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的英语翻译

2023-07-06 08:18:46
TAG: 英语
wpBeta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Thrive in calamity and perish in soft living.

kikcik

Hardships died of happiness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翻译

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2023-07-05 16:01:401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翻译是什么?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节选: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节选: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节选: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023-07-05 16:02:19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翻译

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2023-07-05 16:02:342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原文及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原文翻译如下: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翻译: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任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2023-07-05 16:02:58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翻译是什么?

战国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赏析: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即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扩展资料:与孟子相关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去逝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孟子的母亲对孟子的教育很是重视,管束甚严,希望有一天孟子能成才为贤。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吆喝的样子。孟子的妈妈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孟子的妈妈又带着孟子去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孟子便学起了买卖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依然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于是在此居住了。
2023-07-05 16:03:06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翻译

舜是从农耕的田野中被选拔出来的,傅说是从泥水匠中被选拔出来的,胶鬲是从鱼盐贩子中被选拔出来的,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放出来并被任用的,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提拔上来的,百里奚是从奴隶市场被赎出后加以重用的。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一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尽贫穷之苦,让他行动混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使他忍耐心性),增长他原来没有的才能。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梗塞,然后才知道有所作为;(一个人的心事)显露在脸色上,表现在言谈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懂得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和侵扰的忧患,这样的国家就往往会灭亡。这样以后才能明白忧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灭亡的道理。
2023-07-05 16:03:24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翻译?

舜是从农耕的田野中被选拔出来的,傅说是从泥水匠中被选拔出来的,胶鬲是从鱼盐贩子中被选拔出来的,管夷吾是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加以任用的,孙叔敖是从(隐居的)海边被提拔上来的,百里奚是从奴隶市场(被赎出后)加以重用的。所以上天将要降下重任在这个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磨练的内心志向,使他锻炼筋骨,使他能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到贫穷之苦,让他感觉到所做的事情错乱,(用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感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增长他原来没有的才能。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内心困惑,思虑梗塞,然后才知道有所作为;(一个人的心事)显露在脸色上,表现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执法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这样以后,就可以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
2023-07-05 16:03:46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是什么意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成现代话,就是,在焦虑中生存,在快乐中死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语文版}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瓦匠中被选拔,胶鬲从贩卖鱼盐的人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孙叔敖在隐居的海滨被选拔,百里奚从集市中被选拔。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们的内心痛苦,使他们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用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在内心受到困扰,思虑阻塞以后才能奋起[或有所作为];憔悴枯槁之色表现到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才被人了解。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国家经常会灭亡这就可以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死亡{另一版本}孟子说:“舜从田间劳动中成长起来,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出来,胶鬲被选拔于鱼盐的买卖之中,管仲被提拔于囚犯的位置上,孙叔敖从海边被发现,百里奚从市场上被赎回。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之苦,使他备受穷困之苦,让他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强起来他的性情,增长他的才能。人总是要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心气郁结,殚思极虑,然后才能奋发而起;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国内没有守法的大臣和辅佐的贤士,国外没有势力相当的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灭亡。由此可以知道,因有忧患而使人得以生存,因安逸享乐却足以而使人败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在田间被任用,傅说在泥瓦匠中被选拔,胶鬲在贩卖鱼盐的商人中被选拔,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得到任用,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选拔,百里奚从集市里被选拔所以上天要降下重大使命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使他受到贫困,使他做事不顺利。通过这样的方式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没有的才能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之后才能改正。内心被困扰,思虑被堵塞,然后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或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或祸患,国家常常灭亡这样之后才明白,在忧患中得以生存发展,而在安逸享乐中则会萎靡死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什么意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思是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28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扩展资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练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即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参考资料来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译文?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舜从农耕的田野中被选拔出来的,傅说从泥水匠中被举荐,胶鬲从鱼盐贩的人群中被启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并录用,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启用,百里奚在奴隶市场中被赎回并重用。所以上天要把重大的责任交给这个人,就一定要先使他内心痛苦,使他身体劳累,使他受饥挨饿,以致体肤消瘦,使他深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颠倒错乱,用这些方法来使他的性情坚韧,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人常常会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受到困惑,思虑阻塞,这样才会奋起;表现在脸色上,吟咏感叹之气发于声音,然后才能被人们了解。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与之相匹敌的国家和外患的忧惧,国家往往会走向灭亡。这样以后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而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会使人走向灭亡。
2023-07-05 16:03:53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翻译

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另有作“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翻译  舜在田间被选拔,傅说在水泥匠中的时候被选拔,胶鬲在鱼盐小贩中被选拔出来,管仲在狱官的手中被释放并加以重用,孙叔敖在隐居的时候被提拔,百里奚在当奴隶的时候被赎回并任用。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责任给这个人,必定先要使他心意痛苦,使他筋骨劳累,使他身体饥饿,使他穷困缺乏,使他做事受到阻挠干扰,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韧,增加他不没有的才能。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从中受到教训)改正;内心受到困惑,思虑阻塞,之后才能奋起;一个人的心事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言谈上,之后才能被别人知晓。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来忧患的侵扰,这样的国家必然会灭亡。这样以后才知道忧愁祸患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
2023-07-05 16:04:02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逐字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生是生存,忧是忧虑的意思,患在这里是磨难之意。死是死亡的意思,安乐是安静和享乐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思虑和磨难中求得生存,在悠闲自在的享乐中灭亡。祝你生活愉快!如有帮助,望采纳,谢谢!
2023-07-05 16:04:101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意思简写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意思是忧愁患难的处境可以使人发奋而得以生存,安逸快乐的生活可以使人懈怠而导致灭亡。出自《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寓义: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在内心中有困扰,在思想上有阻碍,这样以后才能奋发;在脸色上流露出来,在声音中抒发出来,这样以后才能被人们知晓。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那么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这样以后人们就会明白,在忧患的环境里可以生存发展,在安乐的条件下会衰亡。
2023-07-05 16:04:57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及注释是什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1、舜:姚姓,名重华。唐尧时耕于历山(在今山东济南东南,一说在今山西永济东南),“父顽,母嚣,弟傲,能和以孝”,尧帝使其人山林川泽,遇暴风雷雨,舜行不迷,于是传以天子之位。国名虞,史称虞舜。事迹见于《尚书·尧典》及《史记·五帝本纪》等。2、发:兴起,这里指被任用。3、畎亩:田亩,此处意为耕田。畎,田间水渠。4、傅说:殷商时为胥靡(一种刑徒),筑于傅险(又作傅岩,在今山西平陆东)。商王武丁欲兴殷,梦得圣人,名曰说,视群臣皆非,使人求于野,得傅说。见武丁,武丁曰:“是也。”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遂以傅险为姓,名为傅说。事迹见于《史记·殷本纪》等。5、举:被选拔。
2023-07-05 16:05:04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vb
2023-07-05 16:05:232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中于的意思是什么

于,作介词,有在、从、到、比、对、凭、被、由于、因为的意义。作“由于”“因为”的,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于"的意思:在
2023-07-05 16:05:32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英语怎么说?

Adversity makes men prosperity, monsters. Adversity is a good schoolmaster. To thrive in calamity and perish in soft living; life springs from sorrow and calamity, death comes from ease and pleasure 两句,你随便选一句吧
2023-07-05 16:05:591

求英文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sheng yu you huan si yu an le 1.to thrive in calamity and perish in soft living; life springs from sorrow and calamity, death comes from ease and pleasure
2023-07-05 16:06:08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译文

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失败。
2023-07-05 16:06:181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翻译

【舜(shùn)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是从泥水匠中被选举出来的,胶鬲是从鱼盐贩子中被选拔出来的,管夷吾是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后被选拔并加以提升的,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请到朝廷中的,百里奚是从奴隶市场被赎出后登上了高台。   发:起,指被任用。说(yue):同“悦”于:从。畎亩:田间。畎:田间水沟。士:狱官。举:选拔,任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的责任到这个人身上,一定先使他内心痛苦,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体肤消瘦,使他深受贫困之苦,扰乱他所做的,用这些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增长他原来所不具备的才能。   故:所以。任:责任,使命。是:这样的。苦:使……痛苦。劳:使……劳累。   饿:使……受饥饿。空:穷。乏:绝,空乏:使……贫穷困苦。   身行:同“身形”,身体。   所以:用这些方法。动:使……惊动。忍:使……坚韧。曾:同“增”,增加。   【人恒过,然后能改.】   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   恒:常常。过:过失。这里指犯错误的意思。然后:这样以后。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在内心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有所作为;   衡:通“横”,阻塞,不顺。作:有所作为。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懂得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对国家和外国侵略的危险,这样的国家往往会走向灭亡。   入:在里面,指国内。拂:同“弼”,辅弼。   出:在外面,指国外。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以后就知道忧患使人生存发展,在安逸享乐中使人萎靡死亡(的道理)。   生于忧患:忧患使人生存。   死于安乐:安逸享乐使人死亡。
2023-07-05 16:06:44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英译

thrive in calamity and perish in soft living;death comes from ease and pleasure;Life springs from sorrow and calamity.
2023-07-05 16:06:51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是处在忧虑祸患中可以使人或国家生存,处在安逸享乐中可以使人或国家消亡。这句话出自孟子著作《孟子·告子下》中一则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任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先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原来所不具备的能力。人常常会犯错误,这样之后才能改正;内心困惑,思虑阻塞,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上,怨恨吐露在言语中,才被人所知晓。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以及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或是来自外国的祸患,国家常常会走向灭亡。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走向灭亡的道理。赏析:这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
2023-07-05 16:07:16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文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参考翻译  教参版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资财缺乏,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国内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语文版(适合学生)  舜从田间被尧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胶鬲从贩卖鱼盐的人中被举拔,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孙叔敖在隐居的海滨被选拔,百里奚从奴隶市场被赎回并被举用。 因此上天将要将降下重大的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就一定要先使他的心智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的身体穷困缺乏,使他做事受到阻挠干扰,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韧,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干。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困扰,思虑阻塞,这以后才能奋起;(别人)把愤怒表现在脸上,怨恨吐发于言语之中,这样(你)才能明白。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与之相匹敌的国家和外来国家的忧患,国家常常会灭亡。 这样以后就才知道,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考试要求版本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是从农耕的田野中被发现的,傅说是从泥水匠中被选拔出来的,胶鬲是从鱼盐贩子人中被选拔出来的,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加以任用的,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提拔上来的,百里奚是从集奴隶市场被赎出后加以重用的。  所以上天将要降临重大责任在这个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而体肤消瘦,使他缺乏钱财、受贫困之苦,使他所行不顺,做事错乱,用这些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韧,增长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心意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奋发;(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内)如果没有执法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与之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这样以后可以知道,忧虑患害使人发展,安逸享乐使人灭亡。  另一版本  孟子说:“舜从田间劳动中成长起来,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出来,胶鬲被选拔于鱼盐的买卖之中,管仲被提拔于囚犯的位置上,孙叔敖从海边被发现,百里奚从市场上被赎回。 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 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之苦, 使他倍受穷困之苦,让他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强起来他的性情,增长他的才能。  人总是要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心气郁结,殚思极虑,然后才能奋发而起;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国内没有守法的大臣和辅佐的贤士,国外没有势力相当的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灭亡。 由此可以知道, 因有忧患而使人得以生存,因安逸享乐却足以而使人败亡。”
2023-07-05 16:07:42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翻译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限制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依靠山川的险阻,威慑天下不能凭借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自己的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自己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斗就一定能胜利。 原文 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kòng)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资财缺乏,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来自敌国的忧患,这个国家往往会灭亡。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2023-07-05 16:08:011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的翻译

然后知生于忧患:这样以后,才明白因忧患而得以生存发展.然后,这样以后.于,介词,由于,表原因.生,使…生存. 死于安乐:贪图安逸享乐会使人萎靡死亡.死:使…死亡 这样,人们就可以明白:忧患(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这样之后才知道,在忧患中得以生存发展,在安乐中会导致死亡 书↑有解释:这样以后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然后:只有这样以后. 整句的意思是:只有这样以后才知道,忧患可以使人生存发展,而安乐享受必导致灭亡的道理.
2023-07-05 16:08:081

孟子三章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怎么翻译?

春秋·孟子《<孟子>三章》的翻译如下: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式。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凭借险要的山河,威慑天下不能凭借锐利的武器。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2、《富贵不能淫》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居住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孟子说:“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大丈夫。”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人常常犯错,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原文: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2、《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023-07-05 16:08:24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翻译及原文注释意思

题库内容:忧患 :患难。忧患使人 勤奋 ,因而得生;安乐使人怠惰,因而萎靡致死。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下》:“ 然后 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死于安乐也。” 成语例句: 屯难困顿者,乃所以成 君子 之美也,故曰 成语语法: 作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2023-07-05 16:08:51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

身处于忧患的环境中,随时保持忧患意识才能生存,处于安乐的环境中,天天享乐,就会逐渐走向灭亡,这句话告诉我们要随时具有忧患意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3-07-05 16:09:002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的译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为:处在忧虑祸患中可以使人或国家生存,处在安逸享乐中可以使人或国家消亡。这句话出自孟子著作《孟子·告子下》中一则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任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先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原来所不具备的能力。人常常会犯错误,这样之后才能改正;内心困惑,思虑阻塞,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上,怨恨吐露在言语中,才被人所知晓。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以及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或是来自外国的祸患,国家常常会走向灭亡。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走向灭亡的道理。扩展资料一、创作背景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国君实行“仁政”,要与民“同乐”。孟子的思想学说就是著作《孟子》。《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对话体著作。其显著特点一是气势充沛,雄辩而色彩鲜明;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事理。此文选自《孟子·告子下》。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要奋发图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篇文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2023-07-05 16:09:071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另有作“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翻译  舜在田间被选拔,傅说在水泥匠中的时候被选拔,胶鬲在鱼盐小贩中被选拔出来,管仲在狱官的手中被释放并加以重用,孙叔敖在隐居的时候被提拔,百里奚在当奴隶的时候被赎回并任用。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责任给这个人,必定先要使他心意痛苦,使他筋骨劳累,使他身体饥饿,使他穷困缺乏,使他做事受到阻挠干扰,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韧,增加他不没有的才能。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从中受到教训)改正;内心受到困惑,思虑阻塞,之后才能奋起;一个人的心事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言谈上,之后才能被别人知晓。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来忧患的侵扰,这样的国家必然会灭亡。这样以后才知道忧愁祸患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
2023-07-05 16:09:14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句一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翻译: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出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是先秦·《孟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即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2023-07-05 16:09:231

生于忧患的翻译

意思是: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资料拓展:此句出自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即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2023-07-05 16:09:41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翻译,大家都听说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还有“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成为《孟子》最著名的篇章之一,后人常引以为座右铭,激励无数志士仁人在逆境中奋起。下面欣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翻译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翻译为: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反一正,一是一异,相辅相成地说明了同一人生哲理的两面。既不使人因正面说教而感沉闷,又不为邀人眷顾而故发惊人之谈;既娓娓动听,又给人警策;既不庸,又不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命题的明确提出,在孟子也许只是为了给人以政治道德上的启迪。但作为一条具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其影响绝不仅仅表现在政治道德上。   特别是“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两句,直接导引了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创造的一条极重要的美学原则的形成,这就是“发愤抒情”这一美学创作原则。这亦是千百年来,孟子此篇所以脍炙人口的.原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翻译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及其弟子 〔先秦〕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人 一作:斯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注释   舜:姚姓,名重华。唐尧时耕于历山(在今山东济南东南,一说在今山西永济东南),“父顽,母嚣,弟傲,能和以孝”,尧帝使其人山林川泽,遇暴风雷雨,舜行不迷,于是传以天子之位。国名虞,史称虞舜。事迹见于《尚书·尧典》及《史记·五帝本纪》等。   发:兴起,这里指被任用。   畎(quǎn)亩:田亩,此处意为耕田。畎,田间水渠。   傅说(fù yuè):殷商时为胥靡(一种刑徒),筑于傅险(又作傅岩,在今山西平陆东)。商王武丁欲兴殷,梦得圣人,名曰说,视群臣皆非,使人求于野,得傅说。见武丁,武丁曰:“是也。”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遂以傅险为姓,名为傅说。事迹见于《史记·殷本纪》等。   举:被选拔。   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胶鬲(gé):商纣王大臣,与微子、箕子、王子比干同称贤人。   鱼盐:此处意为在海边捕鱼晒盐。《史记》称燕在渤碣之间,有鱼盐之饶;齐带山海,多鱼盐。   管夷吾:管仲,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家贫困。辅佐齐国公子纠,公子纠未能即位,公子小白即位,是为齐桓公。齐桓公知其贤,释其囚,用以为相,尊称之为仲父。《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士:狱官。   孙叔敖(áo):蒍姓,名敖,字孙叔,一字艾猎。春秋时为楚国令尹(宰相)。本为“期思之鄙人”,期思在今河南固始,偏僻之地称为鄙。   海:海滨。   百里奚(xī):又作百里傒。本为虞国大夫。晋国灭虞国,百里奚与虞国国君一起被俘至晋国。晋国嫁女于秦,百里奚被当作媵臣陪嫁到秦国。百里奚逃往楚国,行至宛(今河南南阳),为楚国边界之鄙人所执。秦穆公闻其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楚人于是与之。时百里奚年已七十余,至秦,秦穆公亲释其囚,与语国事三日,大悦。授以国政,号称“五羖大夫”。史称秦穆公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政,“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事迹见于《史记·秦本纪》。   市:集市。   故:所以。   任:责任,担子。   是:代词,这,这些。   也:助词,用在前半句的末尾,表示停顿一下,后半句将要加以解说。   必:一定。   苦: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苦恼。   心志:意志。   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饿: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体肤:肌肤。   空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穷困。   拂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拂,违背,不顺。乱,错乱。   所为:所行。   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   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韧。   曾益:增加。曾,通“增”。   能:才干。   恒:常常,总是。   过:过错,过失。   然后:这样以后。   困于心:心中有困苦。   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征于色:面色上有征验,意为面容憔悴。征,征验,征兆。色,颜面,面色。赵岐《孟子注》:“若屈原憔悴,渔父见而怪之。”《史记·屈原贾谊列传》:“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发于声:言语上有抒发,意为言语愤激。赵岐《孟子注》:“若甯戚商歌,桓公异之。”甯戚,春秋时卫国人。家贫,为人挽车。至齐,喂牛于车下,齐桓公夜出迎客,甯戚见之,疾击其牛角而商歌。歌曰:“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齐桓公召与语,悦之,以为大夫。   而后喻: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喻,知晓,明白。   入: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内。   法家:有法度的世臣。   拂(bì)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佐。   出: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外。   敌国: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   外患:来自国外的祸患。   恒:常常。   亡:灭亡。   生于忧患:忧患使人生存发展。   死于安乐: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2023-07-05 16:09:491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的翻译是什么

然后知生于忧患:这样以后,才明白因忧患而得以生存发展.然后,这样以后.于,介词,由于,表原因.生,使…生存.死于安乐:贪图安逸享乐会使人萎靡死亡.死:使…死亡这样,人们就可以明白:忧患(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这样之后才知道,在忧患中得以生存发展,在安乐中会导致死亡书↑有解释:这样以后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然后:只有这样以后.整句的意思是:只有这样以后才知道,忧患可以使人生存发展,而安乐享受必导致灭亡的道理.
2023-07-05 16:09:561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译文

原文阅读: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翻译译文或注释:  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2023-07-05 16:10:04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思是处在忧虑祸患中可以使人或国家生存,处在安逸享乐中可以使人或国家消亡”。与“温水煮青蛙”的原理颇有相似之处。也有人当作忧国忧民的意思。成语出自孟子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告子下》中一则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忧患:忧愁祸患。安乐:安逸享乐。忧愁患难的处境可以使人发奋而得以生存,安逸快乐的生活可以使人懈怠而导致灭亡。指时时警惕,才能杜绝祸患。也指仁人志士为国家、百姓的忧患而奔波劳碌,为国家、百姓的安乐而奉献生命。处在忧虑祸患中可以使人或国家生存,处在安逸享乐中可以使人或国家消亡。
2023-07-05 16:11:442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的翻译是什么?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的翻译是一个国家,内没有守法的大臣和辅佐的贤士,外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亡国。然后知道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2023-07-05 16:12:03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翻译

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另有作“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翻译  舜在田间被选拔,傅说在水泥匠中的时候被选拔,胶鬲在鱼盐小贩中被选拔出来,管仲在狱官的手中被释放并加以重用,孙叔敖在隐居的时候被提拔,百里奚在当奴隶的时候被赎回并任用。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责任给这个人,必定先要使他心意痛苦,使他筋骨劳累,使他身体饥饿,使他穷困缺乏,使他做事受到阻挠干扰,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韧,增加他不没有的才能。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从中受到教训)改正;内心受到困惑,思虑阻塞,之后才能奋起;一个人的心事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言谈上,之后才能被别人知晓。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来忧患的侵扰,这样的国家必然会灭亡。这样以后才知道忧愁祸患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
2023-07-05 16:12:201

《孟子》三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

成为第3405位粉丝《孟子》三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原文如下: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人 一作:斯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023-07-05 16:12:29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课文怎样翻译

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2023-07-05 16:12:373

佛教苦谛理解

佛法中四谛的苦,不是指人生活中的各种境遇,而是指人在经受这些境遇时,心的变化,也即是说,苦,是自己心的感受,是苦恼,而不是苦难。所以万法唯心,一切苦的感受,其根源还是需要从自己的心思、行为(包括言语)中去寻找和认识。但是仅仅认识并不足以使我们忘记或放下苦恼,还需要明白这些感受是如何产生、如何变化、如何发展,所以需要依据不同的宗教理解或哲学理解来说明,而佛法,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佛法认为,苦的根源是无明,是不理智的思维,而这种无明思维是各种心的妄想和执著,而各种妄想和执著实际是欲望的不能满足,因此,是欲望的过度造成我们的苦恼。佛法的目的,是通过欲望的止息来达到心的安定。这个止息不是心思的停止,不是心思的断绝,而是达到平衡后不做妄想,止是妄念的止,息是妄念的息。
2023-07-05 16:04:406

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有漏皆苦,何解?
2023-07-05 16:04:565

缘起法佛法讲的“无常,苦,无我”怎样理解

诸法无常:一切法皆是因缘而生,必定是因缘而灭,故说无常。有漏皆苦:有漏即是有为法,有为法即是无常法,无常法便不会恒常,终有失去。长期陪伴的亲友终有离别,辛勤积攒的财宝终究无法留到后世,就连这个身体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失去,身体是有为法,是有漏法,所以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所有的法中,毕竟没有我的自性。你说你在吃饭,哪个是你?明明是你的嘴在吃饭,难道嘴是你吗?你的身体是有眼法,耳法,鼻法,舌法,身法,意法组成。眼是你吗?还是耳朵是你?究竟哪个是你?我这是简要回答你。你若欲详细了解,就百度搜索“四念处”
2023-07-05 16:05:121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是苦,涅槃寂静

“涅槃寂静”和“有漏皆苦”相反。涅槃是无漏,是苦果苦因的消灭,也就是十二缘起法的止灭。十二缘起是根据“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的道理,十二缘起法的止灭则是根据“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的道理。老死忧悲苦恼,既是由于生缘,消灭生缘则生死忧悲苦恼灭;消灭爱、取、有缘,则生死苦灭。这样推上去直到最后,消灭无明缘则苦果之因“行”灭。无明灭、行灭、识灭,乃至生老死灭,就是涅槃。更明确的来说:凡是属于不清净的污染的缘尽灭,无明转成为不污染的清净智慧,一切法上为清净智慧所照见的实相谛理,这就是涅槃,也叫做“现法涅槃”。涅槃Nibbāna的意义是圆寂,就是说:智慧福德圆满成就的,永恒寂静的最安乐的境界。佛教认为这种境界“唯圣者所知”,不能以经验上有、无、来、去等概念来测度,是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我前面说过可以把涅槃解释为逝世,其实释迦牟尼三十岁的时候,便已经证得涅槃而成佛,不过当时他的肉体还是过去惑、业之果的剩余,所以称为“有余涅槃”。直到他八十岁逝世,方是入“无余涅槃”。涅槃寂静,涅槃,译为圆寂,译亦为灭。大乘义章云:“梵语涅槃,此翻为灭。灭烦恼故、灭生死故,名之为灭。离众相故,大寂静故,名之为灭”。  众生以我执之故,起惑造业,因业受报,所以我执是生死流传的根本。若无我执,则惑业不起,当下能正觉诸法实相,一切即是寂静的涅盘。  涅槃是从无常,无我的观察中,深悟法性寂灭,而获得的解脱。由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可知宇宙人生的现象,并无任何固定的实体存在,只是刹那生灭的连续状态。无常是空,无我也是空,因此,释尊的根本思想,就是以空为根据而有的缘起观。三法印也是以空为基础的。
2023-07-05 16:05:221

什么的小虾

  1、灵活的小虾、可爱的小虾、活泼的小虾、美味的小虾、游动的小虾、欢乐的小虾、鲜活的小虾、活蹦乱跳的小虾、红彤彤的小虾。   2、汉语中形容词的用法,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和状态等。如“大、高、认真、生动、美丽、精明、可爱、冰凉、初级”。
2023-07-05 16:05:261

不要在寺庙里漏福造业

有漏皆苦,只要生在轮回里,不管你用任何方式生存,所作所为大部分都是苦难的源头。人们有意无意间,不善的业力造得数不胜数,即使是来到昌列寺这么神圣的地方,我还一再又一再地告诫弟子,这里是修行的地方,一定要管住自己的身体、嘴巴和大脑,很多人还是根本就管不住。 不要在寺庙里漏福造业 大部分人对身体基本上能管住,大脑呢?绝对没管住。嘴管住没有?有不少人在大殿里骂人、发牢骚,对师兄姐怒目恶口相向……嘴巴也很难管住。本来你在红尘里造业的机会已经够多了,还要千里迢迢跑到圣地来造业,你不觉得自己是在无明播种进入地狱的种子吗?这就叫「漏」。 我拿一杯纯净甘甜的水给你喝,如果你在里面放了几滴毒药,那你还怎么喝?很多人现在的做法就像这样,非要把好事变成坏事。如果你好不容易来到寺庙,得到珍贵的修行良机,不仅没能精进闻思修佛法,反而增长了贪婪、嗔恨、邪见、傲慢、妒忌和疑心病,这真是一种极大的愚昧! 来到昌列寺,寺庙用大众辛苦赚来并欢喜供养的钱,为大家筹备了很好的素食,很多人说不吃就不吃,说不爱吃就不吃。我看到不少弟子,一边剩饭一边买泡面等其它食物吃。来到寺庙为了自利利他闻思修佛法,你当然属于大乘佛教徒团队成员之一,每天浪费那么多食物,这是万万不可以的,这是有漏的福报。 本来你到这里是积德行善的,也知道寺庙会为你准备食物,你也不是因为自身的原因不想吃,比如身体不舒服,发愿过午不食等等,而是因为你的欲望、喜好,不吃、不想吃,想吃别的,那就叫故意浪费。因为你并没有告诉厨房自己不想吃这里的饭菜,人家做了,你却不吃,这样的浪费是很大的罪业,是绝对不可以的。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要知道那些义工、厨师们为了准备你们的饭菜,有的人整个手都已经破掉,起了血泡。如果你无视他们无私的付出,无视他们辛劳的血汗,无视他们充满爱心的饭菜,无视他们因你们的浪费流下的眼泪,那就太不像话了,这不应该是一个佛教徒能做出的事情。 千万不要觉得,给寺庙供养一些钱,就能把你的浪费给补回来,钱财是你个人的没有错,但是福报是大家共有的,你没有资格,也没有权力,更没有必要去浪费大众在寺庙一分一毫的福报。这就叫有漏的福报,不能做! 能来昌列寺修行,是来积德行善的,好吃不好吃要尽量地学会享受。我可以告诉你们,这里的条件已经够好了,全藏区修行的地方有很多,你们可以去看看,其他地方都在吃什么,虽然比起内地的生活,这边不算有多好,但比起其他的修行地,这里的环境已属难得,你们要懂得珍惜。 福报,是能用完的,如果你不去珍惜,有漏的福报随时随地都可能消失。当你的福报消失以后,你再叫苦连天也没用。当你没了福报,就会忍饥挨饿,缺少钱财;你在寺庙曾经不尊重其他师兄弟姐妹,伤害到别人,报应也会成熟在你自己身上,当你受苦的时候,哭哭啼啼去忏悔已经来不及了。 有漏皆苦,在修行圣地造业的罪恶更重,佛弟子一定要引以为戒,善护念自己的身口意。如果你不是源自内心发菩提心去猛烈发露忏悔,为了利益天下所有一切苦难众生积德行善做功德回向,你曾做过大功德又怎么样?发一次脾气就全部烧掉了。 要种满山的树不容易,昌列寺从山下到山上总共种了四十几万棵树,花了十几年时间才长成现在这样大的绿树,但是,烧掉它们,只要一根火柴就可以了。 功德要做,如果你不能发菩提心做功德回向,不将福报储存起来,你的贪婪、嗔恨、妒忌、傲慢、疑心随时随地可以帮你烧掉有漏的福报,烧的还不是一点点,是无始以来你曾做的所有功德,全会给你烧得乾乾净净。所以,你们要想想,自己到底哪来这么大火气?非要对金刚师兄弟姐妹怒目相向,而且不是为了修行,不是为了佛法,不是为了我们的制度,仅仅是为了你个人的喜好和面子,这种一定要猛烈忏悔啊!
2023-07-05 16:05:291

集谛是导致苦谛的原因,包括业和惑

集谛是导致苦谛的原因,包括业和惑:正确。五蕴盛苦:构成人的身体的有 色(肉体)、受(感受)、想(知觉)、行(意志、欲望)、识(结果)。苦谛(Dukkha):根据对现实的深刻观察,佛总结出人生的八大痛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世间有情悉皆是苦,有漏皆苦,即所谓“苦谛”。说明世间有情悉皆是苦,即所谓有漏皆苦。根据南传佛教中的《长部》描述,佛陀把“苦”分为十一种:生、老、死、愁、苦、忧、恼、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最后概括的说“五取蕴即苦”。生,是指六道中的各种生命的诞生、出生、入胎、再生,还有五蕴中的显现,还有眼、耳、鼻、舌、身、意等所感受、获得的内容等,都为“生”。生是许多苦的基础。老,是指六道中的各种生命的年老、衰老、牙齿损坏、头发变白、皮肤变质、六根的成熟等各种现象。由于有情的衰老,死亡已进一步的迫近,由衰老所带来的种种苦痛也将生起。死,是指六道中的各种生命的死亡、灭亡、五蕴的分离等。愁,是指由于任何不幸和苦法而引起的忧愁、哀愁、悲伤等。因为其身心苦受由自行而生,又被称为苦苦。悲,是指因为任何不幸和苦法而引起的哭泣、悲欢、悲哀、悲痛等。苦,是指身体的疼痛和疾病不适等。忧,是指心身的不愉快。恼,是指不幸或苦法所引起的生气、憔悴、绝望等。怨憎会,是指对不喜欢的、不可爱的色、声、香、味、触、法,或者与那些意图不好、无意、不安分的人异同交往聚会而产生的怨憎。爱别离,是指对喜欢的、可爱的色、声、香、味、触、法,或者对希望有利、有益的、快乐的、安分的人,家人、朋友或亲戚,却不能和他们在一起、交往、聚会而产生的痛苦。
2023-07-05 16:04:201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是什么意思啊

如果无法理解五蕴皆空,就无法理解前两句。理解了空性,就会有不自在不自主产生的
2023-07-05 16:03:554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诸漏皆苦 涅盘寂静

要真正做到,依法行事,甚难!甚难!要有真实收获,更是甚难!甚难!
2023-07-05 16:03:1710

含的拼音和组词和部首

组词:含辛茹苦[ hán xīn rú kǔ ]原作茹苦含辛。宋苏轼《中和胜相院记》:“佛之道难成,言之使人悲酸愁苦…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形容受尽种种辛苦。茹:吃。含英咀华[ hán yīng jǔ huá ]口中含着花细细咀嚼。比喻读书时细细琢磨领会文章的精华。唐韩愈《进学解》:“沉浸醲郁,含英咀华。”含沙射影[ hán shā shè yǐng ]古代传说,水中有一种叫蜮的动物,看到人的影子就含沙子喷射,被喷着的人就会得病。南朝宋鲍照 《苦热行》诗:“含沙射流影,吹蛊痛行晖。” 后用“含沙射影”比喻在暗中影射攻击或陷害人。含垢匿瑕[ hán gòu nì xiá ]包容污垢,隐匿缺失。形容宽宏大度。含笑入地[ hán xiào rù dì ]面带笑容而死。犹言死而无憾。拼音:[ hán ] 部首:口 笔画:7 五行:水 五笔:WYNK 基本解释:1. 东西放在嘴里,不咽下也不吐出 ~一口水。~着橄榄。2. 藏在里面;包括在内;容纳 ~着眼泪。这种梨~水分很多。工龄满三十年以上(~三十年)者均可申请。3. 带有某种意思、情感等,不完全表露出来 ~怒。~羞。谈吐中~着一种失落感。
2023-07-05 16:03:071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静,这是世俗谛。”什么意思?

就是知空悟空,能到这个境地已经很了不起了。知一切行/法/相都是空,娑婆世界苦难感同身受,内心得到轻安寂静。说的是通过世间经历感悟出来的,是渐修的一个过程。但还不完全明白,有空就对应有一个不空,只有当空与不空同归于寂,才是真正的明白人,即见相当下见性,性相一如,这样才算得是开悟。对应的胜义谛是顿悟法,胜义谛来看,无法可修,亦无渐次,当下就是,本自具足,心生万法,莫向外求。
2023-07-05 16:03:061

人生无常,有漏皆苦

2月25 人生无常,有漏皆苦。说起这句话。是不是会觉得非常的消极呀?为什么要想人生很苦呢?苦中作乐不好吗?享受人生不好吗? 可是有时候细细品味一下。仿佛这才是最积极的一种观念。难道家里着火了?不想办法逃出去。反而想着,在里面玩玩火,才是一种积极嘛。难道得病了?比如,得了盲肠炎,不想着去治病,反而想着吃点儿止疼药,减轻一点痛苦是积极吗?难道得了皮肤病不想着去从根上去除,而是挠挠痒痒就是一种快乐吗,或者拧的更疼,消除这种痒就是一种快乐吗?人生确实就是无常啊!屋里着火了就得承认!这才是最大的积极! 无常定有损,有损即非乐。爱人的心说变就变。每一个人的心都像天空中的云一样变幻莫测。每件事也都是那么跌宕跌宕起伏。就连我买的基金都是起起伏伏。他确实就是这样啊。当我真的承认人生就是这样的时候。反而可能要以一颗更加平淡的心去对待生活。少了一些对抗,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积极呢?
2023-07-05 16:0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