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两利简介
公私两利的意思
解释:
见“公私两济”。
出处:
《文献通考·征榷四》:“惟有于耍闹坊场之地,听民酝造,纳税之后,从便酤卖,实为公私两利。”
语法:
公私两利作谓语、宾语;指对公家私人都便利。
示例:
全国工商业者必须在公私两利政策之下,自觉地严格遵守各级人民政府的法令,爱护国家财产,消灭旧社会假公济私、损人利己的恶劣作风。《新华月报》1951年第5期
成语造句
- 1.这是公私两利有事,何乐而不为呢?
- 2.我们希望合作得多,合作得长,使公私两利。
- 3.简单表述,以公私两利,以公司和个人双赢作为目的,袁董来到上海。
- 4.成功,不但对厦门和T董公私两利,我还可得到一笔可观的引资奖金。
- 5.“我们必须抛掉公私不两立的思维方式,建立起公私两利,公私双赢,公私和谐的新观念。
- 6.1944年,他和滕代远提出了八路军生产节约运动著名的“滕杨方案”,明确提出“生产有分工,劳动有报酬,公私两利”的方针,调动了部队生产节约的积极性。
公私两利相关词语
- 1 秉公办理
- 秉:掌握,主持。公:公法。根据公道办事。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本部院凡事秉公办理,从不假手旁人。”语法:秉公办理作谓语、宾语;指按章办事。示例:邓小平《敌占区的组织工作与政策运用》:“应乐于接受,秉公办理,以调解方式为主。”
- 2 公诸于世
- 向社会上公开,使人们知道出处:《上饶集中营·茅家岭地狱》:“把许多革命青年、爱国志士的遭遇,公诸于世。”语法:公诸于世作谓语;指向社会上公开。示例:徐怀中《我们播种爱情》第一章:“对于这似乎只是为了公诸于世的结婚,人们有各种不同的评论。”
- 3 植党营私
- 建立小团体;牟取私利。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一边是一味的向家庭植党营私,去作那罔人勾当。”语法:植党营私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一边是认定孩提之童,一片天良,不肯去做罔人;一边是一味的向家庭植党营私,去作那罔人勾当。(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
- 4 以义为利
- 把道义作为利益
- 5 两眼一抹黑
- 瞎眼。比喻对周围情况一无所知出处:王朔《一点正经没有》:“两眼一抹黑两耳不闻窗外事就在文学本体上倒腾先谓语后主语光动词没名词一百多句不点标点看晕一个算一个!”语法:两眼一抹黑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示例: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19回:“如今,奴家已是两眼一抹黑,他更不会搭理了。”
- 6 文章巨公
- 亦作“文章钜公”。文章大家。出处:唐·李贺《高轩过》:“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语法:文章巨公作宾语、定语;指人善于作文。示例:其他诗亦甚佳,如云:“含风广开闻棋响,度日长廊转柳阴。”颇似文章巨公所作,殊不类衲子。宋·许顗《彦周诗话》
- 7 郑公听履
- 同“郑履 ”。 明 李东阳 《弘治己酉十月恭陪茂陵禫祭途次次韵答谢方石赠别》:“ 郑公 听履星俱下, 列子 乘风气可骑。”
- 8 私相传授
- 私:不公开。私下传授本领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8回:“他恐邻国再把音韵学去,更难出人头地,因此禁止国人,毋许私相传授。”语法:私相传授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技艺等。
- 9 自报公议
- 自己报名或报出自认的情况,由群众讨论评议语法:自报公议作谓语、定语;用于公众。示例:我们对领导干部应建立自报公议的制度
- 10 羊公之鹤
- 羊公:指晋朝征南大将军羊祜。 原指羊公不舞之鹤。现比喻名不副实。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庾失小望,遂名之为羊公鹤。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而不肯舞,故称比之。”
- 11 玩法徇私
- 玩:忽视;徇私:曲从私情。不顾公理王法,曲从私情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4卷:“闻知你公正廉能,不肯玩法徇私……你与我把这事情用心问断。”语法:玩法徇私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对于玩法徇私的人要坚决惩处
- 12 一身两任
- 指一个人担任两个职务出处:唐·韩愈《圬者王承福传》:“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语法:一身两任作谓语、定语;指身兼两职。示例:报载,有的地方出现一个人担任两个地方人大代表的情况,这真是勉为其难,要想尽职尽责,一身两任是不可能很好履行职责的。
- 13 利令志惛
- 见“利令智昏”。出处:《镜花缘》第九二回:“及至利到跟前,就把‘害’字忘了,所谓‘利令志惛’能不浩叹!”
- 14 天公不作美
- 天不成全美事出处:《慈禧太后演义》示例:我们原本计划今天要去郊游,然而天公不作美,偏偏下起了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