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发踔厉简介
奋发踔厉的意思
解释:
奋发有为,意气昂扬。语本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
出处:
语出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
语法:
奋发踔厉作谓语、定语;指人的精神面貌。
示例:
既无始皇奋发踔厉之才,而当众叛亲离之日,谓足以全首领而保宗庙,无论谁人,俱不能为扶苏信也。清·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二
成语造句
- 1.大凡英雄豪杰之行其自己也,确立伟志,发其动力,奋发踔厉,摧陷廓清,一往无前。
- 2.队友赵俊淇则栽在“奋发踔厉”上。
- 3.所以,边城的修士们,根据古国第一修案,皇权诸侯世家无权限制修士的自由,冀望各位豪杰发其动力,奋发踔厉,一往无前,催陷廓清,打倒傅佐良,还边城一片净土。
- 4.转变方式,布局谋篇,开中华振兴新元;缵承远祖,奋发踔厉,建神州福祚绵延。
- 5.造于斯,兴于斯,膺中原崛起之宏任,奏民族复兴之乐章,自是奋发踔厉,朝不逮露。
奋发踔厉相关词语
- 1 对症发药
- 针对病根下药。比喻针对缺点错误采取相应办法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5回:“女人家肚痛得那么利害,怕不是生产,这正是对症发药呢!”语法:对症发药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指采取具体对待的办法处理问题。示例:求其箴时弊以立言,如古人所谓对症发药者,已不可见。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 2 发愤图强
- 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强盛。出处:何香凝《孙中山与廖仲恺》:“孙先生在那次聚会上谈得并不多,只泛泛地谈到了中国积弱太甚了,应该~,彻底革命。”语法:发愤图强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你越是发愤图强,遇到的困难就越多。你得下决心克服一切困难,否则就一事无成。(老舍《鼓书艺人》十七)
- 3 蹈厉之志
- 蹈厉:踏地猛烈。本形容舞蹈的动作威武有力。比喻奋发向上的志向。出处:明·刘基《齐侯袭莒》:“发扬蹈厉之志,以成从简尚功之俗。”语法:蹈厉之志作宾语;指人的志向。示例:他从小就有蹈厉之志
- 4 疾言厉气
- 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同“疾言厉色”。出处:明 宋濂《元故秘书少监揭君墓碑》:“接人和而有礼,寡言峻行,未尝有矜大之色,虽家人不见其疾言厉气。”语法:疾言厉气作谓语、宾语;指人发怒。
- 5 愤忘餐发
- 发愤:下决心,立志
- 6 被发撄冠
- 被:通“披”,披散;撄:萦绕。披发散缨。形容匆忙急迫不及整束出处:《暴风雨前》第二部:“大家总必赶快把手上的事丢下,呼朋唤友,一齐跑来,一以表示他们被发撄冠的热忱。”语法:被发撄冠作定语、状语;形容人的装束不整洁。
- 7 神采焕发
- 精神焕发,风采动人。出处:《宋史·赵孟頫传》:“孟頫才气英迈,神采焕发,如神仙中人。”语法:神采焕发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精神面貌。示例:清·叶矫然《龙性堂诗话》:“茂秦今体,节制精严中,神采焕发,词坛之李临淮也。”
- 8 不絶如发
- 形容局势危急,象差点儿就要断掉的发丝一样。出处:《汉书·燕刺王刘旦传》:“先日诸吕阴谋大逆,刘氏不绝如发。”语法:作谓语、定语;指时局示例:匈奴乱十馀年,~,赖蒙汉力,故得复安。
- 9 矢在弦上,不得不发
- 矢:箭;弦:弓上用以法箭的牛筋绳子。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出处:晋·王沈《魏书》:“琳谢曰:‘矢在弦上,不得不发。’太祖爱其才,不咎。”语法:矢在弦上,不得不发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10 含齿戴发
- 口中有齿,头上长发。指人类。出处:《魏书·韩子熙传》:“遂乃擅废太后,离隔二宫,拷掠胡定,诬王行毒,含齿戴发,莫不悲惋。”语法:含齿戴发作谓语、定语;指人类。示例:固宜含齿戴发之伦,生死沐浴于覆焘之下,未有能喧者也。清·王夫之《绎思》
- 11 大发议论
- 发:表达,传达。尽情地发表各种意见和评论。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6回:“文琴便扯天扯地的大谈起来,一会儿大发议论,一会儿又竭力恭维。”语法:大发议论作谓语、宾语;指评论。示例:他总喜欢在别人面前大发议论。
- 12 蓬头厉齿
- 形容头发蓬松,牙齿缺落,年高衰老的容态示例:二十年前风度翩翩的老张,经过多年生活的磨难,已变成蓬头厉齿了。
- 13 发号施令
-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出处:《尚书 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语法:发号施令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我们历来主张革命要依靠人民群众,大家动手,反对只依靠少数人发号施令。(《毛泽东选集 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 14 庞眉黄发
- 眉斑白,头发黄。指老人。庞,用同“厖”。出处:《北史·隋纪下·炀帝》:“朕永言稽古,用求至理,是以庞眉黄发,更令收叙,务简秩优。”语法:庞眉黄发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老人相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