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金匮简介
石室金匮的意思
解释:
亦作“石室金鐀”。古代国家收藏重要文献的地方。
出处:
《史记·太史公自序》:“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司马贞索隐:“石室、金匮皆国家藏书之处。”
语法:
石室金匮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
次则搜采异本,上则补石室金匮之遗亡,下可备通人博士之浏览。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北江诗话》
石室金匮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金匮石室
成语造句
- 1.“金匮有多高?金匮有多宽?金匮有多长?金匮的历史有多久?”仇先生等众多读者对本次展出的石室金匮则情有独钟。
- 2.中国古代对档案的保管就有“石室金匮”之称。
- 3.并引《后汉书·祭祀志》的记载,皇家谱牒藏于石室金匮中,尚书和太常进行查验交接,题签印封谓之“表书署函”,这种活动就是“检”字的本意。
- 4.据了解,在中国古代对档案的保管就有“石室金匮”之称。
- 5.中国古代历来重视档案的保存,早有“石室金匮”的说法。
- 6.史记石室金匮之书”;一曰“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
石室金匮相关词语
- 1 裂石停云
- 形容声音高亢嘹亮,婉转动人出处:《绿野仙踪》第26回:“婷婷袅袅,锦簇花攒,端的有裂石停云之音,霓裳羽衣之妙。”
- 2 敲金击石
- 金、石:指钟磬一类的乐器。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出处:唐·韩愈《代张籍与李浙东书》:“阁下凭几而听之,未必不如听吹竹弹丝、敲金击石也。”语法:敲金击石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诗文、声音等。
- 3 作金石声
- 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优美,音调铿锵。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语法:作金石声作谓语、定语;用于文章。
- 4 投井下石
- 看见人要掉进陷井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出处: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语法:投井下石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示例:草野朋友,没有什么政治的约束,平时追逐酒肉,事情一来,就投井下石。(梁斌《播火记》一六)
- 5 久而不匮
- 指物资储蓄充足,不缺乏供应出处:《管子·七法》
- 6 石火电光
- 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四:“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石火电光,已经尘劫。’”语法:石火电光作宾语;比喻人生或时光的短暂。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那是石火电光般的一瞥,但包含着自悔、致歉、佩服、感激。”
- 7 金钗十二
- 原形容妇女头上首饰多。后指人姬妾多。出处: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语法:金钗十二作宾语;指人妻妾多。示例:你看为官的列金钗十二行。(元 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
- 8 金相玉质
- 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出处:汉 王逸《序》:“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语法:金相玉质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人相貌品质都美。示例: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37回:“左首八字,是‘天上神仙,金相玉质’;右首八字,是‘女中豪杰,说礼明诗’。”
- 9 一刻千金
- 一刻:指极短的时间。比喻时间极其宝贵。出处:宋 苏轼《春夜》诗:“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语法:一刻千金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示例:他连鼻烟也不嗅了,看一看钟,六点还差十多分,他不能延误一刻千金的光阴。(茅盾《子夜》十)
- 10 金铛大畹
- 穿着进档华服、住在戚里大畹,借以指代身份显贵的权宦、贵族,比喻居高官、享厚禄的人。珰:古作『璫』,中国汉代武职宦官帽子的装饰品,后借指宦官。电视剧里经常可以听到称呼『大珰』,是对有权势的太监的尊称。 《前汉·宦者传》:“秦汉中常侍参用士人冠,皆银璫左貂。明帝攺金璫右貂,悉用奄人为之。” 《后汉书·宦者传序》:“ 汉兴,仍袭秦制,置中常侍官。然亦引用士人,以参其选,皆银璫左貂,给...
- 11 金石为开
- 金属和石头都会被打开。常与“精诚所至”连用。比喻真诚能产生巨大的感动力量;从而战胜一切困难。出处: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四》:“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人心乎?”语法:金石为开主谓式;作谓语;常与精诚所至连用。示例:精诚所至。贞心不寐,死后重谐。(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九)
- 12 玉石混淆
- 比喻好坏混杂。出处:晋·葛洪《抱朴子·百家》:“真伪颠倒,玉石混淆。”语法:玉石混淆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庙]两旁皆过客诗句,楹楣户牖,题染无余,往往玉石混淆,殊不可读。宋·岳珂《桯史·淮阴庙》
- 13 玉石难分
- 对美玉和石头不加区分或难以区分。比喻好坏不分出处:唐·陆贽《招谕淮西将吏诏》:“兵戈既接,玉石难分。”语法:玉石难分作谓语、定语;指好坏不分。
- 14 投石问路
-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2回:“此名为‘投石问路’。下面或是有沟,或是有水,就是落在实地,再没有听不出来的。”语法:投石问路作谓语、定语;指探路。示例: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22回:“这是投石问路,实乃一石二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