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柚不是西游
-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我们不能凭主观做事情。同样人不能死守教条,当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的看待问题。
扩展资料:
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来的成语,它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能片面、狭隘的看待问题。
刻舟求剑是《吕氏春秋·察今》中记述的一则寓言,说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江时不小心把剑掉进了江里,旁人劝他赶紧跳下江去打捞,但这位楚人却笑着摇摇头,说自有妙法。
他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一道深深的记号,然后自言自语道,我的剑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一会儿到岸后我就在这跳下去找剑。当船停下后,他就沿着记号跳进江里去找,却遍寻不获。
这个故事后演化出的成语就是“刻舟求剑”,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道变通的意思。这个故事对那些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看不到事物发展变化的人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 北有云溪
-
刻舟求剑故事告诉我们两层道理。
一层是,人的思想认识如果不符合客观实际,就不会把事情做成功。另一层是,客观实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把陈规旧章当成解决新问题的法宝,也要闹笑话。
刻舟求剑意思是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
扩展资料
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立刻在那船(舷)上刻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船已经行驶了,但是剑没有移动,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刻舟求剑
- 可桃可挑
-
刻舟求剑这个故事蕴含的道理: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以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
故事:
从前,有一个楚国人出门远行。他在乘船过江的时候,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剑落到江中了。船上的人都提醒他,剑掉进水里了。这个楚国人马上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众人疑惑不解地望着那个印记。有人催促他说:“快下水去找剑。”楚国人说:“慌什么,我有记号。”直至船到岸边停下后,这个楚国人才顺着他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可是,他怎么能找得到呢,掉进江里的剑是不会随着船行走的,而船和船舷上的记号却在不停地前进。
扩展资料:
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是战国时期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创作的一篇散文。
阐述了应当明察当今形势,因时变法,不宜拘泥古法的道理。以发展的观点向秦国的统治者说明,法令制度的制定应从当时的社会实际出发,并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而与时俱进。全文语句工整,语气明快,围绕中心反复申说,有论有断,同时穿插寓言故事,使文章显得气势充沛,活泼生动。
- 水元素sl
-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不能单凭主观去做事情。如果我们一直用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中的事物,那么必将导致做出错误的判断以及失败。
资料补充:
成语典故由来:从前,有一个楚国人出门远行。他在乘船过江的时候,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剑落到江中了。船上的人都提醒他,剑掉进水里了。这个楚国人马上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众人疑惑不解地望着那个印记。有人催促他说:“快下水去找剑。”楚国人说:“慌什么,我有记号。”直至船到岸边停下后,这个楚国人才顺着他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可是,他怎么能找得到呢,掉进江里的剑是不会随着船行走的,而船和船舷上的记号却在不停地前进。
- 九万里风9
-
文/李男
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来的成语,它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能片面、狭隘的看待问题。
刻舟求剑是《吕氏春秋·察今》中记述的一则寓言,说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江时不小心把剑掉进了江里,旁人劝他赶紧跳下江去打捞,但这位楚人却笑着摇摇头,说自有妙法。
他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一道深深的记号,然后自言自语道,我的剑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一会儿到岸后我就在这跳下去找剑。当船停下后,他就沿着记号跳进江里去找,却遍寻不获。
这个故事后演化出的成语就是“刻舟求剑”,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道变通的意思。这个故事对那些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看不到事物发展变化的人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我们不能凭主观做事情。同样人不能死守教条,当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的看待问题。
- meira
-
刻舟求剑的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以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刻舟求剑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
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学习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
狭义: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例如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知识的过程。
广义:是人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为方式。
社会上总会出现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一些人嘴上埋怨着老板对他不好,工资待遇太低什么的,却忽略了自己本身就是懒懒散散,毫无价值。
自古以来,人们就会说着“因果循环”,这话真不假,你种什么因,就会得到什么果。这就是不好好学习酿成的后果,那么学习有什么重要性呢?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水平的人,就会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更会渐渐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能力。了解自己的能力,交到同水平的朋友,自己个人能力越高,自然朋友质量也越高。
在大多数情况下,学习越好,自身修养也会随着其提升。同样都是有钱人,暴发户摆弄钱财只会让人觉得俗,而真正有知识的人,气质就会很不一样。
高端大气的公司以及产品是万万离不了知识的,只有在知识上不输给别人,才可以在别的地方不输别人。
孩子的教育要从小抓起,家长什么样孩子很大几率会变成什么样。只有将自己的水平提升,才会教育出更好的孩子。而不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
因为有文化的父母会给孩子带去更多的在成长方面的的帮助,而如果孩子有一个有文化的父母,通常会在未来的道路上,生活得更好,更顺畅。
学习是非常的重要,学习的好坏最终决定朋友的质量、自身修养和后代教育等方面,所以平时在学习中要努力。
- 铁血嘟嘟
-
刻舟求剑的故事的概念是这样的
从前有一个人坐船,船是继续行驶前进的,它的剑突然掉下了河里,他只在船的某一个角用利器刻一下,以为等会上岸,就在这个角能把剑找出来,虽知道船是一直前进的,用利器刻的位置没有变,但是位置已经变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如果此路走不通,不要一成不变,要学会变换方法,路就通了
- 大鱼炖火锅
-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的话,生变化能不能四首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变,否则会失败。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2023-07-11 16:22:1413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啊
我首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023-07-11 16:23:2411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023-07-11 16:24:011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在不断变化 ,我们也要与时俱进,懂得变通 ,不能过于死板 ,我们也要有自己的思考 。2023-07-11 16:24:1015
刻舟求剑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中国古典中的“失败学”有个故事叫“刻舟求剑”,讲的是一个楚国人在乘船期间发生的故事。船行至水中央时,他的剑突然掉进水里。慌忙之间,这个人在船舷上留下印记。此时,船夫感到十分惊讶,问他此举意欲何为。他回答说:“我的剑由此处落水,因此留印记以便寻找。”船靠岸后,这个人就按照所刻印记下水找剑。剑落入水中,剑不移动但船却一直前行。停船靠岸之后再去找剑的踪影,可见这是个不知变通的人。在很多人看来,这个故事最大的启发在于要关注事物的发展变化,避免因循守旧。然而,依我所见,这样的理解似乎有点偏颇。诚然,这个人在剑落水的地方刻上记号,并死守这一条。船靠岸时,刻着记号的地方当然无剑可找。他要做的是,在剑落水的时候,看看周围的景色,通过这个树和那个桩之间的延长线,来判断此处距离岸边有多远。明白了这一点,找剑应该就不难。就像楚人在船上刻记号那样,如果你将此前不当的想法刻在心里,那也毫无意义。舟行不止,时间流转,周围的状况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改变。因此,记住此次失败,下一次它就可能引你走向成功的方向。如果有人觉得成功与幸福之剑已经落入人生之河,那么就请好好参考“刻舟求剑”这个故事,以应不测。刻舟求剑的成功故事战国时期有一个楚国人做事很刻板,书上怎么写的他就怎么做,甚至遇到事情别人怎么做的,他也学着怎么做,从没想过变通一下有一次,他经过山林,看见一樵夫在砍柴。忽然,樵夫一不小心.斧头从手上飞脱,掉进山谷里去了。樵夫不慌不忙地在斧头落下的地方做了一个显眼的记号,然后从旁边的小路绕下山去,对照着山上L的标记,很快在草丛里找到了斧头。这位楚国人对樵夫仰慕不已。这位楚国人喜爱剑术,总是随身佩带一把宝剑。一天,他搭乘一条渡船过江。他立在船舷边,江两岸景色令人目不暇接。船行至江中,陶醉于美景的他不小心,让那把宝剑滑落到江里去了只见他紧盯着剑掉下去的地方发呆。旁人劝他赶紧跳下江去打捞,这位楚国人却笑着摇摇头.他眼前浮现出樵夫刻记号的一幕。接着便镇定地说:“别慌张!我自有妙法。”只见他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一道深深的记号,并且自言自语道:“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继续前行,待船家停船时,这位楚人站起身,面对惊讶的目光,从容不迫地脱了衣服,从船舷边所刻记号处跳人水中。他在水中捞来捞去,怎么也捞不到那把剑,于是浮出水面抚摸着船边的记号,如梦游般喃喃着:“我的剑明明是从这儿掉下去的,怎么找不到了呢?”这个可怜的楚国人就这样被人们谈论到今天。这是他的幸运呢,还是他的不幸?至少,知道了这个故事的我们是幸运的。出处:《吕氏春秋·察今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逮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叶公好龙和刻舟求剑分别是什么故事叶公好龙原文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夫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翻译叶公子高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成癖,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延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魂飞魄散,一脸惊惶。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刻舟求剑【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楚国有一个坐船渡江的人,他的宝剑不小心从船上落入江中。他急在船沿上用刀刻上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靠岸后,这个人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船已经往前驶过了,而剑却不会和船一起前进,像这样的方法去寻找宝剑,不是使人不解吗?。刻舟求剑的故事道理?有一个楚国人出门远行。他在乘船过江的时候,一不小心,把随身带着的剑落到江中的急流里去了。船上的人都大叫:“剑掉进水里了!”这个楚国人马上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然后回头对大家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众人疑惑不解地望着那个刀刻的印记。有人催促他说:“快下水去找剑呀!”楚国人说:“慌什么,我有记号呢。”船继续前行,又有人催他说:“再不下去找剑,这船越走越远,当心找不回来了。”楚国人依旧自信地说:“不用急,不用急,记号刻在那儿呢。”直至船行到岸边停下后,这个楚国人才顺着他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可是,他怎么能找得到呢。船上刻的那个记号是表示这个楚国人的剑落水瞬间在江水中所处的位置。掉进江里的剑是不会随着船行走的,而船和船舷上的记号却在不停地前进。等到船行至岸边,船舷上的记号与水中剑的位置早已风马牛不相及了。这个楚国人用上述办法去找他的剑,不是太糊涂了吗?他在岸边船下的水中,白费了好大一阵工夫,结果毫无所获,还招来了众人的讥笑。刻舟求剑的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以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刻舟求剑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刻舟求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成语词典中注音为,出自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39;是吾剑之所从坠。39;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是不行的。这是一个寓言故事,讽刺了片面、静止,不知变通、墨守成规的人。刻舟求剑是一个贬义词,并列式短语,为“刻舟”和“求剑”两个动宾短语构成的并列短语,在句子中可以作谓语、定语或者状语。相关作品:刻舟求剑文言文阅读及赏析。2023-07-11 16:25:131
刻舟求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世界上的事情是不断变化的,我们不能主观的做事。当情况发生变化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也会相应变化,否则就会失败。这个故事也告诉了我们不要片面、静态、狭隘地看待问题2023-07-11 16:25:346
刻舟求剑的意思是什么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我们经常能够听到有人用刻舟求剑来形容别人,那么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又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就让我来为大家解答疑惑吧。 刻舟求剑的意思 刻舟求剑一般形容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在句子中多作谓语、定语或状语,多含贬义。 刻舟求剑,比喻人的眼光未必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步,也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出自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 刻舟求剑出处 典源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白话译文 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帮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刻舟求剑告诉了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待问题。 刻舟求剑还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处于变化之中,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2023-07-11 16:25:581
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叶公好龙 各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2023-07-11 16:26:121
攘鸡,刻舟求剑掩耳盗铃三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真正的领导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其实我们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成语故事2023-07-11 16:26:224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的道理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我们不能凭主观做事情。同样人不能死守教条,当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的看待问题。刻舟求剑是《吕氏春秋.察今》中记述的一则寓言,讲的是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江时不小心把剑掉进了江里,旁人劝他赶紧下去打捞,但这位楚人却笑着幺幺投,说自有妙法。他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一道深深的记号,然后自言自语道,我的剑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一会儿到岸后我就在这跳下去找剑。当船停下后,他就沿着记号跳进江里去寻找自己的剑,却遍寻不获。这个故事后演化出的成语就是“刻舟求剑”,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道变通的意思。这个故事对那些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看不到事物发展变化的人是一个绝妙的讽刺。在句子中多作谓语、定语或状语,多含贬义。这则成语包含着两层道理。一层是,人的思想认识如果不符合客观实际,就不会把事情做成功。另一层是,客观实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把陈规旧章当成解决新问题的法宝,也要闹笑话。作者这种思想是朴素的唯物思想,辩证思想2023-07-11 16:26:301
刻舟求剑的故事
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胡涂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2023-07-11 16:27:0412
刻舟求剑,让我们明白了什么?
他已经在那个地方放在这里了,为什么还要往前寻找?那个间是不会往前寻找的,见识不会2023-07-11 16:27:453
刻舟求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刻舟求剑【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了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水去的地方。”船靠岸了,(那个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那把掉到水中的)剑。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却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也是太糊涂了吗?【注释】1、涉:过河;渡水。2、者: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楚人有涉江者”即“楚有涉江之人”。3、遽(jù):立即;匆忙。4、契(qì):用刀刻。5、是:指示代词,这儿。6、吾剑:我的剑。7、所从坠:(剑)掉下去的地方。“所”使谓词成分“从坠”体词化,提取“从坠”的处所。8、求:寻找。9、矣:了。10、若:像。11、此:这样。12、不亦惑乎:不页是太糊涂了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地表示反问的句式。2023-07-11 16:27:521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刻舟求剑包含着两方面的道理,首先指出来人的思想认识如果不符合客观实际,就不会把事情做成功,其次是客观实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能把陈规旧章当成解决新问题的法宝,其中也体现出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应该坚持唯物主义的辩证思想。 扩展资料 刻舟求剑的`成语出处 刻舟求剑这个成语出自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其中就叙写了这个刻舟求剑的故事,全文如下: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2023-07-11 16:28:121
刻舟求剑文言文带拼音
刻舟求剑文言文带拼音【汉字】刻舟求剑《吕氏春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拼音】kèzhōuqiújiàn《lǚshìchūnqiū》chǔrényǒushèjiāngzhě,qíjiànzìzhōuzhōngzhuìyúshuǐ。jùqìqízhōu,yuē:“shìwújiànzhīsuǒcóngzhuì。”zhōuzhǐ,cóngqísuǒqìzhěrùshuǐqiúzhī。zhōuyǐhángyǐ,érjiànbúháng。qiújiànruòcǐ,búyìhuòh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刻舟求剑的注音版《刻舟求剑》文言文带拼音:chǔrényǒushèjiāngzhě,qíjiànzìzhōuzhōngzhuìyúshuǐ。jùqièqízhōu,?yuē:“shìwújiànzhīsuǒcóngzhuì。”zhōuzhǐ,cóng?qísuǒqìzhěrùshuǐqiúzhī。zhōuyǐhángyǐ,érjiànbúháng,qiújiànruòcǐ,bùyìlèhū!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白话译文: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他赶紧去抓,已经来不及了。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并向大家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大家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也不再去问他。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在船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不见宝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说:“我的宝剑不就是在这里掉下去吗?我还在这里刻了记号呢,怎么会找不到的呢?”至此,船上的人纷纷大笑起来,说:“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动,你怎么找得到你的剑呢?”,其实,剑掉落在江中后,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刻舟求剑》朗读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刻舟求剑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1.刻舟求剑的文言文练习及答案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译文有个想乘船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在水里。他急忙在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下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他从雕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船已经前进,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刻舟求剑漫画注释1.涉--渡,由后文的“舟”得出。2.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3.其--他的,代词。4.自--从。5.坠--掉,落。6.于--在,到。7.遽--立刻,急忙,马上。8.契--雕刻。9.是--指示代词,这儿。10.吾--我的。刻舟求剑漫画11.之--结构助词,不译。12.所从坠--从剑落的地方。13.其--他,代词。14.者--的地方。15.求--找。16.之--剑,代词。17.矣--了。18.而--但是。19.若--像。20.此--这样。21.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主要批评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以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文中的楚人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揭示道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待问题。ipanzhi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2.《刻舟求剑》文言文问题及答案【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此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翻译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不会随船而前进。用这样的办法来找剑,岂不是很糊涂吗?像这样治理国家,和这个人一样。时间已经变迁,但是办法不变,如此治理国家,不是麻烦了吗!【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作者吕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卫国濮阳人。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始皇登上帝位,任秦朝相国,并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注释】1.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2.自--从。3.遽--音句,急遽,立刻,匆忙,表示时间很紧迫。4.契--音气,动词,用刀子雕刻。5.是--这。6.不亦惑乎--不是_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7.坠--掉落。8.契者--雕刻的人/地方。9.若--像。10.是吾剑之所从坠--这里是我的剑坠落的地方。11.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12.求--寻找13.止--停下14.入--跳下15.行--行走刻舟求剑的意思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比喻死守教条,比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成语词典中注音为,出自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这是一个寓言故事,讽刺了片面、静止,不知变通、墨守成规的人。刻舟求剑是一个贬义词,并列式短语,为“刻舟”和“求剑”两个动宾短语构成的并列短语,在句子中可以作谓语、定语或者状语。刻舟求剑的近义词是墨守成规,反义词有见机行事。3.刻舟求剑的文言文练习及答案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译文有个想乘船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在水里。他急忙在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下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他从雕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船已经前进,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刻舟求剑漫画注释1.涉--渡,由后文的“舟”得出。2.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3.其--他的,代词。4.自--从。5.坠--掉,落。6.于--在,到。7.遽--立刻,急忙,马上。8.契--雕刻。9.是--指示代词,这儿。10.吾--我的。刻舟求剑漫画11.之--结构助词,不译。12.所从坠--从剑落的地方。13.其--他,代词。14.者--的地方。15.求--找。16.之--剑,代词。17.矣--了。18.而--但是。19.若--像。20.此--这样。21.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主要批评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以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文中的楚人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揭示道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待问题。ipanzhi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4.刻舟求剑的文言文练习及答案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译文有个想乘船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在水里。他急忙在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下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他从雕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船已经前进,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刻舟求剑漫画注释1.涉--渡,由后文的“舟”得出。2.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3.其--他的,代词。4.自--从。5.坠--掉,落。6.于--在,到。7.遽--立刻,急忙,马上。8.契--雕刻。9.是--指示代词,这儿。10.吾--我的。刻舟求剑漫画11.之--结构助词,不译。12.所从坠--从剑落的地方。13.其--他,代词。14.者--的地方。15.求--找。16.之--剑,代词。17.矣--了。18.而--但是。19.若--像。20.此--这样。21.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主要批评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以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文中的楚人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揭示道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待问题。ipanzhi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2023-07-11 16:28:201
刻舟求剑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待问题。2023-07-11 16:28:282
刻舟求剑,告诉我什么道理?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情总是在变化。我们不能主观地做事。一个人不能固守教条。当情况改变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也应该改变,否则就会失败。警告人们不要片面、静态和狭隘地看待问题。“刻舟求剑”是从一个语言演变而来的成语。一般指坚持教条,坚持法律,固执己见。从静态的角度看待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必然会导致错误的判断。本文中的楚人犯了这样的错误。2023-07-11 16:28:374
刻舟求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一个道理?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个道理: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的。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一切都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相反,拘泥、刻板地办事情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墨守成规的做法是错误的。刻舟求剑中的主人公犯了一个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正因为如此,他不能寻找(求)到掉到河里的剑。2023-07-11 16:28:571
刻舟求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刻舟求剑故事讲述的道理是:做事情不能死守教条、刻板而不懂变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还得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灵活处理问题。用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文中的楚人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刻舟求剑》故事概括有一个乘船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个记号,说:“我的剑是从这里掉下去的。”船靠岸停下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船已经向前行驶了很远,而剑不会随船前进。用这种方法找剑,难道不是很糊涂吗?《刻舟求剑》古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刻舟求剑》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入水中,他急忙在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下来后,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刻舟求剑》注释涉:过,渡。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其:他的,代词。自:从。坠:落。于:在,到。遽:急忙,立刻。契:用刀雕刻,刻。是:指示代词,这,这个,这儿,这样。吾:我的。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所从坠:从剑落下的地方。坠:落下其:他,代词。求:找,寻找。之:剑,代词。矣:了。而:然而,表转折。若:像。此:这样。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愚蠢,糊涂。“不...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刻舟求剑》出处出自《吕氏春秋·察今篇》,秦代丞相吕不韦及其门人集体编纂而成。其内容涉及甚广,以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兼收儒、名、法、墨、农和阴阳各先秦诸子百家言论,是杂家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类书的起源。其编纂目的在于为秦帝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参考。东汉高诱著《吕氏春秋注》。清代毕沅有《吕氏春秋新校正》,近人许维遹有《吕氏春秋集释》。2023-07-11 16:29:161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有什么启示
刻舟求剑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那么,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下面和我整理了一些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的道理 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以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文中的楚人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待问题。 刻舟求剑启示我们什么 《刻舟求剑》故事启示:刻个记号便于打捞宝剑,原本并无错,可是把记号刻在了移动的船上,那岂不等于没有记号吗?这个故事对那些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看不到事物发展变化的人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故事告诉我们:办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能想当然,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处理。 刻舟求剑故事原文及翻译 [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翻译]: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刀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 船已经行驶了,但是剑没有移动,像这样找剑,不也是很糊涂吗?2023-07-11 16:29:421
刻舟求剑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做事情不能死守教条、刻板而不懂变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还得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灵活处理问题。用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文中的楚人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一、《刻舟求剑》古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二、《刻舟求剑》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入水中,他急忙在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下来后,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三、《刻舟求剑》出处出自《吕氏春秋·察今篇》,秦代丞相吕不韦及其门人集体编纂而成。其内容涉及甚广,以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兼收儒、名、法、墨、农和阴阳各先秦诸子百家言论,是杂家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类书的起源。其编纂目的在于为秦帝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参考。东汉高诱著《吕氏春秋注》。清代毕沅有《吕氏春秋新校正》,近人许维遹有《吕氏春秋集释》。2023-07-11 16:30:011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客观实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的思想认识如果不符合客观实际,就不会把事情做成功。如果把陈规旧章当成解决新问题的法宝,也要闹笑话。这个故事对那些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看不到事物发展变化的人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故事告诉我们办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能想当然,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处理。我们也通常用这个成语,来比喻那些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刻舟求剑出处: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刻舟求剑”。2023-07-11 16:30:251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有什么启示
刻舟求剑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那么,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下面和我整理了一些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的道理 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以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文中的楚人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待问题。 刻舟求剑启示我们什么 《刻舟求剑》故事启示:刻个记号便于打捞宝剑,原本并无错,可是把记号刻在了移动的船上,那岂不等于没有记号吗?这个故事对那些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看不到事物发展变化的人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故事告诉我们:办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能想当然,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处理。 刻舟求剑故事原文及翻译 [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翻译]: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刀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 船已经行驶了,但是剑没有移动,像这样找剑,不也是很糊涂吗?2023-07-11 16:30:321
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做事情不能死守教条、刻板而不懂变通,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还得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灵活处理问题。刻舟求剑的故事后来也渐渐演化成了一个四字成语,它出处是《吕氏春秋·察今篇》。2、刻舟求剑这个故事讲的是,古代的楚国有个坐船渡江的人,坐船的时候不慎将自己的佩剑落入水中,于是他立马在佩剑掉落处的外侧船壁上刻上了记号,等到渡船靠岸的时候,他立刻依着在船上刻着记号的那个位置,去水下寻找自己的佩剑。3、最后的佩剑是不可能找到的,因为在船行驶的过程中,船的位置是改变了的,而佩剑是不会随船一道改变位置。这个故事也是讽刺了那些做事情想当然,思想刻板,并且看不到事情发展变化的人。2023-07-11 16:31:391
刻舟求剑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这则成语包含着两层道理。一层是,人的思想认识如果不符合客观实际,就不会把事情做成功。另一层是,客观实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把陈规旧章当成解决新问题的法宝,也要闹笑话。作者这种思想是朴素的唯物思想,辫证思想。成语故事: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楚人一不小心,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滑落江中,他赶紧伸手去抓,可惜为时已晚,宝剑已经落入江中。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个记号,并且对大家说:“这是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大家都不理解他为何要这样做,也不再去问他。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在船上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楚人捞了半天,始终不见宝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宝剑不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吗?我还在这里刻上了记号,现在怎么会找不到呢?”听他这么一说,那些人纷纷大笑起来,说道:“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会随船移动,你又怎能找得到你的剑呢?”扩展资料: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察今》。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在句子中多作谓语、定语或状语,多含贬义。典源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刻舟求剑2023-07-11 16:32:301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刻舟求剑给我们什么启示
1、“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待问题。 2、这则成语包含着两层道理:一层是,人的思想认识如果不符合客观实际,就不会把事情做成功。另一层是,客观实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把陈规旧章当成解决新问题的法宝,也要闹笑话。作者这种思想是朴素的唯物思想,辩证思想。2023-07-11 16:32:371
刻舟求剑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成语刻舟求剑说的什么
1、刻舟求剑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我们不能凭主观做事情。同样人不能死守教条,当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的看待问题。 2、刻舟求剑是《吕氏春秋·察今》中记述的一则寓言,说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江时不小心把剑掉进了江里,旁人劝他赶紧跳下江去打捞,但这位楚人却笑着摇摇头,说自有妙法。 3、他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一道深深的记号,然后自言自语道,我的剑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一会儿到岸后我就在这跳下去找剑。当船停下后,他就沿着记号跳进江里去找,却遍寻不获。 4、这个故事后演化出的成语就是“刻舟求剑”,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道变通的意思。这个故事对那些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看不到事物发展变化的人是一个绝妙的讽刺。2023-07-11 16:32:441
刻舟求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刻舟求剑的故事的概念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人坐船,船是继续行驶前进的,它的剑突然掉下了河里,他只在船的某一个角用利器刻一下,以为等会上岸,就在这个角能把剑找出来,虽知道船是一直前进的,用利器刻的位置没有变,但是位置已经变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如果此路走不通,不要一成不变,要学会变换方法,路就通了2023-07-11 16:32:522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的。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一切都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相反,拘泥,刻板地办事情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墨守成规的做法是错误的。扩展资料: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察今篇》。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以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文中的楚人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揭示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待问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刻舟求剑2023-07-11 16:33:181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的道理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以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文中的楚人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待问题。扩展资料:刻舟求剑故事原文及翻译[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出自《吕氏春秋.察今》)[翻译]: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刀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 船已经行驶了,但是剑没有移动,像这样找剑,不也是很糊涂吗?2023-07-11 16:33:371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掉了东西要马上捡起来,不然就丢了呗!哈哈哈2023-07-11 16:34:521
刻舟求剑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刻舟求剑告诉了做人要学会变通。2023-07-11 16:34:592
刻舟求剑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道理:做任何事不要墨守城规,不要死板,否则会一事无成.懂了吗,2023-07-11 16:35:2910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什么 刻舟求剑的故事
1、刻舟求剑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我们不能凭主观做事情。同样人不能死守教条,当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的看待问题。2、刻舟求剑是《吕氏春秋·察今》中记述的一则寓言,说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江时不小心把剑掉进了江里,旁人劝他赶紧跳下江去打捞,但这位楚人却笑着摇摇头,说自有妙法。他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一道深深的记号,然后自言自语道,我的剑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一会儿到岸后我就在这跳下去找剑。当船停下后,他就沿着记号跳进江里去找,却遍寻不获。2023-07-11 16:36:001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的。 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一切都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相反,拘泥,刻板地办事情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墨守成规的做法是错误的。 扩展资料: 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察今篇》。 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以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文中的楚人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 揭示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2023-07-11 16:36:071
刻舟求剑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看完全篇你明白了什么
1、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做事情不能死守教条、刻板而不懂变通,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还得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灵活处理问题。刻舟求剑的故事后来也渐渐演化成了一个四字成语,它出处是《吕氏春秋·察今篇》。 2、刻舟求剑这个故事讲的是,古代的楚国有个坐船渡江的人,坐船的时候不慎将自己的佩剑落入水中,于是他立马在佩剑掉落处的外侧船壁上刻上了记号,等到渡船靠岸的时候,他立刻依着在船上刻着记号的那个位置,去水下寻找自己的佩剑。 3、最后的佩剑是不可能找到的,因为在船行驶的过程中,船的位置是改变了的,而佩剑是不会随船一道改变位置。这个故事也是讽刺了那些做事情想当然,思想刻板,并且看不到事情发展变化的人。2023-07-11 16:36:151
刻舟求剑的故事内容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剑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船已经航行了,但是剑没有行进,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待问题。2023-07-11 16:36:222
刻舟求剑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的。 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一切都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相反,拘泥,刻板地办事情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墨守成规的做法是错误的。 扩展资料: 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察今篇》。 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以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文中的楚人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 揭示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2023-07-11 16:36:292
读了《刻舟求剑》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刻舟求剑、缘木求鱼,都是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墨守成规,要懂得变通,当情况不一样的时候,同样的事情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2023-07-11 16:36:384
刻舟求剑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任何事物都是可能发生变化的,做事情不要死板硬套2023-07-11 16:36:555
《刻舟求剑》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讽刺了墨守成规、不知事物变化的人,告诉我们懂得灵活变通。2023-07-11 16:37:203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让我们明白了什么
1、刻舟求剑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以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 2、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的。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一切都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相反,拘泥、刻板地办事情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2023-07-11 16:37:381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还有《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1、《揠苗助长》有个宋国人,他十分期盼禾苗长高,于是就去田里把禾苗一个个的拔高,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这则故事告诉人们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事与愿违。2、《自相矛盾》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它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世上不可能共同存在牢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摧的矛,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与盾的作用,结果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3、《郑人买履》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一双新鞋子,于是事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却忘了带上尺码。挑好了鞋子,才发现:“我忘了带尺码。”就返回家中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子。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直接用自己的脚去试鞋子?”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待事物要会灵活变通、随机应变,不能墨守成规,死守教条,要注重客观事实,为人处事要从实际出发。4、《守株待兔》一个农夫在地里干活的时候看到一只兔子撞死在一个树桩上,捡回去卖了几块钱感觉这个比种地来钱快,然后就天天不去干活守着树桩等兔子再来撞,最后就饿死了!形容人不作主观努力,只是存在侥幸心理,想获得意外成功是不可能的。5、《刻舟求剑》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楚人一不小心,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滑落江中,他赶紧伸手去抓,可惜为时已晚,宝剑已经落入江中。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个记号,并且对大家说:“这是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大家都不理解他为何要这样做,也不再去问他。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在船上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楚人捞了半天,始终不见宝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宝剑不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吗?我还在这里刻上了记号,现在怎么会找不到呢?”听他这么一说,那些人纷纷大笑起来,说道:“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会随船移动,你又怎能找得到你的剑呢?”这则成语包含着两层道理。一层是,人的思想认识如果不符合客观实际,就不会把事情做成功。另一层是,客观实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把陈规旧章当成解决新问题的法宝,也要闹笑话。作者这种思想是朴素的唯物思想,辩证思想。2023-07-11 16:37:461
中哪句话体现了文章的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道理:以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 启发: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2023-07-11 16:38:001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什么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情总是在变化。我们不能主观地做事。一个人不能固守教条。当情况改变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也应该改变,否则就会失败。警告人们不要片面、静态和狭隘地看待问题。“刻舟求剑”是从一个语言演变而来的成语。一般指坚持教条,坚持法律,固执己见。从静态的角度看待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必然会导致错误的判断。刻舟求剑出自: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众所周知,剑只有落入水中才会下沉。在船离得很远的时候,在船下寻找早早掉入水中的剑是愚蠢的。如果船静止不动,剑沉入水底,则标记剑落下的位置。跟随标记,潜入水中寻找宝剑。当然,找到它是可能的。但是剑沉入海底,没有移动,但是船在移动。这一客观事实并没有反映在寻剑者的头脑中。他全心全意地想,无论剑落在哪里,他都会寻找它,并且能够找到它。他的理解与客观事实不符,结果自然是失败的。用这样一个比喻来讽刺坚持教条的人是非常有力的。2023-07-11 16:38:071
《刻舟求剑》中楚人为何找不到剑?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因为剑掉落在江中后,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是不行的。2023-07-11 16:38:291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没有什么特殊含义
Maytheforcebewithyou愿原力与你同在双语对照例句:1.Manyourships!Andmaytheforcebewithyou!上你们的宇宙飞船吧!愿原力与你们同在!2.Good-bye,oldfriend.Maytheforcebewithyou.再见,老伙计。愿原力与你同在。3.Maytheforcebewithyou.愿原力与你同在。2023-07-11 16:30:571
比葫芦画瓢是什么意思,不要感觉我白痴,我想知道的具体点
最简单的瓢就是把葫芦从中间劈成两半得到的么--两个瓢 呵呵所以瓢就是葫芦的一部分 比着葫芦画瓢当然很容易,成语也就是说简单的模仿着做事2023-07-11 16:30:572
芦成语有哪些?
1. “芦”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汉语大辞典中没有找到以“芦”字开头的成语,含有“芦”字的成语有以下专几个:属 明月芦花、葫芦依样、闷嘴葫芦、打闷葫芦、得胜葫芦、掩口葫芦。 2. 带芦的成语大全 带芦的成语 : 照葫芦画瓢、明月芦花、依样葫芦、掩口葫芦、打闷葫芦、闷嘴葫芦、依本画葫芦、依样画葫芦、初入芦苇,不知深浅、依葫芦画瓢、按下葫芦浮起瓢 3. 芦的成语有哪些 芦的成语有哪些 : 照葫芦画瓢、 明月芦花、 依样葫芦、 掩口葫芦、 打闷葫芦、 闷嘴葫芦、 依本画葫芦、 依样画葫芦、 初入芦苇,不知深浅、 依葫芦画瓢、 按下葫芦浮起瓢 4. “芦”字开头的成语有什么 没有“芦”字开头的成语,包含“芦”字的成语有:明月芦花、掩口葫芦、打闷葫芦、依样葫芦、闷嘴葫芦。 5. 芦的四字成语有那些 打闷葫芦 闷葫芦:比喻难猜解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指猜测令人纳闷的话事事情。 闷葫芦 比喻很难猜透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 掩口葫芦 捂着嘴笑。 依样画葫芦 照别人画的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没有创新。 照葫芦画瓢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葫芦依样 依样画葫芦。比喻只是模仿,缺乏创造。 依本画葫芦 比喻单纯模仿原样照搬或没有改变、创新。同“依样画葫芦”。 依葫芦画瓢 照着真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刻板地照着做。 依样葫芦 照别人画的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没有创新。同“依样画葫芦”。 6. 带“芦”字的成语 照葫芦画瓢、 明月芦花、 依样葫芦、 掩口葫芦、 初入芦苇,不知深浅、 打闷葫芦、 闷嘴葫芦、 依葫芦画瓢、 依样画葫芦、 依本画葫芦、 按下葫芦浮起瓢 7. 芦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照葫芦画瓢: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掩口葫芦: 捂着嘴笑。 依样葫芦: 照别人画的葫回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没有创答新。同“依样画葫芦”。 依本画葫芦: 比喻单纯模仿原样照搬或没有改变、创新。同“依样画葫芦”。 依葫芦画瓢: 照着真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刻板地照着做。 闷葫芦: 比喻很难猜透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 葫芦依样: 依样画葫芦。比喻只是模仿,缺乏创造。 打闷葫芦: 闷葫芦:比喻难猜解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指猜测令人纳闷的话事事情。 依样画葫芦: 照别人画的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没有创新。 8. 芦的四字成语有那些 pe还没有更新出末影之眼,连末影珍珠都没有。只能静待更新了。 pc的话打末影人掉末影珍珠,加上烈焰人掉的烈焰棒合成的烈焰粉能合成末影之眼。 9. 形容葫芦的成语有哪些 有:依本画葫芦源 没嘴葫芦 葫芦依样 闷嘴葫芦 依葫芦画瓢 10. 芦字开头的成语 照葫芦画瓢: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掩口葫芦: 捂着嘴笑。 依样葫芦: 照别人版画的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权喻单纯模仿,没有创新。同“依样画葫芦”。 依本画葫芦: 比喻单纯模仿原样照搬或没有改变、创新。同“依样画葫芦”。 依葫芦画瓢: 照着真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刻板地照着做。 闷葫芦: 比喻很难猜透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 葫芦依样: 依样画葫芦。比喻只是模仿,缺乏创造。 打闷葫芦: 闷葫芦:比喻难猜解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指猜测令人纳闷的话事事情。 依样画葫芦: 照别人画的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没有创新。2023-07-11 16:30:481
小沈阳主演的《大笑江湖》里赵本山说的那一句英语是什么?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2023-07-11 16:3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