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忧后乐简介
先忧后乐的意思
解释:
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出处: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语法:
先忧后乐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
你先忧后乐师忠彦,由义居仁效昔贤。(明 无名氏《鸣凤记 邹林游学》)
先忧后乐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成语造句
- 1.他有先忧后乐的精神,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 2.他有先忧后乐的涵养,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 3.从屈原开始,湖湘大地士子的先忧后乐,悲天悯人,就有着重视原道和终极关怀的精神。
- 4.寰宇犹一家常存先忧后乐之志;本支垂百世宜敦上和下睦之风。
- 5.天养!天养!充海阔天高之量,养先忧后乐之心。
- 6.知识分子别再为天下先忧后乐。
成语故事
- 宋朝时期,滕子京因遭诬陷被贬到岳州当知州,重新修复了岳阳楼,范仲淹受他的嘱托写一篇《岳阳楼记》:“古代的仁人志士不因美景而高兴,也不因处境坏而哀伤,总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英语翻译
- 英语:
grieve first and rejoice afterwards
先忧后乐相关词语
- 1 前俯后仰
- 身体前后晃动。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出处:姜树茂《渔岛怒潮》第一章:“手臂一推一拉,腰肢前俯后仰,尖削的船头就切着浪水。”语法:前俯后仰作状语;形容大笑的样子。示例: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四章:“皇太后有时直笑得前俯后仰,皇后没有办法,有时候只得止住笑给皇太后捶捶背缓缓气。”
- 2 安土乐业
- 安居本土,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出处:汉扬雄《连珠》:“吏不苟暴,役赋不重,财力不伤,安土乐业,民之乐也。”语法:安土乐业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今天下不见兵革之具,而元元安土乐业,人致其力,以生天下之财。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 3 后来之秀
- 秀:特别优秀的。后辈中的优秀人物。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范豫章谓王荆州:‘卿风流俊望,真后来之秀。’王曰:‘不有此舅,焉有甥?’”语法:后来之秀作宾语;指年轻人。
- 4 乐天任命
- 犹言听天由命。出处:郑振铎《止水的下层》:“像这样乐天任命的民族,我们将如之何呢?”语法:乐天任命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5 内忧外侮
- 多指国内不安定和外敌侵略。有时也比喻个人的情况。同“内忧外患”。出处:蔡东藩《两晋演义》第九十九回:“霸踞关中卅二年,如何豆釜竟相煎!内忧外侮侵寻日,莫怪姚宗不再延。”
- 6 前门去虎,后门进狼
- 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又来了一个敌人。同“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出处: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你想,那样多的草莽英雄又闯进了成都城,这不正是‘前门去虎,后门进狼’?”语法:前门去虎,后门进狼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一害接一害。
- 7 知命乐天
- 命:命运;天:天意。安于自己的处境,由命运安排。这是相信宿命论的人生观。出处:《周易 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语法:知命乐天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道既不行,复不能知命乐天,又不能隐于山薮。唐 陈子昂《无端贴》
- 8 絶后空前
- 指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夸张性地形容独一无二。也形容非凡的成就或盛况。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形容极不寻常的盛况
- 9 拖后腿
- 比喻牵制、阻挠别人或事物使不得前进出处: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16章:“咱们官渠岸的风水不好,两家富户拖后腿,互助合作走不到人家头前。”语法:拖后腿作谓语、宾语;指障碍。示例: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23章:“你要不走光明路,还想拖后腿,我就当场干掉你!”
- 10 先断后闻
- 谓先处理后奏闻。出处:《北史·宇文护传》:“护第屯兵禁卫,盛于宫阙,事无巨细,皆先断后闻。”语法:先断后闻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11 鼓乐喧天
- 鼓:弹奏。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出处:《五代史平话 汉史》:“笙歌聒地,鼓乐喧天。”语法:鼓乐喧天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热闹场面。示例:郭小川《厦门风姿》:“我们城里的市声啊,烘托得有如鼓乐喧天。”
- 12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 指走远道处在无处落脚的境地。比喻处境尴尬或生活无依靠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6回:“弄得我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有上梢没下梢。”语法: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作谓语、定语;指左右无靠。示例:刘心武《钟鼓楼》第六章:“那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可他那车就是开不动了。”
- 13 敢勇当先
- 犹奋勇当先。比喻勇于承担重任,领头去干。出处: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四折:“若不是老相国雄才大略,和鏄诸敢勇当先,岂有今日。”语法:敢勇当先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他每都能骑战马,出来的敢勇当先。明 无名氏《紫泥宣》第一折
- 14 先意承志
- 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谄媚逢迎。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君子之所为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语法:先意承志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鲁迅《华盖集续编 海上通信》:“我不是别人,那知道别人的意思呢?'先意承志'的妙法,又未曾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