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杼择邻简介
断杼择邻的意思
解释:
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出处:
汉 刘向《列女传 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语法:
断杼择邻作宾语、定语;用于教育。
成语故事
- 战国时期,孟子小时候非常聪明,经常模仿送葬人吹喇叭,孟母担心他荒废学业就把家搬到城里,刚好旁边是一个屠宰场,孟子很快就学会了杀猪宰羊,孟母只好搬家到一个学校附近,从此孟子就开始学习孔子的思想而成为一代思想家
断杼择邻相关词语
- 1 梦断魂消
- 在梦中也思念,思想上不得平静出处:明·高濂《玉簪记·擢第》:“满目新红惊树杪,莺啼处梦断魂消。”语法:梦断魂消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2 断纸余墨
- 断:破裂;余:残存;墨:墨迹。指残存的诗文墨迹出处:《宣和书谱·行书·蔡京》:“至于断纸余墨,人争宝之。”语法:断纸余墨作宾语、定语;指残存的文稿等。示例:古代的断纸余墨真迹现在可价值连城
- 3 断章摘句
- 裁断章节,取缀成文。亦有割裂全文,取其所需之意。出处:唐·李商隐《唐容州经略使〈元结文集〉后序》:“其疾怒急击,快利劲果,出行万里,不见其敌;高歌酣颜,入饮于朝,断章摘句,如振如生。”语法:断章摘句作谓语、定语;指抄袭。示例:写作文不能把别人的文章断章摘句抄袭成文
- 4 识文断字
- 知晓文字。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8回:“当着人家识文断字的人儿呢?别抡荤,看人家笑话。”语法:识文断字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有一点文化知识。示例:老舍《女店员》第一幕:“先父是个举人,我自幼就识文断字。”
- 5 楚相断蛇
- 汉贾谊 《新书·春秋》载, 春秋楚 相 孙叔敖 ,幼时遇两头蛇,恐他人又见,埋之,惧,谓其母曰:“吾闻见两头蛇者死。”“母曰:‘无忧,汝不死。吾闻之,有阴德者,天报以福。’人闻之,皆諭其能仁也。及为令尹,未治而国人信之。” 汉刘向 《新序·杂事一》亦记此事。后因以“楚相断蛇”喻人做好事必将得好报。 宋魏泰 《东轩笔录》卷六:“ 曾布 为三司使,论市易事被黜。 鲁公 有柬别之,略曰:‘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楚 相断蛇,后必有福。’”
- 6 口无择言,身无择行
- 言行都合乎礼法,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出处:《孝经·卿大夫》:“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语法:口无择言,身无择行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7 断竹续竹
- 指砍竹作弓矢。出处:《吴越春秋》》
- 8 断章截句
-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出处:《宋史 选举志二》:“断章截句,破坏义理。”语法:断章截句作谓语、定语;指抄袭。
- 9 断章取义
- 原指引用《诗经》中某一篇章的诗句;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不是所引诗篇的原意。后泛指引用别人的诗文或谈话;只根据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截取片断或部分;而不顾全文和原意。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语法:断章取义连动式;作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示例:宋人攻击王介甫,说他将明妃写成一个不忠君不爱国的人,其实是断章取义,故入人罪。(朱自清《清华的一日》)
- 10 杼柚空虚
- 形容生产废弛,贫无所有。出处:语出《诗 小雅 大东》:“小东大东,杼柚其空。”郑玄笺:“言其政偏,失砥矢之道也。谭无他货,维丝麻尔,今尽杼柚不作也。”语法:杼柚空虚作谓语、定语;指社会局面。示例:当斯之役,黔首陨于狼望之北,财币縻于庐山之壑,府库单竭,杼柚空虚 。《后汉书·本域传序》
- 11 漂零蓬断
- 漂泊零落如蓬草一样随风飞转,转徙无常。出处:明·杨珽《龙膏记·旅况》:“北海乏孔融之赏鉴,以故漂零蓬断,世业渐雕。”语法:漂零蓬断作谓语、定语;指生活不安定。
- 12 四邻八舍
- 指左右邻居出处: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六回:“那成家一般也动了诸亲百眷、四邻八舍,送人情,斗分子,虽然娶妾,倒也四司六局,一毫不苟。”语法:四邻八舍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34章:“某些爱显能的婆姨还端着自己新收的东西,吆喝着送给四邻八舍,夸耀自己的光景日月过得如何红火。”
- 13 独裁专断
- 断:决断,做决定。独自做出决定,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出处: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封建时代独裁专断的恶习惯深中于群众乃至一般党员的头脑中,一时扫除不净,遇事贪图便利,不喜欢麻烦的民主制度。”语法:独裁专断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作风不民主。
- 14 兰言断金
- 心意相合才会有共同语言出处:《上齐州张司马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