缛礼烦仪简介
缛礼烦仪的意思
解释:
指烦琐的礼仪。
出处:
明 唐顺之《与王尧衢书》:“其于尘俗奔走、缛礼烦仪之事,既以其溷扰而独避之。”
语法:
缛礼烦仪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礼节繁琐。
缛礼烦仪相关词语
- 1 礼度委蛇
- 礼度:礼数;委蛇:庄重而从容自得的样子。 比喻彬彬有礼,不卑不亢。出处: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一个个精神抖擞,一个个礼度委蛇。”
- 2 礼士亲贤
- 礼:表示敬意。尊敬有知识的人,亲近有才德的人出处: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三折:“礼士亲贤急访求,卑辞枉驾会儒流。”语法:礼士亲贤作谓语、宾语;指爱惜人才。
- 3 凤皇来仪
- 见“凤凰来仪”。出处:《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语法:凤皇来仪作宾语、定语;指吉祥的征兆。示例:百兽率舞而抃足,凤皇来仪而拊翼。晋·成公绥《啸赋》
- 4 焚香礼拜
- 焚香:点燃香火。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灵行礼跪拜。烧香跪拜,以表尊敬服从之意。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却说玄德前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百姓扶老携幼,满路瞻观,焚香礼拜。”语法:焚香礼拜作谓语;表示尊敬服从。
- 5 汉官威仪
- 原指汉朝官吏的服饰制度。后常指汉族的统治制度。出处:《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语法:汉官威仪作宾语;泛指正统的皇家礼制。示例:惟兹梨园子弟,犹存汉官威仪。(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
- 6 俭不中礼
- 指节省太过而不合于礼出处:《诗经 唐风 蟋蟀序》:“《蟋蟀》,刺晋僖公也。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之。”语法:俭不中礼作谓语;指过分节俭。示例:珪既俭不中礼,时论以是少之。《旧唐书·王珪传》
- 7 简要不烦
- 简明扼要,不烦琐累赘。语法:简要不烦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说话或文章等。示例:他简要不烦地作了汇报
- 8 烦言碎语
- 烦:多,繁剧;碎:琐碎。形容文词杂乱、琐碎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一回:“接风送行,及至任中,宦囊百凡顺意,这都不为烦言碎语。”语法:烦言碎语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说话或文章。
- 9 不厌其烦
- 厌:嫌;烦:麻烦。不嫌麻烦。出处:宋 袁燮《挈斋集》:“贽之先君,不惮其烦,而帝每不能听。”语法:不厌其烦动宾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形容很有耐心。示例:今之史学则异是,必致谨于闾阎日用之细,起居笑貌之琐,不厌其烦,不嫌其鄙。(清 严复《道学外传》)
- 10 知书识礼
- 有文化,懂礼貌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1回:“媳妇虽不敢说知书识礼,然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句俗话,是从小儿听到大的。”语法:知书识礼作谓语、定语;指人有修养。示例:郭沫若《卓文君》第三幕:“文君,你是知书识礼的人,我万不想出你,替我卓门闹出这样伤风败俗的丑事!”
- 11 知文达礼
- 达:懂得。有才学,懂礼仪出处:清·张南庄《何典》第十回:“你既这等知文达礼,晓得敬重我……便饶你性命。”语法:知文达礼作谓语、定语;指人有修养。示例:我们喜欢那些知文达礼的君子
- 12 鹅存礼废
- 存:保存。指古代礼节形式已经消亡,仅存食物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回:“如今却把这奠雁的古制化雅为俗,差个家人送来,叫作通信,这就叫做鹅存礼废。”语法:鹅存礼废作宾语、定语;指已经名不副实了。
- 13 拨烦之才
- 拨烦:处理繁重的政务。 办事利索,有处理繁重复杂事务的才能。出处:《后汉书·谢夷吾传》:“钜鹿剧郡,旧难治,以君有拨烦之才,故特授任。”
- 14 恭而有礼
- 恭:恭敬;礼:礼节。恭敬又有礼节。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语法:恭而有礼作谓语;指恭敬又有礼节。示例:而且庶士人等……举止言谈,莫不恭而有礼。(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