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以教我简介
有以教我的意思
解释:
提出问题,希望别人帮助解答。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宋·王令《寄王正叔》:“贤子远相问,幸有以教我;得报速是宜,翘企不容坐。”
有以教我相关词语
- 1 言之有礼
- 说的话有道理。
- 2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 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心思。同“以己之心,度人之心”。出处: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艺林学山八》:“杨(杨慎)以朱(朱熹)忌而毁之,岂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乎!”语法: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这真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这是极其可悲的民族虚无主义!巴金《随想录 一谈〈望乡〉》
- 3 尽然有序
- 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 4 计日以期
- 见“计日以俟”。出处:明·徐祯稷《耻言》:“望焉而羡,至焉则厌,计日以期,涉艰不倦,嗜荣者之情与!”语法:计日以期作谓语、状语;形容为时不远。
- 5 以郄视文
- 从缝隙里看杂色文采。比喻见识浅陋狭隘。郄,通“隙”。出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仰天叹曰:‘夫子之为方也,若以管窥天,以郄视文。越人(扁鹊名)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语法:以郄视文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6 不以辞害志
- 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语法:不以辞害志作谓语;用于文章。
- 7 面有难色
-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5回:“贾大少爷因为奎官之事,面有难色,尚未回答得出。”语法:面有难色作谓语、定语;指为难。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不肯作此吃力不讨好,而且可能徒劳无功的事,因而面有难色。”
- 8 以少胜多
- 用少数的力量战胜多数的力量;以弱小战胜强大。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2回:“这回用兵,以少胜多,极有布置。”语法:以少胜多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示例:曲波《林海雪原》:“小分队以少胜多,消灭了土匪。
- 9 生聚教训
- 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语法:生聚教训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就是那当道诸公,也应激发天良,力图振刷,郊那范蠡、文种的故事,生聚教训,徐图兴复。(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五回)
- 10 言必有中
- 中:关键的地方。不说则已;一说就说到点子上。指说话很中肯。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语法:言必有中主谓式;作分句;含褒义,形容说话中肯。示例:她这个人虽不是能言善辩,但言必有中。
- 11 有三有俩
- 谓有富馀钱财。
- 12 以汤沃沸
- 见“以汤止沸”。出处:《淮南子·原道训》:“若以汤沃沸,乱乃逾甚。是故鞭噬狗,策蹄马,而欲教之,虽伊尹、造父弗能化。”语法:以汤沃沸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处理方式不对。
- 13 井然有序
- 井然:整整齐齐的样子。有条理;有次序;整齐不乱。出处:清 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以制产、重农、救荒分三事……井然有序。”语法:井然有序偏正式;作定语、状语;含褒义。示例:如尤公瑛《寡人之于国也》章文,以制产、重农、救荒分三事……井然有序。(清 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第二十六卷)
- 14 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
- 智:智谋,指巧诈,诡辩;谏:规劝。巧诈足够拒绝别人的规劝,言辞足够掩饰自己的过失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语法: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