:高耸的样子;谠:正直。指正直的言论出处:宋·王安石《答孙元规大资书》:“伏惟阁下危言谠论,流风善政,简在天子之心,而讽于士大夫之口,名声之盛,位势之尊,不宜以细故苟自贬损。”语法:危言谠论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2 轻言软语
- 见“轻言细语”。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娘们又用软手段,体贴他,笼络他,跟他轻言软语地说道。”语法:轻言软语作宾语、状语;指低声说话。
- 13 恶言泼语
- 指用狠毒的话骂人或说话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3回:“这伊秀才又是个极柔懦的好人,在那佃房居住的人家,不肯恶言泼语,伤犯那些众人。”语法:恶言泼语作谓语、宾语、状语、定语;用于说话。
- 14 徇私偏向
- 曲从私情,偏袒一方。指处事不公语法:徇私偏向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她一向不会公平处世,总是徇私偏向带有偏见看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