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见于色简介
喜见于色的意思
解释:
同“喜形于色”。
出处:
《北史·尔朱荣传》:“与葛荣众寡非敌。葛荣闻之,喜见于色。”
语法:
喜见于色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控制不住内心喜悦。
示例:
明·刘基《郁离子》:“王朝而受俘,喜见于色。”
英语翻译
- 英语:
look happy
喜见于色相关词语
- 1 拟人必于其伦
- 拟:比拟;伦:同类。指比拟某人或某事,一定要用同类或同等的人和事物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下》:“拟人必于其伦。”语法:拟人必于其伦作宾语、定语;用于说话或写作等。
- 2 拨云见日
-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出处: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我投至的见了爷爷,就是拨云见日,昏镜重磨。”语法:拨云见日连动式;作谓语;用于冲破黑暗,见到光明。示例:晚生得蒙老先生指教,如拨云见日,感激不尽。(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九回)
- 3 见弃于人
- 见:被。弃:遗弃,抛弃。被别人抛弃。出处:萧逸《龙吟曲》第九章:“尤其是一个自尊心重的人,见弃于人,那种伤感是非常沉重的!”语法:见弃于人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示例:见弃于人的东西,我们也都不要
- 4 冰寒于水
- 冰比水冷。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语法:冰寒于水作谓语、宾语;用于劝诫人。示例:宋·叶绍翁《四朝见闻录·陆放翁》:“始赐第,学诗于茶山曾文清公,其后冰寒于水。”
- 5 见兔顾犬
- 看到了兔子,再回头叫唤猎狗去追捕。比喻动作虽稍迟,但赶紧想办法,还来得及。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语法:见兔顾犬连动式;作谓语;比喻时机当前,急谋对策。示例:梁启超《我政府之对俄政策》:“夫见兔顾犬,或未为晚,今能议及,岂不犹愈于已。”
- 6 穷图匕见
- 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 7 耳听是虚,眼见为实
- 虚:虚假。听到的不足信,亲眼看到的才真实可靠出处:《星火燎原 跨上新的高度》:“那时我还缺乏理解,但是也晓得大部分同志习惯于‘耳听是虚,眼见为实’,‘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语法:耳听是虚,眼见为实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 8 谭虎色变
- 谭:同“谈”;色:脸色。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出处:明·归有光《论三区赋役水利书》:“有光生长穷乡,谭虎色变,安能默然而已。”语法:谭虎色变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心有余悸。
- 9 看得见,摸得着
- 指能看见的实实在在的事物语法:看得见,摸得着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
- 10 捉贼见赃
- 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出处:元 李文尉《燕青博鱼》第三折:“常言道:'捉贼见脏,捉奸见双。'燕大,你既要拿奸,如今还我奸夫来便罢。”语法:捉贼见赃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指办事要以事实为根据。示例: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六回
- 11 喜怒哀乐
- 形容人感情上几种不同的表现。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语法:喜怒哀乐联合式;作主语、宾语;表现人的心情。示例:虽是海外之邦,不过言语不同,衣服有异,那喜怒哀乐的人情,原是一样的。(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一回)
- 12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一方面高兴,一方面又害怕。出处:《论语·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语法: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作分句;指喜忧参半。示例:毛泽东《致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议会》:“他们在这一形势面前,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13 目不见睫
- 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人无自知之明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喻老》:“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语法:目不见睫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远求而近遗,如目不见睫。(宋 王安石《再寄蔡天启》诗)
- 14 悲喜交集
- 交集:一起出现。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也作“悲喜交加”;“悲喜交至”。出处:《晋书 王廙传》:“当大明之盛,而守局遐外,不得不奉赠大礼,闻问之日,悲喜交集。”语法:悲喜交集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又高兴又难过,心情激动。示例:悲喜交集的父亲紧紧抱住了久别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