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令暮改简介
朝令暮改的意思
解释:
早晨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一会儿一个样。
出处:
汉·鼌错《论贵粟疏》:“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语法:
朝令暮改作谓语、定语、补语、分句;用于政策的变更。
示例:
政策要力求相对地稳定,不能朝令暮改。
成语造句
- 1.政策要力求相对地稳定,不能朝令暮改。
- 2.但还是出现了朝令暮改或一个劲往前冲,到头来还是“不成功”的情况。
- 3.不过,关于协管员的标准和政策也是通过政府各部门研究的,因此也不能朝令暮改的。
- 4.朝令暮改的宪法是称不上好的。
- 5.有的领导干部朝令暮改,降低了自己的威信。
成语故事
- 西汉文帝时期,官僚地主等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农民生活极其困苦,很多人破产逃亡,太子家令晁错写《论贵粟疏》上书给皇帝,提出打击商人投机倒把的行为,限制官僚地主对农民的盘剥,提出政策稳定,不能朝令暮改,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英语翻译
- 日语:
朝令暮改(ちょうれいぼかい)
- 俄语:
то и дело менять свои решения
朝令暮改相关词语
- 1 权倾朝野
- 大致就是除了皇上神圣权利外也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或摄政大臣那种人,或者就是皇上其实就是所谓的傀儡政权或受其控制,而由宦官专政的局面也可以说是权倾朝野。示例:此人权倾朝野,每逢出门,当地官绅士民多望尘而拜,争相趋奉。
- 2 朝露昙花
- 比喻事物短暂,转瞬而逝出处:《搜神记》
- 3 改政移风
- 改变风气习俗。出处:《东观汉记·马廖传》:“夫改政移风,必有其本。长安语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广袖,四方用匹帛。’”语法:改政移风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风俗等。
- 4 翻然改图
- 迅速改变过来,另作打算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吕凯传》:“将军若能翻然改图,易迹更步,古人不难追,鄙土何足宰哉!”语法:翻然改图偏正式;作谓语、宾语;比喻很快转变过来。示例:孙中山《行易知难》第五章:“欲使后知后觉者,了然于向来之迷误,而翻然改图。”
- 5 溘先朝露
- 指生命比朝露消失得还快。形容死得过早出处:唐 李德裕《张辟疆论》:“若平勃二人溘先朝露,则刘氏之业必归吕宗。”语法:溘先朝露作谓语、宾语;指生命短暂。示例:质常恐溘先朝露,不得展其旅力,为公扫除。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孝建元年》
- 6 朝过夕改
- 形容改正错误快。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翟方进传》:“传不云乎,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君何疑焉?”语法:朝过夕改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迅速改正错误。示例:我们对待过错的正确方法就是朝过夕改
- 7 奉令唯谨
- 奉:敬受;唯:助词,只有;谨:谨慎。指遵守命令,不敢稍有违背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有此种种考察,是以小仙奉令唯谨,不敢参差。”语法:奉令唯谨作谓语、宾语;指小心谨慎服从命令。
- 8 暮虢朝虞
- 春秋时晋国假道虞国去打虢国,打下虢国之后,在归途中又把虞国灭了。比喻覆灭变迁的迅速。出处:金 元好问《俳体雪香亭杂咏》:“洛阳城阙变灰烟,暮虢朝虞只眼前。”语法:暮虢朝虞联合式;作定语、宾语;比喻覆灭变迁的迅速。
- 9 令月吉日
- 令:好,吉祥。吉月吉日。指吉利的好日子。出处:《仪礼·士冠礼》:“令月吉日,始加元服。”
- 10 改恶为善
- 不再作恶,重新做人。出处:《礼记·中庸》“明则动,动则变”汉·郑玄注:“动,动人心也;变,改恶为善也。”语法:改恶为善作谓语、定语;指转好。
- 11 月夜花朝
- 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出处:《旧唐书 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语法:月夜花朝作宾语、定语;指良辰美景。示例:不是我骋粗豪,强霸着月夜花朝。(元 周文质《赏花时 风情》)
- 12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 朝:朝廷。市:市场。在朝廷上争夺名位,在集市上计较赢利得失。即争名夺利。出处:《战国策 秦策一》:“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语法: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宋·陈亮《孙天诚墓志铭》:“夫争名于朝,争利于市,而善致富者则曰:‘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 13 乔装改扮
- 改变原来外形,使人不认识他出处:郭澄清《大刀记》第八章:“继而又道:‘来个乔装改扮,分散突围。’”语法:乔装改扮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伪装。示例:每个国家都应严防他国乔装改扮的间谍与特务分子的渗透。
- 14 岁聿云暮
- 见“岁聿其莫”。出处:《魏书·乐志》:“既岁聿云暮,三朝无远,请共本曹尚书及郎中部率呈试。”语法:岁聿云暮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47回:“岁聿云暮,转眼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