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号吐令简介
发号吐令的意思
解释:
发:发布;号:号令;令:命令。发布命令,下指示进行指挥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君道》:“发号吐令,则訇若雷霆之激响,而不为邪辨改其正。”
语法:
发号吐令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指挥。
发号吐令相关词语
- 1 被发徒跣
- 徒跣:赤脚步行。披散头发,赤脚走路。形容悲痛到极点出处:《魏书·徒何慕容廆传》:“及葬,熙被发徒跣步从。”语法:被发徒跣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史稿·王均妻汤传》:“汤使僮午求均尸,三日始得之,被发徒跣赴尸所,哭几绝。”
- 2 朱颜鹤发
- 朱颜:红润的脸。红润的脸和像鹤羽毛一样白的头发。形容老年人精神焕发的样子。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道士寿函》:“一老道士者,朱颜鹤发,延至其室。”语法:朱颜鹤发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3 扬眉吐气
- 扬眉:扬起眉头;吐气:吐出怨气、闷气。形容摆脱压抑心情后的高兴;得意的神情。出处:唐 李白《与韩荆州书》:“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语法:扬眉吐气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示例:只要将来做了八府巡按,妈也就可以扬眉吐气了。(巴金《家》十二)
- 4 外交词令
- 用于交往的空套话出处:钱钟书《围城》:“辛楣自以为这个英文字嵌得非常妙,不愧外交词令。”语法:外交词令作宾语、定语;用于说话等。
- 5 箭不虚发
- 箭射得准;每发必中。也作“弓不虚发”。出处: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弓不虚发,应声而倒。”语法:箭不虚发补充式;作谓语、宾语;形容办事有充分的把握。示例:《三国演义》中的马超箭不虚发,百发百中。
- 6 踔厉骏发
- 见“踔厉风发”。出处:清·汪琬《序》:“试读其所与国王书,后先援据故事,踔厉骏发,烂然明析。”语法:踔厉骏发作谓语、定语;形容口才好。
- 7 不得不发
- 箭已搭在弦上,不得不发出示例:我写这篇反驳文章也是迫不得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 8 天字第一号
- 天:天字是《千字文》首句“天地玄黄”的第一个字。指第一或第一类中的第一号。比喻最高的、最大的或最强的。出处: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天地玄黄”语法:天字第一号偏正式;作宾语;比喻最高的。示例:茅盾《如是我见我闻》:“现在天字第一号的生意,该推运输业。”
- 9 耳提面令
- 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 10 披发缨冠
- 谓不及束发冠戴,只系缨于颈。比喻急于救援。语出《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出处:语出《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语法:披发缨冠作定语、状语;形容人的装束不整洁。示例:淮扬之民,方苦昏垫,披发缨冠而救之,犹恐不及,岂能豫忧运道之难处耶!明·张居正《答河道吴公桂芳书》
- 11 发奸摘伏
- 同“ 發姦擿伏 ”。《魏书·良吏传·宋世景》:“民間之事,巨細必知,發姦摘伏,有若神明。”《旧唐书·良吏传上·贾敦颐》:“又發姦摘伏,有若神明。”
- 12 号咷大哭
- 号咷:也写作“嚎啕”,大声哭叫。形容放声大哭。出处:《周易·同人》:“同人先号咷而后笑。”语法:不能思想,只是号咷大哭。 ★叶圣陶《春光不是她的了》
- 13 号寒啼饥
- 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语法:号寒啼饥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极为贫困。示例: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游其市镇,则商况凄凉;行其遂郊,则农声憔悴。号寒啼饥之声,不绝于耳。”
- 14 握沐吐餐
- 沐:洗头发;吐:吐出。为了礼贤下士而停止洗头和吃饭。指为国而礼贤下士,求贤若渴出处:《新唐书·张玄素传》:“周公资圣人,而握沐吐餐,下白屋,况下周公之人哉!”语法:握沐吐餐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