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拼音,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近反义词,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什么意思
- jī积
- shàn善
- zhī之
- jiā家
- bì必
- yǒu有
- yú余
- qìng庆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简介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意思
解释:
积:聚;庆:福。积德的人家,子孙必然会得到福泽
出处:
《周易·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语法: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示例: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2回:“何不遵著《易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之意,替父母多做好事,广积阴功,日后安享余庆之福?”
英语翻译
- 英语:
Virtue and happiness are mother and daughter.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相关词语
- 1 不毁之制
- 毁:毁坏;制:制度。不可破坏的制度。指经久不变的制度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武宣卞皇后纪》:“而未著不毁之制,惧论报德之义,万世或阙焉。”语法:不毁之制作主语、宾语;指制度。
- 2 老成之见
- 老成:阅历多而练达世事。老练而周到的见解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7卷:“不想今日原从这着,可见老成之见,大略相同。”语法:老成之见作宾语;用于观点等。
- 3 松柏之志
- 谓坚贞不移的志节。出处: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后操作司空,总朝政,问宗曰:‘可以交禾?’答曰:‘松柏之志犹存。’”语法:松柏之志作主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 4 弦歌之音
- 弦歌:弦乐。弹琴和唱歌的声音。泛指教学活动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高皇帝诛项籍,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语法:弦歌之音作宾语;用于教学。
- 5 欺良压善
- 欺:欺负。欺压善良的人出处:元·杨景贤《马丹阳度脱刘行首》第二折:“欺良压善没分晓,揎拳捋袖行凶暴。”语法:欺良压善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坏人。
- 6 倒悬之急
- 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当今之世,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语法:倒悬之急偏正式;作宾语;比喻处境极端艰难。示例:盗贼蜂起,奸雄鹰扬,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
- 7 无衣之赋
- 春秋末,吴破楚,楚大夫申包胥乞师秦廷,倚庭墙而哭,七日勺饮不入。秦哀公乃赋《无衣》诗,并出兵救楚。事见《左传·定公四年》。后以“无衣之赋”。为出师相援、同仇敌忾之典。出处:春秋末,吴破楚,楚大夫申包胥乞师秦廷,倚庭墙而哭,七日勺饮不入。秦哀公乃赋《无衣》诗,并出兵救楚。事见《左传·定公四年》。
- 8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
- 比喻为人做事像变戏法一样,各有各的巧妙之处出处:鲁迅《现代史》:“俗话说,‘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其实是许多年间,总是这一套,也总有人看。”语法: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 9 才不半古功已倍之
- 才;有不此:古人;功:功业。才能不及古人的一半,而所立功业已多古人一倍。形容人得时遇势,易建功业。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 10 日中必湲
- 见“日中必彗”。
- 11 群枉之门
- 枉:奸邪。指各种歪门邪道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夫狐疑之心者,来谗贼之口;持不断之意者,开群枉之门。”语法:群枉之门作宾语;指歪门邪道。
- 12 竹帛之功
- 指名垂史册的功绩出处:《汉书·苏武传》
- 13 姜桂之性
- 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纪越大性格越耿直。出处:《宋史·晏敦复传》:“况吾姜桂之性,到老愈辣。”语法:姜桂之性作主语、宾语;指人的性格。示例:曾于桂花楼中张宴,诸味尽为花气所夺,惟姜酱不就味。姜桂之性,老而愈辣,以喻忠节之气,洵不虚也。(《浮生六记》卷四)
- 14 后顾之虞
- 顾:回视;后顾:回过头照顾;虞:臆度,料想。指来自后方或家里的忧患出处:《清史稿·常青传》:“大营距府城未远,势相犄角,无后顾之虞。”语法:后顾之虞作宾语;指后方的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