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怒穿冠简介
发怒穿冠的意思
解释:
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同“发上冲冠”。
出处:
三国 魏 曹植《鼙舞歌五首》之五:“张目决眦,发怒穿冠。”
发怒穿冠相关词语
- 1 怒从心生
- 愤怒从心底而起。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出处:《斩鬼传》第七回:“钟馗听说一个鬼字,怒从心生,拔剑就砍。”语法:怒从心生作谓语;指心中发怒。
- 2 毛发悚然
- 亦作“毛发耸然”。毛发竖起。极言惊骇、恐惧。出处: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戴监生》:“戴监生偷听到两个鬼的一番议论,议论中居然提到他。戴骤聆至此,毛发悚然。”语法:毛发悚然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十分恐惧。示例:邓洪《山中历险记》:“煞静的深夜,一个人在毫无掩蔽的山顶上,听到一声虎啸,那是不由人毛发悚然的。”
- 3 冠屦倒施
- 见“冠履倒易”。出处:明·李贽《〈忠义水浒传〉序》:“盖自宋室不竞,冠屦倒施,大贤处下,不肖处上。”语法:冠屦倒施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请不要闹冠屦倒施的笑话
- 4 云涌飙发
- 云阵奔涌,狂风发作。形容文章气势磅礴。出处:清·吴敏树《〈欧阳功甫遗集〉序》:“伯鲁之文,云涌飙发而骤进于古,若春木之落其华而将实矣。”语法:云涌飙发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5 壮发冲冠
- 形容气概雄伟豪迈。出处:唐·杨炯《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公雄心烈眦,壮发冲冠,按东海之金刀,飞北斗之石箭。”语法:壮发冲冠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6 发皇耳目
- 发皇:启发。开阔视听,扩大见闻。出处:发明耳目,宁体便人。 战国·楚·宋玉《风赋》分决狐疑,发皇耳目。 汉·枚乘《七发》
- 7 散发披襟
- 蓬松着头发,敞开衣襟。 形容不修边幅的的悠闲神态。出处:宋·柳永《过涧歇近》:“回首江乡,月观风亭,不边石上,幸有散发披襟处。”
- 8 整冠纳履
- 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后以“整冠纳履”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出处: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语法:整冠纳履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此所谓蹊田夺牛,岂得谓无过!而整冠纳履,当避嫌疑者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四年》
- 9 毛发森竖
- 竖:直立。汗毛和头发都竖立起来。形容愤怒或极度恐惧、紧张的样子出处:宋·岳珂《桯史·馆娃浯溪》:“余忽心动,毛发森竖,乃迹故步,还至水浒。”语法:毛发森竖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愤怒、惊吓等。
- 10 涣发大号
- 犹言涣汗大号。出处:唐·陆贽《论裴延龄奸蠹书》:“罢息诛求,敦尚节俭,涣发大号,与人更新。”语法:涣发大号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涣发大号,申明旧章。唐·柳宗元《代韦中丞贺元和大赦表》
- 11 神怒民痛
- 痛:恨。天神愤怒,百姓痛恨。形容因作恶多端,引起极大愤怒出处:西汉·晏婴《晏子春秋·外篇》:“不思谤讟,不惮鬼神,神怒民痛,无悛于心。”语法:神怒民痛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等。示例:宋·王观国《学林·秘祝官》:“斩刈民力,输掠其聚,肆行非度,神怒民痛。”
- 12 风发泉涌
- 风发:形容迅速猛烈;涌:向上冒出。大风刮起,喷泉涌现。比喻多种力量或事物并发,发展迅速,声势大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8回:“两样功夫互乘,属题构思,竟成了风发泉涌。”语法:风发泉涌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
- 13 步雪履穿
- 形容人穷困潦倒。出处:唐 王维《送郑五赴任新都序》:“牵衣肘见,步雪履穿,获戾由中,是贫非病。”
- 14 怒蛙可式
- 怒蛙:鼓足气的青蛙;式:通“轼”,车上伏手板。向鼓足气的青蛙致敬。比喻敬重勇士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内储说上》:“越王勾践见怒蛙而式之,御者曰:‘何为式?’王曰:‘蛙有气如此,可无为式乎?’”语法:怒蛙可式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