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1斤多少克 一斤是多少克

2023-07-08 10:21:44
Chen

1、1市斤 = 500克(1 克 = 0.002市斤 ),一公斤=1000克。

2、克(g)是一个质量单位,千克(kg)的千分之一,一克是18×14074481个C-12原子的质量。

3、市斤是我国古代重量度,简称“斤”。一般说“几斤肉”、“几斤棉花”等,现在还是我国一般市场上通用重量单位。市斤以上有市担,以百进位;市斤以下有市两、市钱、市分、市厘、市毫、市丝等,以十进位。

1斤等于多少克

  1、1斤等于500克,等于十两(古时十六两)。   2、“斤”是东亚各国经常使用的重量单位,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标准,在我国现在的1斤等于500克(大陆),台湾省1斤等于600g,香港澳门地区1斤约等于605g。现在的1斤等于十两,在古代1斤等于十六两。
2023-07-08 06:35:331

一斤等于多少克?

一斤等于500克一公斤等于2斤一公斤等于1000克(公斤就是千克)一斤等于10两一克等于0.002斤一克等于0.02两扩展材料:重量单位,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各国就有自己的计量单位,中国古代的重量单位,钧:三十斤是一钧;十圭重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重一斤。我国有特定的计量单位斤,国际的计量单位千克、吨,美国英国的磅等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重量单位
2023-07-08 06:35:541

1斤多少克呢?

1市斤=500克(1克=0.002市斤),一公斤=1000克。克(g)是一个质量单位,千克(kg)的千分之一,一克是18×14074481个C-12原子的质量。市斤是我国古代重量度,简称“斤”。一般说“几斤肉”、“几斤棉花”等,现在还是我国一般市场上通用重量单位。市斤以上有市担,以百进位;市斤以下有市两、市钱、市分、市厘、市毫、市丝等,以十进位。1吨=1000000克(一百万克)1公斤(1千克)=1000克(一千克)1市斤=5000克=1斤1毫克=0.001克(1克=1000毫克)扩展资料:单位换算中国法定计量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其内用包括:1、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2、国际单位制辅助单位。3、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4、可与国际单位制单位并用的中国法定计量单位。5、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6、由词头和以上单位有构成的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古今度量衡换算简述:西汉每斤,258.24克;东汉每斤,222.73克;魏晋每斤,222.73克;南齐每斤,334.10克;梁、陈每斤,222.73克;北魏每斤,222.73克;东魏每斤,445.46克;北齐每斤,445.46克;北周每斤,250.66克;隋朝每斤,668.19克;唐朝每斤,596.82克。
2023-07-08 06:36:091

1斤等于多少g克

根据国际度量换算标准,一公斤等于一千克 一公斤等于两斤 一千克等于1000克 所以一斤等于500克_
2023-07-08 06:36:261

1斤 多少克

1斤=500克
2023-07-08 06:36:341

1斤多少克

1斤等于500g
2023-07-08 06:36:443

1公斤是多少斤

1公斤是多少斤千克,(符号kg)为国际单位制中度量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一千克的定义就是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几乎与一升的水等重。千克是唯一一个有国际单位制词头的基本单位,也是唯一一个仍然使用人工制品作定义的国际单位。那么一公斤等于多少斤呢?在国际单位换算中,1kg(1公斤)=2斤、1公斤=1000克、1斤=500克、2斤=1000克1斤=10两、1两=50克(g)千克是质量的单位,而质量就相当于日常说的一样东西有多"重"。然而,质量实际上是一个带"惯性"的性质;也就是说,一物体会在无外力的情况下倾向于保持既有的速度。当一质量为一千克的物体在一牛顿的力作用下,会获得一米每二次方秒的加速度(约相等于地球重力加速度的十分之一)。因此在换算公式中,1公斤等于2斤。
2023-07-08 06:37:111

1斤等于多少克

500克
2023-07-08 06:37:383

一斤等于多少克?

500克一斤
2023-07-08 06:38:012

1斤等于多少克

1、1斤等于500克,等于十两(古时十六两)。 2、“斤”是东亚各国经常使用的重量单位,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标准,在我国现在的1斤等于500克(大陆),台湾省1斤等于600g,香港澳门地区1斤约等于605g。现在的1斤等于十两,在古代1斤等于十六两。
2023-07-08 06:38:171

1斤等于多少克

  国际上常用的质量计量单位有毫克、克、千克,三者以1000为进制,1000毫克=1克,1000克=1千克。很多人都能反应过来千克和克的换算公式,但是说到1斤等于多少克时,对于生活经验甚少的人可能会觉得陌生。  中国人对于斤的概念是最清楚的了,特别是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买水果、蔬菜的时候,经常会听说几斤的概念。实际上,公斤就是千克,两者的说法不同,但意思相同,1公斤就等于1千克,两斤等于一公斤,也就是1斤等于500克。但这只是针对内地的人而言,香港对于“斤”与“克”的换算与内地不一样,他们的1斤是605克,而不是我们所认为的500克。
2023-07-08 06:38:391

1斤等于多少克啊?

1斤=500克。重量单位”斤“和”克“是有固定换算方法的:1000克=1公斤。1公斤=2斤。1000=2斤。1斤=500克。克(g)是一个质量单位,千克(kg)的千分之一。市斤是我国古代重量度,简称斤。一般说几斤肉、几斤棉花等,现在还是我国一般市场上通用重量单位。市斤以上有市担,以百进位;市斤以下有市两、市钱、市分、市厘、市毫、市丝等,以十进位。国际标准单位中没有“斤”,这是我国的一个单位。从法律,生活的角度来讲,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斤”“公斤”等单位可以看做质量单位在各种场合使用,在法律上等价,具有法律效力。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微克、毫克、克、千克、吨等。另外在我国一些农村或集市上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公斤、斤、两、钱等。英制的质量单位还有:格令、打兰、盎司、磅、英石、夸特、英担、英吨等。
2023-07-08 06:38:471

1斤等于多少克斤是什么单位

1、1斤等于500克,等于十两(古时十六两)。2、“斤”是东亚各国经常使用的重量单位,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标准,在我国现在的1斤等于500克(大陆),台湾省1斤等于600g,香港澳门地区1斤约等于605g。现在的1斤等于十两,在古代1斤等于十六两。
2023-07-08 06:39:081

1斤多少克啊

1斤等于0.5kg,等于500g
2023-07-08 06:39:151

一斤多少克

从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直沿用一斤十六两的计量方法。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钱”换算为“克”,人们普遍采用的换算方式是500g(1斤)÷16(旧制十六两为一斤)÷10(旧制十钱为一两)=3.125g(1钱),一些中医院校教材中也是这样的,实际上,这个换算方法也是有纰漏的。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明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一斤基本在595g左右。直至1929年推行计量改革,将旧制595g一斤改为500g一市斤。所以1斤=500克。还应特别指出,1929年和1959年的改制中,均将中药计量作为例外对待,仍袭旧制不变。这样,从明代到1979年,钱换算为克的正确公式应为595÷16÷10,1钱约等于3.72克。从1979年1月1日起,中药计量单位也改用了米制,用“克、毫克、升、毫升”,不用“两、钱、分”等。但是现在的一些中药方(尤其是传统中药方)以及一些食谱的计量单位还习惯沿用‘两、钱、分"。中医使用的钱是十六两制,一钱为3.125克中药的计量单位,古代有重量(铢、两、分、钱、斤等)、度量(尺、寸等)及容量(斗、升、合等)等多种计量方法,用来量取不同的药物。由于古今度量衡制的变迁,后世多以重量为计量固体药物的方法。明清以来,普遍采用16进制,即:1斤=16两=160钱现在我国对中药生药计量采用公制,即1kg=1000g。为了处方和配药特别是古方的配用需要进行换算时的方便,按规定以如下的近似值进行换算:1两=30g1钱=3g1分=0.3g古代单位中国的重量单位,以见于彝器上的锊和匀为最早,但一锊是多少以及锊和匀的关系都无法知道,这两个单位在战国时期显然还在使用,秦汉间的文献对于锊的重量也没有一致的说法。中国的锊虽有轻重两种说法,大概通行的是重的一种,即三锊重二十两。这由毛公鼎铭中的"取三十锊"可以证明那里的锊不可能只有十一铢多重。在战国时期只有两种重量单位,即斤和镒,一斤为十六两;一镒为二十两。从当时文献中的记载看来,这两个单位是乱用的.。这两个单位同锊和匀似乎没有正式的联系,这是一件难以解释的事。虽然后来的人用铢两把这几个单位联系起来,四个单位都成为铢或两的倍数。可是在甲骨文和殷周间的金文中似乎并没有铢和两这两种单位。西汉成书的《淮南子》中载:12粟为1分,12分为1铢,12铢为半两,24铢为1两,16两为1斤,30斤为1钧,4钧为1石。《孔丛子》中记载:“二十四铢为两,两有半曰捷,倍捷曰举,倍举曰锊,锊谓之锾,二锾四两谓之_,_十谓之衡,衡有半谓之秤,秤二谓之钧,钧四谓之石,石四谓之鼓。”秦统一度量衡后,反映在衡制方面为五权法:即铢、两、斤、钧、石,非十进位制。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汉承秦制,据《汉书·律历志》记载:“权者,铢、两、斤、钶、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24铢),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这就是用黄钟律管所容一千二百黍的重量(7.8克)来定义衡器的单位两的量值。自汉以后至隋代相承不变。唐代重量单位:“累、铢、钱、两、斤、钧、石”,非十进位。宋代以较验乐尺积累法中之分、厘、毫、丝、忽(均以十进位)五个名位,用来命名重量单位以下的小数名称,清未重定度量衡时,重量小权单位止于毫,斤以上不命名。民国18年(1929)《度量衡法》市用制又止于丝,斤以上加石,100斤为石。
2023-07-08 06:39:241

一斤等于多少克

1市斤=500克(1克=0.002市斤),一公斤=1000克。克(g)是一个质量单位,千克(kg)的千分之一,一克是18×14074481个C-12原子的质量。市斤是我国古代重量度,简称“斤”。一般说“几斤肉”、“几斤棉花”等,现在还是我国一般市场上通用重量单位。市斤以上有市担,以百进位;市斤以下有市两、市钱、市分、市厘、市毫、市丝等,以十进位。1吨=1000000克(一百万克)1公斤(1千克)=1000克(一千克)1市斤=5000克=1斤1毫克=0.001克(1克=1000毫克)1微克=0.000001克(1克=1000000微克)1纳克=0.000000001克(1克=1000000000纳克)国际标准单位中没有“斤”,这是我国的一个单位。其次“斤”“公斤”之类的单位在物理上来讲明显属于重量单位,而绝不是质量单位,请搞清质量和重量的区别。再次从法律,生活的角度来讲,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斤”“公斤”等单位可以看作质量单位在各种场合使用,质量=重量,在法律上等价,具有法律效力。重量单位重量单位,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各国就有自己的计量单位,中国古代的重量单位,钧:三十斤是一钧;十圭重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重一斤。我国有特定的计量单位斤,国际的计量单位千克、吨,美国英国的磅等等。斤国际标准单位中没有“斤”,这是我国的一个单位其次“斤”“公斤”之类的单位在物理上来讲明显属于重量单位,而绝不是质量单位,请搞清质量和重量的区别再次从法律,生活的角度来讲,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斤”“公斤”等单位可以看做质量单位在各种场合使用,质量=重量,在法律上等价,具有法律效力。换算1千克(公斤)=2斤1斤=500克钱在中文有许多字义,通常读作qián(汉语拼音)或ㄑ|ㄢ_(注音符号):钱是货币的通称,或称现金或金钱,是指在一个社会中,依照交易习惯,做为购买物品对价的工具。公制:1斤=10两=100钱1钱=5克市制:1斤=16两=160钱两是市制的重量单位。1两=0.05千克(公斤)=50克1斤=10两旧时,1斤等于16两,故有成语“半斤八两”,表示不分上下。斤1斤=0.5千克(公斤)=500克克微克微克,质量单位,符号μg(英语:microgram)。1微克等于一百万分之一克(10-6克)1,000微克=1毫克1,000,000微克=1克1,000,000,000微克=1千克毫克毫克,质量单位,符号mg(英语:milligram),是克的一千分之一。1毫克=1000微克1000毫克=1克1000000毫克=1公斤克符号g,相等于千分之一千克。一克的重量大约相于一立方厘米水在室温的质量,大约有一个万字夹的质量。1吨=1,000,000克1公斤=1,000克1毫克=0.001克1微克=0.000001克千克又作公斤,为国际基本质量单位,符号kg。1791年规定:1立方分米的纯水在4℃时的质量,并用铂铱合金制成原器,保存在巴黎,后称国际千克原器。2018年11月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经包括中国在内的各成员国表决,全票通过了关于“修订国际单位制(SI)”的1号决议。根据决议,千克、安培、开尔文和摩尔等4个SI基本单位的定义将改由常数定义,于2019年5月20日起正式生效。1千克将定义为“对应普朗克常数为6.62607015×10^-34J·s时的质量单位”。其原理是将移动质量1千克物体所需机械力换算成可用普朗克常数表达的电磁力,再通过质能转换公式算出质量。单位换算1千克=0.001吨1千克=1,000克1千克=1,000,000毫克1千克=1,000,000,000微克吨质量计量单位,符号为t或T。1吨=1000千克(公斤)
2023-07-08 06:39:471

1斤是多少克?

1斤=500克。重量单位”斤“和”克“是有固定换算方法的:1000克=1公斤。1公斤=2斤。1000=2斤。1斤=500克。克(g)是一个质量单位,千克(kg)的千分之一。市斤是我国古代重量度,简称斤。一般说几斤肉、几斤棉花等,现在还是我国一般市场上通用重量单位。市斤以上有市担,以百进位;市斤以下有市两、市钱、市分、市厘、市毫、市丝等,以十进位。国际标准单位中没有“斤”,这是我国的一个单位。从法律,生活的角度来讲,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斤”“公斤”等单位可以看做质量单位在各种场合使用,在法律上等价,具有法律效力。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微克、毫克、克、千克、吨等。另外在我国一些农村或集市上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公斤、斤、两、钱等。英制的质量单位还有:格令、打兰、盎司、磅、英石、夸特、英担、英吨等。
2023-07-08 06:39:551

1克等于多少两,多少斤,1斤是多少两,1公斤是多少斤?

1斤是500克。
2023-07-08 06:40:1610

1斤等于多少克?

500g 吧 1kg=1000g 1kg=2斤 貌似酱紫
2023-07-08 06:40:501

四斤等于多少克?公式呢?

一斤=500克四斤等于2000克
2023-07-08 06:41:135

一公斤等于多少斤?

一公斤等于多少斤呢?其实一公斤等于2市斤。
2023-07-08 06:41:435

1斤等于多少克?

1斤=500克。重量单位”斤“和”克“是有固定换算方法的:1000克=1公斤。1公斤=2斤。1000=2斤。1斤=500克。克(g)是一个质量单位,千克(kg)的千分之一。市斤是我国古代重量度,简称斤。一般说几斤肉、几斤棉花等,现在还是我国一般市场上通用重量单位。市斤以上有市担,以百进位;市斤以下有市两、市钱、市分、市厘、市毫、市丝等,以十进位。国际标准单位中没有“斤”,这是我国的一个单位。从法律,生活的角度来讲,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斤”“公斤”等单位可以看做质量单位在各种场合使用,在法律上等价,具有法律效力。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微克、毫克、克、千克、吨等。另外在我国一些农村或集市上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公斤、斤、两、钱等。英制的质量单位还有:格令、打兰、盎司、磅、英石、夸特、英担、英吨等。
2023-07-08 06:42:481

1公斤多少克?

解:1公斤=1千克=1000克,请参考,希望可以帮到你!
2023-07-08 06:43:1011

一斤等于多少克?

一斤是500克解得过程如下:(1)一千克等于1000g等于一公斤,一公斤等于2斤。(2)可得1斤等于500g。即1g=1/500斤。扩展资料:质量单位换算1吨(t)= 1000千克(kg)= 2205磅(lb)= 1.102短吨答(sh.ton)= 0.984长吨(long ton)1千克(kg)= 2.205磅(lb)1克(g)=0.001千克(kg)1毫克(mg)=0.001克(g)1短吨(sh.ton)= 0.907吨(t)= 2000磅(lb)1长吨(long ton)= 1.016吨(t)1磅(lb)= 0.454千克(kg)[常衡]1盎司(oz)= 28.350克(g)
2023-07-08 06:43:381

1斤等于多少克

1斤=500克。重量单位”斤“和”克“是有固定换算方法的:1000克=1公斤。1公斤=2斤。1000=2斤。1斤=500克。克(g)是一个质量单位,千克(kg)的千分之一。市斤是我国古代重量度,简称斤。一般说几斤肉、几斤棉花等,现在还是我国一般市场上通用重量单位。市斤以上有市担,以百进位;市斤以下有市两、市钱、市分、市厘、市毫、市丝等,以十进位。国际标准单位中没有“斤”,这是我国的一个单位。从法律,生活的角度来讲,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斤”“公斤”等单位可以看做质量单位在各种场合使用,在法律上等价,具有法律效力。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微克、毫克、克、千克、吨等。另外在我国一些农村或集市上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公斤、斤、两、钱等。英制的质量单位还有:格令、打兰、盎司、磅、英石、夸特、英担、英吨等。
2023-07-08 06:44:061

1钱等于多少克?

1钱=5克。1钱=5克。
2023-07-08 06:44:241

3.125克等于多少钱(1钱多少克)

3.125克等于多少钱1钱=3.125克。1斤等于500克,1两等于10钱。所以“钱”换算成“克”的计算方法是:500g÷16÷10=3.125g。即1钱=3.125克。1钱多少克1、在公制中:1钱=5克2、在市制中:1钱=5克3、在中国旧制中:1钱=3.73克在公制中1斤=10两=100钱,1钱=5克;在市制中1斤=500克,1斤=10两=100钱,1钱=5克;中国旧制中1斤=16两=160钱,1钱=3.73克。扩展资料:其他地区钱的重量:1、现在香港法例规定,一钱等于1/10两或者十分,1/160司马斤,即3.77994克。现常用于中药处方。金银等贵金属交易用“金衡钱”,等于“金衡两”1/10,转换为十进制等于3.7429克,比普通钱略轻。2、在台湾、越南等地1钱相当于3.73克,和中国旧制一样。3、日本在明治二十四年所公布的度量衡法中规定1钱为3.75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钱黄金一钱是3.75克还是3.25克黄金一钱是3.75克浙江业飞物流,黄金一钱是3.75克,香港黄金一斤是600克,一斤等于16两,一两等于10钱,而一钱也就等于3.75克呢。0.125克是多少克0.125克=125毫克;1克=1000毫克。毫克和来克的换算,毫克与克之间源以千进2113制,1克等于52611000毫克,1毫克等于0.001克。毫克符号为mg,是国4102际通用的1653质量单位。质量单位间的换算是千进制,因而1毫克等于0.001克。在宝石里常用克拉作为计量单位,1克拉等于0.2克,也就是说1克拉等于200毫克。又低于克拉级别的钻石常用分来计量,1克拉等于100分,也是就1分等于2毫克。这么说来,常见的30分钻石,重量是60毫克。扩展资料:1毫克=1000微克200毫克=1克拉1000毫克=1克5克拉=1克1微克=1000纳克1000000毫克=1千克一钱一分等于多少克1钱等于5克,等于10分。一分等于十分之一钱,一分等于二分之一克,一克等于二分。拓展资料:“钱”在中文有许多字义,通常读作qián或ㄑ|ㄢ_:钱是货币的通称,或称现金或金钱,是指在一个社会中,依照交易习惯,做为购买物品对价的工具。公制:1斤=10两=100钱1钱=5克市制:1斤=16两=160钱两是市制的重量单位。1两=0.05千克=50克1斤=10两旧时,1斤等于16两,故有成语“半斤八两”,表示不分上下。斤1斤=0.5千克=500克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重量单位
2023-07-08 06:44:321

一斤等于几克公式

一斤=500克
2023-07-08 06:44:444

各位大神,1斤等于多少克……

500
2023-07-08 06:45:446

1千克等于多少斤啊?

一千克=两斤
2023-07-08 06:45:583

一公斤多少克

1公斤=1000克
2023-07-08 06:46:193

1斤市多少克

1斤=500克
2023-07-08 06:46:332

aabc的词语有哪些

花花公子、滔滔不绝、飘飘欲仙、铢铢较量、好好先生、欣欣向荣、花花世界、孜孜不倦、姗姗来迟、栩栩如生、茕茕孑立、面面相觑、步步为营、字字珠玑、脉脉含情、耿耿于怀、念念不忘、津津有味、翩翩公子、九九归一、侃侃而谈、惺惺相惜、蠢蠢欲动、历历在目、亭亭玉立、循循善诱、咄咄逼人、靡靡之音、心心相印、岌岌可危息息相关、芸芸众生、生生不息、济济一堂、炯炯有神、津津乐道、喋喋不休、蒸蒸日上、洋洋大观、惴惴不安、奄奄一息、斤斤计较、夸夸其谈、默默无闻、跃跃欲试、碌碌无为、荦荦大端、比比皆是、嗷嗷待哺、牙牙学语、呱呱坠地、遥遥在望、楚楚动人、彬彬有礼、格格不入、振振有词、空空如也、寥寥无几、星星之火、谦谦君子希望可以帮到你,满意请采纳
2023-07-08 06:46:282

aabc的词语有哪些?

步步为营、比比皆是、楚楚动人、津津有味  依依不舍、娓娓道来、洋洋得意、步步高昂  耿耿于怀、蠢蠢欲动、惺惺作态、熊熊大火  芸芸众生、咄咄逼人、津津乐道、念念不忘  源源不断、姗姗来迟、面面相觑、面面俱到   息息相关、喋喋不休、循循善诱、郁郁寡欢  亭亭玉立、铮铮铁骨、飘飘欲仙、夸夸其谈  孜孜不倦、莘莘学子、跃跃欲试、绰绰有余
2023-07-08 06:46:407

“江水又东,径西陵峡”翻译

江水又向东流去,径直到达西陵峡
2023-07-08 06:46:472

Hmong是哪个国家

是中国的苗族
2023-07-08 06:46:546

AABC的词语有哪些

芸芸众生、楚楚动人、咄咄逼人、头头是道、津津有味、津津乐道、奄奄一息、念念不忘、空空如也、源源不绝、姗姗来迟、面面相觑、面面俱到、振振有词、窃窃私语、沾沾自满、沾沾自喜、沾沾自炫 、默默无闻
2023-07-08 06:46:596

江水又东,径西陵峡.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千古矣.翻译.

江水又东,经西陵峡.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①言:“常闻峡口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②,曾无称有山水之类也.及余来践跻③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④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⑤.林中萧森⑥,离离蔚蔚⑦,乃在霞气云表⑧.仰瞻俯映⑨,弥习⑩弥佳,流连信宿(11),不觉忘返.目所履历(12),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13)”(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三峡》) 长江水又流向东,流过西陵峡.(人们)所称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袁山松说:“常常听说峡中的水流很快,书本记载以及口头传说都用登临此境令人恐惧相劝告,还没有人称赞山水美丽.到我来实地登临这地方,一到那里,感到特别欣喜,才相信耳闻不如亲眼所见.那层叠的山崖、秀丽的山峰,奇特的结构,异常的形状,确实很难用言辞来叙说.山林里树木耸立,繁荣茂盛,竟在云气的外面.抬头欣赏高山远树,俯身观看江中倒影,愈熟悉这风光愈感到美好.留连了两晚,还没察觉忘了返回.(我)亲眼看见亲身经历的,(还)没有过.已从中高兴地欣赏到了这种奇特的景观,是山水有灵气,也该惊喜千古以来终于遇到知己了!”
2023-07-08 06:47:011

郦道元的《西陵峡》的译文是什么?

郦道元的《西陵峡》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长江水再向东流,流过西陵峡。《宜都记》上说:“江水从黄牛滩向东流入西陵界,到峡口有一百多里,山势和水的流向都很曲折纡回。两岸的高山重重叠叠地遮挡着江面,如果不是中午或半夜,看不到太阳和月亮;岸上的绝壁有的高达十多丈,那些岩石是彩色的,形状常常很像某种事物。树高林密,从春天经冬天常绿不凋;猿啼声极其清越,在山谷里回声荡漾,久久不绝。人们所说的“三峡”,这是其中的一个。把《西陵峡》这篇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需要注意把握以下两个知识点:1、这篇文言文引用较多。从“自黄牛”到“泠泠不绝”,都是引用《宜都记》的文字,翻译和欣赏时需要辨别哪些是作者郦道元的,哪些是《宜都记》的。2、古今异义、用法不同。例如:【江水】专指长江水,不是今义中的泛指。【东】向东流。表方位的名词用作动词。【迳】同“径”,过。【形容】形态容貌,与现代汉语中的“形容”意思不同。附《西陵峡》原文: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 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十许丈,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2023-07-08 06:47:081

赫蒙族是哪个国家的

赫蒙族是越南的少数民族。赫蒙族(Hmong),是一个跨境民族(在中国称苗族,越南名为赫蒙族),居住在越南北方老街、河江、莱州、黄连山、山萝等省的山区。赫蒙族居民以耕种山坡地为主,主要种植玉米、旱稻,还有燕麦、薏苡、薯类、瓜类、花生、蔬菜、芝麻等。在经济作物中,亚麻的种植最为普遍,种植面积也最大。用麻织成的布可以缝做裙子、衣服、被面等。居民们认为,死者穿上麻布寿衣,就可与祖先团聚。赫蒙族过去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一些老人认识汉字,会讲汉语。赫蒙族已有了本民族的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文字,但尚未普及,学校中是用京语(越南语)进行教学。待客礼节赫蒙族居民十分好客。客人在吃饭时要注意民族礼节,如当主人将鸡头、两只鸡腿和整付鸡肝夹到客人的碗中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时,客人应夹一只鸡腿和半付鸡肝回敬主人;若同桌有长辈在座,主人则将一只鸡腿和半付鸡肝夹给长辈,剩下的一半夹给客人。主人请客人喝酒,客人不应推辞。此外,在祭拜祖先的席上勺子要仰置,不能扣放。男方家庭在为迎接新娘而办的酒席上,碗要备成双数;为女儿出嫁办的酒席,碗要备成单数。赫蒙族居民普遍认为万物有灵。人有三魂,位于头顶和双手处,因此严禁拍打小孩头部,也不允许小孩拍手戏耍。赫蒙族在阴历十一月底有过春节的习俗,而且是举族同庆。在3天的节日中,村寨中家家设宴,居民们挨户吃喝。节日期间,青年男女举行迎春聚会,会上人们抛绣球,吹芦笙,用吸管围着酒坛喝酒,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2023-07-08 06:47:141

aabc式词语大全三年级

aabc式词语如下:1、念念不忘:拼音是niàn niàn bù wàng,意思是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2、斤斤计较:读音是jīn jīn jì jiào,汉语成语,意思是指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3、窃窃私语:拼音是qiè qiè sī yǔ,意思是指两人在一起小声说话。4、亭亭玉立:拼音是tíng tíng yù lì,释义: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5、默默无闻:拼音是mò mò wú wén,意思是指做事无声无息,无人知晓,做了好事不声张,不图名利,没人知道。6、津津乐道:拼音是jīn jīn lè dào,意思是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7、落落大方:拼音是luò luò dà fāng,释义是指人的言谈举止自然大方。8、熊熊大火:拼音是xióng xióng dà huǒ,意思是形容火势旺盛而猛烈。9、朗朗乾坤:拼音是lǎng lǎng qián kūn,意思是形容政治清明,天下太平。10、蒸蒸日上:拼音是zhēng zhēng rì shàng,意为一天天地向上发展,形容发展速度快。
2023-07-08 06:47:161

郦道元江水文言文翻译

1. 文言文江水(郦道元)的整体意思和引用歌谣的作用 引用歌谣的作用: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氛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 【《江水》原文】:江水又东,迳广溪峡,斯乃三峡之首也。峡中有瞿塘、黄龛二汉滩,其峡盖自禹凿以通 江,郭景纯所谓巴东之峡,夏后疏凿者也。 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 此山汉和帝永元十 二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 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箪 ,或方似屋,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其颓崖所余,比之 诸岭,尚为竦桀。 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岭衡、疑。 其翼附群山,并概青云,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 西,即巫山者也。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 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江水自建平至东界峡,盛弘之谓之空泠峡。峡甚高峻,即宜都、建平二郡界也。 其间远 望,势交岭表,有五六峰,参差互出。有奇石,如二人像,攘袂相对。 俗传两郡督邮争界于 此。江水历峡,东迳宜昌县之插灶下。 江水又东,迳流头滩。其水并峻急奔暴,鱼虌所不能游,行者常苦之,其歌曰:“滩头 白勃坚相持,倏忽沦没别无期。” 袁山松曰:“自蜀至此,五千余里;下水五日,上水百日 也。” 江水又东,迳宜昌县北,—县治,江之南岸也。 北临大江,与夷陵相对。江水又东,迳 狼尾滩,而历人滩。 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 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 ,其石嵚崟,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 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 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 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洄,虽途迳 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 纡深,回望如一矣。 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 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十许丈,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类。 林木 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 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 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 ,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 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 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 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 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译文】:江水又东径黄牛,流经广溪峡,这就是三峡的开端.峡谷中有瞿塘、黄龛两处险滩。这个峡谷从过去大禹开凿疏通江水,郭景纯叫做巴东之峡的那个峡谷。 江水又向东去,经巫峡,是杜宇所凿用以疏通江水的峡谷。江水经过峡谷向东,又经新崩滩。 这座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裂,晋太元二年又崩裂。在崩塌的时候,江水倒流一百多里,涌起几十丈的巨浪。 现在险滩上都还有石块,有的圆的像竹篓子,有的方的像房屋,都是山体崩裂掉下来,致使湍流激起波澜,所以叫做“新崩滩”。这个断崖所残留的部分,和其它众多山岭相比,还算是耸立突出的。 再往下十多里,有一座大巫山,不单是三峡所没有的,就算和岷山、峨眉山都能一比高低,与衡山、九疑山可一决雌雄。群山像翅膀一样靠着它,一起直指青云,它更接近银河,和群山一辨优劣。 西面,就是巫山。 这之间首尾长六十里,叫做巫峡,是借山起的名。 江水又向东,流经流水滩。这里的水都湍急异常,鱼鳖都不能游弋,行人常常感到苦恼,他们编成歌谣:“滩头用尽力气与水相持,突然之间就会被水淹没与家人永别。” 袁山松说:“从四川到这里,五千多里,顺流而下只要五日,逆流而上要用百日。” 江水又向东流,经过宜昌县的北面,县的治所在江水的南岸。 北临大江,与夷陵遥相对应。江水又向东流,经过狼尾滩,又经过人滩。 袁山松(晋朝著名文人)说:“这两个岸滩相距二里远。人滩,江水非常湍急。 江的南岸有许多青色的大石,夏天被水淹没冬天露出来,这些石头,有好几十步(步:古时长度单位)远,都是人脸的形状,有的大有的小;那些纹络清晰的,头发胡子都能分辨出来:因此叫做“人滩”。江水又向东,经过黄牛山,山下有一个险滩叫黄牛滩。 南岸重重叠叠的山岭一层层耸起,最外高峻的山崖间有块石头,颜色像一个人背着刀牵着牛,人是黑色的牛是黄色的,看上去非常鲜明。因为人难以到达,不能够穷究实际情况。 此山既高,再加上江水湍急纡洄曲折,即使走上两天两夜,还能望到这个石头,所以走路的人编成歌谣说:“早晨从黄牛山下出发,晚上还在黄牛山下投宿;三天三夜,黄牛山还是像原来一样看得清楚。”说的就是水路曲折,(走很长的路后)回头望去黄牛山还像原来一样。 江水又向东,经过西陵峡。《宜都记》里说:“从黄牛滩向东进入西陵峡,至西陵峡的出口一百里左右,山水曲曲折折,两岸山脉高峻、重重叠叠,不是日中或夜半,看不见日月,绝壁有的有千丈左右,那石头是彩色的,形状大多像一些东西。 树木高大茂密,大略 。 2. 郦道元《江水》(江水又东,径西陵峡 江水又东径西陵峡。 《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象类。 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解释(加点的): 1. 径西陵峡( ) 2. 而两岸高山重障( ) 3.绝壁或千许丈( )( ) 4.其石彩色形容( )辨析词义: 1. 绝壁或千也许丈 绝:____________ 2.泠泠不绝 绝:____________ “林木高茂,略尽冬春”这一句的意思是( )选择: A. 冬春之际,林木是最茂盛的。 B. 林木至冬春之际,即零落殆尽。 C. 冬末春初,林木已不再苍翠茂盛。 D. 高茂的林木,到了冬春之交稍显凋零。 根据划线的句子,写出一个你所联想到的古诗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郦道元《江水》的翻译和字词赏析:江水又东,径西陵峡 江水又东,经西陵峡。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①言:“常闻峡口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②,曾无称有山水之类也。及余来践跻③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④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⑤。林中萧森⑥,离离蔚蔚⑦,乃在霞气云表⑧。仰瞻俯映⑨,弥习⑩弥佳,流连信宿(11),不觉忘返。目所履历(12),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13)”(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三峡》) 长江水又流向东,流过西陵峡。(人们)所称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袁山松说:“常常听说峡中的水流很快,书本记载以及口头传说都用登临此境令人恐惧相劝告,还没有人称赞山水美丽。到我来实地登临这地方,一到那里,感到特别欣喜,才相信耳闻不如亲眼所见。那层叠的山崖、秀丽的山峰,奇特的结构,异常的形状,确实很难用言辞来叙说。山林里树木耸立,繁荣茂盛,竟在云气的外面。抬头欣赏高山远树,俯身观看江中倒影,愈熟悉这风光愈感到美好。留连了两晚,还没察觉忘了返回。(我)亲眼看见亲身经历的,(还)没有过。已从中高兴地欣赏到了这种奇特的景观,是山水有灵气,也该惊喜千古以来终于遇到知己了!” 4. 郦道元《江水》的译文 长江水又流向东,流过西陵峡。 宜都记说:“自从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这样里,山 水纡曲,并且两岸高山重障,非正午夜半,不看见日月,超越壁或十这样丈,他石采色外表仪容, 多处所像象。林木高茂,略完结冬春天。 猿发出声响至清澈明白,山谷传响,泠泠不超越。”(人们)所称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 袁山松说:“常常听说峡中的水流很快,书本记载以及口头传说都用登临此境令人恐惧相劝告,还没有人称赞山水美丽。到我来实地登临这地方,一到那里,感到特别欣喜,才相信耳闻不如亲眼所见。 那层叠的山崖、秀丽的山峰,奇特的结构,异常的形状,确实很难用言辞来叙说。山林里树木耸立,繁荣茂盛,竟在云气的外面。 抬头欣赏高山远树,俯身观看江中倒影,愈熟悉这风光愈感到美好。留连了两晚,还没察觉忘了返回。 (我)亲眼看见亲身经历的,(还)没有过。已从中高兴地欣赏到了这种奇特的景观,是山水有灵气,也该惊喜千古以来终于遇到知己了!”。 5. 郦道元 江水 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洄,虽途迳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江水又东经黄牛山,山下有石滩,名叫“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面的高崖间,有一山石很像人的样子,背着刀牵着牛,人是黑色的、牛是黄色的,轮廓较为分明;这个地方人迹罕至,没有谁能亲自探究。这块岩石已经很高了,又加上江流湍急,纡回曲折,即使沿途经过,住上两夜,还是能够望见此物。所以在这里行走的人有歌谣唱道:“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早上出发的时候看见黄牛(石头),夜晚住宿时还是看到黄牛.三天三夜,还能看到它.形容岩石很高,江流湍急,纡回曲折 。 6. 巫山神女郦道元文言文翻译 《巫山神女》翻译: 江水继续东流,穿过巫峡,巫峡是杜宇所凿,以疏通江水。郭仲产说:按《地理志》,巫山在巫县县城西南,但现在县城东却有巫山,或许这是郡县治所地址常有迁移变动的缘故吧。 江水穿过山峡东流,经过新崩滩。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此处山崩,晋太元二年(367)再次山崩。山崩那天江水倒流一百多里,水涌高达数十丈。现在滩上有很多巨石,圆的如饭箩,方的如房屋,都是从山崖上塌下的,致使急流奔腾怒吼,所以叫新崩滩。 崩塌后留下的石峰,与许多别的山岭相比起来,显得还是相当高峻的。下流十多里有大巫山,这座山的高峻不但是三峡所没有的,而且可以与岷山和峨眉山一争上下,与衡山和九嶷山互比高低,周围相连的群山,都是高入青云,只有攀登到天上,才分辨得出它们的高下。 大巫山是司法之神孟涂的居处。《山海经》说:夏启的臣子孟涂,在巴做了司法之神,巴人到孟涂的住所来告状,他只把衣服上有血迹的人抓住,决不滥杀无辜,而有好生之德。他住在山上,在丹山西面。郭景纯说:丹山在丹阳,属巴郡。 丹山西就是巫山。此外,赤帝的女儿也住在这里,就是宋玉所说的天帝的小女儿,名叫瑶姬,她还没有出嫁就死了,葬在巫山的南面,精魂化成草,结成灵芝。这就是所谓居于高唐险阻处的巫山神女,早上她是飘荡的云,向晚她是游移的雨,每天早晚,都在阳台下面。 次日一早,楚王起来一看,果然像神女所说的一样,于是就为她修建庙宇,称为朝云。山峡从起点到终点长一百六十里,称为巫峡,大概就是因山而得名的。 《巫山神女》原文: 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郭仲产云:按《地理志》,巫山在县西南,而今县东有巫山,将郡、县居治无恒故也。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 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箪,或方似屋,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其颓岩所余,比之诸岭,尚为竦桀。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岭衡、疑,其翼附群山,并概青云,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 神孟涂所处。《山海经》曰:夏后启之臣孟涂,是司神于巴,巴人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执之,是请生。居山上,在丹山西。郭景纯云:丹山在丹阳,属巴。 丹山西即巫山者也。又帝女居焉,宋玉所谓天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阳,精魂为草,寔为灵芝。所谓巫山之女,高唐之阻,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早视之,果如其言。故为立庙,号朝云焉。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此文出自北朝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江水》《巫山神女》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水经注》中山川景物的描写,还被作为文学作品受到后人高度评价。书中的缺点也有:他因为是北朝人,所以南方水系的记录有些简单,其中还有些差错。 当然,如此宏富的巨作,受到当时时代和条件的限制,难免存在不少错误。唐代杜佑在《通典》中即已明确指出其黄河河源问题上的“纰缪”。 另外由于他不可能到边远地区和南方进行实地调查,这方面错误也较多些。有些地方的引书也不尽可信等等,但这些并不损害全书价值。 作者简介: 郦道元(466或472--527)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出身于官宦世家,他也先后在平城(北魏都城,今山西大同市)和洛阳担任过御史中尉等中央官吏,并且多次出任地方官。 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并且爱好游览,足迹遍及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安徽、江苏、内蒙古等地,每到一地,都留心勘察水流地势,探溯源头,并且阅读了大量地理著作,积累了丰富的地理知识。 7. 郦道元的 第八卷 翻译 郦道元(466或472——527) 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今河北涿县)人。 出身于官宦世家,他也先后在平城(北魏都城,今山西大同市)和洛阳担任过御史中尉等中央官吏,并且多次出任地方官。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并且爱好游览,足迹遍及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安徽、江苏、内蒙古等地,每到一地,都留心勘察水流地势,探溯源头,并且阅读了大量地理著作,积累了丰富的地理知识。他认为,地理现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经过历代的更迭,城邑的兴衰,河道的变迁和山川名称的更易,地理著作必须不断充实完善。他参阅了437种书籍,通过自己的实际考察,终于完成了《水经注》这一地理巨著。本书共四十卷,记述了1,252条河流的发源地点、流经地区、支渠分布、古河道变迁等情况,同时还记载了大量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资料,以及城郭、风俗、土产、人物等。《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巨著,而且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郦道元以饱满的热情,深厚的文笔,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祖国的壮丽山川。他为官“执法情刻”、“素有严猛之称”,颇遭皇族、豪强忌恨。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汝南王元悦乘雍州刺吏萧宝夤企图反叛之机,怂恿朝廷派郦道元去作关右大使。途中,萧宝夤派人把他和他弟弟道峻及两个儿子一同杀害。著作另有《本志》、《七聘》,均已失传 8. 古文翻译——《巫峡》郦道元 从三峡全长七百里中看,两岸山都是相连的,没有中断的地方.山岭重重叠叠,连绵不断,把太阳光和天空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晚上,绝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洪水暴涨满上山冈的时候,无论是上行还是下行,都被阻绝了.有时皇帝的诏书急需传达,那么,从白帝到江凌,虽有一千二百里之多,早上出发,晚上便到,即使乘飞奔的马,驾者烈风也没这样快. 每当春冬的时候,白色的急流和碧绿的深谭,回旋着清波,倒影着两岸的景色.高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怪的柏树,悬崖上流下的瀑布,飞花四溅,在山峰和树林之间飞溅,水清、树荣、高山、草盛,确有许多趣味. 到秋天初晴下霜的早晨,树林萧瑟冷静,山涧寂静,猿猴啼啼的长叫,持续有很久,凄惨的声音异常,在山谷久久回荡,所以打渔的人说:"巴东三峡巫峡最长,听见猿声后,眼泪沾湿了衣服. 9. 江水郦道元阅读答案和翻译.江水郦道元阅读答案和翻译. 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洄,虽途迳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江水又东经黄牛山,山下有石滩,名叫“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面的高崖间,有一山石很像人的样子,背着刀牵着牛,人是黑色的、牛是黄色的,轮廓较为分明;这个地方人迹罕至,没有谁能亲自探究.这块岩石已经很高了,又加上江流湍急,纡回曲折,即使沿途经过,住上两夜,还是能够望见此物.所以在这里行走的人有歌谣唱道:“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早上出发的时候看见黄牛(石头),夜晚住宿时还是看到黄牛.三天三夜,还能看到它.形容岩石很高,江流湍急,纡回曲折 .。
2023-07-08 06:46:251

AABC形式的词语有哪些

AABB形式的成语有:日日夜夜、兢兢业业、熙熙攘攘、浑浑噩噩、期期艾艾、唯唯诺诺、林林总总、洋洋洒洒、生生世世、絮絮叨叨、朝朝暮暮、卿卿我我……
2023-07-08 06:46:104

aabc的三字词语有哪些

头头是道、嗷嗷待哺、彬彬有礼、栩栩如生、铮铮铁汉、步步为营、面面俱到、默默无闻等。
2023-07-08 06:46:003

AABC的词语有哪些啊?

分类: 休闲/爱好 >> 脑筋急转弯 解析: AABC的有311个: 嗷嗷待哺、哀哀父母、哀哀欲绝、昂昂自若、步步登高 步步高升、比比皆然、比比皆是、班班可考、步步莲花 步步为营、彬彬有礼、楚楚不凡、刺刺不休、侈侈不休 楚楚动人、察察而明、楚楚可爱、楚楚可怜、楚楚可人 草草了事、蹙蹙靡骋、草草收兵、察察为明、迟迟吾行 陈陈相因、超超玄著、超超玄箸、蠢蠢欲动、绰绰有余 绰绰有裕、楚楚有致、楚楚作态、咄咄逼人、喋喋不休 鼎鼎大名、旦旦而伐、咄咄怪事、咄咄书空、代代相传 多多益办、鼎鼎有名、恩恩相报、愤愤不平、忿忿不平 纷纷不一、泛泛而谈、泛泛之交、泛泛之人、泛泛之谈 格格不纳、格格不入、格格不吐、呱呱堕地、官官相护 官官相为、官官相卫、耿耿于怀、耿耿于心、呱呱坠地 衮衮诸公、高高在上、惶惶不安、忽忽不乐、 *** 花花世界、行行蛇蚓、花花太岁、好好先生、赫赫有名 昏昏欲睡、恢恢有余、赫赫之功、赫赫之光、矫矫不群 久久不忘、踽踽独行、戛戛独造、蹇蹇匪躬、九九归一 汲汲顾影、九九归原、斤斤计较、斤斤较量、岌岌可危 津津乐道、赳赳武夫、寂寂无闻、井井有法、井井有方 炯炯有神、济济一堂、井井有条、津津有味、井井有序 井井有绪、斤斤自守、眷眷之心、侃侃而谈、款款而谈 夸夸而谈、侃侃而言、夸夸其谈、空空如也、口口相传 硁硁之愚、恋恋不舍、荦荦大端、落落大方、荦荦大者 落落寡合、碌碌寡合、历历可辨、历历可见、了了可见 历历可考、历历可数、寥寥可数、落落难合、恋恋难舍 朗朗乾坤、累累如珠、琅琅上口、朗朗上口、栗栗危惧 寥寥无几、碌碌无能、碌碌无奇、碌碌无为、碌碌无闻 历历在耳、历历在目、绵绵不断、绵绵不绝、闷闷不乐 绵绵瓜瓞、脉脉含情、面面俱到、面面皆到、面面俱圆 芒芒苦海、茫茫苦海、蔓蔓日茂、面面厮觑、默默无闻 没没无闻、默默无言、面面相睹、面面相看、面面相窥 面面相觑、目目相觑、脉脉相通、面面圆到、靡靡之声 靡靡之音、靡靡之乐、念念不忘、呶呶不休、诺诺连声 喏喏连声、喃喃细语、念念有词、袅袅余音、喃喃自语 仆仆道途、仆仆风尘、翩翩风度、翩翩公子、仆仆亟拜 翩翩年少、翩翩起舞、翩翩少年、飘飘欲仙、切切此布 区区此心、拳拳服膺、戚戚具尔、茕茕孑立、谦谦君子 切切私语、窃窃私议、窃窃私语、拳拳盛意、区区小事 拳拳在念、切切在心、区区之众、拳拳之枕、人人皆知 穰穰满家、人人自危、生生不息、生生不已、善善从长 施施而行、 *** 俱全、姗姗来迟、珊珊来迟、丝丝入扣 滔滔不断、滔滔不绝、滔滔不竭、滔滔不尽、头头是道 途途是道、堂堂一表、亭亭玉立、亹亹不倦、娓娓不倦 恶恶从短、娓娓动听、娓娓而谈、唯唯连声、哓哓不休 小小不言、悬悬而望、栩栩如生、轩轩甚得、循循善诱 息息相关、欣欣向荣、息息相通、惺惺相惜、心心相印 栩栩欲活、休休有容、贤贤易色、欣欣自得、星星之火 惺惺作态、么幺小丑、源源不断、源源不绝、怏怏不乐 悒悒不乐、郁郁不乐、鞅鞅不乐、依依不舍、怏怏不悦 泱泱大风、洋洋大观、洋洋得意、扬扬得意、源源而来 翼翼飞鸾、郁郁寡欢、遥遥华胄、龈龈计较、遥遥领先 盈盈秋水、遥遥无期、永永无穷、冤冤相报、依依惜别 遥遥相对、翼翼小心、牙牙学语、洋洋盈耳、燕燕于归 英英玉立、峣峣易缺、跃跃欲试、盈盈一水、奄奄一息 淹淹一息、摇摇欲坠、扬扬自得、洋洋自得、元元之民 芸芸众生、遥遥在望、惴惴不安、孜孜不辍、孜孜不怠 孳孳不倦、孜孜不倦、谆谆不倦、孜孜不懈、啧啧称羡 啧啧称赞、谆谆告诫、谆谆告戒、谆谆诰诫、谆谆教导 铢铢较量、凿凿可据、湛湛青天、蒸蒸日上、谆谆善诱 铮铮铁骨、铮铮铁汉、孜孜无怠、孜孜无倦、粥粥无能 铢铢校量、振振有辞、振振有词、凿凿有据、作作有芒 孜孜以求、铮铮有声、足足有余、沾沾自好、字字珠玑 昭昭在目、沾沾自满、正正之旗、沾沾自喜、沾沾自炫 字字珠玉
2023-07-08 06:45:501

写aabc式词语有哪些

答:aabc式词语 1、头头是道[tóu tóu shì dào] 用以形容一个人说话做事很有条理。2、念念不忘[niàn niàn bù wàng] 牢记在心,时刻不忘。3、代代相传[dài dài xiāng chuán] 一代接一代地相继传下去。4、斤斤计较[jīn jīn jì jiào] 形容一点一滴、一丝一毫也要计较(含贬义)。5、欣欣向荣[xīn xīn xiàng róng] 形容草木长势繁盛。6、步步登高[bù bù dēng gāo] 登:升。一步步地升高。多形容仕途顺利,职位不断高升。7、遥遥相对[yáo yáo xiāng duì] 远远地对着。多形容两样事物的性质或形状相类似,配得上。8、窃窃私语[qiè qiè sī yǔ] 暗地里小声说话。9、亭亭玉立[tíng tíng yù lì] 形容美女身材修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10、面面相觑[miàn miàn xiāng qù] 你瞧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互相望着,都不说话。11、息息相关[xī xī xiāng guān] 形容彼此关系非常密切。息息:每一次的呼吸。关:关连。12、碌碌无为[lù lù wú wéi] 平平庸庸,无所作为。13、惴惴不安[zhuì zhuì bù ān] 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14、愤愤不平[fèn fèn bù píng] 愤愤:很生气的样子。心中不服,感到气愤。15、跃跃欲试[yuè yuè yù shì] 形容内心急切地想试一试。16、济济一堂[jǐ jǐ yī táng] 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17、多多益善[duō duō yì shàn] 越多越好。18、历历在目[lì lì zài mù] 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19、滔滔不绝[tāo tāo bù jué] 滔滔:形容流水不断。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20、默默无闻[mò mò wú wén] 不出名;不为人知道。
2023-07-08 06:45:431

AABC式的词都有什么?

格格不纳、格格不入、格格不吐、呱呱堕地、官官相护 官官相为、官官相卫、耿耿于怀、耿耿于心、呱呱坠地 昏昏欲睡、恢恢有余、赫赫之功、赫赫之光、矫矫不群 久久不忘、踽踽独行、戛戛独造、蹇蹇匪躬、九九归一 空空如也、九九归原、斤斤计较、斤斤较量、岌岌可危 津津乐道、赳赳武夫、寂寂无闻、井井有法、井井有方 炯炯有神、济济一堂、井井有条、津津有味、井井有序 井井有绪、斤斤自守、眷眷之心、侃侃而谈、款款而谈 夸夸而谈、侃侃而言、夸夸其谈、娓娓而谈、娓娓动听 口口相传、硁硁之愚、恋恋不舍、荦荦大端、落落大方 落落寡合、碌碌寡合、历历可辨、历历可见、了了可见 历历可考、历历可数、历历在目 寥寥可数、落落难合 恋恋不舍、朗朗乾坤、累累如珠、琅琅上口、朗朗上口众多词语任你选,希望能帮到你!O(∩_∩)O~
2023-07-08 06:45:362

西陵峡文言文及翻译赏析

1. 西陵峡文言文翻译 江水又向东流去,经过西陵峡。 《宜都记》里说:"从黄牛滩向东进入西陵峡,到西陵峡的出口一百里左右,山水曲曲折折。 两岸山脉高峻、重重叠叠,不是日中,看不见太阳;不是半夜,看不见月亮。 绝壁有的有千丈左右,那石头是彩色的,形状大多像一些东西。 树木高大茂密,到了春冬之交稍显凋零,猿啼的声音特别凄清,在山谷中回响,清脆的声音传送不绝。 "所说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 原文: 江水又东经西陵峡。 《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 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象类。 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扩展资料: 赏析: 如果山水像人一样有感情有知觉的话,自己的美这样被人喜爱、被人肯定,一定会象遇到知己一样高兴。 上文直接抒发了作者亲临“此境”的思想感情。 作者介绍: 杨守敬(1839年6月2日—1915年1月9日),湖北省宜都市陆城镇人,谱名开科,榜名恺,更名守敬,晚年自号邻苏老人。 清末民初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金石文字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艺术家、泉币学家、藏书家。 杨守敬一生勤奋治学,博闻强记,以长于考证著名于世,是一位集舆地、金石、书法、泉币、藏书以及碑版目录学之大成于一身的大学者。 他一生著述达83种之多,被誉为“晚清民初学者第一人”,代表作《水经注疏》,是郦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2. 西陵峡文言文翻译 巴东三峡歌 西陵峡 [1]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原诗]巴东三峡歌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巴东三峡猿鸣悲 猿鸣三声泪沾衣 [注释]《水经.江水注》说是“巴东渔人歌”。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想象中的长江,应是雄浑壮美,想象中的三峡,应是惊涛骇浪,卷千堆雪的,游三峡,像是在了却许久以来的夙愿,尽管行程紧,但却无论如何不肯放弃。然而三峡,却是让我失望得记忆都有些模糊了。 初见长江,尽管早已耳闻长江严重污染,但却无论如何也没想到黄浊至此,真是有了心痛的感觉,一直坐在甲板上,闷闷不乐。所有读过的有关长江的诗中都不离“碧水”,而今青山善还可觅,可碧水大概得到源头方可寻,长江成了大型垃圾填埋场。说实在的,见到了这样的长江,真有欲泪沾裳的感觉了。 进入三峡,倒还真有“两岸青山排闼出”,只因已不是历史中的孤帆了,也就没了“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之感了。唏嘘不已时,已而夕阳下山了,残霞如血,坐在船尾,落日之壮美,似乎定格在两山之中,愈离愈远,仿若长江在我心中之荣耀。 长江,三峡,我真的愿意赞美你。 古 诗 两 首 峨眉山月歌 望洞庭 峨眉山月半轮秋, 湖光秋月两相和, 影入平羌江水流。 潭面无风镜未磨。 夜发清溪向三峡, 遥望洞庭山水色, 思君不见下渝州。 白银盘里一青螺。 ——【唐】李白 ——【唐】刘禹锡 西陵峡 过去,这一带触礁沉船的事故层出不穷。青滩北岸有一座“白骨塔”,以堆积死难船工的尸骨而得名。解放后,这些险滩经过整治,数千吨的轮船都可以安稳地通过,险滩已经成了历史陈迹。倘若你从宜昌港起步,穿过南津关,溯江而上,那么,展现在你眼前的西陵峡,便是一幅色彩斑斓、气象万千的壮丽画卷,你可以欣赏到峡中飞虹——西陵长江大桥和三峡工程施工建设的宏伟场面及沿途两岸的美妙景色。 3. 关于西陵峡的文言文翻译 长江水又流向东,流过西陵峡。《宜都记》上说:“江水从黄牛滩向东流入西陵界到峡口有一百多里,山势和水的流向都很曲折纡回。两岸高山重重地遮挡着江面,要不是中午或半夜,是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的;岸上的绝壁有的高达千丈,壁上的石头的颜色和状态,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林木高下茂密由冬到春四季都如此。猿猴鸣叫的声音非常清厉凄婉,在山谷间回响着,清越不绝。”(人们)所称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 袁山松说:“常常听说峡中的水流很快,书本记载以及口头传说都用登临此境令人恐惧相劝告,还没有人称赞山水美丽。到我来实地登临这地方,一到那里,感到特别欣喜,才相信耳闻不如亲眼所见。那层叠的山崖、秀丽的山峰,奇特的结构,异常的形状,确实很难用言辞来叙说。山林里树木耸立,繁荣茂盛,竟在云气的外面。抬头欣赏高山远树,俯身观看江中倒影,愈熟悉这风光愈感到美好。留连了两晚,还没察觉忘了返回。(我)亲眼看见亲身经历的,(还)没有过。已从中高兴地欣赏到了这种奇特的景观,是山水有灵气,也该惊喜千古以来终于遇到知己了!” 4. 【文言文《西陵峡》阅读答案.江水又东,径西陵峡.《宜都记》曰:“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的词.(1)迳西陵峡 的迳( 经过 )(2)泠泠不绝 的绝( 停止 )(3)常闻峡中水疾 的疾( 快 )(4)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 的悉 ( 都)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类.翻译:壁上的石头的颜色和状态,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2)及余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翻译:一到那里,感到特别欣喜,才相信耳闻不如亲眼所见3.根据划线句,写出一个你由此所联想到的古诗名句.划线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4.选文描绘了西陵峡的哪些景物?写出了西陵峡怎样的特点.山水,绝壁,石,林木,猿鸣.写出西陵峡水流湍急,山水曲曲折折,险的特点.只是代表个人见解,回答的也不是百分之百.。 5. 西陵峡文言文 翻译 【原文】 江水又东,迳西陵峡。 《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 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译文】 江水又向东,经过西陵峡。《宜都记》里说:“从黄牛滩向东进入西陵峡,至西陵峡的出口一百里左右,山水曲曲折折,两岸山脉高峻、重重叠叠,不是日中或夜半,看不见日月,绝壁有的有千丈左右,那石头是彩色的,形状大多像一些东西。 树木高大茂密,猿鸣特别清越,在山谷中传响,清脆的声音传送不绝。”所说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 6. 西陵峡文言文翻译“江水又东.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全部 长江水又流向东,流过西陵峡.《宜都记》上说:“江水从黄牛滩向东流入西陵界到峡口有一百多里,山势和水的流向都很曲折纡回.两岸高山重重地遮挡着江面,要不是中午或半夜,是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的;岸上的绝壁有的高达千丈,壁上的石头的颜色和状态,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林木高下茂密由冬到春四季都如此.猿猴鸣叫的声音非常清厉凄婉,在山谷间回响着,清越不绝.”(人们)所称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袁山松说:“常常听说峡中的水流很快,书本记载以及口头传说都用登临此境令人恐惧相劝告,还没有人称赞山水美丽.到我来实地登临这地方,一到那里,感到特别欣喜,才相信耳闻不如亲眼所见.那层叠的山崖、秀丽的山峰,奇特的结构,异常的形状,确实很难用言辞来叙说.山林里树木耸立,繁荣茂盛,竟在云气的外面.抬头欣赏高山远树,俯身观看江中倒影,愈熟悉这风光愈感到美好.留连了两晚,还没察觉忘了返回.(我)亲眼看见亲身经历的,(还)没有过.已从中高兴地欣赏到了这种奇特的景观,是山水有灵气,也该惊喜千古以来终于遇到知己了!”。 7. 三峡文言文注释 自:从,此处有“在”之意.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略无:毫无.阙:通“缺”,空缺.嶂(zhàng):屏障似的高峻山峰.停午:一作“亭午”,中午.夜分:半夜.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夏水襄陵:夏天大水涨上了高陵之上.襄,上.陵,大的土山,这里是丘陵的意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或:有时.王命:朝廷的文告.宣:宣布,传达.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白帝:城名,在重庆市奉节县.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奔:奔驰的快马.御风:驾风.以:这里当作“似”.素湍:白色的急流.绿潭:绿色的潭水.回清:回旋的清波.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巘,凹陷的山顶.飞漱:飞流冲荡.悬泉:从山顶飞流而下的泉水.飞漱:急流冲荡.漱,喷射.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晴初:天刚晴.霜旦:下霜的早晨.属(zhǔ):动词.引:延长.凄异:凄凉怪异.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久才能消失.巴东:汉郡名,在现在重庆云阳、奉节一带.沾:打湿.自:从.阙:通缺,缺口.自:向来、从来.非:不是、不到.亭午:中午 曦:太阳襄:包围(史记.五帝本纪:尧时洪水“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沿:顺着(和现在“沿”的意思相同}溯:逆流绝:隔断或:有时候朝:早上奔:快马御:骑(马)、乘(车),这里是“乘风”以:认为疾:快素:白湍:湍流.漩涡回:回旋清:清波绝:高而陡峭巘:山崖漱:流淌荣:繁盛(树长的茂盛)茂:茂盛良:“良多”意思是,很多.霜旦:结霜的早晨肃:寂静高:高处属引:悲哀绝:消失.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江流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了天空,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到了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不能通行.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不像这样快.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高山上多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横生.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清凉和寂静,常有在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接连不断,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的渔歌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 西陵峡,江水又东.千古翻译和答案疾的意思,悉的意思 疾是快的意思 悉是都的意思长江水又流向东,流过西陵峡.《宜都记》上说:“江水从黄牛滩向东流入西陵界到峡口有一百多里,山势和水的流向都很曲折纡回.两岸高山重重地遮挡着江面,要不是中午或半夜,是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的;岸上的绝壁有的高达千丈,壁上的石头的颜色和状态,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林木高下茂密由冬到春四季都如此.猿猴鸣叫的声音非常清厉凄婉,在山谷间回响着,清越不绝.”(人们)所称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袁山松说:“常常听说峡中的水流很快,书本记载以及口头传说都用登临此境令人恐惧相劝告,还没有人称赞山水美丽.到我来实地登临这地方,一到那里,感到特别欣喜,才相信耳闻不如亲眼所见.那层叠的山崖、秀丽的山峰,奇特的结构,异常的形状,确实很难用言辞来叙说.山林里树木耸立,繁荣茂盛,竟在云气的外面.抬头欣赏高山远树,俯身观看江中倒影,愈熟悉这风光愈感到美好.留连了两晚,还没察觉忘了返回.(我)亲眼看见亲身经历的,(还)没有过.已从中高兴地欣赏到了这种奇特的景观,是山水有灵气,也该惊喜千古以来终于遇到知己了!”。 9. 第一句是:江水又东径西陵峡,斯乃三峡首之也 原文: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翻译:江水又向东,经过西陵峡.《宜都记》里说:“从黄牛滩向东进入西陵峡,至西陵峡的出口一百里左右,山水曲曲折折,两岸山脉高峻、重重叠叠,不是日中或夜半,看不见日月,绝壁有的有千丈左右,那石头是彩色的,形状大多像一些东西.树木高大茂密,猿鸣特别清越,在山谷中传响,清脆的声音传送不绝.”所说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
2023-07-08 06:45:321

aabc有什么词语

aabc式词语有:步步为营、闪闪发光、比比皆是、楚楚动人、栩栩如生、默默无闻、皑皑白雪、面面俱到、依依不舍、娓娓道来、洋洋得意、步步高昂、耿耿于怀、蠢蠢欲动、惺惺作态、熊熊大火、芸芸众生、咄咄逼人、津津乐道、念念不忘、源源不断、姗姗来迟、面面相觑。步步为营,汉语成语,拼音是 bù bù wéi yíng,是指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形容进军谨慎。也比喻行动,办事谨慎。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三国时,黄忠和严颜攻占太阳山后,黄忠又带领人马向定军山进军。来到定军山,黄忠多次去挑战,定军山的守将夏侯渊就是不出来应战。因为那里地形相当复杂,也不清楚敌人的详细情况,黄忠只好安营扎寨住下来。这时,曹操命令夏侯渊主动出击,并写信告诫,一要刚柔结合,二要有勇有谋。夏侯渊反复琢磨,终于想出了一条计策。他让夏侯尚去引诱黄忠,自己乘机大伏击。结果,黄忠手下的将军陈式果然上了当,被夏侯渊活捉。黄忠很着急,采纳法正的意见,大军队的所有钱物都赐给全军将士,将士们一时间斗志昂扬,决心死战到底。当天,军队就启程了。每行走一段路程就设下一道营垒,然后又继续向前推进。黄忠行军谨慎,防备又严密。夏侯渊不听张颌劝阻,轻率出击,不仅吃了败战,还伤了部将夏侯尚。黄忠的军队顺利推进到定军山下,夺取了定军山对面的高山。
2023-07-08 06:45:071

江水又东原文和翻译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含有“江水又东”的非常多,不知你说的是哪一段。最著名的写三峡的一段是:江水又东,经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郭仲产云:“按《地理志》,巫山在县西南。”而今县东有巫山,将郡县居治无恒故也。江水历峡,东,经新崩滩。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当崩之日,水逆流百馀里,涌起数十丈。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箪,或方似笥,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其颓岩所馀,比之诸岭,尚为竦桀。 其下十馀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岭衡、疑。其翼附群山,并概青云,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神孟涂所处。《山海经》曰:"夏后启之臣孟涂,是司神于巴,巴人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执之,是请生。居山上,在丹山西。"郭景纯云:"丹山在丹阳,属巴。"丹山西即巫山者也。又帝女居焉。宋玉所谓天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阳,精魂为草,寔为灵芝。所谓巫山之女,高唐之姬,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早视之,果如其言。故为立庙,号"朝云"焉。其间首尾一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翻译:(太长,仅译一段)从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高山上多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横生。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的渔民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023-07-08 06:44: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