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沉载浮简介
载沉载浮的意思
解释:
在水中上下沉浮。
出处:
《诗经·小雅·菁菁者莪》:“泛泛杨舟,载沉载浮,既见君子,我心则休。”
语法:
载沉载浮作谓语、定语;指沉浮。
示例: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0回:“载沉载浮,顺流九里,望之无迹。”
载沉载浮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纹丝不动
成语造句
- 1.潮来潮去、随波逐流、载沉载浮、在劫难逃。
- 2.他说:为了改变人们的观念使他们得到正确的治疗,我深知自己正在管理医疗的压力下载沉载浮。
- 3.咱并不否认世界。咱看它出现于意识中,意识是知识的全部,但相对于深不可测的般若无知,意识及一切知识也不过像汪洋中的一个浪、载沉载浮、此起彼伏。
- 4.望远镜里作家先生的头在黑流苏上面,载沉载浮像一颗掉到墨水里的包子。
- 5.这边厢犍陀多正和其他罪人,在地狱底层的血池里载沉载浮。
- 6.我骑车沿著曼哈坦河岸边的自行车道游荡,欣赏在桥墩间载沉载浮的垃圾。
载沉载浮相关词语
- 1 浮瓜沈李
- 亦作“浮瓜沉李”。语出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谓以寒泉洗瓜果解渴。后因以“浮瓜沈李”代指消夏乐事。出处:语出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於清泉,沈朱李於寒水。”亦作“浮瓜沉李”。
- 2 珠沉玉磒
- 见“珠沉玉碎”。
- 3 玉石同沉
- 比喻善恶一齐受害。出处:南朝·梁元帝《驰檄告四方》:“孟诸焚燎,芝艾俱尽;宣房河决,玉石同沉。”语法:玉石同沉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4 浮头滑脑
- 犹言油头滑脑。形容人轻浮狡猾。出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四回:“座中几个人,都是浮头滑脑的,没有甚么事可记。”语法:浮头滑脑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为人。
- 5 浪迹浮踪
- 到外漫游,行踪不定。出处:元·白朴《梧桐雨》第四折:“想当日恨冲冲,乱离间家业空,浪迹浮踪,水远山重。”语法:浪迹浮踪作宾语、定语;用于生活。
- 6 千载一日
- 犹千载一时。出处:元·寿宁《静安八咏·赤乌碑》:“龟龙剥兮皇象书,千载一日兮传赤乌。”语法:千载一日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机会难得。
- 7 百载树人
- 培育人才需要百年。指育才是百年大计,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同“百年树人”。出处:粤剧《搜书院》第五幕第二场:“百载树人是我一生抱负。”语法:百载树人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人才培养难。
- 8 浮收勒索
- 见“浮收勒折”。出处:《清史稿·高宗纪四》:“辛酉,以图思德劾苏墧浮收勒索,命袁守侗等严鞫之。”语法:浮收勒索作谓语、定语;用于剥削等。
- 9 浮笔浪墨
- 谓多余累赘的文字。出处:清·恽敬《答来卿》:“禹之功德从何处赞扬?故止此数言唱叹之。知此,虽著述汗牛充栋,岂有浮笔浪墨耶?”语法:浮笔浪墨作宾语、定语;用于文章等。示例:他的文章很精练,很少有浮笔浪墨
- 10 浮白载笔
- 浮:罚人饮酒;白:指专用来罚酒的大杯;浮白:指喝酒和干杯;载笔:拿着笔。一面喝酒,一面写作。旧时比喻文人的雅量和才气。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自志》:“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语法:浮白载笔作宾语、定语;用于文人。示例: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自志》)
- 11 乘桴浮海
- 桴:小筏子。乘小筏子浮游海外。比喻远行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语法:乘桴浮海作谓语、定语;指远行。
- 12 破釜沉舟
- 釜:古代的一种锅;舟:船。砸碎锅子;凿沉船只。比喻战斗到底。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语法:破釜沉舟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做事的决心很大。示例:只要我们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就能克服学习上的各种困难。
- 13 浮声切响
- 浮声:平声;切响:仄声。指古汉语中的平仄声。出处:《宋书·谢灵运传论》:“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生,则后须切响。”语法:浮声切响作宾语、定语;指古汉语中的平仄声。
- 14 干戈载戢
- 干戈:古代的兵器。指武器。载:虚词。戢:聚藏。把武器收藏起来。比喻不再进行战争动用武力了。出处:晋·葛洪《抱朴子·释滞》:“干戈载戢,繁弱既韬。”语法:干戈载戢作宾语、定语;指休战。示例:宋·陈亮《上光宗皇帝鉴箴》:“我气既盈,虏气斯竭。稽首请和,干戈载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