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丰乐亭记欧阳修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

2023-07-11 08:12:18
铁血嘟嘟

1、.D(D都是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A动词,意动用法,可译为“以?…”为乐”;形容词,可译为“快乐”。B动词,据语境及下句的“道”推断,可译为“叙写”“描绘”,但如译为“根据”,亦可通;名词,可译为“根本”,此处指王道。C.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率领”“带领”;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方法,可译为“凭借”“依据”。)

2.D(B、C项的前句不属于“山川美”,A项的后句不属于"‘风俗美”,可据此排除

3.A(文中是说滁州因处江淮之间,非通衢大邑,故四方商旅宾客皆不至。)

4.(10分)

(1)于是疏通泉水,凿开岩石,开辟出一块地方来建造亭子,从而和滁州人一道来这里游乐。

(3分,每句1分。第一句应译出“疏”,第二句应译出“以为”,第三句译文应体现“往游其间”句式特点)

(2)百姓在一生中接触不到外边的事情,安心地耕田种地,穿衣吃饭,快乐地过日子,一直到死。(3分,每句1分。第一句应译出“外事”,第二句应译出“畎亩衣食”,第三句应译出“乐生送死”)

(3)使百姓知道能够安享这丰收年景的欢乐的原因,是有幸生活在太平无事的时代啊。(4分,译出判断句式1分,译出“所以”、“安”、“幸”各1分)

附参考译文

我治理滁州以后的第二年,夏天,才饮到滁州一处泉水,甘甜无比。向滁州人打听,在州城南面约百步远的近处找到了泉源。那儿上面是丰山,高耸而突兀;下面是幽谷,幽静而深藏;两者中间有一道清冽的泉水,翻滚着向上涌出。我上下左右地看看,很喜欢这里的风景。于是疏通泉水,凿开岩石,开辟出一块地方来建造亭子,从而同滁州人一道来这里游乐。

滁州在五代战乱的时候,是兵家用武的地方。过去,太祖皇帝曾率领后周的军队在清流山下打败李璟十五万兵马,在滁州东门之外活捉了他的将领皇甫晖、姚凤,从而平定了滁州。我曾经考察过当地的山川形势,查对过滁州的地图和记录,又登上高处眺望清流关口,想找到皇甫晖、姚凤被擒的地方。但是,经历过战乱的老人都不在了。因为天下太平已经很久了。

自从唐代政治颓败,天下四分五裂,英雄豪杰都起来争夺天下,到处都是敌对政权,哪能数得清呢?!到了宋朝承受天命,圣人一出天下就统一了。过去凭借山川险阻称王称霸的人,有的被削平,有的自行消亡了。百年之间,寂静无声,只见青山依旧高耸,河水依旧清澈。想打听当时战争情况,可是经历过的老人都早已去世了。现在滁州位于长江和淮水之间,乘船坐车的商贩和四面八方宾客都很少来到这里。百姓一生中接触不到外面的事情,安心地耕田种地,穿衣吃饭,快乐地过日子,一直到死。谁能知道皇上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如雨露滋润、阳光普照已达百年之久呢?

我来到这里,喜欢地方僻静而且公事清简,也喜欢当地的民风安闲。既然已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就天天同滁州人在此有时昂首观青山,有时低头听流泉。春天采摘幽香的花草,夏天在茂密的大树下纳凉,秋迎风霜,冬赏冰雪,秋冬的刻峭裸露,春夏的清爽秀丽,一年四季的景色,没有不可爱的。我又幸运地遇到当地百姓为年年谷物的丰收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我为他们描绘这里的山水(或“根据这里山河的特点”),说说这里风俗的美好,使百姓知道能够安享这丰收年景的欢乐的原因,是有幸生活在太平无事的时代啊。宣扬皇上的恩德,并和百姓共享欢乐,这是知州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便写下“丰乐”二字来给这座亭子命名。

关于丰乐亭记的阅读

自己买一本学海风暴啊!上面就有练习!
2023-07-10 13:38:233

丰乐亭记原文和翻译

丰乐亭记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丰乐亭记》宋代 · 欧阳修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翁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以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划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百年之深也。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翻译:我到滁州任知州的第二年夏天,才饮到滁州一处甘甜的泉水。向滁州人打听,在州城南百步远近的地方找到了泉源。上有丰山高耸而突兀,下有溪谷幽静而深藏,其中一道清冽的泉水,水势盛大,向上喷涌。我上下左右观看,非常高兴。于是凿开岩石,疏通泉流,开辟出一片地方建筑亭子,与滁州的人们前往游乐。滁州在五代战乱的时候,是兵家用武的地方。当年,太祖皇帝曾率领周朝的军队在清流山下打败李璟的兵马十五万人,活捉南唐将领皇甫晖、姚凤于滁州东门之外,于是平定了滁州。我曾经考察过当地的山川形势,研究地方志,登上高处瞭望清流关,希望能找到皇甫晖、姚凤被擒的地方。但当年亲历战事的人都不在了,因为天下平定已经很久了。自从唐代政治颓败,海内四分五裂,天下豪杰并起,相互争夺,到处都是敌对政权,数也数不清。到了宋朝承受天命,圣人出世,四海统一。过去凭借山川险阻称王称霸的人,有的被铲平,有的自行消亡,百年之间,冷清清地只见清流山依旧高耸,清流河仍然清澈。想问当时战争情况,经历过的人都早已死去了。今天滁州位于江淮之间,地方偏僻,是船只车辆、商贾游客都很少到的地方。百姓生下来就不见外地的事情,安心于耕田种地,穿衣吃饭,养老送终。谁能知道皇上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如雨露滋润、阳光普照达百年之久呢!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民风安恬闲适。既已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便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来游,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花草,夏天荫凉于茂密的乔木,秋迎风霜,冬赏冰雪。秋冬的刻削裸露,春夏的清幽秀茂,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民众也为年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他们推求这里的山川形胜,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使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而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便写了这篇文章,并给亭子起名为丰乐。太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诰、知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作品摘要:在这篇散文中,最有深意、最能引起时人和后人共鸣的句子就是:“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也就是说,百姓必须明白,自己之所以能够在丰年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是因为天下和平安定,没有战事,因此应该倍加珍惜。无论哪朝哪代,老百姓最盼望的就是没有战争,国家和平安定,因为这是幸福生活的根源。所以,一定要珍惜这种生活,消除不利于和平安定的负面因素。
2023-07-10 13:38:311

丰乐亭记文言文翻译

1. 丰乐亭记原文和翻译 丰乐亭记原文和翻译如下:丰乐亭记 宋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 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 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辉、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 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辉、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 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释义:担任滁州太守后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觉得十分甘甜。 于是就向滁州人询问泉水的来源,原来就在滁州城南一百步的地方。上面是高耸的丰山,下面是幽暗的深谷;中间有一股清泉汹涌向上。 上下左右地看了看,这里的风景很不错。所以就叫人疏通一下泉水,凿开石头留出一块空地,造了一座亭子,于是人们就可以在这美景中往来游乐。 滁州在五代时是兵家必争之地,太祖皇帝曾经率领后周兵在清流山下击溃李景的十五万军队,在滁州东门的外面活捉了他的大将皇甫晖、姚凤,就这样平定了滁州。曾经考察过滁州地区的山水,查核过滁州地区的图籍,登上高山来眺望清流关,想寻找皇甫晖、姚凤被捉的地方。 可惜当时的人都已经不在了,天下太平的时间太久了。自从唐朝败坏了政局,全国四分五裂,英雄豪杰们全都起来争夺天下,到处都是敌对的政权,哪能分得清楚呢?到了大宋接受天命,圣人一出现,天下统一,以前凭靠地势险要而割据的势力都被消灭。 在这一百年间,静静地只看到山高水清。要想问问过去的事情,可是老人们已经不在人世了。 如今,滁州处在长江、淮河之间,是乘船坐车的商人和四面八方的旅游者不到的地方。生活在这里的百姓们知道外面的事情,安心耕田穿衣吃饭,欢乐地过日子,一直到死。 有谁晓得这是先帝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滋润化育百年。我欢这地方僻静,而且政事简单,风俗安恬闲适。 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士人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乘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肃秀美,四时的风光都让人喜爱不已。 那时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为此根据这里的山脉河流,叙述这里风俗美好,让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盛世。 宣扬皇上的恩德,与民同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就写下这篇文章来为这座亭子命名。 扩展资料 这篇散文,写于庆历六年(公元1046)。所谓“庆历新政”,仅经过一年多时间,就在庆历五年春宣告失败,执政大臣杜衍、范仲淹等相继被斥逐。 丰乐亭位于安徽滁县丰山北麓,是欧阳修被贬到滁州后建造的,这篇文章写于此亭建成之时。本文主旨是歌颂宋王朝统一中国,结束战乱,使人民能休养生息的功德。 文章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既描述此时滁州山高水清,民乐岁丰,又回顾百年前这里战乱的往事,在记叙中反复抒发感慨,笔端常带感情。滃(wěng)然:大水汹涌的样子。 太祖皇帝:即宋太沮赵匡胤,宋王朝的建立者。“尝以周师破李景”二句:周师,指五代时后周世宗柴荣的部队。 李景,即李璟,五代南唐皇帝。当时赵匡胤为后周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公元956年,周世宗征淮南,南唐将领皇甫晖、姚凤退保清流关(在滁州西南),周世宗命赵匡胤突阵而入,皇甫晖等逃入滁城,被赵匡胤活捉。 涵煦:滋润化育。这里颂扬宋王朝功德无量,养育万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丰乐亭记。 2. 文言文“丰乐亭记”的翻译 丰乐亭记译文: 我到滁州任知州的第二年夏天,才饮到滁州一处甘甜的泉水。 向滁州人打听,在州城南百步远近的地方找到了泉源。上有丰山高耸而突兀,下有溪谷幽静而深藏,其中一道清冽的泉水,水势盛大,向上喷涌。 我上下左右观看,非常高兴。于是凿开岩石,疏通泉流,开辟出一片地方建筑亭子,与滁州的人们前往游乐。 滁州在五代战乱的时候,是兵家用武的地方。当年,太祖皇帝曾率领周朝的军队在清流山下打败李璟的兵马十五万人,活捉南唐将领皇甫晖、姚凤于滁州东门之外,于是平定了滁州。 我曾经考察过当地的山川形势,研究地方志,登上高处了望清流关,希望能找到皇甫晖、姚凤被擒的地方。但当年亲历战事的人都不在了,因为天下平定已经很久了。 自从唐代政治颓败,海内四分五裂,天下豪杰并起,相互争夺,到处都是敌对政权,数也数不清。到了宋朝承受天命,圣人出世,四海统一。 过去凭借山川险阻称王称霸的人,有的被铲平,有的自行消亡,百年之间,冷清清地只见清流山依旧高耸,清流河仍然清澈。想问当时战争情况,经历过的人都早已死去了。 今天滁州位于江淮之间,地方偏僻,是船只车辆、商贾游客都很少到的地方。百姓生下来就不见外地的事情,安心于耕田种地,穿衣吃饭,养老送终。 谁能知道皇上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如雨露滋润、阳光普照达百年之久呢! 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民风安恬闲适。既已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便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来游,抬头望山,低首听泉。 春天采摘幽香的花草,夏天荫凉于茂密的乔木,秋迎风霜,冬赏冰雪。秋冬的刻削 *** ,春夏的清幽秀茂,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 民众也为年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他们推求这里的山川形胜,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使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 而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 于是便写了这篇文章,并给亭子起名为丰乐。 太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诰、知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 3. 丰乐亭记的原文和译文 --------------------------------------------------------------------------------原文: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 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 中有清泉,翁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 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 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辉、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谷求晕、凤就擒之所,而帮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阴,划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秆见山高而水清。 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 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而听泉,掇幽芒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焉。 大意: (一)自“修既治滁之明年”至“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描写丰山一带美景。 (二)自“滁于五代干戈之际”至“盖天下之平久矣” 记叙滁州因天下太平日久,故昔时用武之迹不存。 (三)自“自唐失其政”至“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记叙滁州自宋以来,涵煦于上之功德,民生安乐。 (四)自“修之来此”至“幸生无事之时也” 记叙建亭的目的,为“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的缘故(在“幸生无事之时也 ”)。 (五)自“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至“遂书以名其亭焉” 记叙亭取名为“丰乐”的原因。主旨:说明丰乐亭建亭及命名的由来。 (篇末(四)(五))文体:记叙文。 4. 丰乐亭记原文和翻译 丰乐亭记原文和翻译如下: 丰乐亭记 宋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 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 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辉、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 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辉、凤就擒之所。 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 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释义: 担任滁州太守后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觉得十分甘甜。 于是就向滁州人询问泉水的来源,原来就在滁州城南一百步的地方。 上面是高耸的丰山,下面是幽暗的深谷;中间有一股清泉汹涌向上。 上下左右地看了看,这里的风景很不错。所以就叫人疏通一下泉水,凿开石头留出一块空地,造了一座亭子,于是人们就可以在这美景中往来游乐。 滁州在五代时是兵家必争之地,太祖皇帝曾经率领后周兵在清流山下击溃李景的十五万军队,在滁州东门的外面活捉了他的大将皇甫晖、姚凤,就这样平定了滁州。 曾经考察过滁州地区的山水,查核过滁州地区的图籍,登上高山来眺望清流关,想寻找皇甫晖、姚凤被捉的地方。 可惜当时的人都已经不在了,天下太平的时间太久了。自从唐朝败坏了政局,全国四分五裂,英雄豪杰们全都起来争夺天下,到处都是敌对的政权,哪能分得清楚呢? 到了大宋接受天命,圣人一出现,天下统一,以前凭靠地势险要而割据的势力都被消灭。 在这一百年间,静静地只看到山高水清。要想问问过去的事情,可是老人们已经不在人世了。 如今,滁州处在长江、淮河之间,是乘船坐车的商人和四面八方的旅游者不到的地方。 生活在这里的百姓们知道外面的事情,安心耕田穿衣吃饭,欢乐地过日子,一直到死。 有谁晓得这是先帝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滋润化育百年。 我欢这地方僻静,而且政事简单,风俗安恬闲适。 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士人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乘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肃秀美,四时的风光都让人喜爱不已。 那时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为此根据这里的山脉河流,叙述这里风俗美好,让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盛世。 宣扬皇上的恩德,与民同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 于是就写下这篇文章来为这座亭子命名。 扩展资料 这篇散文,写于庆历六年(公元1046)。所谓“庆历新政”,仅经过一年多时间,就在庆历五年春宣告失败,执政大臣杜衍、范仲淹等相继被斥逐。 丰乐亭位于安徽滁县丰山北麓,是欧阳修被贬到滁州后建造的,这篇文章写于此亭建成之时。 本文主旨是歌颂宋王朝统一中国,结束战乱,使人民能休养生息的功德。 文章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既描述此时滁州山高水清,民乐岁丰,又回顾百年前这里战乱的往事,在记叙中反复抒发感慨,笔端常带感情。 滃(wěng)然:大水汹涌的样子。 太祖皇帝:即宋太沮赵匡胤,宋王朝的建立者。 “尝以周师破李景”二句:周师,指五代时后周世宗柴荣的部队。 李景,即李璟,五代南唐皇帝。当时赵匡胤为后周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公元956年,周世宗征淮南,南唐将领皇甫晖、姚凤退保清流关(在滁州西南),周世宗命赵匡胤突阵而入,皇甫晖等逃入滁城,被赵匡胤活捉。 涵煦:滋润化育。这里颂扬宋王朝功德无量,养育万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丰乐亭记。 5. 【文言《丰乐亭记》(节选)翻译】 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我来到这里,喜欢这地方僻静,而且政事简单,又喜爱它的风俗安宁闲适.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又庆幸这里的百姓喜欢那年景的丰收,高兴同我一起游玩中心句: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与醉翁亭记写景相似的句子:“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作者为什么要用丰乐亭命名:欧阳修的散文,语言简洁,含义深远.多角度、深层面地写出了“丰乐亭”的“乐”意. “丰乐亭”的命名是突出“丰乐”二字,并“宣上恩德”.与醉翁亭记表达相同政治的是:与民同乐.。 6. 古文:丰乐亭记的翻译 译文 我担任滁州的太守后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觉得甘甜。 向滁州人询问泉水的发源地,就在距离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处。它的上面是丰山,高耸地矗立着;下面是深谷,幽暗地潜藏着;中间有一股清泉,水势汹涌,向上涌出。 我上下左右地看,很爱这里的风景。因此,我就叫人疏通泉水,凿开石头,拓出空地,造了一座亭子,于是我和滁州人在这美景中往来游乐。 滁州在五代混战的时候,是个互相争夺的地区。过去,太祖皇帝曾经率领后周兵在清流山下击溃李景的十五万军队,在滁州东门的外面活捉了他的大将皇甫晖、姚凤,就这样平定了滁州。 我曾经考察过滁州地区的山水,查核过滁州地区的图籍,登上高山来眺望清流关,想寻找皇甫晖、姚凤被捉的地方。可是,当时的人都已经不在,大概是天下太平的时间长久了。 自从唐朝败坏了它的政局,全国四分五裂,英雄豪杰们全都起来争夺天下,到处都是敌对的政权,哪能数得清呢?到了大宋朝接受天命,圣人一出现,全国就统一了。以前的凭靠险要的割据都被削平消灭。 在一百年之间,静静地只看到山高水清。要想问问那时的情形,可是留下来的老年人已经不在人世了。 如今,滁州处在长江、淮河之间,是乘船坐车的商人和四面八方的旅游者不到的地方。百姓活着不知道外面的事情,安心耕田穿衣吃饭,欢乐地过日子,一直到死。 有谁晓得这是皇帝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滋润化育到一百年的长久呢! 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 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乘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肃秀美,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那时)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 于是为此根据这里的山脉河流,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让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 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 于是就写下(这篇文章)来为这座亭子命名。 太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诰、知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 7. 课外文言文《丰乐亭记》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 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 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 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 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 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译文: 我到滁州任知州的第二年夏天,才饮到滁州一处甘甜的泉水。向滁州人打听,在州城南百步远近的地方找到了泉源。 上有丰山高耸而突兀,下有溪谷幽静而深藏,其中一道清冽的泉水,水势盛大,向上喷涌。我上下左右观看,非常高兴。 于是凿开岩石,疏通泉流,开辟出一片地方建筑亭子,与滁州的人们前往游乐。 滁州在五代战乱的时候,是兵家用武的地方。 当年,太祖皇帝曾率领周朝的军队在清流山下打败李璟的兵马十五万人,活捉南唐将领皇甫晖、姚凤于滁州东门之外,于是平定了滁州。我曾经考察过当地的山川形势,研究地方志,登上高处了望清流关,希望能找到皇甫晖、姚凤被擒的地方。 但当年亲历战事的人都不在了,因为天下平定已经很久了。自从唐代政治颓败,海内四分五裂,天下豪杰并起,相互争夺,到处都是敌对政权,数也数不清。 到了宋朝承受天命,圣人出世,四海统一。过去凭借山川险阻称王称霸的人,有的被铲平,有的自行消亡,百年之间,冷清清地只见清流山依旧高耸,清流河仍然清澈。 想问当时战争情况,经历过的人都早已死去了。 今天滁州位于江淮之间,地方偏僻,是船只车辆、商贾游客都很少到的地方。 百姓生下来就不见外地的事情,安心于耕田种地,穿衣吃饭,养老送终。谁能知道皇上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如雨露滋润、阳光普照达百年之久呢! 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民风安恬闲适。 既已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便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来游,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花草,夏天荫凉于茂密的乔木,秋迎风霜,冬赏冰雪。 秋冬的刻削 *** ,春夏的清幽秀茂,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民众也为年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 于是为他们推求这里的山川形胜,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使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而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 于是便写了这篇文章,并给亭子起名为丰乐。 8. 《丰乐亭记》原文,译文,讲解,习题及答案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庆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诰、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 译文: 我到滁州任知州的第二年夏天,才饮到滁州一处甘甜的泉水。向滁州人打听,在州城南百步远近的地方找到了泉源。上有丰山高耸而突兀,下有溪谷幽静而深藏,其中一道清冽的泉水,水势盛大,向上喷涌。我上下左右观看,非常高兴。于是凿开岩石,疏通泉流,开辟出一片地方建筑亭子,与滁州的人们前往游乐。 滁州在五代战乱的时候,是兵家用武的地方。当年,太祖皇帝曾率领周朝的军队在清流山下打败李璟的兵马十五万人,活捉南唐将领皇甫晖、姚凤于滁州东门之外,于是平定了滁州。我曾经考察过当地的山川形势,研究地方志,登上高处了望清流关,希望能找到皇甫晖、姚凤被擒的地方。但当年亲历战事的人都不在了,因为天下平定已经很久了。自从唐代政治颓败,海内四分五裂,天下豪杰并起,相互争夺,到处都是敌对政权,数也数不清。到了宋朝承受天命,圣人出世,四海统一。过去凭借山川险阻称王称霸的人,有的被铲平,有的自行消亡,百年之间,冷清清地只见清流山依旧高耸,清流河仍然清澈。想问当时战争情况,经历过的人都早已死去了。 今天滁州位于江淮之间,地方偏僻,是船只车辆、商贾游客都很少到的地方。百姓生下来就不见外地的事情,安心于耕田种地,穿衣吃饭,养老送终。谁能知道皇上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如雨露滋润、阳光普照达百年之久呢! 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民风安恬闲适。既已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便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来游,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花草,夏天荫凉于茂密的乔木,秋迎风霜,冬赏冰雪。秋冬的刻削 *** ,春夏的清幽秀茂,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民众也为年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他们推求这里的山川形胜,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使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而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 于是便写了这篇文章,并给亭子起名为丰乐。 太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诰、知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
2023-07-10 13:38:551

《丰乐亭记》译文

丰乐亭记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翁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千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计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划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单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我治理滁州以后的第二年,夏天,才饮到滁州一处泉水,甘甜无比。向滁州人打听,在州城南面约百步远的近处找到了泉源。那儿上面是丰山,高耸而突兀;下面是幽谷,幽静而深藏;两者中间有一道清冽的泉水,翻滚着向上涌出。我上下左右地看看,很喜欢这里的风景。于是疏通泉水,凿开岩石,开辟出一块地方来建造亭子,从而同滁州人一道来这里游乐。 滁州在五代战乱的时候,是兵家用武的地方。过去,太祖皇帝曾率领后周的军队在清流山下打败李璟十五万兵马,在滁州东门之外活捉了他的将领皇甫晖、姚凤,从而平定了滁州。我曾经考察过当地的山川形势,查对过滁州的地图和记录,又登上高处眺望清流关口,想找到皇甫晖、姚凤被擒的地方。但是,经历过战乱的老人都不在了。因为天下太平已经很久了。 自从唐代政治颓败,天下四分五裂,英雄豪杰都起来争夺天下,到处都是敌对政权,哪能数得清呢!到了宋朝承受天命,圣人一出天下就统一了。过去凭借山川险阻称王称霸的人,有的被铲平,有的自行消亡了。百年之间,寂静无声,只见青山依旧高耸,河水依旧清澈。想打听当时战争情况,可是经历过的老人都早已去世了。现在滁州位于长江和淮水之间,乘船坐车的商贩和四面八方宾客都很少来到这里。百姓一生中接触不到外面的事情,安心地耕田种地,穿衣吃饭,快乐地过日子,一直到死。谁能知道皇上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如雨露滋润、阳光普照已达百年之久呢? 我来到这里,喜欢地方僻静而且公事清简,也喜欢当地的民风安闲。既然已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就天天同滁州人在此有时昂首观青山,有时低头听流泉。春天采摘幽香的花草,夏天在茂密的大树下纳凉,秋迎风霜,冬赏冰雪,秋冬的刻峭裸露,春夏的清爽秀丽,一年四季的景色,没有不可爱的。我又幸运地遇到当地百姓为年年谷物的丰收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我为他们描绘这里的山水(或“根据这里山河的特点”),说说这里风俗的美好,使百姓知道能够安享这丰收年景的欢乐的原因,是有幸生活在太平无事的时代啊。宣扬皇上的恩德,并和百姓共享欢乐,这是知州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便写下“丰乐”二字来给这座亭子命名。
2023-07-10 13:39:042

丰乐亭记中 今滁介于江淮之间的翻译

垃圾
2023-07-10 13:39:167

今滁介于江淮间……译文

如今,滁州处在长江、淮河之间,是乘船坐车的商人和四面八方的旅游者不到的地方.百姓活着不知道外面的事情,安心耕田穿衣吃饭,欢乐地度过一生,死后被人送进坟墓.有谁晓得这是皇帝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滋润化育到一百...
2023-07-10 13:39:331

开头是“今滁介于江淮之间,”是哪篇文章

唐代欧阳修的《丰乐亭记》“今滁介于江淮之间”为第三段开头
2023-07-10 13:39:402

欧阳修写景散文5篇,包括翻译!快快急急急啊!高分悬赏!好的加100分

《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害。离愁渐远 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 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这首词开头三句“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髻”是写景。写行人在路途中看到旅舍旁边的梅花已经凋残,表明冬天已经过去;写小溪桥头柳树,新绽出绿芽的枝条柔细清嫩,表明春天已经来到人间。“草薰风暖”则更进一步地写出了风和日丽、芳草吐香的春天气息。“摇征髻”是写行人骑着马在风景如画的春天里悠然自得地行进的情形。按理来说,这幅春景也应是悠然自得踏青郊游的美景。然而事实上作者写这幅春景却不是这个意思,而是一幅极易触动相思离愁的春景。“梅”“柳”在古代常是离愁别恨的象征物。《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     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     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残霞夕照”是天将晚而未晚、日已落而尚未落尽的时候。“夕阳无限好”,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歌咏过这一转瞬即逝的黄金时刻。欧阳修没有直写景物的美,而是说“霞”已“残”,可见已没有“熔金”、“合璧”那样绚丽的色彩了。但这时的西湖,作者却觉得“好”。好就好“花坞苹汀”。残霞夕照下所看到的是种花池里的花,长水边或小洲上的苹草,无一字道及情,但情却寓于景中了。“十顷波平”,正是欧阳修另一首《采桑子》里写的“无风水面琉璃滑”。波平如镜,而且这“镜面”浩渺无边。“野岸无人舟自横”,这句出自韦应物《滁州西涧》诗“野渡无人舟自横”。作者改“渡”为“岸”,说明“舟自横”是由于当日的游湖活动结束了,因此这“无人”而“自横”的“舟”,就更衬托出了此刻“野岸”的幽静沉寂。     “西南月上”,残霞夕照已经消失。月自西南方现出,因为不是满月,所以虽“浮云散”之后,这月色也不会十分皎洁。这种色调与前面的淡素画图和谐融洽,见出作者用笔之细。“轩槛凉生”,这是人的感觉。直到这时才隐隐映现出人物来。至此可知,上片种种景物,都是这“轩槛”中人的目之所见,显然他这里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这里,作者以动写静,一切都是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使人们仿佛置身红尘之《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     飞絮蒙蒙。     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拢。     双燕归来细雨中。 上片描写群芳凋谢后西湖的恬静清幽之美。首句是全词的纲领,由此引出“群芳过后”的西湖景象,及词人从中领悟到的“好”的意味。“狼藉”、“飞絮”二句写落红零乱满地、翠柳柔条斜拂于春风中的姿态。以上数句,通过落花、飞絮、垂柳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     下片“笙歌散尽”,虚写出过去湖上游乐的盛况:“游人去始觉春空”,点明从上面三句景象所产生的感觉,道出了作者的复杂微妙的心境。“始觉”是顿悟之辞,这两句是从繁华喧闹消失后清醒过来的感觉,繁华喧闹消失,既觉有所失的空虚,又觉获得宁静的畅适。首句说的“好”即是从这后一种感觉产生,只有基于这种心理感觉,才可解释认为“狼藉残红”三句所写景象的“好”之所。     最后二句,写室内景,以人物动态描写与自然景物映衬相结合,表达出作者恬适淡泊的胸襟。末两句是倒装,本是开帘待燕,“双燕归来”才“垂下帘拢”。结句“双燕归来细雨中”,意蕴含蓄委婉,以细雨衬托春空之后的清寂气氛,又以双燕飞归制造出轻灵、欢娱的意境。     这首词通篇写景,不带明显的主观感情色彩,却从字里行间婉曲地显露出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恬淡心境。作者写西湖美景,动静交错,以动显静,意脉贯串,层次井然,显示出不凡的艺术功力。     西湖花时过后,群芳凋零,残红狼藉。常人对此,当觉索然无味,而作者却面对这种“匆匆春又去”的衰残景象,不但不感伤,反而孤寂清冷中体味出安宁静谧的美趣。这种春空之后的闲淡胸怀,这种别具一格的审美感受,正是此词有异于一般咏春词的独到之处。
2023-07-10 13:39:59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丰乐亭记欧阳修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

小题1:C小题1:D小题1:A小题1: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 小题1:受,接受小题1:D都是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A动词,意动用法,可译为“以…为乐”;形容词,可译为“快乐”。B动词,据语境及下句的“道”推断,可译为“叙写”“描绘”,但如译为“根据”,亦可通;名词,可译为“根本”,此处指王道。C.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率领”“带领”;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方法,可译为“凭借”“依据”。小题1:文中是说滁州因处江淮之间,非通衢大邑,故四方商旅宾客皆不至。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核
2023-07-10 13:40:061

组词()而望()

仰而望山
2023-07-10 13:40:243

帮我把古文句子翻译一下,谢谢。急用...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姓周的儒生)曰:“舜目盖(疑而未定的意思)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名胜,字涉。和吴广一起领导农民起义反秦)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齐、赵、韩、魏、燕)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楚怀王)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用武力征伐)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翻译:太史公(司马迁)说:我听周先生说:“舜的眼睛好象是双瞳孔。”又听说项羽也是双瞳孔。项羽难道是苗族(舜)的后裔吗?(要不)怎么兴起得这么快呢!秦王朝政治失策,陈胜首先发难,(之后各路)豪杰蜂拥起义,一起争夺(天下),不可胜数。而项羽没有一尺一寸土地,乘着这形势(也)在田野中(乡间)起义,三年后,就率领五路诸侯消灭了秦王朝,把天下分封给各路王侯,(所有)政令(都)从项羽那发出,(他)号称为“霸王”。(他的帝)位虽然没有最终的结论,(他也是)近古以来未曾有过的(人物)啊。等到项羽怀念楚国离弃关中(回到楚国),放逐了楚怀王而立自己为王,(却要)怨恨王侯们背叛自己,难啦。(他)自己炫耀自己功勋,张显他自己的能力却不效法古人,称其为霸王的伟业,想用武力征伐管理天下,五年(内)最终亡了他的国家,自己死在东城,还不觉悟,也不自责,(这都是)过错啊。竟然说“天亡我(啊),不是(我)用兵的罪过啊”,这岂不是谬误啊!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舜帝的后代就必定称帝吗?三年成就霸业,何其风光!看来此话不虚。五年亡国自尽尚不醒悟,逊于舜帝甚远,难怪司马迁要用猜测、疑问的句子开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的话原来未必啊。所谓:英雄莫问出处。顺势者昌,逆势者亡,管你出生高低贵贱!参考资料:弯月海
2023-07-10 13:40:311

丰乐亭记与醉翁亭记为什么叫姐妹诗?

丰乐亭记 题解:庆历六年 (1046)作。所谓“庆历新政”,仅经过一年多时间,就在庆历五年春宣告失败,执政大臣杜衍、范仲淹等相继被斥逐。欧阳修因上疏为他们辩护,也被捏造罪名,贬于滁州。滁州五代时为争战之地,备受破坏,经过宋初近百年的休养生息,已初步恢复元气。州西南琅玡山为游览胜地,欧阳修政事之暇,颇喜寻幽访胜,辟地筑亭。此文除记述建丰乐亭的经过及与滁人共游之乐外,重点是描绘滁州从战乱到和平的变迁,从而寄托了安定来之不易,应予珍惜的命意。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乃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刬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庆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诰知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 我到滁州任知州的第二年夏天,才饮到滁州一处甘甜的泉水。向滁州人打听,在州城南百步远近的地方找到了泉源。上有丰山高耸而突兀,下有溪谷幽静而深藏,其中一道清洌的泉水,水势盛大,向上喷涌。我上下左右观看,非常高兴。于是凿开岩石,疏通泉流,开辟出一片地方建筑亭子,与滁州的人们前往游乐。 滁州在五代战乱的时候,是兵家用武的地方。当年,太祖皇帝曾率领周朝的军队在清流山下打败李璟的兵马十五万人,活捉南唐将领皇甫晖、姚凤于滁州东门之外,于是平定了滁州。我曾经考察过当地的山川形势,研究地方志,登上高处瞭望清流关,希望能找到皇甫晖、姚凤被擒的地方。但当年亲历战事的人都不在了,因为天下平定已经很久了。自从唐代政治颓败,海内四分五裂,天下豪杰并起,相互争夺,到处都是敌对政权,数也数不清。到了宋朝承受天命,圣人出世,四海统一。过去凭借山川险阻称王称霸的人,有的被铲平,有的自行消亡,百年之间,冷清清地只见清流山依旧高耸,清流河仍然清澈。想问当时战争情况,经历过的人都早已死去了。 今天滁州位于江淮之间,地方偏僻,是船只车辆、商贾游客都很少到的地方。百姓生下来就不见外地的事情,安心于耕田种地,穿衣吃饭,养老送终。谁能知道皇上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如雨露滋润、阳光普照达百年之久呢! 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民风安恬闲适。既已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便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来游,抬头望山,低头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花草,夏天荫凉于茂密的乔木,秋迎风霜,冬赏冰雪。秋冬的刻削裸露,春夏的清幽秀茂,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民众也为年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他们推求这里的山川形胜,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使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而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 于是便写了这篇文章,并给亭子起名为丰乐。 太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诰、知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
2023-07-10 13:40:381

欧阳修的《丰乐亭记》为什么要叫丰乐亭?

在于其中的名言警句——:“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这篇散文,写于庆历六年(1046)。所谓“庆历新政”,仅经过一年多时间,就在庆历五年春宣告失败,执政大臣杜衍、范仲淹等相继被斥逐。欧阳修因上疏为他们辩护,也被捏造罪名,贬于滁州。滁州五代时为争战之地,备受破坏,经过宋初近百年的休养生息,已初步恢复元气。州西南琅玡山为游览胜地,欧阳修政事之暇,颇喜寻幽访胜,辟地筑亭。此文除记述建丰乐亭的经过及与滁人共游之乐外,还描绘了滁州从战乱到和平的变迁,从而寄托了安定来之不易,应予珍惜的命意。 无论是记述还是描绘,全文都是围绕“乐”而写:建亭取名为“乐”,是思乐;与滁人共游为“乐”,是享乐。乐在亭中,乐在山川,乐在和平安定的岁月。 欧阳修的散文,语言简洁,含义深远。全篇不足500字,却多角度、深层面地写出了“丰乐亭”的“乐”意。 处地之“乐”——自然与创造。欧阳修能够在滁州饮到甘甜的泉水,赏到优美的景致,都是大自然所赐,当然乐;看景致,仅在距滁州百步的地方,上有“耸然而特立”的“丰山”,下有“窈然而深藏”的“幽谷”,中有“滃然而仰出”的“清泉”,能不乐?乐是乐,但作者不想只得一时之乐,也不愿独享其乐,于是在自然赐“乐”的基础上,又用人力去创造“乐”,去丰富“乐”——“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真可谓是由“乐”而造亭,由亭而生“乐”,“乐”何其多,人“丰乐”,亭也就叫“丰乐亭”了。 处时之“乐” ——机遇与幸运。只有“乐”之地不能成就其“乐”,还必须处在“乐”之时。而作者和滁州百姓,正巧碰见了这“乐”时,这“乐”的机遇,能不感觉幸运吗?作者写处时之“乐”,是从四个方面来写的。一是“乐”之久。滁州在五代时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没有什么安定可言,而宋太祖赵匡胤“尝以周师”平定此地。到了作者所处的时代,再想去寻战争的遗迹,也已经不可得,因为“故老皆无在也”,“天下之平久矣”,百姓“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二是“乐”之源。远源是“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近源则是“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说白了,这“乐”之源其实就是大宋皇帝,是他使得“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三是“乐”之况。既然处于“乐”之地,“乐”之时,那百姓到底是怎么个“乐”法呢?看吧,“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用现代一点的词语表达,就是“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老病死,顺其自然,一派田园风光”,于是作者“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多么惬意呀!这是想当年陶渊明连做梦都想过的生活,现在让宋朝的欧阳修和滁州百姓过上了,这种“乐”,局外人怎么能体会得到呢?四是“乐”之思。人常说:饮水思源。既然尝到了“乐”的甜头,那就一边“乐”,一边思——让百姓“知上之功德”,“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而作者更没有忘记“宣上恩德”是自己的职责。在“乐”的过程中,让百姓思德报恩,懂得这“乐”来之不易,应当加倍珍惜,以拥护赵宋王朝。这也是本文的深层内涵。 处人之“乐”——井然与融洽。作者欧阳修时为滁州刺史,是朝廷命官,如果他只知道自己享“乐”,自己陶醉于山水之间,沉迷于美景之中,那就不是真正的“乐”。真正的“乐”在老百姓那里,在于民风民俗民愿民心,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与民同乐”。欧阳修深知这一点,因此,他体察民情,关心百姓疾苦,将滁州治理得井然有序,与百姓相处和谐,关系融洽,于是他才得情致,“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百姓喜欢与自己游,那怎么能不“乐”个痛快,“乐”个天翻地覆呢? 这篇散文,融记叙、议论、抒情和描写于一体,以“乐”开篇,以“乐”终结,“乐”贯串始终,景怡人,情动人,理启人。他的《醉翁亭记》让人跟着“醉”,他的《丰乐亭记》让人跟着“乐”,真不愧为传世的姊妹篇呀。当然,还必须认识到,这两篇散文都间接地、含蓄地抒发了作者“乐”与“醉”之中的愤郁和不平。
2023-07-10 13:40:441

安徽滁州的历史

春秋,楚灵王(公元前540~529年)时,今滁地属楚之椒邑。 楚平王十一年(前518年)吴楚攻伐,楚败,境域属吴。 战国时期,吴夫差二十三年(前473年),越灭吴,滁属越。 楚惠王四十四年(前445年),楚扩地至泗水之上,复属楚。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楚亡,滁属秦。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建立郡县制,分全国为36郡,滁为九江郡东城县所领。 西汉高祖四年(前203年),改九江郡为淮南国,滁为建阳、全椒、东城三县分领。 元狩元年(前122年),废淮南国,复属九江郡。 元封五年(前106年),隶扬州刺史部九江郡。 新莽年间(公元9~13年),改九江为延平,东城为武城。 东汉建武二十七年(51年),光武帝为表彰马成平定江淮的战功,封全椒为其侯国,省建阳入全椒,属扬州刺史部九江郡。 建初四年(79年),滁随全椒划属下邳国;建安十一年(206年),废下邳国,仍复旧治。 三国时,吴魏相争,江淮为争战之地。 吴废全椒县置屯田都尉,在境内屯田练兵。 吴赤乌十三年(250年),“孙权遣兵十万,作棠邑涂塘以淹北道”。 涂水,即今之滁河。 古滁州城西晋咸宁五年(279年),晋武帝平吴,遣琅琊王司马怞出“涂中”,翌年二月,吴主孙皓献玺即此地。 滁始见“涂中”地名。 太康元年(280年),属扬州淮南郡,为全椒、东城县分领。 东晋,涂中为江淮军事重地。 因战乱,移民南渡。 王导行“侨寄法”,于今来安县东1公里处侨置顿丘郡,隶北徐州。 隆安年间(397~401年),改顿丘郡为顿丘县,隶雍州秦郡。 南北朝,刘宋永初元年(420年),顿丘县改隶南豫州。 元嘉八年(431年)八月,以沛县并入顿丘县,改隶南兖州。 【二】建城时期(南北朝:新昌郡、谯州、南谯州) 南朝宋元徽元年(473年)冬十月,割秦郡之顿丘、梁郡之谷熟、历阳之赞立新昌郡,移郡、县(顿丘)治于新昌城(今滁城),隶徐州。 南齐永明元年(483年),为新昌郡顿丘县治,改属北徐州。 梁大同二年(536年)立谯州,治新昌城,领新昌郡顿丘县。 梁太清三年(549年)入东魏,谯州治新昌城,领新昌郡顿丘县,别设赤湖(州西10公里,治今赤湖铺)、荻港(州北12.5公里,治今沙河镇白米村郑郢南)、薄阳(州南10公里,治今薄阳坝)三县,旋废。 天保三年(552年)入北齐,改顿丘为新昌县,属谯州新昌郡。 太建五年(573年)入陈,太建七年三月,移盱眙之北谯州镇于新昌城,始以此称为南谯州。 太建十一年,入北周,复置顿丘县仍属南谯州新昌郡。 【三】滁州(隋朝-清朝)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新昌郡,省高塘、乐钜入顿丘,改名新昌县,改南谯州为滁州。 开皇十八年,改新昌县为清流县。 大业三年(607年),废滁州,仍置清流县,改属江都郡。 唐武德三年(620年),复置滁州,治清流县,又以全椒县来属。 贞观元年(627年),隶淮南道。 景龙三年(709年),析清流县东之地置永阳县。 天宝元年(742年),改滁州为永阳郡,治清流县。 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滁州,领清流、全椒、永阳3县。 五代十国时期,历吴、南唐、后周,仍置滁州清流县。 北宋初,滁州(永阳郡军)直隶京师,领清流、全椒、来安3县。 至道三年(997年),滁州属淮南路;熙宁五年(1072年)属淮南东路。 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置滁濠镇抚使,寻废。 绍兴五年,省来安入清流县。 绍兴十八年复析置来安县;乾道九年(1173年),废来安县为镇,淳熙二年(1175年)复置。 嘉熙年间(1237~1240年),移州治王家沙;景定五年(1264年)复治清流县。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滁州为路,清流县属江淮行省滁州路;至元二十年复置滁州,领清流、全椒、来安3县,属江淮行省扬州路;至元二十一年,属江浙行省扬州路;至元二十八年,改属河南江北行省扬州路。 明洪武初,省清流、全椒及来安3县入滁州。 洪武七年(1374年),滁州属凤阳府,洪武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全椒、来安县。 洪武二十二年二月,滁州直隶京师。 永乐年间(1403~1424年),改隶南京。 景泰年间(1450~1456年),属庐凤淮扬巡抚。 清顺治二年(1645年),滁州属江南省安庐滁和道;顺治六年,直属江南省;顺治十八年隶江南左布政使司。 康熙六年(1667年),改属安徽布政使司。 乾隆二十五年八月(1760年10月),直属安徽省。 同治四年(1865年)六月,隶安徽省安庐滁和道,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废道。 【四】滁县(1912年-1983年) 民国元年(1912年)4月,改滁州为滁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6月属安庆道,10月划属安徽淮泗道。 民国17年8月,废道,直属安徽省。 民国21年10月,划属安徽省第五行政督察区,县 *** 驻地滁城。 民国26年12月,滁县 *** 驻地先后流驻含山县仙踪镇、全椒县古河及境内施家集等地。 民国27年11月,属皖北行署第五行政督察区。 民国26年12月18日,日本侵略军侵占滁城,成立维持会,民国29年,于滁城建立伪滁县 *** 。 民国29年3月,中国 *** 在境内津浦路西地区建立滁县抗日民主 *** ,驻地施家集;8月,属皖东津浦路西各县抗敌联防委员会办事处。 民国32年2月,改称滁全(椒)县,11月改为滁县。 民国34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全椒县西北部部分区、乡与滁县津浦路西区域合并(滁城及境内津浦路东地区为滁县 *** 占领),复置滁全县,县 *** 驻施家集,属淮南津浦路西专员公署。 民国34年11月,定远县东南部与滁全县合并,改称定滁全县,县 *** 驻常山岭,属华中苏皖边区第四行政区;民国35年7月 *** 定滁全政权北撤山东。 民国37年4月,重建定滁县,属淮南苏皖边区津浦路西行政区,6月属江淮第四行政区。 民国38年1月24日,滁县解放,在境内东部置滁县,县 *** 驻滁城,属江淮第一行政区;2月,在境内西部及定远县藕塘区域建立定滁县,驻地施家集,属江淮第四行政区;6月,撤销定滁县,原滁县之辖区仍归滁县建制,改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滁县行政区。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滁县属皖北人民行署滁县行政区;1952年4月属安徽省滁县专区。 1956年1月撤销滁县专区,改属安徽省蚌埠专区;1961年3月,复属安徽省滁县专区。 1971年3月,属安徽省滁县地区。 【五】滁州市(县级:1983年-1992年) 1982年11月1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滁县,以原滁县行政区域改设滁州市;1983年12月24日,正式建立滁州市。 【六】滁州市(地级:1992年-今)[1] 1992年12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滁县地区、滁州市,设立滁州市(地级)和滁州市琅琊区、南谯区,市人民 *** 驻琅琊区育新路(今迁至琅琊区琅琊东路)。 琅琊区辖东门、南门、西门、北门、琅琊、清流、扬子7个街道办事处,区人民 *** 驻丰乐路;南谯区辖南谯街道办事处和乌衣、沙河、章厂、珠龙、大柳、黄泥岗、汪郢、腰铺、黄圩、花山、大王、城郊、施集13个乡镇,区人民 *** 驻东大街。 将原滁县地区的来安、全椒、天长、定远、凤阳、嘉山(今明光)6个县划归滁州市管辖。 1992年12月24日,滁州市(地级)正式成立。 1993年1月18日,琅琊、南谯2个区正式成立。 1993年9月18日,滁州市天长县更名天长市(县级),属安徽省滁州市代管。 1994年5月31日,滁州市嘉山县更名明光市(县级),属安徽省滁州市代管。
2023-07-10 13:40:521

古代有一亭双名的吗?

滁州,古称涂中、清流、新昌,是安徽省地级市,地处长江下游北岸,长江三角洲西端。滁州早在先秦时期为棠邑之地(今南京市六合区),三国设镇,南朝建州,隋朝始称滁州,因滁河贯通境内,故名为“滁州”。境内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拥有1000多所大中小型水库。滁州曾是欧阳修主政之地。​欧阳修,号醉翁,北宋“庆历新政”失败后,欧阳修远放滁州来做知州。欧阳修来到滁州,其本以为,介乎江淮之间的滁州是一个偏僻之地,不料,却是“黄叶落空城,青山绕官廨”,“晴林紫榴坼,霜日红梨晒”。当过地方县令和中央官员的欧阳修深谙下情,有着丰富的从政经验,他清楚,对于滁州这样地僻物丰、民风纯朴的地方,应该为政宽简,多予少取。他发动全城上千民工,修筑了滁州的城墙。为加强社会治安,他亲自督率操练民兵。按照这样身体力行的行政方略治理滁州,虽不能“兼济天下”,而“独善其身”倒也可以为百姓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欧阳修心情自然好起来。滁州虽然地处偏僻,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不失为一座历史名城。滁城西南面的琅琊山风景秀丽,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的美称。山中的琅琊寺建于唐代大历六年(公元771年),距欧阳修时代已近300年。其间的寺、亭、井、塔,泉、台、碑、洞,互为映衬,意蕴隽永。“东晋王家住此溪,南山树色隔窗低。碑沉字没昔人远,谷鸟尤向寒花啼。”“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代先贤顾况的《题琅琊上方》、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对滁州山水的描述,更是让欧阳修沉醉。就是在这种境界、这种情致和滁州山水的交相辉映中,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葩丰乐亭、醉翁亭双双诞生了。关于建筑丰乐亭的缘起和目的,欧阳修在《丰乐亭记》中说:“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可见,修建丰乐亭缘起是因为一眼甘泉,作用是要在此会客、办公、饮茶、休息、寄情山水之乐,还要在亭前的山坡上教练民兵。至于醉翁亭,则是同一年晚几个月由僧人智仙在琅琊山中建造,馈赠给欧阳修,作为他为政之余休闲品茗、饮酒赋诗、与民同乐的场所。这里万峰浮翠,林壑尤美,鸟鸣泉响,石老云荒,朝暮气象变化,四时景观不同,日日来游,快乐无穷。
2023-07-10 13:40:591

帮我介绍一下后周世宗柴荣

中国后周皇帝。即柴荣。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人。后周太祖郭威的内侄和养子。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显德元年(954)继郭威为帝,对军事、政治、经济继续进行整顿。军事上,他严明军纪,赏罚分明,又检阅禁军,裁汰老弱,选留精锐,又募天下壮士,选取优异。政治上,他严禁贪污,惩治失职官吏。经济上,停废敕额(朝廷给予寺名)外的寺院,禁私度僧尼,收购民间铜器佛像铸钱,招民开垦逃户荒田;颁《均田图》,均定河南等地60州租赋,废除曲阜孔氏的免税特权。此外,还扩建京城开封,恢复漕运,兴修水利,修订刑律和历法,考正雅乐,纠正科举弊端,搜求遗书,雕印古籍等。显德二年起,伐后蜀,收秦(今甘肃秦安北)、凤(今陕西凤县东)、成(今甘肃成县)、阶(今甘肃武都东)4州;此后又3次亲征南唐,至显德五年,得南唐江北、淮南14州。六年,北伐辽,收复瀛(今河北河间)、莫(今河北任丘北) 、易(今河北易县)3州及瓦桥(在今河北雄县)、益津(在今河北霸州),淤口(在今河北霸州东信安镇)3关。六年五月,周世宗正欲乘胜进取幽州,却柴 荣:(公元921~959年),周世宗,一称柴世宗,邢州尧山柴家庄人(今河北邢台隆尧)。著名五代时期北周皇帝,后周世宗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955~959年为期五年,终年三十八岁。
2023-07-10 13:41:084

项羽究竟死于何处

乌江
2023-07-10 13:41:1915

安徽省哪些地方好玩啊?

山东:泰山、曲阜三孔、蓬莱阁、趵突泉、大明湖、微山湖、崂山、青岛海底世界、临沂蒙山、刘公岛、龙口南山景区x0dx0a 江苏:苏州园林、钟山风景区、周庄、连云港云台山、同里古镇、扬州瘦西湖、_直古镇、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三国水浒景区、太湖x0dx0a 河南:嵩山、龙门石窟、洛阳云台山、白云山、神农山、清明上河园、安阳殷墟、洛阳古都、尧山、青天河、桐柏山淮源风景区、宝天曼森林公园、黄河游览区x0dx0a 湖北:黄鹤楼、神龙架、武当山、葛洲坝、腾龙洞、武汉东湖、九宫山、古隆中、木兰天池、清江画廊、大洪山、洪湖蓝田生态旅游区、长江三峡湖北段x0dx0a 江西:庐山、井冈山、潘阳湖、婺源、龙虎山、滕王阁、三清山、仙女湖、三百山、武功山、瑶里风景区、景德镇、龟峰x0dx0a 浙江:杭州西湖、雁荡山、普陀山、天台山、千岛湖、天目山、乌镇、西塘古镇、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湘湖度假区、横店影视城、溪口滕头风景区、富春江、新安江、楠溪江、
2023-07-10 13:41:472

滁州的历史沿革

早在远古时期,先民们就在这片土地上采集耕耘、生息繁衍。考古发现多处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如濮家墩、侯家寨等遗址出土的先民生活使用的原始器具印证着历史年轮。夏商周时期,这里分布着一些部落方国,有钟离国、椒国等。“淮夷”部族经过长期开发和征战,逐步融入中原华夏文明。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滁地曾是诸侯争霸的分野。吴楚相争,攻战频繁,这里先属吴、越,后属楚,故有“吴头楚尾”之称。公元前559年,楚国令尹子囊率舟师沿滁河打到吴国的棠(今南京六合),当回撤到滁河叫“皋舟之隘”的地方(今南谯区汪郢与全椒县陈浅之间),被埋伏的吴人打得大败。秦汉一统天下分封郡国,江淮地属九江郡(又曾为淮南国)。在这片历经沧桑的土地上,发现多处秦汉时期的古遗址、古墓葬、古文物,印证着当年车辚辚,马萧萧,旌旗猎猎的铁血场面,民间至今还流传着楚汉相争霸王别姬一路悲歌的故事。定远有虞姬墓遗址,其博物馆内存放的汉画像石在淮河以南绝无仅有。 三国两晋时期,滁河称为“涂(chu)水”,今滁州市区一带称为“涂中”。三国时,江淮为魏吴争战之地,境内置县多因战乱而废弛。曹魏在江淮地区的争夺,构成对孙吴都城建邺(今南京)的直接威胁。吴军截涂水(滁河)筑“涂塘”,以水代兵,阻挡魏军。史载东吴与魏交兵,吴赤乌十三年(公元250年),吴王孙权遣兵10万,作堂邑(滁河下游今南京六合)涂塘,水淹北道,以阻魏兵南侵。所谓“涂塘”就是堰滁河水为塘。两晋之时,“涂中”为江淮军事重地。西晋咸宁五年(279年),晋武帝发六路大军攻吴,派镇东大将军琅琊王司马伷出击“涂中”。翌年2月,吴主孙皓遣使献玺于涂中,“一片降幡出石头”宣告投降。石头城即东吴都城建业(今南京),那时的“涂中”之城镇就是南京的桥头堡了。西晋“八王之乱”时,东晋元帝司马睿为琅琊王、南下建康(南京)镇东将军督都扬江明交广五州诸军事时,曾在滁州西南山中避难,运筹帷幄蓄势渡江,在南京建立了东晋王朝。今之滁州琅琊山就是唐代人因晋元帝司马睿曾“驻跸于此”而命山名。东晋南朝270多年间,南方的政治形势很不稳定,战争较多,政权更迭。北方民族不断南侵,南北割据对峙,大体沿淮河为界,江淮之间首当其冲成为战乱的前沿。咸安元年(371年)大司马桓温破前秦王鉴、张蚝军于全椒城内积玉桥。太元四年(379年),兖州刺史谢玄率三万精兵进驻白马塘(天长东北)打败前秦军队,安定江北。南北朝宋元徽元年(473年),置新昌郡,治涂中镇(滁州市区)。大同二年(536年)置谯州。陈太建七年(575年),移盱眙之北谯州于涂中镇,改称南谯州。在东晋建立前后的数十年间,中原地区数以百万计的人口流向南方,其中有士族地主,也有大量的劳动力,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技术也随之而来,这对于推进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与南朝统治中心建康一江之隔的“涂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地位重要,演变加剧。东晋统治者在南渡侨人比较集中的地区设置了与侨人籍贯同名的州、郡、县以及行政机构,叫做侨置,在当时也造成了一些建置版图的混乱。涂水流域在这一段时期内,建置迭更频繁,撤并立州郡县不断,曾先后侨置过顿丘、南谯郡等。公元473年,刘宋元徽元年设立新昌郡,新昌城(即今滁城)成为郡治所在。其后100余年间,又先后设过谯州、南谯州等。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正式设立滁州建置,州治在今滁州市区,隶属于扬州江都郡。自隋初始置滁州至今近1500年,滁州建置虽代有变迁,兴废交替,但滁州之名在唐宋元明清一统朝代却少有更改,滁州辖境相当今市区和来安、全椒两县及南京市浦口区部分地区;濠州辖境相当今凤阳、定远和明光;天长属泗州。 唐朝时,全国分为十道,市境属淮南道。唐武德三年(620)年复置滁州,置三县,即清流、全椒、永阳(三县隶滁州,治今滁州市区)。钟离、定远、招义(三县隶濠州,治今凤阳县)、天长(隶泗州)。其中永阳县建置于景龙三年(709年),五代十国时期改永阳县为来安县。天宝元年(742年)改滁州为永阳郡属淮南道扬州。天宝七年(748年)因改唐玄宗诞日“千秋节”为“天长地久节”,千秋县亦更名为“天长县”。唐中后期,出现藩镇割据,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社会矛盾加剧。天宝元年11月,淮西节度使刘展反唐,攻占滁州。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庞勋率农民出身的戍卒起义,义军将领丁从实率数千人攻破滁州,杀死刺史高锡望。到了广明元年(公元880年),黄巢农民军扫荡江淮,攻克滁州。唐朝灭亡后,经历了50年南北割据的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滁州先置于唐末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建立的吴国统治,后为南方“十国”的南唐政权所辖。(937年)杨行密部将徐温养子徐知诰(原名李升),夺取吴政权,都金陵,建国南唐。滁州成为拱卫金陵的江北重镇,南唐同光元年(923年)在滁州西北关隘处建清流关,雄伟险要,扼南北交通。柴世宗领导的后周与南唐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后周大将赵匡胤率军破清流关,大破南唐兵马,攻占滁州城。世宗率军亲征,夺取南唐在江淮的十几个州县,南唐求和,后周与南唐隔长江形成南北对峙局面,滁州成为前沿。柴世宗和后来成为宋太祖的赵匡胤在滁留下很多传说。如全椒神山寺有一口“柴王井”。北宋统一后,改道为路,宋代地方上有路、府、州、军、监之设。监设于矿冶、牧马、铸钱、产盐地区,军设于要冲之处。监、军多与府、州同级,府多设于较大而重要的州,各级长官称为知某府事、知某军州事、知某县事等。路在府州之上。市境分属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建隆元年(960年)滁州领清流、全椒、来安三县,属淮南东路(淮东);濠州领钟离、定远、招义三县,属淮南西路(淮西)。北宋统一后近百年之间,江淮地区不见干戈,人民生活较为安定。一批贤臣先后任职滁州。至道元年(995年)。王禹偁贬守滁州,善政爱民,深得后来的欧阳修景仰。王欧两人被滁州人称为“二贤”。包拯也曾任过定远和天长知县。庆历五年(1045年)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欧阳修任滁州知州,宽简施政,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寺僧智仙为其建醉翁亭,欧阳修为此写下了留芳百世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他又在丰山之侧建立了丰乐亭、醒心亭,并撰《丰乐亭记》、《菱溪石记》。欧阳修知滁是滁州历史上辉煌的一页。《醉翁亭记》使滁之山水天下扬名,欧阳修在滁期间,吸引了一大批著名文人士大夫对滁州的关注,或来游、访欧,或诗文唱和,如梅尧臣,苏舜钦、韩琦、富弼、范仲淹以及政见不同的王安石,还有后学门生如曾巩、苏轼等人。欧阳修逝世后,苏轼应滁州知州王诏之请,将“两记”写成碑帖,镌刻于石碑上,“欧文苏字”珠联璧合,成为世代瑰宝。南宋时,江淮一带又成为宋金对垒的前沿,滁州城先后九次被金兵所陷,百姓外逃,城垣残破,生产力受到破坏。滁州大地同时成为抗金的战场。主战派将领岳飞、韩世忠、张俊、李纲、杨沂中等,曾在江淮间给金兵以重创,滁州、天长、定远、全椒等地都发生过激战。乾道八年(1172年),辛弃疾出任滁州知州,简赋舒征,收容流亡,修整街市,发展生产,组织民众训练军事,抗御金兵,并向朝延上策“守江必先守淮”,再收复中原。辛弃疾还在滁州建起一座“繁雄馆”和一座“奠忱楼”,写下了充满收复失地之情的《声声慢·滁州旅次登楼作和李清宇韵》等词作。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大举南侵,南宋叛将李成领兵攻打滁州。知州向子伋面临大军压境,誓不投降,率滁军民在琅琊山摩陀岭一带垒石筑寨,抵抗强敌,最终壮烈阵亡。唐宋时期600年间,滁州经济社会发展与遭受破坏交替出现。唐代前期和北宋前期,由于统治新政和社会相对安定,江淮地区农业、水利、手工业在前代基础上有所发展,田亩扩大、户口增加,城镇形成规制。滁州城池格局形成于唐初。据《兵要地志》记载,唐武德三年(620年),城垣筑有子城、罗城、月城;永徽年间(650—655年),向东北扩展,城周达7里258步,呈“申”字格局,四门均设城楼。北宋时期,城池又几经修葺扩建。自欧阳修治滁始,滁州因名人效应和山水景观而成为北宋中后期的一座文化名城。《新唐书.地理志》记载“滁州有铜坑”。琅琊山铜矿古采坑中曾发现隋唐时期瓷片等遗迹。唐宋时期,南北方经济文化进一步交融,北宋末“靖康之难”,以及其后一段时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人口大迁移(第一次是两晋时期)。经济、政治、文化重心不断南移。滁州因地处江淮间,滁河水路连通长江,陆路交通驿道扼守南北,护卫金陵,成为渡江涉淮的跳板。地理区域的特点,常常使滁州成为割据和争夺的战场,“五代十国”时期战乱不断,南宋以后宋金南北对峙,滁州一带兵祸频仍,经济、民生每每遭受严重破坏。元朝创立行省制,市境先后属江浙行省之扬州路滁州,河南江北行省之扬州路滁州(辖今市区和全椒、来安二县)、安丰路濠州(辖今凤阳、定远二县)、淮安路泗州(辖今明光、天长二县)。 朱元璋起兵后在濠州奠定了建立明王朝的基础,后璋率兵南下攻占江淮重镇滁州,威胁金陵。至正十四年十月,朱元璋在滁设伏兵打败元朝丞相脱脱,次年,在滁州建太阳翊元帅府,率军渡江攻打元军,此后,又迎小明王韩林儿入驻滁州。 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定凤阳为中都。洪武三年,朱元璋追封已故的郭子兴为滁阳王,在滁州建滁阳王庙祭祀。明朝洪武六年,兵部在滁州设立管理放牧繁殖军马的机构—太仆寺。令滁州军民养殖马牛。明朝一些要员往来于中都(今凤阳)、南都(今南京)之间,如宋濂扈从太子经滁州游琅琊山,写下了有名的诗篇。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曾在滁州讲学,收罗戚贤等一批弟子,影响很大,王阳明离滁州后,滁州人在其讲学处建“阳明祠”以记之。江南才子文征明父子都与滁州结下了诸多缘分,在滁州留下诗文碑刻。陈琏、胡松为一代名宦。南太仆寺少卿冯若愚在醉翁亭内建“宝宋斋”,保护“欧文苏字”。明朝时期,滁州为南京直隶州,直隶于南京(治应天府,今南京市),领来安、全椒二县。其他州县仍为凤阳府管辖。明朝后期,崇祯八年(1635年),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农民军一部进占江北,次年正月攻滁州,太仆寺卿李觉斯知州刘大巩等率众守城,明总督卢象升率部驶援滁州,在城东至珠龙桥一带大战,打败农民军。清朝实行省、道、府、散州四级行政体制,市境初属江南省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年)置安徽省后,改属安徽省,至清末,凤阳、定远属凤阳府;明光、天长属泗州直隶州(治今泗县县城);来安、全椒及市区属滁州直隶州。 辛亥革命前后,皖东革命志士方绍舟等追随孙中山先生,反清、讨袁,光复起义,革命党人活动频繁。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皖东青年学生积极响应,新思潮在皖东传播很快。1926年,滁州各地先后成立中共党组织。民国16年(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到达滁州活动。5月28日下午,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乘铁甲专车北上停靠今滁州火车站,乘轿去琅琊山游览醉翁亭。民国26年(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占领滁州城,皖东各地先后沦陷。日军在皖东暴行累累。在抗日战场上,国民党军队(李宗仁指挥的第五战区)在津浦铁路南段和淮河一线进行了激烈的阻击战。皖东民众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人们用大刀、长矛、红缨枪、土枪土炮同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游击队,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建立了津浦路东、路西抗日根据地(后统称淮南抗日根据地)。刘少奇、罗炳辉、方毅、张云逸、张劲夫、郑位三、刘顺元等人曾在这里战斗。藕塘烈士陵园和半塔纪念碑昭示着先烈们的英雄业绩。1945年8月,抗战胜利。1946年,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新四军主力北撤,坚持深入敌后游击战,反“清剿”恢复淮南解放区,支援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迎接全国解放。1949年1月皖东全境解放。民国元年(1912年),安徽省废道、府、州、厅,各府州县直属省府,滁州改为滁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7年,北洋政府实行省、道、县三级行政体制,市境各县均属安徽省淮泗道,民国21年,析盱眙、滁县、定远、来安等县地置嘉山县。同年安徽省划分为10个行政专员督察区,其中凤阳、定远属第四专区,其余各县属第五专区(专署驻滁县)。
2023-07-10 13:41:541

滁州位于江淮之间

滁州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三角洲西部边缘,习惯称皖东.地理坐标为北纬31°51′一33°13′、东经117°09′一119°13′.行政区域总面积1.33万平方千米.市境自东南向北分别与江苏省南京市、扬州市、淮安市毗邻. 滁州市临江近海,承东接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京沪铁路,合宁高速公路,蚌宁高速公路穿越市境,待建中的京沪高速铁路,宁西铁路将在市境内通过,滁河航运直达长江.市区距南京市直线距离约50千米,属于南京都市圈内伙伴城市,一小时车程可达南京禄口机场. 滁州市辖琅琊,南谯两区,明光市(县级)天长市(县级),定远,来安,凤阳,全椒4县,总面积1.33万平方千米.下设78个乡、86个镇、14个街道办事处,233个居委会和2234个村民委员会.2003年未全市人口432.9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0万,人口出生率为9.96‰,死亡率为4.96‰,自然增长率为5‰. 滁州市地处江淮之间丘陵地带,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气候特征可概括为:冬季寒冷少雨,春季冷暖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气爽.全市年平均气温15.4℃,年平均最高气温20.1℃,年平均最低气温11.4℃,年平均降水量1035.5毫米.梅雨期长23天.年日照总时数2073.4小时.初霜为11月4日,终霜为3月30日,年无霜期210天.滁州市域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全市地貌大致可分为丘陵区、岗地区和平原区三大类型,地势西高东低,全市最高峰为南谯区境内的北将军岭,海拔399.2米,围绕丘陵分布的平台和波状起伏地带,构成岗地区,滁河、淮河沿岸和女山湖、高邮湖的滨湖地带是主要的平原区.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滁州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早在远古时期,先民们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劳作.考古发现了多处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夏、商、周时期,这里分布着一些部落方国,有钟离国、椒国等,沿淮“淮夷”部族经过长期开发和征战,逐步融入华夏文明. 春秋战国诸侯争霸,攻战频繁,这里曾为吴国、楚国分据,所谓“吴头楚尾”.秦统一中国又亡于暴政,接着楚汉相争,江淮一带至今仍流传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和“霸王别姬”一路悲歌的故事. 三国鼎立时期,滁州成为魏吴交兵的战场司马睿曾在滁州西南摩陀岭避难,琅琊山因此而得名. 经历了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争战,到隋唐时期,滁州的建置和城池基本成形.隋开皇9年(公元589年)始称滁州.唐代名宦李幼卿、韦应物、李绅、李德裕等先后任过滁州刺史,留下了一系列文物、古迹,诗词和史话. 北宋欧阳修贬任滁州,写下了流芳千古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和《丰乐亭记》,描述滁州山水之美和民风之淳,苏轼又将“两记”写成了碑贴,由此,滁州和琅琊山名扬四海,声播古今.南宋时期,江淮一带成为宋金对峙的前沿,抗金名将、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出守滁州,安定民生,简赋舒征,收容流亡,修整街市,发展生产,整军抵御金兵,滁州面貌为之一新.宋代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对滁州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元朝后期,凤阳县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的朱元璋起兵反元,经过十几年南征北战,推翻了元朝统治,建立了明王朝.凤阳府曾一度营造明代开国皇帝的都城,滁州曾直隶于京师.如今凤阳皇城遗址和皇陵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代滁州产生了许多学有功名的人物,如天长县因为名字好二由第九点为第一,并献甘露饼巴结皇帝的“状元”戴兰芬,卓有成就的女学者王贞仪,全椒“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的吴氏宗族等,在滁州历史上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全椒人吴敬梓于贫病交加中写出了举世闻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300多年来,这本名著以各种文本传播世界. 晚清,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江北皖东一线成为太平军与清王朝军队反复争夺的重要战场,1858年爆发了有名的乌衣之战. 在近代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滁州经历了辛亥革命的震撼,五四运动的启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皖东抗日根据地写下了不朽的史篇,刘少奇、陈毅、张云逸、罗炳辉等老一辈革命家曾转战于此.1949年1月,皖东全境解放,成立滁县行政专员公署,下辖9县. 建国后的滁州经历了几十年曲折发展的历程,1979年凤阳小岗村农民以石破天惊的大包干创举,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1992年12月,国务院批准滁州设立省辖地级市.今日滁州,正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一座新兴的工贸旅游城市,屹立在长江北岸. 自然资源 [编辑本段] 矿产资源:全市已探明矿产有52种,发现各类矿床、矿点近2000个.非金属矿产是本市矿产资源的优势,其中石英岩、铸型用砂、凹凸捧粘土矿以储量大、品质优闻名全国,岩盐、石膏、钙芒硝、石油是安徽省内唯一的非金属矿产.主要金属矿产有铜、铀、铁、金等. 水资源: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迳流量约27.8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为716立方米,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1000多座,总蓄水量23.08亿立方米.可利用长江、淮河等外水条件较好.地下水资源欠丰. 土地资源:全市有可耕地54.4万公顷,有林地19万公顷,其他用地30万公顷,难用地17.5万公顷,水域12.3万公顷. 动植物资源:全市有鸟类15目41科171种,爬行动物11种,两栖动物9种,兽类动物14种,;有云灌木树种85科187属414种,类属17种,中药材约900多种.全市珍稀树种有琅琊榆、醉翁榆、滁州水竹、珠龙油桐等. 滁州市旅游资源丰富,自然、人文景观具佳.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有名山、名亭、古关、古寺、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景观100多处.其中琅琊山、醉翁亭、凤阳明皇陵、白鹭岛风景区、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景观驰名中外.
2023-07-10 13:42:181

欧阳修《丰乐亭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欧阳修: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划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庆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诰知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推行新政的范仲淹等人相继被罢逐,欧阳修上书为他们辩诬,得罪权贵,以他事罗致其罪而被贬知滁州(今安徽滁县)。然而他没有消沉,不仅在那里留下较好的政声,而且在文学史上留下极其光辉的一页,写出了两篇极其优美的散文《丰乐亭记》和《醉翁亭记》。后者或许声名更盛,而前者亦为人推崇备至。如《石遗室论文》说:“永叔以序跋杂记为最长,杂记尤以《丰乐亭记》为最完美”,甚而至于贬低后者说:“辞意过于圆滑”。二者诚然不必轻加轩轾,但《丰乐亭记》文学价值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丰乐亭是作者于贬知滁州的第二年建立的,本篇就是记此事的。除此文之外,作者还曾在《与韩忠献五书》及《丰乐亭游春》等诗文中多次赞美丰乐亭周围的景色,显然于政事之暇在那儿游息已成为其生活的一大乐事。《宋史本传》称其“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在《丰乐亭记》中,那种豁达胸襟和民胞物与的情怀,通过高超的艺术技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使文章具有特殊的感人的力量。 文章首段简略地叙述了丰乐亭的来历,由饮水而溯源,见丰山奇景,“俯仰左右,顾而乐之”,因景之美,筑亭以便游,隐隐点出亭以丰山之可乐而得名。作者仿佛是高明的画家,用简炼的线条勾勒出一个人间奇境。“耸然”,见其高峻;“窈然”,见其幽深;“滑然”,见其盛大。而“与滁人往游其间”一句,则只是先点一笔,预作铺垫。 按一般行文,应接写“仰而望山,俯而听泉……”,然而作者却宕开一笔,插入历史的回溯,另辟蹊径地写出:“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这就给人以突兀之感,故清人评为“横空而来,气象淋漓”。作者没有点明其与上文的联系何在,迫使读者产生期待心理,继续读下去,真是“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故不发。”这种由眼前的山水进入到历史的追溯,打破时空的限隔,加深了文章的深度。赵匡胤在后周世宗显德三年(956)率兵在清流关大破南唐军队,生擒二将,平定了滁州。然后又以“考其山川,按其图记……而故老皆无在者”,将历史的遥想再拉回到现实中。这样写来,文章就有了波澜,突出了人世沧桑之感,令人感喟。更使人可叹的是历史的陈迹几无人知,“盖天下之平久矣”,近世的安定,竟然使滁人忘却了历史,对此,作者是有怵于心的,读之令人怦然心动。 妙就妙在作者将一层意思反复摩荡,生意俱出,似工于设色晕染的画家作画,意蕴无限。“自唐失其政……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正是此等手法。清人评其为“用前意重作一番,是文家咏叹法。”深得“文似看山不喜平”之妙。但又与上段有细微差别,以数语概括了上下数百年之治乱和群雄人主之废兴,眼界更其开阔,立论也益见卓识。“今滁介江淮之间……以乐生送死”一段,反映了承平时期人民安居乐业的情景。这就与唐末五代形成强烈对比,从而强调了“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乃是安乐的根源。至此作者的思路更为明晰了。开篇明写山川景物,实际正隐指承平生活,由此发生联想,“俯仰今昔,感慨系之,又增无数烟波”。二三段实用反衬法,以明太平之来之不易,欲人珍惜之意见于言外,这就是前人所谓规讽之意。 作者在《幽谷泉》诗中曾对滁人生活有较细致的描绘:“泉旁野人家……溉稻满春畴,鸣渠绕茅屋。生长饮泉甘,荫泉栽美木……自言今白首,未惯逢朱毂。顾我应可怪,每来听不足”,这正好可以与文中的“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相互补充。这里有一定的美化,但经过近百年的生产的发展,与兵连祸结的五代相比,显然好得多了。文章之所以能既有颂扬而又不失之谀,就是因为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第四段与首段遥遥呼应,具体描写山川景物之美,洋溢着欢快的气氛。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百姓的亲切关系,我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对山间四时景物的速写,与《醉翁亭记》颇相类似。而文中用了两个“幸”字,是将丰山可乐,丰成之乐与上之功德联结在一起的纽结,收煞有力,有万毫齐聚之妙。 最后交代作记之由在于“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这是一个既忠君又爱民的欧阳修真实心底的自白。 宋李耆卿《文章缘起》说:“记所以叙事识物,非常议论。”而此文却以议论为主,应该说这与“文与道俱”的文学观有关。他主张文章应该“所载者大且文”。(《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实际上,以小见大,好发议论几乎是唐宋八大家的特点,而欧公此文之妙在于移步换形,议论则大声镗鎝,写景则平淡自然,又复以悲歌慷慨济之,使文章不乏情韵,取得阴柔与阳刚相济的美学效果。 结构上既有古典园林曲径回廊之妙,又有黄河九曲一气流注的气势,从而成为山水旅游散文的上乘之作。
2023-07-10 13:42:251

《欧阳修 丰乐亭记》(欧阳修)全诗翻译赏析

欧阳修 丰乐亭记 欧阳修 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 欧阳修 丰乐亭记 【原文】 修既治滁之明年1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县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2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3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划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4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5,道其风俗之美6,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7,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庆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诰、知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 【注释】 1明年:第二年。 2顾:四周环视。 3及:等到。 4涵煦:滋润。 5因为:于是就。本:按照,根据。 6道:称赞。 7夫:用在句首的发语词,没有实在意义。宣:宣扬,宣传。 【译文】 欧阳修治理滁州的第二年,夏天才开始饮滁水,觉得水味甘甜。于是去问滁人,在州城南百步之近的地方找到了泉水,泉水之上是丰山高高耸立,下面幽谷深远潜藏,中间有清泉涌出,上下左右察看,看着觉得很快乐。于是开凿石头,疏通泉石,整平地面,建造一个亭子,而与滁州百姓在此地游乐。 滁州地方,在五代战乱的时候,是兵家必争的用武之地。过去太祖皇帝赵匡胤,曾经率领后周军队,大破南唐中主李景的军队十五万人于清流关山下,活捉了南唐军将领皇甫晖、姚凤于滁州东门之外,遂以平定了滁州。修曾经考查过滁州的山川地理,按照滁州地图,登上高处瞭望清流关,想找到皇甫晖、姚凤被擒捉的地方,但是当地经历过此事的老人都去世了,一个也没有找到。大概天下太平的时间已很久了,大家已经忘记这件事了。 自从唐朝末年政治腐败,海内分崩离乱,英雄豪杰四起相争,所在的地方今为此国、明为敌国,简直数不过来。到了大宋朝承受天命,圣人出世而四海统一,一向凭借地势险要之处,都削平消磨掉了。一百多年间,漠不相关,只见到山高水清,山川依旧。想问以前的事,而遗老都不在人世了。现在滁州介于长江、淮河之间,船只车马、商贾行贩、四方宾客不到这地方来,百姓看不到外面的事情,却安逸舒畅地耕种田地,取得衣食,愉快地生活,送走死者,哪里知道皇帝朝廷的恩德。休养生息,生儿育女,世代相传,已有百年之久了。 修到滁州来,很喜欢此地偏僻,诸事简单,又爱民风民俗的安闲舒逸。既然到了泉水于山谷之间,就每天和滁人向上仰望高山,向下听泉水的声音。采取幽香芬芳的花草,在高大的树木下乘凉。秋冬时的风霜冰雪,山势峻峭,露水滴滴,更觉清爽宜人。四时的景致,没有不可爱的。幸运的是当地百姓,因年成好五谷丰登,喜欢和我一道游乐。于是就根据此地山川秀丽,道说其风俗的淳朴,使百姓知道所以能安享丰年的快乐,是有幸生在太平无事的年月。宣扬皇上的恩德,以与百姓共同快乐,是刺史本职的事情,于是做了这篇文章,来记载并命名这个亭子。 庆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诰、知滁州军州事欧阳修作。 【评析】 庆历三年时北宋实行新政,不久后就宣告失败。杜衍、范仲淹等主张新政的大臣们相继被贬斥放逐,欧阳修上书为其辩护,最终也被贬于滁州。本篇就写于欧阳修被贬到滁州之后的庆历六年(1046)。滁州在五代时长期遭受战乱,宋初时朝廷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百年之后已恢复了一些元气。滁州西南琅琊山风景优美,欧阳修闲暇之时,经常到此地寻幽访胜,辟地筑亭。本文正描绘了修筑丰乐亭的经过及欧阳修与民共同游览的「乐」的情景,并且还对滁州从战乱到和平的变迁进行了勾勒,并呼吁大家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2023-07-10 13:42:311

今滁介于江淮间……译文

如今,滁州处在长江、淮河之间,是乘船坐车的商人和四面八方的旅游者不到的地方。百姓活着不知道外面的事情,安心耕田穿衣吃饭,欢乐地度过一生,死后被人送进坟墓。有谁晓得这是皇帝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滋润化育到一百年的长久呢!  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民风安恬闲适。既已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便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花草,夏天荫凉于茂密的乔木,秋迎风霜,冬赏冰雪。秋冬的刻削裸露,春夏的清幽秀茂,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民众也为年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他们推求这里的山川形胜,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使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
2023-07-10 13:42:391

课外文言文《丰乐亭记》

http://baike.baidu.com/view/261053.htm
2023-07-10 13:42:504

丰乐亭记中 今滁介于江淮之间的翻译

如今,滁州处在长江、淮河之间,是乘船坐车的商人和四面八方的旅游者不到的地方。百姓活着不知道外面的事情,安心耕田穿衣吃饭,欢乐地度过一生,死后被人送进坟墓。有谁晓得这是皇帝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滋润化育到一百年的长久呢!  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民风安恬闲适。既已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便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花草,夏天荫凉于茂密的乔木,秋迎风霜,冬赏冰雪。秋冬的刻削裸露,春夏的清幽秀茂,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民众也为年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他们推求这里的山川形胜,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使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
2023-07-10 13:42:591

丰乐亭记文言文翻译阅读感悟

1. 文言《丰乐亭记》(节选)翻译 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我来到这里,喜欢这地方僻静,而且政事简单,又喜爱它的风俗安宁闲适。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又庆幸这里的百姓喜欢那年景的丰收,高兴同我一起游玩 中心句: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与醉翁亭记写景相似的句子:“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作者为什么要用丰乐亭命名:欧阳修的散文,语言简洁,含义深远。多角度、深层面地写出了“丰乐亭”的“乐”意。 “丰乐亭”的命名是突出“丰乐”二字,并“宣上恩德”。 与醉翁亭记表达相同政治的是:与民同乐。 2. 《丰乐亭记》的翻译 按你的要求译文; 如今,滁州处在长江、淮河之间,是乘船坐车的商人和四面八方的旅游者不到的地方。百姓活着不知道外面的事情,安心耕田穿衣吃饭,欢乐地度过一生,死后被人送进坟墓。有谁晓得这是皇帝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滋润化育到一百年的长久呢! 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民风安恬闲适。既已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便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花草,夏天荫凉于茂密的乔木,秋迎风霜,冬赏冰雪。秋冬的刻削 *** ,春夏的清幽秀茂,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民众也为年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他们推求这里的山川形胜,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使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 全文翻译; 我担任滁州的太守后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觉得甘甜。向滁州人讯问泉水的发源地,就在距离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处。它的上面是丰山,高耸地矗立着;下面是深谷,幽暗地潜藏着;中间有一股清泉,水势汹涌,向上涌出。我上下左右地看,很爱这里的风景。因此,我就叫人疏通泉水,凿开石头,拓出空地,造了一座亭子,于是我和滁州人在这美景中往来游乐。 滁州在五代混战的时候,是个互相争夺的地区。过去,太祖皇帝曾经率领后周兵在清流山下击溃李景的十五万军队,在滁州东门的外面活捉了他的大将皇甫晖、姚凤,就这样平定了滁州。我曾经考察过滁州地区的山水,查核过滁州地区的图籍,登上高山来眺望清流关,想寻找皇甫晖、姚凤被捉的地方。可是,当时的人都已经不在,因为天下太平的时间长久了。 自从唐朝败坏了它的政局,全国四分五裂,英雄们全都起来争夺天下,到处成为敌国的,哪能数得清呢?到了大宋朝接受天命,圣人一出现,全国就统一了。以前的凭靠险要的割据都被削平消灭。在一百年之间,静静地只看到山高水清。要想问问那时的情形,可是留下来的老年人已经不在人世了。如今,滁州处在长江、淮河之间,是乘船坐车的商人和四面八方的旅游者不到的地方。百姓活着不知道外面的事情,安心耕田穿衣吃饭,欢乐地度过一生,死后被人送进坟墓。有谁晓得这是皇帝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滋润化育到一百年的长久呢! 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民风安恬闲适。既已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便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花草,夏天荫凉于茂密的乔木,秋迎风霜,冬赏冰雪。秋冬的刻削 *** ,春夏的清幽秀茂,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民众也为年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他们推求这里的山川形胜,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使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 而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便写下“丰乐”二字来给这座亭子命名。太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诰、知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 3. 关于丰乐亭记的阅读 文言文阅读:《丰乐亭记》及答案 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皇上)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指欧阳修)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1.选出加粗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A.安此丰年之乐 安于畎亩衣食 B.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朝而往,暮而归 C.幸生无事之时也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 D.四方宾客之所不至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翻译句子。①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②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子游也。 3.文段中点明了作者写作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所写景物与《醉翁亭记》中描写的景物相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 5.本文段选自欧阳修的《丰乐亭记》,结合文段,想想作者为什么要以“丰乐亭”来命名。________ 6.从文段可以看出,作者表现出了与《醉翁亭记》一文相同的政治理想,就是:________(不超过5个字)。 答案: 1.D 2.①喜欢滁州地方偏僻而政事简略,又爱这里的人习惯于安适清闲。②又幸好当地百姓为他们获得丰收的年景而高兴,因而爱和我一同游玩。 3.夫宣上因德,以与民同乐,刺史之事也。 4.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5.因为当地百姓获得丰收,生活和美快乐,作者又与民同乐,所以以此命名 4. 丰乐亭记 翻译下文 我来到这里,喜欢这地方僻静,而政事简单,又喜爱它的风俗安宁闲适。 在山谷之间找到这泉水以后,就经常同滁州人在这里抬头望山,低头听泉声。采摘幽香的山花,躲在乔木下乘凉,经过风霜冰雪,山水更加清楚地显露出秀美,四季的景色没有什么不可爱的。 又庆幸这里的百姓喜欢那年景的丰收,高兴同我一起游玩,于是我根据这里的山水,称道这里的风俗的美好,使百姓知道能够安享这丰收年景的欢乐的原因,是幸运地生活在太平无事的年代。宣传皇上百姓共同欢乐,这是州官的事情。 于是,我写下这篇文章,来给这座亭子命名。 5. 课外文言文《丰乐亭记》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译文: 我到滁州任知州的第二年夏天,才饮到滁州一处甘甜的泉水。向滁州人打听,在州城南百步远近的地方找到了泉源。上有丰山高耸而突兀,下有溪谷幽静而深藏,其中一道清冽的泉水,水势盛大,向上喷涌。我上下左右观看,非常高兴。于是凿开岩石,疏通泉流,开辟出一片地方建筑亭子,与滁州的人们前往游乐。 滁州在五代战乱的时候,是兵家用武的地方。当年,太祖皇帝曾率领周朝的军队在清流山下打败李璟的兵马十五万人,活捉南唐将领皇甫晖、姚凤于滁州东门之外,于是平定了滁州。我曾经考察过当地的山川形势,研究地方志,登上高处了望清流关,希望能找到皇甫晖、姚凤被擒的地方。但当年亲历战事的人都不在了,因为天下平定已经很久了。自从唐代政治颓败,海内四分五裂,天下豪杰并起,相互争夺,到处都是敌对政权,数也数不清。到了宋朝承受天命,圣人出世,四海统一。过去凭借山川险阻称王称霸的人,有的被铲平,有的自行消亡,百年之间,冷清清地只见清流山依旧高耸,清流河仍然清澈。想问当时战争情况,经历过的人都早已死去了。 今天滁州位于江淮之间,地方偏僻,是船只车辆、商贾游客都很少到的地方。百姓生下来就不见外地的事情,安心于耕田种地,穿衣吃饭,养老送终。谁能知道皇上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如雨露滋润、阳光普照达百年之久呢! 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民风安恬闲适。既已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便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来游,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花草,夏天荫凉于茂密的乔木,秋迎风霜,冬赏冰雪。秋冬的刻削 *** ,春夏的清幽秀茂,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民众也为年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他们推求这里的山川形胜,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使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而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 于是便写了这篇文章,并给亭子起名为丰乐。 6. 丰乐亭记的翻译 我担任滁州的太守后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觉得甘甜。 向滁州人讯问泉水的发源地,就在距离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处。它的上面是丰山,高耸地矗立着;下面是深谷,幽暗地潜藏着;中间有一股清泉,水势汹涌,向上涌出。 我上下左右地看,很爱这里的风景。因此,我就叫人疏通泉水,凿开石头,拓出空地,造了一座亭子,于是我和滁州人在这美景中往来游乐。 滁州在五代混战的时候,是个互相争夺的地区。过去,太祖皇帝曾经率领后周兵在清流山下击溃李景的十五万军队,在滁州东门的外面活捉了他的大将皇甫晖、姚凤,就这样平定了滁州。 我曾经考察过滁州地区的山水,查核过滁州地区的图籍,登上高山来眺望清流关,想寻找皇甫晖、姚凤被捉的地方。可是,当时的人都已经不在,因为天下太平的时间长久了。 自从唐朝败坏了它的政局,全国四分五裂,英雄们全都起来争夺天下,到处成为敌国的,哪能数得清呢?到了大宋朝接受天命,圣人一出现,全国就统一了。以前的凭靠险要的割据都被削平消灭。 在一百年之间,静静地只看到山高水清。要想问问那时的情形,可是留下来的老年人已经不在人世了。 如今,滁州处在长江、淮河之间,是乘船坐车的商人和四面八方的旅游者不到的地方。百姓活着不知道外面的事情,安心耕田穿衣吃饭,欢乐地过日子,一直到死。 有谁晓得这是皇帝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滋润化育到一百年的长久呢! 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民风安恬闲适。既已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便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 春天采摘幽香的花草,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乘凉,秋迎风霜,冬赏冰雪。秋冬草木凋零,山岩 *** ,春夏的清幽秀茂,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 民众也为年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他们推求这里的山川形胜,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使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 而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便写下“丰乐”二字来给这座亭子命名。 太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诰、知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 7. 丰乐亭记的原文和译文 [原文]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译文〕 我治理滁州以后的第二年春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觉得甘甜。向滁州人讯问泉水的所在地,就在距离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处。它的上面是丰山,高耸地矗立着;下面是深谷,幽暗地潜藏着;中间有一股清泉,水势汹涌,向上涌出。我上下左右都 看过,很爱这里的风景。由于这样,我就叫人疏通泉水,凿开石头,拓出空地,造了一座亭子,就同滁州人在那里游玩。 滁州在五代混战的时候,是个互相争夺的地区。过去,太祖皇帝曾经率领后周兵在清流山下击溃李景的十五万军队,在滁州东门的外面活捉了他的大将皇甫晖、姚凤,就此平定了滁州。我曾经考察过滁州地区的山水,查核过滁州地区的图籍,登上高山来眺望清流关,想寻找皇甫晖、姚凤被捉的地方。可是,当时的人都已经不在,因为天下太平的时间长久了。 自从唐朝败坏了它的政局,全国四分五裂,英雄们全都起来争夺天下,到处成为敌国的,哪能数得清呢?到了大宋朝接受天命,圣人一出现,全国就统一了。以前的凭靠险要的割剧都被削平消灭,在一百年之间,静静地只看到山高水清;要想问问那时的情形,可是留下来的老年人已经死光了。如今,滁州处在长江、江淮之间,是乘船坐车的商人和四面八方的旅游者不到的地方,百姓活着不知道外面的事情,宝刀不老耕田各地和穿衣吃饭,欢乐地度过一生,死后被人送进坟墓。有谁晓得这是皇帝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滋润化育到一百年的长久呢! 我来到这里,喜欢这地方僻静,而且政事简单,又喜爱它的风俗安宁闲适。在山谷之间找到这泉水以后,就经常同滁州人在这里抬头望丰山,低头听泉声;春天采摘幽香的山花,大旱天托庇在乔木下乘凉,妻了秋冬两季,经过风霜冰雪,山水更加清楚地显露出明净秀美,四季的景色没有什么不可爱的。双庆幸这里的百姓喜欢那年景的丰收,高兴同我一起游玩,因此我根据这里的山水,称道这里的风俗的美好,使百姓知道能够安享这丰收年景的欢乐的原因,是幸运地生活在太平无事的时代啊。 宣传皇上的恩德来和百姓共同欢乐,这是州官的事情。因此,我写下这篇文章,来给这座亭子命名。 8. 《丰乐亭记》译文 丰乐亭记 译文: 我到滁州任知州的第二年夏天,才饮到滁州一处甘甜的泉水。向滁州人打听,在州城南百步远近的地方找到了泉源。上有丰山高耸而突兀,下有溪谷幽静而深藏,其中一道清冽的泉水,水势盛大,向上喷涌。我上下左右观看,非常高兴。于是凿开岩石,疏通泉流,开辟出一片地方建筑亭子,与滁州的人们前往游乐。 滁州在五代战乱的时候,是兵家用武的地方。当年,太祖皇帝曾率领周朝的军队在清流山下打败李璟的兵马十五万人,活捉南唐将领皇甫晖、姚凤于滁州东门之外,于是平定了滁州。我曾经考察过当地的山川形势,研究地方志,登上高处了望清流关,希望能找到皇甫晖、姚凤被擒的地方。但当年亲历战事的人都不在了,因为天下平定已经很久了。自从唐代政治颓败,海内四分五裂,天下豪杰并起,相互争夺,到处都是敌对政权,数也数不清。到了宋朝承受天命,圣人出世,四海统一。过去凭借山川险阻称王称霸的人,有的被铲平,有的自行消亡,百年之间,冷清清地只见清流山依旧高耸,清流河仍然清澈。想问当时战争情况,经历过的人都早已死去了。 今天滁州位于江淮之间,地方偏僻,是船只车辆、商贾游客都很少到的地方。百姓生下来就不见外地的事情,安心于耕田种地,穿衣吃饭,养老送终。谁能知道皇上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如雨露滋润、阳光普照达百年之久呢! 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民风安恬闲适。既已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便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来游,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花草,夏天荫凉于茂密的乔木,秋迎风霜,冬赏冰雪。秋冬的刻削 *** ,春夏的清幽秀茂,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民众也为年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他们推求这里的山川形胜,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使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而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 于是便写了这篇文章,并给亭子起名为丰乐。 太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诰、知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 .cn/lb5000/topic.cgi?forum=34&topic=6442
2023-07-10 13:43:051

《丰乐亭记》文言文翻译

《丰乐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除记述建丰乐亭的经过及与滁人共游之乐外,还描绘了滁州从战乱到和平的变迁,从而寄托了安定来之不易,应予珍惜的命意和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丰乐亭记》文言文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丰乐亭记》原文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辉、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辉、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丰乐亭记》翻译/译文 我担任滁州太守后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觉得甘甜。于是向滁州人询问泉水的发源地,就在距离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处。它的上面是丰山,高耸地矗立着;下面是深谷,幽暗地潜藏着;中间有一股清泉,水势汹涌,向上涌出。我上下左右地看,很爱这里的风景。因此,我就叫人疏通泉水,凿开石头,拓出空地,造了一座亭子,于是我和滁州人在这美景中往来游乐。 滁州在五代混战的时候,是个互相争夺的地区。过去,太祖皇帝曾经率领后周兵在清流山下击溃李景的十五万军队,在滁州东门的外面活捉了他的大将皇甫晖、姚凤,就这样平定了滁州。我曾经考察过滁州地区的山水,查核过滁州地区的图籍,登上高山来眺望清流关,想寻找皇甫晖、姚凤被捉的地方。可是,当时的人都已经不在,大概是天下太平的时间长久了。自从唐朝败坏了它的政局,全国四分五裂,英雄豪杰们全都起来争夺天下,到处都是敌对的政权,哪能数得清呢?到了大宋朝接受天命,圣人一出现,全国就统一了。以前的凭靠险要的割据都被削平消灭。在一百年之间,静静地只看到山高水清。要想问问那时的情形,可是留下来的老年人已经不在人世了。如今,滁州处在长江、淮河之间,是乘船坐车的商人和四面八方的旅游者不到的地方。百姓活着不知道外面的事情,安心耕田穿衣吃饭,欢乐地过日子,一直到死。有谁晓得这是皇帝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滋润化育到一百年的长久呢! 我来到这里,喜欢这地方僻静,而政事简单,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士人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乘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肃秀美,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那时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此根据这里的山脉河流,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让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就写下这篇文章来为这座亭子命名。 《丰乐亭记》注释 丰乐亭:在今安徽滁州城西丰山北,为欧阳修被贬滁州后建造的。苏轼曾将《丰乐亭记》书刻于碑。《舆地纪胜》:“淮南路滁州:丰乐亭,在幽谷寺。庆历中,太守欧阳修建。”清《一统志》:“安徽滁州丰乐亭在州西南琅琊山幽谷泉上。欧阳修建,自为记,苏轼书,刻石。” 明年:第二年,即庆历六年。 问诸滁人:向滁人打听泉水的出处。诸,兼词,之于。《与韩忠献王书》:“山川穷绝,比乏水泉,昨夏天之初,偶得一泉于川城之西南丰山之谷中,水味甘冷,因爱其山势回抱,构小亭于泉侧。”又有《幽谷泉》诗。 耸然而特立:高峻挺拔地矗立着。耸然,高耸的样子。特,突出。 窈然:深幽的样子。 滃然:水势盛大的样子。 俯仰:这里为环顾的意思。 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干戈:古代兵器,此指战争。 “昔太祖”五句:公元956年,宋太祖赵匡胤为后周大将,与南唐中主李璟的部将皇甫晖、姚凤会战于滁州清流山下,南唐部队败于滁州城。随后赵匡胤亲手刺伤皇甫晖,生擒皇甫晖、姚凤,夺下滁州城。《资治通鉴》后周纪三:“······太祖皇帝引兵出后,晖等大惊,走入滁州,欲断桥自守。太祖皇帝跃马兵麾涉水,直抵城下。······一手剑击晖中脑,生擒之,井擒姚凤,遂克滁州。”周,指五代时后周。李景,即李璟,南唐的中主。清流山,在今滁州城西南。 图记:指地图和文字记载。 清流之关:在滁州西北清流山上,是宋太祖大破南唐兵的地方。 “所在”二句:指到处都割据称王,难以计算。胜,尽。 及:等到。 圣人出而四海一:指宋太祖赵匡胤统一天下。 “向之凭恃险阻”二句:如先前那些凭借险阻称霸的人,有的被诛杀,有的被征服。向,从前。 遗老:指经历战乱的老人。 舟车商贾:坐船乘车的商人。 畎:田地。 乐生送死:使生的快乐,礼葬送死。《孟子·离娄》:“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涵煦:滋润教化。 事简:公务简单。 掇幽芳而荫乔木:春天采摘清香的花草,夏天在大树荫下休息。掇,拾取。荫,荫庇,乘凉。 “风霜”二句:秋天刮风下霜,冬天结冰下雪,经风霜冰雪后草木凋零,山岩裸露,更加清爽秀丽。刻露,清楚地显露出来。 岁物:收成。 刺史:官名,宋人习惯上作为知州的别称。欧阳修此时为滁州知州,根据习惯自称为刺史。 名:起名,命名。 《丰乐亭记》赏析/鉴赏 全文可分三段。首段简介建亭的缘起。文章一开始就特意点明时间,即在他到滁的第二年,也就是初具政绩之时,其中已含乐意。滁地“山州穷绝,比乏水泉”。而当炎炎夏日,竟“偶得一泉于城之西南丰山之谷中,水味甘冷”(欧阳修《与韩忠献王书》),作者喜出望外,亲临考查:“俯仰左右,顾而乐之。”文章至此,正面点明“乐”字。于是喜悦之情,一气流注:“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筑亭的目的,又是欲“与滁人往游其间”。由自我庆幸到与民同乐,在一片欢乐意绪中莫定题旨。 第二段通过对滁州历史的回顾和地理位置的介绍,歌颂了宋王朝结束战乱,使人民安居乐业的功德。为了突出主题,作者只写了宋朝以前故乱的历史。并通过今昔对比的手法来表现主题的。“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这一段是写历史。表现了滁州过去的战事和宋太祖赵匡撤的勇武,赞扬了宋朝开国皇帝的武功。“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这一段是写当代。昔日的战场,如今已经难于考察其具体地点了。因为“故老”都已不在了,天下太平日子已经很久了,这是第一层对比。 从“自唐失其政”到“涵煦百年之深也”是第二层对比。这一段通过对人间沧桑的感慨,又一次颂扬了宋王朝统一国家、让人民休养生息的功德。作者俯仰今昔。反复抒发感叹,使文章充满了感情,这两层对比,也都是与文章题目和主题相照应的。写“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又写“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都是为了说明当时的百姓不能“丰乐”。而“圣人出而四海一”以后,百姓能够丰足安乐,则是“上之功德”。进一步证明四海安乐的局而来之不易,弥足珍贵。 最后一段段回应开端,具体写出“与滁人往游其间”之乐,归结主题。文中写作者“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的四时之景,凝炼而生动;道滁地风俗之美,淳厚而安闲。段中,交错用了四个“乐”字,琳漓酣畅地抒写了欧公此时的愉悦情怀。首先作者庆幸自己远脱风波而“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一乐也;滁人“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二乐也;作者纵谈古今,意在让人民了解“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李之时也”,三乐也;凡此种种,皆因“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是地方官应做之事,四乐也。这就将首段“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之事,说得端庄入理。 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是借写景而抒情,情景交融。文章用了大量笔墨写滁州的山水景色,从中流淌出作者丰富的情感。战乱之时,好山好水不过是为了割据称王的“凭侍险阻”;在世事变迁的过程中,也只是“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而在百姓安居乐业的当时,则“四时之景,无不可爱”。欧阳修写景有很深的功力。文中仅用“掇幽芳而萌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这十五个字就把一年四季四时之景的特点表现出来了。“掇幽芳而荫乔木”是通过人的动作来写春夏之景;“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则是用人的感受来写秋冬之色。文短情深,不仅反映出当时作者的心境。而且反映出作者高度的概括能力和精确的表达能力。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7][59-60]-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1072年9月22日,欧阳修在家中逝世,享年六十六岁。
2023-07-10 13:43:261

在乙文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取亭名为丰乐亭

乙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取亭名为“丰乐亭”?(用文中词语回答)答:乐其岁物之丰成;安此丰年之乐附原文:〔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庐陵欧阳修也”。〔乙〕修之来此①,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②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③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④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欧阳修《丰乐亭记》)〔注释〕①此:指滁州。②掇:拾取,采取 ③上:皇上 ④刺史:代称知州。写此文时,作者为滁州知州。
2023-07-10 13:43:362

丰乐亭记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民乐其岁物之丰成。热爱劳动人民。这句话的意思是:宣扬君主的恩德和与民众共乐,这是刺史份内之事啊。宣扬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封建忠君爱民思想,但在今天也可理解为地方官员应该忠于职守,勤政爱民,与民同乐。总体上说这一思想具有较大的弹性,在今天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辩证地理解接受。
2023-07-10 13:44:164

什么而望什么

rs。。
2023-07-10 13:44:424

滁州历史简介100字

春秋,楚灵王(公元前540~529年)时,今滁地属楚之椒邑。楚平王十一年(前518年)吴楚攻伐,楚败,境域属吴。  战国时期,吴夫差二十三年(前473年),越灭吴,滁属越。楚惠王四十四年(前445年),楚扩地至泗水之上,复属楚。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楚亡,滁属秦。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建立郡县制,分全国为36郡,滁为九江郡东城县所领。  西汉高祖四年(前203年),改九江郡为淮南国,滁为建阳、全椒、东城三县分领。元狩元年(前122年),废淮南国,复属九江郡。元封五年(前106年),隶扬州刺史部九江郡。新莽年间(公元9~13年),改九江为延平,东城为武城。  东汉建武二十七年(51年),光武帝为表彰马成平定江淮的战功,封全椒为其侯国,省建阳入全椒,属扬州刺史部九江郡。建初四年(79年),滁随全椒划属下邳国;建安十一年(206年),废下邳国,仍复旧治。  三国时,吴魏相争,江淮为争战之地。吴废全椒县置屯田都尉,在境内屯田练兵。吴赤乌十三年(250年),“孙权遣兵十万,作棠邑涂塘以淹北道”。涂水,即今之滁河。   古滁州城西晋咸宁五年(279年),晋武帝平吴,遣琅琊王司马怞出“涂中”,翌年二月,吴主孙皓献玺即此地。滁始见“涂中”地名。太康元年(280年),属扬州淮南郡,为全椒、东城县分领。  东晋,涂中为江淮军事重地。因战乱,移民南渡。王导行“侨寄法”,于今来安县东1公里处侨置顿丘郡,隶北徐州。隆安年间(397~401年),改顿丘郡为顿丘县,隶雍州秦郡。  南北朝,刘宋永初元年(420年),顿丘县改隶南豫州。元嘉八年(431年)八月,以沛县并入顿丘县,改隶南兖州。  【二】建城时期(南北朝:新昌郡、谯州、南谯州)  南朝宋元徽元年(473年)冬十月,割秦郡之顿丘、梁郡之谷熟、历阳之赞立新昌郡,移郡、县(顿丘)治于新昌城(今滁城),隶徐州。南齐永明元年(483年),为新昌郡顿丘县治,改属北徐州。梁大同二年(536年)立谯州,治新昌城,领新昌郡顿丘县。梁太清三年(549年)入东魏,谯州治新昌城,领新昌郡顿丘县,别设赤湖(州西10公里,治今赤湖铺)、荻港(州北12.5公里,治今沙河镇白米村郑郢南)、薄阳(州南10公里,治今薄阳坝)三县,旋废。天保三年(552年)入北齐,改顿丘为新昌县,属谯州新昌郡。太建五年(573年)入陈,太建七年三月,移盱眙之北谯州镇于新昌城,始以此称为南谯州。太建十一年,入北周,复置顿丘县仍属南谯州新昌郡。  【三】滁州(隋朝-清朝)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新昌郡,省高塘、乐钜入顿丘,改名新昌县,改南谯州为滁州。开皇十八年,改新昌县为清流县。大业三年(607年),废滁州,仍置清流县,改属江都郡。  唐武德三年(620年),复置滁州,治清流县,又以全椒县来属。贞观元年(627年),隶淮南道。景龙三年(709年),析清流县东之地置永阳县。天宝元年(742年),改滁州为永阳郡,治清流县。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滁州,领清流、全椒、永阳3县。  五代十国时期,历吴、南唐、后周,仍置滁州清流县。  北宋初,滁州(永阳郡军)直隶京师,领清流、全椒、来安3县。至道三年(997年),滁州属淮南路;熙宁五年(1072年)属淮南东路。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置滁濠镇抚使,寻废。绍兴五年,省来安入清流县。绍兴十八年复析置来安县;乾道九年(1173年),废来安县为镇,淳熙二年(1175年)复置。嘉熙年间(1237~1240年),移州治王家沙;景定五年(1264年)复治清流县。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滁州为路,清流县属江淮行省滁州路;至元二十年复置滁州,领清流、全椒、来安3县,属江淮行省扬州路;至元二十一年,属江浙行省扬州路;至元二十八年,改属河南江北行省扬州路。  明洪武初,省清流、全椒及来安3县入滁州。洪武七年(1374年),滁州属凤阳府,洪武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全椒、来安县。洪武二十二年二月,滁州直隶京师。永乐年间(1403~1424年),改隶南京。景泰年间(1450~1456年),属庐凤淮扬巡抚。  清顺治二年(1645年),滁州属江南省安庐滁和道;顺治六年,直属江南省;顺治十八年隶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年),改属安徽布政使司。乾隆二十五年八月(1760年10月),直属安徽省。同治四年(1865年)六月,隶安徽省安庐滁和道,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废道。  【四】滁县(1912年-1983年)  民国元年(1912年)4月,改滁州为滁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6月属安庆道,10月划属安徽淮泗道。民国17年8月,废道,直属安徽省。民国21年10月,划属安徽省第五行政督察区,县政府驻地滁城。民国26年12月,滁县政府驻地先后流驻含山县仙踪镇、全椒县古河及境内施家集等地。民国27年11月,属皖北行署第五行政督察区。  民国26年12月18日,日本侵略军侵占滁城,成立维持会,民国29年,于滁城建立伪滁县政府。  民国29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境内津浦路西地区建立滁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地施家集;8月,属皖东津浦路西各县抗敌联防委员会办事处。民国32年2月,改称滁全(椒)县,11月改为滁县。民国34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全椒县西北部部分区、乡与滁县津浦路西区域合并(滁城及境内津浦路东地区为滁县政府占领),复置滁全县,县政府驻施家集,属淮南津浦路西专员公署。民国34年11月,定远县东南部与滁全县合并,改称定滁全县,县政府驻常山岭,属华中苏皖边区第四行政区;民国35年7月中共定滁全政权北撤山东。民国37年4月,重建定滁县,属淮南苏皖边区津浦路西行政区,6月属江淮第四行政区。  民国38年1月24日,滁县解放,在境内东部置滁县,县政府驻滁城,属江淮第一行政区;2月,在境内西部及定远县藕塘区域建立定滁县,驻地施家集,属江淮第四行政区;6月,撤销定滁县,原滁县之辖区仍归滁县建制,改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滁县行政区。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滁县属皖北人民行署滁县行政区;1952年4月属安徽省滁县专区。1956年1月撤销滁县专区,改属安徽省蚌埠专区;1961年3月,复属安徽省滁县专区。1971年3月,属安徽省滁县地区。  【五】滁州市(县级:1983年-1992年)  1982年11月1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滁县,以原滁县行政区域改设滁州市;1983年12月24日,正式建立滁州市。  【六】滁州市(地级:1992年-今)[1]  1992年12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滁县地区、滁州市,设立滁州市(地级)和滁州市琅琊区、南谯区,市人民政府驻琅琊区育新路(今迁至琅琊区琅琊东路)。琅琊区辖东门、南门、西门、北门、琅琊、清流、扬子7个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驻丰乐路;南谯区辖南谯街道办事处和乌衣、沙河、章厂、珠龙、大柳、黄泥岗、汪郢、腰铺、黄圩、花山、大王、城郊、施集13个乡镇,区人民政府驻东大街。  将原滁县地区的来安、全椒、天长、定远、凤阳、嘉山(今明光)6个县划归滁州市管辖。1992年12月24日,滁州市(地级)正式成立。1993年1月18日,琅琊、南谯2个区正式成立。  1993年9月18日,滁州市天长县更名天长市(县级),属安徽省滁州市代管。  1994年5月31日,滁州市嘉山县更名明光市(县级),属安徽省滁州市代管。
2023-07-10 13:44:501

橘子的英语怎么说orange

Mandarin orange 橘子Orange 橙子:Orange大多特指橙子的意思。但是它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泛指柑橘类的水果。因此,儿童的教科书常常会为了方便记忆而将橘子的英文和orange划上等号。大部分的柑橘类水果源于宽皮橘(Mandarin)、柚子(Pomelo)、香橼(Citron),在他们的“开枝散叶”下,柑橘家族的成员不断壮大。tangerine橘柑,它可以理解成“蜜橘”。比如孩子们最爱吃的砂糖橘都可以叫tangerine。它是宽皮橘和橙子的后代,所以它算是橘子的“儿子”,难怪个头也小很多。青柠lime和柠檬lemon的差别只是在于一个是绿色一个是黄色。
2023-07-10 13:44:371

114电话代表着什么意思吗

114是查号台电话。114是指为用户提供号码信息服务,传统业务有优先报号、语音报号、品牌查询、查询转接、临时报号、企业冠名、列名查询、排序报号、媒体延伸。增值服务有116114法律顾问、教育导航、健康顾问、如意折扣、话匣子、就业顾问。相关内容:1、优先报号(行业推荐):当用户提出不确定号码信息需求,如某一类产品、某一行业、某一行业所经营的项目时,114将报出该企业的电话号码。2、语音报号(语音播报):企事业单位(包括私营业主)可以将本单位的介绍、商业信息或产品信息放到114平台进行发布。在用户查询该单位的电话号码时,可以播放录制好的语音信息。3、品牌查询:用户以合法注册的品牌、商标为查询条件提出号码查询需求时,114平台可以查询到办理了此项业务的品牌对应生产厂家、直属公司或专卖店的电话号码。4、查询转接:如果您办理了查询转接业务,114查号台可直接将话务转接到您的电话上,查号人无需二次拨号。既方便了用户,也不会让您错过任何一个机会。 “不需要再费心去记忆复杂的电话号码,拨打114直呼其名就能转接”。5、临时报号: 企业由于业务推广的需要,临时使用的电话号码,如抽奖号码、演唱会售票热线等,可以在114系统中进行临时公布。
2023-07-10 13:44:401

116114、114分别是什么电话?

  116114是中国联通的“电话导航”业务。涵盖通信导航、信息导航、交易导航三层次内涵,在北方以114、116114作为接入号码,在南方以116114作为接入号码。114116为无效号码。   114是指为用户提供号码信息服务,传统业务有优先报号、语音报号、品牌查询、查询转接、临时报号、企业冠名、列名查询、排序报号、媒体延伸。增值服务有116114法律顾问、教育导航、健康顾问、如意折扣、话匣子、就业顾问。   现阶段116114已经开通了:酒店预订、机票预订、餐饮预订、教育导航、失物招领、企业总机(企业可以把自己公司的电话登记到116114平台上,之后可以通过116114查询或直接转接到相应的电话)等相关业务。   中国联通手机116114业务是整合了全国信息管理平台数据库,利用自有核心资源开发的信息服务类产品。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和WAP方式可以在线便捷的使用各类信息导航业务。联通手机116114提供的服务有:号码信息服务(114查号、黄页搜索等)、商旅服务(订机票、订酒店、订餐等)、位置服务(手机导航等)、通信服务(企业总机、随身号簿等)、法律顾问、教育导航、健康顾问、如意折扣、话匣子、就业顾问、信息导航、汽车顾问、旅游预订、理财顾问、生活助手、旅游顾问、生活导航、租车出行、交通顾问、景区服务、鲜花预订等
2023-07-10 13:44:531

114有什么功能?

优先报号(行业推荐):当用户提出不确定号码信息需求,如某一类产品、某一行业、某一行业所经营的项目时,114将报出该企业的电话号码。语音报号(语音播报):企事业单位(包括私营业主)可以将本单位的介绍、商业信息或产品信息放到114平台进行发布。在用户查询该单位的电话号码时,可以播放录制好的语音信息。品牌查询:用户以合法注册的品牌、商标为查询条件提出号码查询需求时,114平台可以查询到办理了此项业务的品牌对应生产厂家、直属公司或专卖店的电话号码。查询转接:如果您办理了查询转接业务,114查号台可直接将话务转接到您的电话上,查号人无需二次拨号。临时报号: 企业由于业务推广的需要,临时使用的电话号码,如抽奖号码、演唱会售票热线等,可以在114系统中进行临时公布。企业冠名:客户拨打114查询号码时,在自动语音报号之前可以播放“冠名引导音”。列名查询(注册名称):为用户提供一个电话多个名称的查询服务,让用户无论是使用实用名称或是注册登记名称都能在114台进行查询。排序报号:根据客户的申请,在114系统中对该客户对应名称下的多个电话号码进行排序,重新确定其播报顺序,提供个性化的报号服务。媒体延伸:商业客户可以将其在电台、电视台、报纸等媒体上发布的信息提交给114平台,转换为语音信息。普通用户可以通过拨打114,提供媒体名称、时间、大概内容等信息,查找到具体的语音信息内容。传真报号:传真报号:企业可以将本企业的介绍、商业信息或产品信息放到114台进行发布。在用户查询该企业的电话号码时,可以提示用户通过传真的方式看该企业的介绍、产品信息等。(暂未开通)随身号簿:单位用户或个人用户可以将其独有的通信资料交由通信公司代为存储、建立一个专有的号码簿,并可随时通过拨打114(用户需要输入查询密码)对号码簿中的号码信息进行查询。(暂未开通)短信报号:114将查询后的结果以短信方式发送到用户终端上。(暂未开通)语音外呼:以语音播报的形式向用户发送信息,可以是业务宣传、产品推广、用户通知、客户回访等。外包业务:主要是指企业为了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并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通过租用专业化呼叫中心提供的各种资源(语音资源、座席资源、人力资源等),建立自己的客户服务平台,向本企业的客户提供咨询、查询等多种服务。
2023-07-10 13:45:011

114打电话给我,是什么事啊,没见过这样的号码,显示查号台

你可以不要接,或者接了看看什么事,但你记住不要说出你的任何信息
2023-07-10 13:45:128

橘子用英文怎么表达?的英文

橘子用英文翻译为:tangerine。 tangerine: n.橘;橘黄色;橘红色; 派生词: tangerine adj. 扩展资料   We also bought a lemon tree and a tangerine tree.   还买了一树柠檬,和济州蜜橘。   One day I found a child playing with a ruby as big as a tangerine.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一个小孩正在玩一颗有柑橘那么大的`红宝石。   Also, the locals would buy mini tangerine trees, and decorate them with red packets.   而且,当地人会买来小橘树,用红包在上面装饰一番。   Xi is mixed in deal pleasant tangerine kind the part that fragrance acts in the plant.   烯在松木和甘橘类植物中扮演香味的角色。
2023-07-10 13:45:261

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马克思明确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已经为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所证实。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改变了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水平。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动能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19 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例如,蒸汽机技术革命主要是从工匠传统发展而来,在生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摸索出技术发明,然后才总结出热力学理论。以电力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这种生产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发生改变,现在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会生产的前面,开辟着生产发展的新领域,引导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如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它先主要是通过科学实验探索出电磁学理论,通过促进电力技术的革命,并最终引发电力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邓小平在总结科学技术这一发展趋势时深刻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实在,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2023-07-10 13:46:103

教室里响起了激烈的掌声改病句怎么修改?

应该是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2023-07-10 13:46:262

橘子的英文怎么写

橘子:orange
2023-07-10 13:46:269

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科技发展改善了生产力诸要素及其组合。一部经济发展史,就是先进生产力替代、淘汰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而决定这一进程的直接原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人类历史上每次大的科技进步都极大地创新了劳动工具,改善或更新了劳动对象,提高了劳动力素质,也改变了生产力诸要素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组合方式,从而导致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力。(2)科技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幅度地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一国先进生产力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具有一个普遍性的规律,那就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先进生产力对落后生产力的替代,总是通过持续不断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来实现的。(3)科技创新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当今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而且未来的科技发展还将产生重大飞跃,科学技术必将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以微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不断掀起新技术革命浪潮,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发达国家现代科技已经成为最活跃、最关键的生产力,信息产业也已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具革命性的推动力,因而要进行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创新,以科技创新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作者:经济学考研小摆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8464533 出处:bilibili
2023-07-10 13:46:351

114是什么电话 电话114是干什么的

1、114是指为用户提供号码信息服务,传统业务有优先报号、语音报号、品牌查询、查询转接、临时报号、企业冠名、列名查询、排序报号、媒体延伸。增值服务有116114法律顾问、教育导航、健康顾问、如意折扣、话匣子、就业顾问。 2、114台将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不断丰富查询内容,提升服务品质,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一个既有号码查询、信息介绍、服务导向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2023-07-10 13:44:331

橘子用英语怎么读,中文谐音

orange橘子;桔色的
2023-07-10 13:44:303

橘子的英语

orange或是tangerine表达。在老外的文化中,orange只表示橙子的意思。在极少数的时候可以解释为柑橘类的水果。而且橙子和橘子的体积大小是不一样的,广东人过年过节就会拿着一箱箱砂糖橘(橘柑)去拜年给朋友带上祝福。扩展资料:橘子的英文是翻译为mandarin或者mandarinorange,大家是不是没想到吧!据英语词典解释,“橘子”的英文名是来源于内个朝代的官服繁荣颜色!所以mandarin也有中国政府高级官吏的意思呢!以下内容供参考:百度百科-orange
2023-07-10 13:44:171

114给手机打电话?

你好,114查号台不会给个人手机打电话的,很有可能你接到的是骚扰电话。还有一种情况,你接到的看似114的客服号码,可能是不法分子利用了‘任意显"软件,将号码进行了篡改。现在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该软件修改电话号码为“10086”等进行诈骗,理由通常是故障报修等,他们通过篡改后的号码(如:95555等银行官方号码)给你发送短信,如果被点击,将被植入手机木马获取手机内的个人信息(例如:照片、短信、通讯录、网银信息等等)。
2023-07-10 13:44:071

橘子的英语单词

橘子的英文是orange。1、Lee broke off a small piece of orange and held it out to him.李掰下一小瓣橘子递给他。2、Oranges are rich in vitamin C.橘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3、Eating oranges keeps colds at bay.吃橘子可防感冒。4、They are orange trees, apple trees and peach trees.它们是橘子树、苹果树、桃树。5、Do you like orange juice or apple juice? Apple juice.你喜欢橘子汁还是苹果汁?苹果汁。6、The tangerines my mother bought are very sweet.妈妈买的橘子很甜。7、Tangerine has become infatuated with her cousin orange for a while. Calling up all her courage, she goes over to him eventually.橘子对她的橙子表哥心仪已久。她鼓足勇气,终于走到他身边。8、The effort to remove dirt, and imbue bodies and bathrooms with the scent of tangerine, mint or almond instead, is a big business.尽力清除污垢,让身体和浴室充满橘子、薄荷或是杏仁的味道,是一项大工程。
2023-07-10 13:43:571

打114是干什么的?

114是指为用户提供号码信息服务,传统业务有优先报号、语音报号、品牌查询、查询转接、临时报号、企业冠名、列名查询、排序报号、媒体延伸。增值服务有116114法律顾问、教育导航、健康顾问、如意折扣、话匣子、就业顾问。114号码查询平台,开通“挪车”电话服务。车主向114提供自己的车牌号和手机号。当自己的车堵住别人的车时,被堵车主只需拨打114查号台报出车牌号,就能迅速联系车主并及时挪走车辆。扩展资料114app功能1、快递查询首页上的“查快递”,接入“快递100”的查询页面,提供上百家快递、物流公司的快递单号查询。2、手机号码归属地查询在114客户端手机号码归属地查询页面,输入手机号,可获知归属地信息。3、电话功能在114查询到商家电话后,用户可直接点击商家电话按钮,一键直接拨打该商家的电话。4、评分功能用户通过114客户端拨打电话,通话结束后,可根据通话体验立即给商户评分,按满意度分为五个星级,打星后还可给商家留言最多500字的点评。如未立即为商户评分,也可通过菜单里的“号码评分”模块找到拨打过的商户进行评分和评价。5、地图功能商户详情页面,点击商户“地址”,可选择地图打开地图详情页面,查看商家地理位置,并通过缩放地图来了解商家的具体位置信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14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14(查询号码信息的应用)
2023-07-10 13:43:531

橙子用英语怎么说

问题一:橙子的英文和橘子有区别吗? 橙子 orange 橘子tangerine 桔子tangerine 柚子(Pomelo 在中国东南,我的祖先似乎(真的是似乎)和外邦柚子(Pomelo)交欢,生下橙子。橙子 云游欧洲,那里的人大惊小怪地叫它“中国苹果”,比如德国(Apfelsine) 问题二:橙子用英语怎么说 citrus junos 橙子; Attitude is different, the sense of taste is not identical also, pure and fresh citrus junos, mixed with milk flavour faint scent, nutrient. it pleasant. 态度不同,品尝它的感觉也不相同&清新的香橙味,夹杂着淡淡的牛奶味,清香怡人,酸甜可口。 问题三:橙子的英文怎么写 Orange 问题四:橙子的英文? Oregon 问题五:橙子的英文怎么写? orange 问题六:一个橙子的英语怎么写 一个橙子:An orange 问题七:橘子和橙子用英语怎么说? mandarin orange n.橘子 orange 柑, 桔, 橙, 橙色 问题八:橙子用英文怎么讲? juice 问题九:这个用英语怎么说?它是一个橙子 What"s this in English? It"s an orange . 问题十:橙子的英语怎样拼 Citrus sinensis
2023-07-10 13:43:501

橘子英语怎么说 橘子的英文正确写法

1、orange。    2、读音:英 [u0252ru026andu0292] 美 [u0254u02d0ru026andu0292]。     3、n. 橙子,橘子;橙黄色、adj. 橙色的。 4、双语例句:Would you peel me an orange? 你给我剥一个橘子好吗?
2023-07-10 13:43:401

"114"是什么意思?

114是咨询服务电话号码,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打这个号码咨询。服务内容现阶段116114已经开通了:酒店预订、机票预订、餐饮预订、教育导航、失物招领、企业总机(企业可以把自己公司的电话登记到116114平台上,之后可以通过116114查询或直接转接到相应的电话)等相关业务。电话导航中国联通将“电话导航”业务作为集团重点发展的语音增值业务,同时对原有的平台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平台采用了先进的华为和中兴的语音增值业务平台,这些平台的升级或者改造为中国网通发展电话导航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3-07-10 13:4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