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求初中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化学的知识点

2023-07-06 08:24:35
CarieVinne
韦斯特兰

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三、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四、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 (NaCl) : 食盐

2、碳酸钠(Na2CO3) : 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 (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四、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五、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六、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七、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u):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 加 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八、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H2 。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2 。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原子 。

7、PH=0时,酸性最强,碱性最弱 。

PH=14时,碱性最强 ,酸性最弱 。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 尿素 。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金刚石 。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 中国 。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氮气 。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 。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九、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 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 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十、有毒的物质

1、 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

2、 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3、 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钾钠铵盐个个溶,硝酸盐类也相同

硫酸盐类除钡钙,卤盐除银和亚汞(氟除外)

碳磷酸盐多不溶,醋酸盐类全都溶

解化学计算题关键是读数据,读出每一个数据包含的物质,然后分析物质之间的关系,即可找出已知的量和物。

如:在一次化学课外活动中,某同学想除去氯化钾固体中混有的氯化铜(不引进其他杂质)。化学老师为他提供了以下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硫酸钠溶液。该同学现取氯化钾和氯化铜的混合物59.8g,全部溶解在200g水中,再加入60g所选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9.8g。试回答:

(1)该同学所选的是 溶液。

(2)计算混合物中氯化铜的质量和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

59.8g(氯化钾和氯化铜)+200g水+60g(氢氧化钾和水)=9.8g(氢氧化铜) 是混合物的不能直接用于方程式计算,所以已知的是氢氧化铜的质量为9.8g,写出反应方程式就能计算了

一.制氧气:

2KClO3 (MnO2,加热)= 2KCl + 3O2 ↑

2H2O2=MnO2=2H2O+O2↑

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二.制氢气:

Zn+2HCl=ZnCl+H2↑

Zn+H2SO4=ZNSO4+H2 ↑

三.制二氧化碳:

CaCO3+2HCl=CaCl2+CO2↑ (不能用H2SO4

氧气和氮气的沸点各是多少?

氧气:-183常压氮气:-196常压
2023-07-05 21:11:465

氧气和氮气的沸点哪个高

  氮气的沸点高。氮气,化学式为Nu2082,为无色无味气体。氮气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在高温高压压及催化剂条件下才能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在放电的情况下才能和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即使Ca、Mg、Sr和Ba等活泼金属也只有在加热的情形下才能与其反应。   氧气(oxygen),化学式O2。化学式量:32.00,无色无味气体,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熔点-218.4℃,沸点-183℃。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约30mL氧气。在空气中氧气约占21%。液氧为天蓝色。固氧为蓝色晶体。常温下不是很活泼,与许多物质都不易作用。但在高温下则很活泼,能与多种元素直接化合,这与氧原子的电负性仅次于氟有关。
2023-07-05 21:12:011

氧气沸点高还是氮气沸点高

氮气:零下196摄氏度氧气:零下183摄氏度
2023-07-05 21:12:112

空气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的沸点

氮气:零下196摄氏度 氧气:零下183摄氏度 二氧化碳:零下78.5摄氏度 氦在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熔点-272.2°C(25个大气压),沸点-268.9°C;密度0.1785克/升,临界温度-267.8°C,临界压力2.26大气压 氖(neon )氖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熔点-248.67℃,沸点-245.9℃,气体密度0.9002克/升(0℃,1×105帕),在水中的溶解度10.5微升/千克水. 氩其单质为无色、无臭和无味的气体.是稀有气体中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一个,100升空气中约含有934毫升.密度1.784克/升.熔点-189.2℃.沸点-185.7度.电离能为15.759电子伏特. 氪无色、无嗅、无味.密度3.736克/升(气),2.155克/厘米3(液,-156.9℃).熔点-156.6℃,沸点-152.30±0.10℃.第一电离能13.999电子伏特. 氙无色、无嗅、无味.是惰性气体的一种.密度5.887±0.009克/升,3.52克/厘米3(液),2.7克/厘米3(固).熔点-111.9℃,沸点-107.1±3℃.电离能12.130电子伏特. 氡 熔点为-71 ℃,沸点为-61.8 ℃.天然放射性元素.无色无臭气体.化学性质极不活泼,没有稳定的核素.具有危险的放射性,这种放射性可以破坏形成的任何化合物.
2023-07-05 21:12:201

液态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的沸点分别是多少?

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分别是-183℃、-196℃和-78.5℃
2023-07-05 21:12:293

空气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的沸点

氮气:零下196摄氏度氧气:零下183摄氏度二氧化碳:零下78.5摄氏度氦在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熔点-272.2°C(25个大气压),沸点-268.9°C;密度0.1785克/升,临界温度-267.8°C,临界压力2.26大气压氖(neon)氖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熔点-248.67℃,沸点-245.9℃,气体密度0.9002克/升(0℃,1×105帕),在水中的溶解度10.5微升/千克水。氩其单质为无色、无臭和无味的气体。是稀有气体中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一个,100升空气中约含有934毫升。密度1.784克/升。熔点-189.2℃。沸点-185.7度。电离能为15.759电子伏特。氪无色、无嗅、无味。密度3.736克/升(气),2.155克/厘米3(液,-156.9℃)。熔点-156.6℃,沸点-152.30±0.10℃。第一电离能13.999电子伏特。氙无色、无嗅、无味。是惰性气体的一种。密度5.887±0.009克/升,3.52克/厘米3(液),2.7克/厘米3(固)。熔点-111.9℃,沸点-107.1±3℃。电离能12.130电子伏特。氡熔点为-71℃,沸点为-61.8℃。天然放射性元素。无色无臭气体。化学性质极不活泼,没有稳定的核素。具有危险的放射性,这种放射性可以破坏形成的任何化合物。
2023-07-05 21:12:382

氧气的沸点比氮气的底,为什么在分离这两种气体时氮气

氧气沸点是-183℃,氮气是-195.8℃。如果要分离2种气体,将空气温度降低到-195.8以下,就可以使2种气体都液化。再将液化空气放入-183~-195.8℃环境中,液化的氧气就可以再次气化,这样剩下的就基本是液态氮气了,而将气化的空气收集起来再次液化,那就基本是纯氧气了。
2023-07-05 21:12:471

液态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的沸点分别是多少?

氧气沸点-183.0度 氮气沸点-196度
2023-07-05 21:12:585

氮气,氢气,氧气哪个沸点更低

注意,它们的结构可不相似,N2是三键相连,O2是双键,H2是单键。沸点:O2(-180°C)>N2(-195°C)>H2(-257°C)
2023-07-05 21:13:162

氧气和氮气的沸点各是多少

液态氧的沸点是零下183摄氏度液态氮的沸点是零下196摄氏度
2023-07-05 21:13:251

氮气和氧气的沸点哪个高

氮气和氧气的沸点哪个高如下:二氧化氮的沸点是21℃。二氧化氮的沸点是21℃。二氧化氮的沸点算比较低,在21.1℃温度时为红棕色,是刺鼻气体;在21.1℃以下时为暗褐色液体,在-11℃以下温度时为无色固体。当温度高于150℃时开始分解,到650℃时完全分解为一氧化氮和氧气。二氧化氮的用途1、二氧化氮用于工业水处理作杀菌消毒剂。亦可作纸浆和纤维的漂自,面粉、油脂、食糖的精炼,皮革的脱毛等。2、二氧化氮是一种工业原料。用作制造硝酸、无水金属盐和硝基配位络合物的原料。3、二氧化氮是有机化学中的抑制剂。在有机化学中用作氧化剂、硝化剂和丙烯酸酯聚合的抑制剂。4、二氧化氮用于火箭燃料推进剂等。在航天和军事工业中,用作火箭燃料推进剂和制取炸药。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除了稀有气体、活性小的金属元素如金、铂、银之外,大部分的元素都能与氧气反应,这些反应称为氧化反应,而经过反应产生的化合物(有两种元素构成,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称为氧化物。
2023-07-05 21:13:441

氮气和氧气在“不同的压力下”的沸点分别是多少?

随便提供一点数据:1、氮气:压力 沸点(大气压) (℃)0.2 -207.250.3 -204.730.4 -202.810.5 -201.230.6 -199.880.7 -198.700.8 -197.640.9 -196.681.0 -195.801.1 -194.981.2 -194.211.3 -193.501.4 -192.821.5 -192.181.6 -191.571.7 -190.991.8 -190.441.9 -189.902.0 -189.392.1 -188.902.2 -188.422.3 -187.962.4 -187.522.5 -187.082.6 -186.662.7 -186.262.8 -185.862.9 -185.473.0 -185.10 4 -181.76 5 -178.99 6 -176.59 7 -174.47 8 -172.56 9 -170.81 10 -169.20 11 -167.70 12 -166.29 13 -164.97 14 -163.71 15 -162.52 16 -161.39 17 -160.30 18 -159.26 19 -158.26 20 -157.30 21 -156.38 22 -155.48 23 -154.62 24 -153.78 25 -152.97 26 -152.19 27 -151.42 28 -150.68 29 -149.96 30 -149.26 2、氮气:压力 沸点(大气压) (℃)0.2 -195.96 0.3 -193.08 0.4 -190.89 0.5 -189.10 0.6 -187.58 0.7 -186.24 0.8 -185.04 0.9 -183.96 1.0 -182.96 1.1 -182.04 1.2 -181.18 1.3 -180.38 1.4 -179.62 1.5 -178.90 1.6 -178.21 1.7 -177.56 1.8 -176.94 1.9 -176.34 2.0 -175.77 2.1 -175.21 2.2 -174.68 2.3 -174.16 2.4 -173.67 2.5 -173.18 2.6 -172.71 2.7 -172.26 2.8 -171.81 2.9 -171.38 3.0 -170.964 -167.24 5 -164.16 6 -161.50 7 -159.14 8 -157.02 9 -155.09 10 -153.30 11 -151.64 12 -150.08 13 -148.62 14 -147.23 15 -145.91 16 -144.66 17 -143.46 18 -142.30 19 -141.20 20 -140.13 21 -139.10 22 -138.11 23 -137.15 24 -136.22 25 -135.31 26 -134.43 27 -133.58 28 -132.75 29 -131.94 30 -131.15 呵呵,要求还不少:)15公斤压力,小意思。推荐你看NIST的网站,精确数据这里是免费提供的。http://webbook.nist.gov/chemistry/fluid/
2023-07-05 21:14:071

氮气、氢气、氧气哪个沸点更低?

氢气氮气:是一种不助燃、不可燃的气体,其熔点为-209.9 C,沸点 为-195.8 C氢气:熔点-259.14℃,沸点-252.8℃氨气:熔点 -77.7℃ 沸点 -33.35℃
2023-07-05 21:14:193

氮气和氧气的沸点分别是-196和-183°C,明明氮气的比氧气的低,但为什么进行分馏时氮气会比氧气先蒸发呢?

这不是明显的嘛.....氮气沸点要比氧气低啊..别忘了,是零下温度,负的....
2023-07-05 21:14:295

液态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的沸点分别是多少

氧气沸点:-183℃。氮气的沸点:-196℃二氧化碳的沸点:-78.5℃
2023-07-05 21:14:481

为什么氧气的熔沸点比氮气低?

熔沸点没有太多的规律性,都是经验总结;如果要说这两种物质的熔点比较,可能与分子体积有关,氮气氮氮三键,键长短,分子占有的空间体积会小一些(尽管氧原子半径更小),而分子间隔减小,自然分子间作用力会略大,熔点就高一些了。
2023-07-05 21:14:572

“氧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氮气”熔沸点的高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

二氧化氮,氧气,一氧化氮,氮气分子晶体看其分子量的大小,越大熔沸点越高。
2023-07-05 21:15:041

为什么氧气的熔沸点比氮气低

他们都是分子组成的,分子的沸点和分子间作用力(范德瓦耳斯力)有关,分子间作用力(范德瓦耳斯力)和分子量有关,分子量越大,力约大,沸点越低.
2023-07-05 21:15:131

空气中主要组分及沸点如下表所示: 组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工业制氧气的原理是分离液态空气,由液态变成气态时由于氧气与氮气沸点不同,然后升温沸点低的先汽化溢出,故答案为:氮气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次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故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为:氮气;物理;
2023-07-05 21:15:221

已知氧气氮气已知氧气氮气和氨气的沸点分别为::-183℃、-196℃和-

NH3的数据错了,是-33.5首先排一下大小顺序NH3 > O2 > N2所以降温,从0度开始下降,遇到的第一个就是NH3先液化,然后是O2,最后是N2 到-150,所以不能遇到O2、N2,即不能液化
2023-07-05 21:15:442

如何从晶体结构的知识来说明氮气的熔沸点比氧气高?

氮气和氧气的固体状态都属于分子晶体,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其沸点与分子式的大小有关,一般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氮气的分子量为28,氧气的分子量为32,故应该是氧气的熔沸点高于氮气。楼主你的说法是不对的。
2023-07-05 21:15:531

氧气的沸点为—183℃氮气为—196二氧化碳—78.5向瓶中充液态空气燃着木条瓶口上有和变化理由

二氧化碳—78.5沸点最高会熄灭火苗但是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只是占百分之0.3所以极少的二氧化碳不会熄灭火苗。接着会溢出氧气虽然氧气是助燃的但是燃烧有三个条件温度燃烧物和氧气。从液态到气态要吸热周围降低温度使火苗熄灭。
2023-07-05 21:16:023

工业上如何将氮气和氧气分离。(详细)

根据他们的沸点不同,而分离首先将空气高压、低温使液化,氮气沸点为-195.8℃,氧气沸点为-183℃,只要把温度控制在大于-195.8℃小于-183℃就可以气、液分离了。
2023-07-05 21:16:121

氮气和氧气哪个沸点高为什么

氮气和氧气都是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熔沸点和分子间作用力有关,对于这两个分子而言,分子间作用力只有范德华力,两者结构类似,所以范德华力和分子量成正比,范德华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2023-07-05 21:16:211

为什么氮气的溶解度和沸点都低于相同条件下氧气的溶解度和沸点

因为氮气中含有“氮氮三键”,使得氮气不易溶,沸点是物理的,随压强和温度变化。
2023-07-05 21:16:313

利用沸点的不同可将氧气与氮气分离开来,那么液氧与液氮的沸点各是多少度

常压下液氧为-183℃液氮为-196℃但是事实上,工业分离氧气时要加压,因此就不是在上述温度下分离了。
2023-07-05 21:16:401

为什么空气先分离氮气

液态分离空气实实际上是将液态空气的温度升高(此过程温度由低-高)由于空气中各种成分沸点不同,因此在升温过程中不同物质会分时段先后达到沸腾状态,又由于此过程温度由低-高很明显 氮气沸点-196低于氧气沸点-183 也就是说温度会先达到氮气沸点-196致使液态氮气沸腾逐渐汽化为气态的氮气(先跑出来);紧接着温度继续上升达到氧气沸点-183使液态氧气沸腾逐渐汽化为气态的氧气(后跑出来); 当然,分离出的氮气和氧气均为气态
2023-07-05 21:16:471

空气的各个成份的沸点???

氮气:零下196摄氏度 氧气:零下183摄氏度 二氧化碳:零下78.5摄氏度 氦在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熔点-272.2°C(25个大气压),沸点-268.9°C;密度0.1785克/升,临界温度-267.8°C,临界压力2.26大气压 氖(neon )氖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熔点-248.67℃,沸点-245.9℃,气体密度0.9002克/升(0℃,1×105帕),在水中的溶解度10.5微升/千克水。 氩其单质为无色、无臭和无味的气体。是稀有气体中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一个,100升空气中约含有934毫升。密度1.784克/升。熔点-189.2℃。沸点-185.7度。电离能为15.759电子伏特。 氪无色、无嗅、无味。密度3.736克/升(气),2.155克/厘米3(液,-156.9℃)。熔点-156.6℃,沸点-152.30±0.10℃。第一电离能13.999电子伏特。 氙无色、无嗅、无味。是惰性气体的一种。密度5.887±0.009克/升,3.52克/厘米3(液),2.7克/厘米3(固)。熔点-111.9℃,沸点-107.1±3℃。电离能12.130电子伏特。 氡 熔点为-71 ℃,沸点为-61.8 ℃。天然放射性元素。无色无臭气体。化学性质极不活泼,没有稳定的核素。具有危险的放射性,这种放射性可以破坏形成的任何化合物。
2023-07-05 21:17:191

由于氮的沸点是-196℃,比液态氧(-183℃)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氧

因为氧的沸点低啊,你的题目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一般液体都是沸点低的先蒸发,高的后蒸发。
2023-07-05 21:20:111

氮气和氢气沸点怎么比较?

1、分子结构相似,一般以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判断沸点大小。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则沸点就大。2、查表氧气:熔点-218.4℃,沸点-183.0℃氮气:熔点-209.86℃,沸点-185.8℃氢气:熔点-259.14℃,沸点-252.8℃。
2023-07-05 21:20:371

氧气和氮气的沸点比水高还是低?

因为酒精和水混合后,水分子中的氧和酒精羟基形成的氢键相连,而液氧和氮气混合后分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你懂的
2023-07-05 21:22:362

工业上制取氧气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___不同,先后从空气中分离出来,是一个___变化.

在除去空气中的灰尘、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后,液化空气,控制条件,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低,蒸发液态空气首先的到的是氮气,再把氮气和氧气分离.该过程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沸点、物理.
2023-07-05 21:22:451

氮气的制取

实验室方法实验室最常用的是亚硝酸铵的分解,实际上是将亚硝酸钠饱和溶液慢慢加到热的饱和氯化铵溶液中: 。 [1] 液态空气分馏法氮气主要是从大气中分离或含氮化合物的分解制得的。 [1] 每年通过液化空气生产超过3,300万吨的氮气,然后使用分馏的方法在大气中生产氮气以及其他气体。 [2] 深冷分离法深冷分离法又称为低温精馏法,利用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沸点不一致来分离氧气和氮气。由于氮气的沸点(-196℃) 低于氧气(-183℃),在液态空气的蒸发过程中,液氮比液氧更容易变成气态,而在空气液化过程中,氧气比氮气更容易变成液态。由于氮气与氧气的沸点相差不大,液态空气与气态空气需经过反复多次的蒸发、冷凝、再蒸发过程(该过程称为低温精馏过程),最终在精留塔顶部气相馏分中就可以过得较高高纯度的氮气,氮气的纯度取决于精馏塔的塔板级数和精馏效率。 [3] 深冷分离法工艺已经历了 100 多年的发展,先后经历了高压、高低压、中压和全低压流程等多种不同的工艺流程。随着现代空分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发展,高压、高低压、中压空分流程已基本被淘汰,能耗更低、生产更安全的全低压流程已成为大中型低温空分装置的首选。全低压空分工艺根据氧氮产品压缩环节不同,又分为外压缩流程和内压缩流程。全低压外压缩流程生产出低压氧气或氮气,然后经外置的压缩机将产品气体压缩至所需压力供给用户。全低压内压缩流程将精馏产生的液态氧或液态氮在冷箱内通过液体泵加压至用户所需压力后汽化,并在主换热器内复热后供给用户。主要工艺过程为原料空气过滤、压缩、冷却、纯化、增压、膨胀、精馏、分离、复热、外供。
2023-07-05 21:23:141

根据物理性质如何分离氮气和氧气

⑴根据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可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表现物质的化学性质是⑵木炭可以燃烧,人们利用木炭燃烧放出的热量取暖、做饭⑷铁、铝、铜等金属材料可制成炊具两种性质均体现的是;⑶水生动物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2023-07-05 21:23:551

与氮气分离开来,那么液氧与液氮的沸点各是多少度

液氮沸点为-196℃,液氧沸点为-183℃。我们用分离液化空气 的方法分离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制取液氮和液氧.在低温下加压,把空气转变为淡蓝色的液态空气,然后蒸发.由于液氮沸点为-196℃,液氧沸点为-183℃,所以液氮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
2023-07-05 21:24:411

氮气,氧气,氢气的沸点高低比较

氧气:熔点-218.4度 沸点-183.0度 氮气:熔点-209.86度 沸点-185.8度氢气:熔点-259.14度,沸点-252.8度
2023-07-05 21:25:021

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要?

你都把沸点写出来了,还问,液态氮沸点低的 先把空气整体液化 然后再通过空气不同组分的沸点不同来分离。
2023-07-05 21:25:313

氮、氧、氢三种气体按沸点的高低怎样排

氧气:熔点-218.4度 沸点-183.0度 氮气:熔点-209.86度 沸点-185.8度氢气:熔点-259.14度,沸点-252.8度
2023-07-05 21:25:421

常见气体的沸点?

在1标准大气压下:氮气:零下196摄氏度氧气:零下183摄氏度二氧化碳:零下78.5摄氏度
2023-07-05 21:26:251

“氧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氮气”熔沸点的高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

二氧化氮,氧气,一氧化氮,氮气 分子晶体看其分子量的大小,越大熔沸点越高。
2023-07-05 21:26:341

为什么氮气沸点比氧气低,为什么蒸发快

它们都是分子晶体,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而分子间作用力一般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所以氧气大于氮气,而氟气之所以比氧气低,我也不太懂,有人说是极性特别大出现反常现象,总之这算是有别于一般规律的特例吧~
2023-07-05 21:26:431

已知氮气氧气和氢气的沸点分别是负的196摄氏度负的183摄氏度和富的253摄氏度

已知氧气氮气和氨气的沸点分别为::-183℃、-196℃和-33.5℃.将氧气、氮气和氨气混合在一起,在一个标准 大气压下将它们的温度逐步降为-150℃,在降温的过程中,它们液化的先后次序是: 应该是-33.5℃ 选C氮气氧气不液化.
2023-07-05 21:26:521

氮气和氧气沸点低的原因

压缩体积了沸点就低了
2023-07-05 21:26:592

氮气的熔点为什么高于氧气

氮气和氧气的固体状态都属于分子晶体,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其沸点与分子式的大小有关,一般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氮气的分子量为28,氧气的分子量为32,故应该是氧气的熔沸点高于氮气. 楼主你的说法是不对的.
2023-07-05 21:27:081

如何判断氮气和氧气单质沸点高低

因为氧气和氮气都是非极性分子,他们收到的范德华力都只有分散力这一类型。也就是说,判断沸点的高低等同于判断分散力的强弱。高中课本有提到,电子其实是以电子云的形式存在,电子可能出现在任何的地方,如果某时刻,电子距离原子核很远,可以看做在一瞬间产生了瞬时偶极(认为,在那一瞬间,非极性分子变成了极为微弱的极性分子)。这样分子间就有正极与负极相互吸引的力了。而,原子半径越大,电子云也越大,电子远离原子核概率越大;同时,电负性越小,对电子的限制越小,概率上,电子也就越容易逃离原子核。宏观上来看就是分散力越大了。因此,氮气的沸点高于氧气。(大学狗x1,如果有错误,还望大家指教)
2023-07-05 21:27:182

氧气沸点高还是氮气沸点高

氮气:零下196摄氏度 氧气:零下183摄氏度
2023-07-05 21:27:261

没有错啊,沸点低的先蒸发按照你的数据先把空气降到非常低的温度,此时所有气体都变成液态然后缓慢升温升到了-196℃时氮气先到达沸点,先蒸发了而氧气还没到沸点把氮气蒸发完了后再继续升温,才开始分馏氧气没有错的。。
2023-07-05 21:27:351

是什么污染了空气二年级

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氮气。氮气的简介:1、氮气(N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空气的主要成份之一。氮气占大气总量的78.08%(体积分数),密度比空气小。在标准大气压下,氮气冷却至-195.8℃时,变成无色的液体,冷却-209.8℃时,液态氮变成雪状的固体。2、瑞典化学家卡尔·谢勒和苏格兰植物学家丹尼尔卢瑟福在1772年分部发现了氮。牧师卡文迪许和拉瓦锡也在差不多的同一时间独立地获得了氮。3、氮气首先被拉瓦锡认可为元素,他将其命名为“偶氮”,意思是“无生命”。查普塔尔在1790年将该元素命名为氮。该名称源自希腊语“nitre”。氮气的制备方法:1、深冷分离法又称为低温精馏法,利用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沸点不一致来分离氧气和氮气。2、由于氮气的沸点(-196℃)低于氧气(-183℃),在液态空气的蒸发过程中,液氮比液氧更容易变成气态,而在空气液化过程中,氧气比氮气更容易变成液态。3、由于氮气与氧气的沸点相差不大,液态空气与气态空气需经过反复多次的蒸发、冷凝、再蒸发过程(该过程称为低温精馏过程),最终在精留塔顶部气相馏分中就可以过得较高高纯度的氮气,氮气的纯度取决于精馏塔的塔板级数和精馏效率。
2023-07-05 21:27:411

与氮气分离开来,那么液氧与液氮的沸点各是多少度

常压下液氧为-183℃液氮为-196℃但是事实上,工业分离氧气时要加压,因此就不是在上述温度下分离了。
2023-07-05 21:28:402

氮气和氧气谁先到达沸点变成液体

若将它们从常温进行降温,那么氧气先变成液态 若将它们制成液态后进行升温,氮气先汽化,留下氧气. 题目中:“若将它们制成液态后进行降温,谁先汽化,留下什么?”中的“降温”应该是增温,不然谁都不会汽化!
2023-07-05 21:28: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