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读音
伯夷的意思
词语解释:
伯夷
(1) 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儿子。他和弟弟叔齐,在周武王灭商以后,不愿吃周朝的粮食,一同饿死在首阳山(现山西省永济县南)。后人称颂他们能忠于故国
英
引证解释
⒈ 相传为颛顼之师。一说“亮”即“夷”字之误,隶书‘夷’字或作‘夷’,与‘亮’形近。见清王引之《经义述闻·汉书》。
引《山海经·海内经》:“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
郭璞注:“伯夷父,顓頊师,今氐羌其苗裔也。”
《吕氏春秋·尊师》:“帝顓頊师伯夷父。”
陈奇猷校释:“《汉书·古今人表》作‘ 柏夷亮父 ’, 班固自注云:‘ 顓頊师’。案,柏、伯通。 伯夷其氏…… 亮其名,‘父’则是男子之美称也。”
⒉ 舜的臣子, 齐太公的祖先。参阅《史记·五帝本纪》。
引《书·舜典》:“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僉曰:‘ 伯夷。’”
孔传:“伯夷,臣名, 姜姓。”
《墨子·尚贤中》:“伯夷降典,哲民维刑。”
《文选·张衡<东京赋>》:“伯夷起而相仪, 后夔坐而为工。”
薛综注:“伯夷,唐虞时明礼仪之官也。”
⒊ 商末孤竹君长子。详“伯夷叔齐”。
引《孟子·公孙丑上》:“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 伯夷也。”
明徐元《八义记·公孙赴义》:“我死埋我在伯夷首阳山根底,万古留传作话儿。”
国语词典
神话传说中的神仙。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伯夷 (商末孤竹国君长子)
伯夷造句
- 孔子其实是不较劲的人,他说伯夷叔齐坚守自己的信仰、自己的原则也很伟大。
- 就在叔旦忙着准备任官令时,伯夷及叔齐两人私下对这样的发展讨论了一番。
- 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
- 夫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虽盗跖与伯夷,是同为淫僻也。庄子
- 垂作共工,利器用;益作朕虞,育草木鸟兽;伯夷作秩宗,典三礼;夔典乐,和神。
-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太原周党不受朕禄,亦各有志焉。
- 扣马村在会盟镇的东北角,相传武王伐纣路过这里,被伯夷叔齐两个老顽固扣住马头劝谏,后人就把这里称为扣马村。
- 历史上著名的逊让君位的伯夷、叔齐,其故里就在此地。
- 画商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避于首阳山采薇,最后饿死的故事。
- 世风日降,炎凉百出,桂附之功不在硝黄下,孟子与伯夷并称为百世师,致叹于亲炙之无从,良有以也。
伯夷相关词语
- 1 伯阳
- 古贤人。相传为舜七友之一。 老子的字。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古地名。战国魏邑,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北。
- 2 伯牙
- 古代传说人物。春秋时民间琴师。善奏《高山流水》。《荀子·劝学篇》有“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之句。据《吕氏春秋》记载,伯牙演奏的音乐形象,均为钟子期所理解。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再弹琴,后世传为“知音”佳话。
- 3 伯鸾
- 伯鸾,梁鸿的字。梁鸿家贫好学不求仕进,与妻孟光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夫妇相敬有礼。后因以伯鸾借指隐逸不仕之人,亦作为贤丈夫的代称。
- 4 伯益
- 夏朝君主夏启继位后,没有忘记伯益之功,大廉就继承伯益的职位,其儿子就用他的名为姓,封地于秦,大廉就是廉姓的始祖;伯益次子若木被封于徐国,为徐氏始祖。据《元和姓纂》所载,“颛顼孙大廉之后,以王父字为氏,赵有廉颇“,可见伯益为颛顼后裔。
- 5 伯禹
- 【释义】夏禹
- 6 伯鸾德耀
- 汉梁鸿字伯鸾,孟光字德耀。夫妇相敬如宾,贫贱而志不移。旧时作为贤夫妇的典型。用以代称贤夫妇。
- 7 伯牛
- 伯牛:1.指冉耕,“定陶三冉”之一、孔子的门徒。2.古代地名。
- 8 伯高
- 伯高,古代医家名。传说上古之经脉学医家,黄帝臣。晋代史学家、医学家皇甫谧撰《黄帝针灸甲乙经》,曾指出:“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内考五脏六腑,外综经络、血气、色侯,参之天地,验之人物,本之性命,穷神极变,而针道生焉,其论至妙”。可知伯高之为医是以针灸之理论、临床和熨法等外治为特长,同时,对脉理亦多有论述。
- 9 伯俞
- 伯俞,读音bó yú,是汉语词语,意思是亦作“ 伯瑜 ”。 汉 代人,姓 韩 。古代有名的孝子。
- 10 伯余
- 另有现代作家刘凤仪笔名为伯余。
- 11 伯鱼
- 伯鱼(bó yú)是一个词语,一般用作字,后用作对别人儿子的美称。
- 12 伯瑜
- 亦作"伯俞"。
- 13 伯仁
- 晋周顗的字。元帝时为仆射,与王导交情很深。永昌元年,导堂兄江州刺史王敦起兵反,导赴阙待罪。顗在元帝前为导辩护,帝纳其言而导不知。及敦入朝,问导如何处置顗,导不答,敦遂杀顗。后导知顗曾救己,不禁痛哭流涕说:'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见《晋书.周顗传》。后因以'伯仁'代称亡友。
- 14 伯牙琴
- 《伯牙琴》宋末元初道家学者邓牧著。在自编诗文集《伯牙琴》,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为武器,猛烈抨击现实社会。伯牙琴出自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据说后来子期死,伯牙遂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后因以"伯牙琴"用为痛悼知音惜其难遇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