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读音
贞观之治的意思
词语解释:
唐太宗即位之后,以亡隋为鉴戒,偃武修文,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虚心纳谏,贞观年间,人口增加,经济繁荣,史称"贞观之治"。
引证解释
⒈ 唐太宗即位之后,以亡隋为鉴戒,偃武修文,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虚心纳谏, 贞观年间,人口增加,经济繁荣,史称“贞观之治”。
引唐皮日休《文中子碑》:“惜乎德与命乖,不及覩吾唐受命而殁。苟唐得而用之,‘贞观之治’不在於房、杜、褚、魏矣。”
明李开先《归农》诗之七:“斗粟百钱犹未售, 贞观之治继遐踪。”
国语词典
唐太宗在贞观年间知人善任,举用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贤才,并容纳大臣直谏,批评朝政。在制度上明白划分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的职权,相互配合,发挥制衡作用,杜绝集权弊端,并肃清吏治,减轻刑罚,重视人民疾苦。因此社会秩序安定,国势昌盛,缔造了中国历史上光辉灿烂的太平盛世,后世史家称为「贞观之治」。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贞观之治 (唐太宗统治下的治世)
贞观之治造句
- 要说这贞观之治得来殊为不易,那是李家父子戎马半生才打下的铁桶江山。
- 唐太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
- 唐三彩出现,也因为唐朝陶瓷业飞跃发展,加上贞观之治后,国力强盛、百业俱兴,奢侈之风兴起,于是厚葬的风气也跟着兴了起来。
- 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善于听取大臣的意见,为国事忧劳出,现了贞观之治。
- 李渊一直活到贞观九年,他见到了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胡越一家”,以及李世民成为“天可汗”的殊荣。
- 假如当初蔡桓公能虚心听取扁鹊的劝告,何至于病入膏肓,一命呜呼呢?如果当初唐太宗不能听取魏征的逆耳之言,又怎么能出现“贞观之治”呢?善纳人言者,昌;不纳人言者,亡。
- 盛唐贞观之治,房玄龄孜孜奉国、知无不为,李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王珪激浊扬清、嫉恶好善,魏征耻君不及尧、舜,以谏诤为己任。
- 社会经济和国力发展臻于极盛的时期,它承继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治绩,使唐朝的国势发展到巅峰。
- 后人称道的“贞观之治”,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唐太宗具有“安不忘危、治不忘乱”的忧患意识。
- 中宗登基之初,燕钦融曾几次上表痛陈时弊,他毫不怀疑今上会追继先君,革旧立新,巍巍大唐将再次出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相关词语
- 1 贞洁
- 贞洁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zhēn jié,指人在节操上没有污点。中国古代礼教所提倡的道德观念。语出《诗·周南·汉广》“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郑玄笺:“兴者,喻贤女虽出游流水之上,人无欲求犯礼者,亦由贞絜使之然。”
- 2 贞吉
- 指纯正美好。 南朝 梁元帝 《庾先生承先墓志铭》:“实惟贞吉,实惟退让,皎皎不羣,超超高尚。” 北周 庾信 《周冠军公夫人乌石兰氏墓志铭》:“夫人年十七,归於 宇文氏 。淑令端庄,含章贞吉。” 宋 徐铉 《前虔州雩都县令包府君墓志》:“君天资贞吉,立性和雅,尊敬师友,敦睦亲姻。”
- 3 贞珉
- 贞珉,读音zhēn mín,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石刻碑铭的美称。
- 4 贞静
- 贞静是中国汉语里的词汇,有多重意思。【释义】:1.端庄娴静。 2.坚贞沉静。
- 5 贞怡
- 贞静和悦。 汉 王逸 《机赋》:“尔乃窈窕淑女,美色贞怡,解鸣佩,释罗衣,披华幕,登神机。”
- 6 贞元
- 贞元,是纯正的意思。语本《易·乾》,高亨注:“元,善也。贞,正也。”古代以元亨利贞喻春夏秋冬,故贞元也借指时令的周而复始和天道人事的转换。
- 7 贞果
- 贞果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zhēn guǒ,是指坚定刚决。
- 8 贞节牌坊
- 贞节最早指有纯正高洁的道德观念的女性。后狭义指“贞节牌坊”,通常是古时用来表彰一些死了丈夫或长年不改嫁,或自杀殉葬,而符合当时年代道德要求,流传特异事迹的女性,为其兴建的牌坊建筑。
- 9 贞娴
- 1.亦作"贞娴"。亦作"贞娴"。 2.贞静娴淑。 3.清高闲逸。
- 10 贞筱
- 贞筱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ēn xiǎo,是指箭竹。
- 11 贞瑞
- 吉祥的征兆。《艺文类聚》卷八四引《相贝经》:“ 严助 为 会稽 太守, 仲 又出,遗 助 以径尺之贝,并致此文於 助 曰:‘皇帝 唐尧 、 夏禹 三代之贞瑞,灵奇之秘宝。’” 晋 潘尼 《桑树赋》:“岂皇 晋 之贞瑞,兆先见而启兹。”
- 12 贞下起元
- 用以表示天道人事的循环往复,周流不息。出于 《易·乾》:“元亨利贞。”尚秉和注:“元亨利贞,即春夏秋冬,即东南西北,震元离亨兑利坎贞,往来循环,不忒不穷。”
- 13 贞操
- 贞操是关于伦理道德的产物,多指女子保持结婚前不和别人有性行为就称之为守住贞操,简称为守贞,婚后没有和配偶以外的人有性关系亦可称为守贞,此皆为贞洁的表现。
- 14 贞观
- 所以南宋理学家朱熹解释这句话时说:贞,正也;观,示也。“贞观”以正示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