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心眼简介
死心眼的意思
解释:
固执拘泥,想不开。比喻性情固执,或者遇事想不开的人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0回:“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二爷也死心眼儿了!”
语法:
死心眼作宾语、定语、状语;指性情固执。
示例: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三章:“这小子怎么一个死心眼看上个润叶?”
死心眼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死心眼儿
成语造句
- 1.死心眼儿,非要让我们跟个木头桩子似的站在这里,我们都是老兵,还把我们当新兵蛋子。
- 2.人要是不那么死心眼,不那么执著地去追忆往惜的不幸,会更多的考虑如何对现时处境泰然处之,那么人的苦楚就会小的多。
- 3.所以佟芬才会在先后出动了唐铭的美男计,加上德艺双馨的容华前辈现身说法之后,总算用一夜深谈搞定了有时候挺死心眼儿直冒傻气的林琛。
- 4.神仙煮白石,吃了久远不饿,多没趣呀,他不羡慕。但他作诗却说“忧卿烟火熏颜色,欲觅仙人辟方”。他在另一首诗里说:“鹅求四足鳖双裙”,我们却是从未吃过鹅和鳖。钟书笑我死心眼儿,作诗只是作诗而已。
- 5.卑贱者爱使用非常手段,他不会象贵族那么死心眼儿。
- 6.可我倒是觉得,就是这些死心眼、有病的人,用他们的坚持,我们才能了解到历史和过去的某个角落曾发生的那些故事。并且,在目前所有的领域,才有了现在的成就。
英语翻译
- 英语:
be set in one's ways <a single-track mind>
- 俄语:
упрямец
- 其他:
<法>bêta <têtu>
死心眼相关词语
- 1 人死留名
- 指人生前建立了功绩,死后可以传名于后世。出处: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 王彦章传》:“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语法:人死留名复句式;作分句;常与豹死留皮连用。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人死留名,豹死留皮,总要做件把别人做不到的事。”
- 2 切理餍心
- 见“切2理厌心”。出处:太平天国·洪仁玕《叙》:“道通天地之外,思入风云之中,批隙导窾,切理餍心。”语法:切理餍心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3 眉开眼笑
- 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十分高兴的样子。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0回:“大盗一面看着,只喜的眉开眼笑。”语法:眉开眼笑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高兴的样子。示例:等他吃足了烟,他坐起来,眉开眼笑。(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三回)
- 4 另眼看戏
- 犹另眼相看。
- 5 死无葬身之地
- 死了没有地方埋葬。形容死的结局很悲惨。出处: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楔子:“天那,可怜害俺一家,死无葬身之地也。”语法:死无葬身之地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示例:明 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六卷:“与夫同心合计,弄得尼姑死无葬身之地,果是快心。”
- 6 惊心动魄
-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出处:南朝 梁 钟嵘《诗品》上卷:“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语法:惊心动魄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用于说明事物壮观。示例:这部战争片中,有不少惊心动魄的场面。
- 7 其心可诛
- 一个人虽然作案未遂或尚未作案,但是只要有过这个心思,就是该死”。从现代的观念看来,“有过这个心思”只是思想动机,还未构成犯罪行为,就只能由道德来管,不能由法律来管,因而也就不能以此定罪。
- 8 粗心大意
- 粗:粗疏。形容做事不细心;不谨慎;马马虎虎。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忽然灵机一动,心中悟将过来:‘这是我粗心大意。我若不进去,他怎得出来?’”语法:粗心大意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考虑事情或做事方。示例:做题时要认真审题而不可粗心大意。
- 9 诚心正意
- 诚:真诚。心意真诚恳切。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亦作“诚心诚意”。出处: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一折:“皇天有意为斯文,教人从诚心正意修根本,以至齐家治国为标准。”语法:诚心正意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为人。示例:则为他治国齐家存妙策,诚心正意请贤臣。明·无名氏《孟母三移》第四折
- 10 目知眼见
- 亲眼所见。形容熟悉了解。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放着恁般目知眼见的倒不嫁,难道到在那些酒包饭袋里去搜觅?”语法:目知眼见作宾语、定语;指很了解的事物或人。
- 11 动心娱目
- 动心:为外物诱惑而感情波动;娱:快乐。打动人心并使人快乐出处:宋·陈亮《跋朱晦庵送写照郭秀才序后》:“及凡世间可动心娱目之事,皆斥去弗愿,若将浼我者。”语法:动心娱目作谓语、定语;用于声色享乐之事。
- 12 生荣死哀
- 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语法:生荣死哀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示例: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二回:“生荣死哀,也是应有的善报。”
- 13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 忧患:患难。忧患使人勤奋,因而得生;安乐使人怠惰,因而萎靡致死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死于安乐也。”语法: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作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宋·陆九渊《与苏宰相书》:“屯难困顿者,乃所以成君子之美也,故曰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 14 心旷神恬
- 同“心旷神怡”。出处:明·无名氏《三化邯郸》第二折:“这枕抱着呵,骨清毛爽;靠着呵,心旷神恬;枕着呵,梦断魂劳。”语法:心旷神恬作谓语、状语;指人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