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头沥血简介
斩头沥血的意思
解释:
形容为匡扶正义而不顾生死。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我是斩头沥血的人,何肯戏弄良人!”
语法:
斩头沥血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
在今日算是一个斩头沥血的人儿。清·感惺《游侠传·侠议》
斩头沥血相关词语
- 1 悬头刺股
- 见“悬梁刺股”。出处:《敦煌变文集·齖■(齿可)书》:“晡时申,悬头刺股士苏秦。”语法:悬头刺股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刻苦学习。示例:明·汪廷讷《狮吼记·抚儿》:“窗前读,悬头刺股,况当今圣明天子正崇儒。”
- 2 千头桔奴
- 上千棵桔树就像上千个家奴。指前人为后人创造财富出处:《三国志·吴志·孙休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语法:千头桔奴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前人为后人创造财富。示例:我也想父母能给我留下千头桔奴
- 3 头没杯案
- 头伏在酒杯和桌子间。比喻尽情欢乐,不拘形迹。出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语法:头没杯案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4 呕心滴血
- 呕:吐。比喻费尽心思和精力出处:清·秋瑾《精卫石·序》:“余愿呕心滴血以拜求之,祈余二万万女同胞无负此国民责任也。”语法:呕心滴血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教师等。示例:郭沫若《李白与杜甫》:“这也就是后人所说的‘呕心滴血’了。”
- 5 并头莲
- 蒂:花或瓜果跟茎连接的部分。并排地长在同一茎上的两朵莲花。比喻恩爱的夫妻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地生连理木,水出并头莲。”语法:并头莲作宾语、定语;用于夫妻等。示例:他们是一对天生的并头莲
- 6 槌骨沥髓
- 槌:同“捶”,敲打;沥:滴;髓:骨髓。敲碎骨头来吸骨髓。比喻剥削压迫极其残酷出处:宋·陆九渊《与宋漕》:“贪吏并缘,侵欲无艺,槌骨沥髓,民不聊生。”语法:槌骨沥髓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残酷剥削。
- 7 头脑发胀
- 8 流血成渠
- 渠:水渠。形容被杀的人极多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5回:“四国兵将无不贾勇争奋,杀得齐兵尸横原野,流血成渠。”语法:流血成渠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战争残酷。
- 9 血染沙场
- 沙场:战场。鲜血染红了战场。指在战场上牺牲。出处: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卷二:“设将军等今日不来,吾辈血染沙场早矣。”语法:血染沙场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董必武《邯郸烈士塔》:“血染沙场气化虹,捐躯为国是英雄。”
- 10 尸山血海
- 形容杀人之多。出处:《三国志平话》中卷:“两壁相并,把长安变为尸山血海。”语法:尸山血海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示例:郭沫若《孔雀胆》第四幕:“东西南北四大营已杀成了一片尸山血海。”
- 11 血肉相连
- 像血和肉一样互相联系着。比喻关系非常密切;不可分离。出处:宋 洪迈《夷坚丁志 雷击王四》:“趋视之,二百钱乃在其胁下皮内,与血肉相连。”语法:血肉相连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示例:你和党的关系,不能不是这样息息相关,血肉相连呵。(闻捷《布沙热,我要为你唱一支歌》)
- 12 银样镴枪头
- 样子象银子实际是焊锡做的枪头。比喻外表很好看,实际上不中用。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你原来‘苗而不秀’,呸,一个银样镴枪头。”语法:银样镴枪头作宾语;指好看不中用。示例:刘心武《钟鼓楼》第二章:“你那‘师姐’她呀——本是个银样镴枪头。”
- 13 流血成河
- 形容被杀的人极多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杀的尸横遍野,流血成河,大败亏输。”语法:流血成河作谓语、定语;指战争残酷。示例: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1回:“纷纷撞击,杀人如麻,流血成河。”
- 14 刀头舔蜜
- 舔:用舌头接触东西或取东西。比喻利少害多。也指贪财好色,不顾性命。出处:《佛说四十二章经》:“佛言财色之于人,譬如小儿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语法:刀头舔蜜作宾语、定语;指危险大。示例:刀头舔蜜的危险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