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墨登场简介
粉墨登场的意思
解释:
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出处:
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清勤堂随笔》:“粉墨登场,所费不赀。致滋喧杂之烦,殊乏恬适之趣。”
语法:
粉墨登场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表讥讽。
示例:
及至北平攻陷,这些地痞流氓自然没有粉墨登场的资格与本领,而日本也并未准备下多少官吏来马上发号施令。(老舍《四世同堂》七)
成语造句
- 1.我们班在校庆时将全班粉墨登场,合作演出一出舞台剧。
- 2.自从他退休后,就很少有机会看到他粉墨登场了。
- 3.于是银行的借贷政策开始粉墨登场。
- 4.在一次投标中,各类人物粉墨登场,其中有些人的罪恶罄竹难书,但他们依旧冒险一试,简直是饮鸩止渴。
- 5.清朝末年,皇帝昏庸无能,一大批坏人纷纷粉墨登场,整个国家一片混乱。
- 6.今天晚上老王客串霸王别姬,粉墨登场了。
英语翻译
- 英语:
make oneself up and go on the stage
- 日语:
装(よそお)いをして登場(とうじょう)する。〈喩〉政治舞台(せいじぶたい)に出る(諷刺の意を含む)
- 俄语:
появиться на сцéне
粉墨登场相关词语
- 1 笔饱墨酣
- 笔力饱满,用墨充足。形容诗文酣畅浑厚。出处:清 陈廷焯《白雨斋诗话》第六卷:“张孝祥《六州歌头》一阙,淋漓痛快,笔饱墨酣,读之令人起舞。”语法:笔饱墨酣作宾语、定语;用于文章。
- 2 笔墨横姿
- 指书画诗文美妙多姿。出处:清 伍崇曜《〈陶庵梦忆〉跋》:“虽间涉游戏三昧,而奇情壮采,议论风生,笔墨横姿,几令读者心目俱眩,亦异才也。”语法:笔墨横姿作谓语;指人的文笔。
- 3 官场如戏
- 官场:旧时指官吏们经常出入的地方。戏:戏剧,指随时都在变化。旧时指官场像演戏一样变化无常。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8回:“你道安公子才几日的新进士,让他怎的个品学兼优,也不应快到如此,这不真个是‘官场如戏’了么?”语法:官场如戏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 4 登山蓦岭
- 蓦:超越。形容长途跋涉,路途辛苦出处:明·无名氏《大劫牢》第三折:“今日亲将头领差,登山蓦岭践尘埃。”语法:登山蓦岭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长途跋涉的辛苦。
- 5 不通文墨
- 通:精通;文墨:指写文章、著述等。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小生旧日在那里住了数年,与他相交时,他虽是个不通文墨的人,为见他与人结交真有义气,是个好男子。”语法:不通文墨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素质等。示例: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46回:“我是武夫,不通文墨,幕下亦无甚佳士。”
- 6 登山陟岭
- 陟:蹈、踏。即翻山越岭。形容旅途艰辛劳累。
- 7 油头粉面
- 形容人打扮得俏丽妖艳。出处:元 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俺这粉面油头,便是非灾横祸;画阁兰堂,便是地网天罗。”语法:油头粉面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油头粉面成虚话,广智多谋一旦休。(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四回)
- 8 断金零粉
- 断折的花钿和零散的铅粉。借指因遭横逆而结局不圆满的风流韵事。出处:清·龚自珍《百字令》词:“龙华劫换,问何人料理,断金零粉。”语法:断金零粉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9 词人墨客
- 墨客:文人。泛指风雅的文人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一回:“馆娃宫、铜雀台,惹了多少词人墨客嗟呀嘲诮。”语法:词人墨客作宾语、定语;指文人。示例:清·魏秀仁《花月痕》第12回:“这书所讲的,俱是词人墨客,文酒风流。”
- 10 五子登科
- 用作结婚的祝福词或吉祥语。出处:《宋史 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语法:五子登科主谓式;作宾语、定语;用作结婚的祝福词。示例:周恩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一来就‘五子登科’,这种风气不好。”
- 11 利路名场
- 名场:旧指读书人求功名的场所。泛指寻求名利的道路和竞夺声名的场所。出处:唐·李咸用《临川逢陈百年》:“教我无为礼乐拘,利路名场名忌讳。”
- 12 登木求鱼
- 登:攀;木:树。爬到树上找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无法达到目的。出处:宋·苏辙《次韵吴厚秀才见录》:“登木求鱼知我掘,循巢觅兔笑君疏。”语法:登木求鱼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方法不对头。
- 13 矮人看场
-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出处:元 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二:“不可先看人议论,如矮人看场,无益。”语法:矮人看场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没见识、人云亦云。示例:是真是假,要弄个明白,不能矮人看场,人云亦云。
- 14 引绳削墨
- 指木工弹拉墨线后据以锯削。 比喻恪守、拘泥于成法。出处:清·赵执信《谈龙录》:“昉思在阮翁门,每有异同。其诗引绳削墨,不失尺寸。惜才力窘弱,对其篇幅,都无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