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笔磬折简介
簪笔磬折的意思
解释:
簪:插戴。古代插笔备礼,躬身作揖,表示恭敬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
语法:
簪笔磬折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簪笔磬折相关词语
- 1 遗簪坠屦
- 遗:遗失;坠:掉落;屦:鞋子。掉落的簪和鞋子,比喻旧物。后指不忘旧友叫“不弃遗簪坠屦”。出处:《北史 韦瓊传》:“昔人不弃遗簪坠屦者,恶与之同出,不与同归。吾之操行,虽有不逮前烈,然舍旧录新,亦非吾志也。”语法:遗簪坠屦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比喻旧物或故情。
- 2 为五斗米折腰
- 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为了微薄的俸禄而弯腰行礼。比喻没有骨气。出处:《晋书 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语法:为五斗米折腰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3 笔墨纸砚
- 指书写工具出处: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16回:“就叫家人将带来的笔墨纸砚分在各人面前,大家做诗。”语法:笔墨纸砚作主语、宾语;指书写工具。示例:周作人《关于纸》:“虽然我是用毛笔写字的,照例应该有笔墨纸砚。”
- 4 辩折田巴
- 田巴,战国时齐国辩士,此人生就一张铁嘴,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在徂丘、稷下一带发表演说,同人辩论,没有一个人是他的对手。
- 5 折长补短
- 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出处:《韩非子 初见秦》:“今秦地折长补短,方数千里,名师数十百万,轮船国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语法:折长补短作宾语、定语;指取长补短。示例:宋·苏轼《大雪论差役不便札子》:“今者差役,岁费钱几何,及几年一次差役,皆可以折长补短,约见其数。”
- 6 折冲之臣
- 谓忠勇之臣。出处:《汉书·王尊传》:“刺讥不惮将相,诛恶不避豪强,诛不制之贼,解国家之忧,功著职修,威信不废,诚国家爪牙之吏,折冲之臣。”语法:折冲之臣作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斛律明月,齐朝折冲之臣,无罪被诛,将士解体,周人始有吞齐之志。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
- 7 弃觚投笔
- 比喻抛弃文字工作。出处: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傅介子年十四,好学书,尝弃觚而叹曰:‘大丈夫当立功绝域,何能坐事散儒。’”
- 8 笔老墨秀
- 指笔姿老到而墨韵清秀。出处:明 宋濂《跋东坡书〈乳泉赋〉后》:“李侍郎微之,谓笔老墨秀,挟海上风涛之气,当为海内苏书第一,诚知言也。”语法:笔老墨秀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文笔。
- 9 刀笔贾竖
- 对刀笔吏的蔑称。
- 10 片言折之
- 用简短的几句知使人折服出处: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
- 11 百折千回
- 形容经过种种曲折和纡回。出处:赵朴初《与日本佛教友人谈时事为拈一偈》:“百折千回心不退,无畏方能施无畏。”语法:百折千回作宾语、定语;指人的情绪等。示例: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0回:“所以百折千回,不能解脱。”
- 12 末大必折
- 谓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出处:《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语法:末大必折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示例:三国·魏·曹冏《六代论》:“所谓末大必折,尾大难掉,尾同于体,犹或不从,况乎非体之尾,其可掉哉!”
- 13 千磨百折
- 形容受磨难、遭曲折之多。出处:清·曾国藩《江忠烈公神道碑铭》:“人怀忠愤,如报私仇,千磨百折,有进无休。”语法:千磨百折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黄远庸《陆总理演说后之政界》:“矧在玉麟辈身经千磨百折图谋革命,武汉血战之苦,诸君与有何功。”
- 14 笔力独扛
- 形容文笔雄健,文章的气势极大出处:《病中赠张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