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闻目击简介
耳闻目击的意思
解释:
击:接触。亲自听说,亲眼看见。
出处:
宋·刘克庄《后村全集·回刘汀州书》:“仆不佞,于世之杰士仁人,……皆耳闻目击,一旦因贤嗣显扬之请,遂得附名骥尾,以诏不朽,岂非幸欤!”
语法:
耳闻目击作宾语、定语;指所见所闻。
示例:
秦牧《花蜜与蜂刺》:“这类素材,显然和他在狱中耳闻目击的事情有密切的关联。”
英语翻译
- 英语:
hear and see for oneself
耳闻目击相关词语
- 1 清耳悦心
- 耳为之清宁,心为之欢喜。形容乐曲美妙动人。出处:宋·张耒《鸣蛙赋》:“春露初霭,朝华始敷,文羽清喙,飞鸣自如,若奏琴筝而和笙竽,清耳悦心,听者为娱。”语法:清耳悦心作谓语、定语;用于声音等。
- 2 朝闻夕没
- 早晨闻道,晚上可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出处: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并序》:“朝闻夕没,先民所思,何用诔德?”语法:朝闻夕没作宾语、定语;形容对真理的追求迫切。
- 3 目无组织
- 不顾组织纪律的规定出处:李晓明《平原枪声》:“这句话把大家可惹翻了,一齐向王二虎开了炮,有的说他‘目无组织’。”语法:目无组织作谓语、定语;指人没有王法。示例:李云德《沸腾的群山》:“你目无组织,擅做决定!”
- 4 目想心存
- 凝思想象。多指追忆故人或往事。出处:晋·陆机《赠弟士龙诗十首》其十:“企伫朔路,言送尔归。心存言宴,目想容晖。”晋·潘岳《寡妇赋》:“窃冥兮潜翳,心存兮目想。”
- 5 俯首弭耳
- 见“俯首帖耳”。出处:《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其虎见勤自励到来,把前足跪地,俯首弭耳,口中有声,似有乞怜之意。”语法:俯首弭耳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非常驯服的样子。
- 6 目眩神摇
- 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40回:“今来宝刹,得睹人间未见之珍,天下罕有之物,令人目眩神摇,不知身在何世。”语法:目眩神摇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示例: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一回:“这一喜一悲也不打紧,只反害了自己,更觉得心慌意乱,目眩神摇。”
- 7 击鼓戏民
-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
- 8 目呆口咂
- 咂:用舌头抵住牙齿发出的声音。目光发呆,口中发出啧啧声。形容吃惊的样子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2回:“寨中这些兵卒,多是强盗出身,何曾看见如此礼物,见了个个目呆口咂,连尤俊达与连巨真亦啧啧称羡。”语法:目呆口咂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吃惊时。
- 9 突然袭击
- 原指军事上出其不意地攻击,现多比喻突然加于别人的行动使人感到意外而难应付。出处: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这个突然袭击使大林大感狼狈,面红着。”语法:突然袭击偏正式;作谓语、宾语;指军事上出其不意地攻击。示例:金玉舟《赵匡胤》第28章:“从背后对守军突然袭击,方可破得。”
- 10 助我张目
- 张目:睁大眼睛,比喻张扬气势。比喻得到别人的赞助,声势更加壮大。出处: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墨翟不好伎,何为过朝歌而回车乎?足下好伎,值墨翟回车之县,想足下助我张目也。”语法:助我张目作谓语、定语;指得到帮助。示例:留学生中助我张目的人,较从前增加百倍,才晓得人心进化,是实有的。(章炳麟《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
- 11 轶闻遗事
- 见“轶事遗闻”。出处:姚华《曲海一勺·骈史上》:“及于唐宋,其体益滋,稗则为山,说则为海,轶闻遗事,杂然著已。”语法:轶闻遗事作主语、宾语、定语;指野史。
- 12 目不见睫
- 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人无自知之明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喻老》:“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语法:目不见睫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远求而近遗,如目不见睫。(宋 王安石《再寄蔡天启》诗)
- 13 逸闻琐事
- 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出处:语出《四库全书总目 地理三 武林旧事》:“此十卷本,乃从毛氏汲古阁元版传钞,首尾完具,其间逸闻轶事,皆可以备考稽。”语法:逸闻琐事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又有时谈一些与评价无关的逸闻琐事,给文字增加无穷余韵,真是高妙极了。孙犁《澹定集·与友人论传记》
- 14 惨不忍闻
- 惨:悲惨;凄惨;闻:听见。悲惨得不忍听下去。出处:清 陈天华《狮子吼》第二回:“或父呼子,或夫觅妻,呱呱之声,草畔溪间,比比皆是,惨不忍闻。”语法:惨不忍闻偏正式;作谓语;形容声音凄惨。示例:遥见何家坟中,树木阴森,哭声成籁,或父呼子,或夫觅妻,呱呱之声,草畔溪间,比比皆是,惨不忍闻!(清 陈天华《狮子吼》第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