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群之交简介
纪群之交的意思
解释:
纪、群:人名,陈纪是陈群的父亲。比喻累世之交情。
出处:
《三国志·魏书·陈群传》:“鲁国孔融,高才倨傲,年在纪、群之间,先与纪友,后与群交,更为纪拜,由是显名。”
语法:
纪群之交作宾语;用于交往等。
示例:
放心,我与他家是纪群之交,关系不比寻常。
纪群之交相关词语
- 1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2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语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复句式;作主语、谓语;比喻事态的严重不是一时所致而是长期。示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局坏到如此,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错。(高阳《胭脂井》)
- 2 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 邑:指小城市。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小城镇,也有忠信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出处:汉·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语法:十室之邑,必有忠士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3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 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5回:“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我们派个人去是决计不要紧的。”语法: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作宾语、定语;用于交往等。
- 4 藏诸名山,传之其人
- 诸:之于的合音;传:传布流传;其人:同道。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后来志趣相投的人出处: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语法:藏诸名山,传之其人复句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示例:一个人做一部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是封建时代的事,早已过去了。鲁迅《准风月谈》
- 5 市井之徒
- 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5回:“三百余人,皆里巷市井之徒,胁肩谄笑之辈。”语法:市井之徒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朝中服赤芾乘轩车者,三百余人,皆里巷市井之徒,胁肩谄笑之辈。(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五回)
- 6 尺泽之鲵
- 比喻见识短浅的人。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语法:尺泽之鲵作宾语;指没见识。示例:不学无术的人就会变成尺泽之鲵
- 7 危急存亡之秋
- 危险至极的紧急关头示例:在危急存亡之秋,往往会出现能扭转乾坤的伟大人物。
- 8 一隅之见
- 隅:角落。在很狭小的角度里所看见的。比喻片面的见解和主张。出处:明 王守仁《传习录》上卷:“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认定以为道止如此。”语法:一隅之见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示例: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 ,认定以为道止如此。(明 王守仁《语录一》)
- 9 刀笔之吏
- 刀笔:古时在竹简上用刀削改字。指代办文书的小吏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语法:刀笔之吏作宾语;指文书。示例:唐·赵蕤《反经·是非》:“且秦以任刀笔之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
- 10 不迁之庙
- 古代不迁入祧庙合祭而单独进行祭祀的帝王家庙。
- 11 无耻之徒
- 不知耻辱或不要脸的人语法:无耻之徒作宾语;用于骂人。示例:他们简直就是无耻之徒
- 12 万物之源
- 万物的起源出处:《韩非子·主道》
- 13 一线之路
- 谓一条活路。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六:“若权奸之去,则正当洗肠涤胃。若借温太真之事,为小人开一线之路;借范尧夫之言,为君子忧后来之祸,则失之矣。”语法:一线之路作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只见贼夫贼妇俱备跪下,说道:‘只求爷爷开一线之路,饶我二人性命。’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七十四回
- 14 六尺之孤
- 指没有成年的孤儿。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语法:六尺之孤偏正式;作宾语;指没有成年的孤儿。示例: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唐 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