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忧极瘁简介
单忧极瘁的意思
解释:
谓极尽忧虑辛劳之苦。单,通“殚”。
出处:
清·曾国藩《陈岱云易安人墓志铭》:“安人单忧极瘁,衣不解带者四十余日。”
语法:
单忧极瘁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单忧极瘁相关词语
- 1 痛毁极诋
- 痛:尽情;诋:毁谤,诬蔑。指尽力揭发暴露或极力毁谤辱骂出处: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诋,使无所容。”语法:痛毁极诋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 2 物极则衰
- 极:尽头。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衰败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语法:物极则衰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3 殚精极思
- 殚:竭尽。竭尽心力思虑谋划出处:朱自清《钟明序》:“其中典礼集会之词,标新立异固不同,机械陈腐亦不可,每殚精极思,广事征引,而学识肤浅,语焉不畅。”语法:殚精极思作谓语、宾语;用于思考。
- 4 极武穷兵
- 黩武。滥用武力。出处:《周书·韦孝宽传》:“且君辅翼幼主,位重望隆,理宜调阴阳,抚百姓,焉用极武穷兵,构怨连祸。”语法:极武穷兵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发动战争。
- 5 单刀赴会
- 原指三国名将关羽随身带一口大刀和少数随从在东吴参加宴会。后泛指只身或仅带少数人去参加有危险的约会。含有赞颂赴会者富有胆略的意思。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6回:“吾来日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看鲁肃如何近我!”语法:单刀赴会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吾来日独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看鲁肃如何近我。(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
- 6 罔极之恩
- 罔:无,没有。极:尽头,到头了。恩:恩情,恩德。极大的恩德。旧时用以颂扬父母养育子女的恩德无穷无尽。出处:《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唐·陈子昂《唐故朝议大夫梓州长史杨府君碑》:“缅维罔极之恩,思崇永锡之道”语法:是故孝子之服勤其亲也,~,至于当大事,夫亦何所吝。 ★清·全祖望《记李烈妇素》示例:是故孝子之服勤其亲也,罔极之恩,至于当大事,夫亦何所吝。清·全祖望《记李烈妇素》
- 7 忧国恤民
- 恤:体恤。忧虑国事,体恤百姓出处:汉·徐幹《中论·谴交》:“文书委于官曹,系囚积于囹圄,而不遑省也。详察其为也,非欲忧国恤民,谋道讲德也。”语法:忧国恤民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8 忧国爱民
- 忧心国家,爱护百姓。出处:《战国策·齐策》:“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语法:忧国爱民作谓语、定语;指忧虑国事。示例:先皇帝即位之初,风飞雷厉,将大有为。忧国爱民之心虽切于己,尊贤使能之道未得其人。明·宋濂《元史·本纪第四·世祖一》
- 9 深思极虑
- 虑:思考。谋划周密,考虑长远。指计划周到,具有远见出处:《邹智传》:“愿陛下以宰相为股肱,以谏官为耳目,以正人君子为腹心,深思极虑,定宗社长久之计,则大纲正矣。”语法:深思极虑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有远见。
- 10 乐而忘忧
- 高兴得忘记了忧愁语法:乐而忘忧作谓语;用于人的情绪。示例:我们不能乐而忘忧
- 11 忧心若醉
- 心中愁苦,神智像喝醉了一样出处:《唐太宗入冥记》:“今受罪犹自未了,朕即如何归得生路?忧心若醉。”语法:忧心若醉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
- 12 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 怜:怜惜。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语法:同病相怜,同忧相救作定语、宾语;用于人的处境。
- 13 物极则反
- 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出处:《鹖冠子·环流》:“美恶相饰,命曰复周;物极则反,命曰环流。”语法:物极则反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劝诫人。示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4卷:“自古道:物极则反,人急计生。”
- 14 鞠躬尽瘁
-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出处:明 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语法:鞠躬尽瘁作谓语、定语;指恭敬谨慎。示例:臣只有一片愚忠,鞠躬尽瘁。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三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