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张西望读音
东张西望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东张西望
(1) 东看,西看。形容到处寻觅、窥探
英
引证解释
⒈ 向四处张望。
引《西游补》第二回:“却説行者跳在空中,东张西望,寻个化饭去处。”
茅盾《子夜》九:“他们一面走,一面东张西望,又时时交换一两句简单的话语。”
国语词典
四周探望。《平妖传.第一○回》:「只见那头陀提著齐眉短棍在树林左右行来步去,东张西望。」也作「东瞧西望」、「东张西觑」。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东张西望
东张西望造句
- 他看到那些人的眼睛东张西望地搜索着他。
- 考试时他东张西望,被请出了考场。
- 胡同里,走出一个人,慌慌张张的东张西望。
- 胡同里走出一个人,慌慌张张地东张西望。
- 他每天上课都心不在焉,老是东张西望的。
- 惊魂未定的孩子,六神无主地东张西望。
- 个平时上课总爱东张西望的孩子又开始东张西望了。
- 东张西望,道听途说,绝然得不到什么完全的知识。
- 妈妈给我讲故事,我东张西望,妈妈生气了,问我讲了什么,我答不上来。
- 我在电梯里东张西望,可就是找不到铭牌。
东张西望相关词语
- 1 东施效颦
- 东施效颦(dōng shī xiào pín),汉语成语,比喻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有时也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根底差,学别人的长处没有学到家。
- 2 东山再起
- 东山再起,读音:dōng shān zài qǐ,汉语成语;释义: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古时,指出山为官,为褒义词。出处:《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 3 东夏
- 东夏(1217-1233)即大真国复国后的国名,朝鲜史书称东真国,是13世纪时蒲鲜万奴在中国东北建立的一个国家。蒲鲜万奴原为金朝将领,他于贞祐三年即1215年自立为天王,国号大真,年号天泰,分割了金国的大部分地盘,也标志着金国进入末期。1216年降于蒙古,1217年再度自立,国号东夏。势力最大时,西北至上京城(今黑龙江省阿城白城子),西南至婆速路(今辽宁省丹东九连城),东南到曷懒路(今朝鲜咸镜北道吉州)与恤品路(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双城子)。大真国前期的政治中心在咸平(今辽宁开原北),复国后移至南京(今吉林图们市城子山)。1233年,蒙古窝阔台派皇子贵由灭之。
- 4 东方
- 东方是汉语词语,拼音dōng fāng,方位词,东南西北四个主要方向之一,东方指地球(除极地以外)上太阳升起的方向。指位于东亚的东亚文化圈国家。泛指亚洲,包括近东、中东、远东。来源于近代西方人“欧洲中心论”视角下的地理或政治名词。指冷战期间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统称。指华东六省一市。城市名:中国海南省东方市,是县级市;巴拉圭的一个城市名,又译埃斯特城。
- 5 东风
- 东风是个汉语词汇,比如,东方刮来的风。东风也指天长路远,难以与亲人相见,生人做死别!。另比喻革命的、进步的推动力量或气势,列举,东风已经在广大的工农劳动人民中刮起来了,仅仅是某些干部尚风平浪静。
- 6 东南之美
- 东南之美,读音dōng nán zhī měi,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本指东南地方生产的美物。后指东南人物中之佼佼者。
- 7 东巴文
- 东巴文是居于西藏东部及云南省北部的少数民族纳西族所使用的文字。东巴文源于纳西族的宗教典籍兼百科全书的《东巴经》。由于这种文字由东巴(智者)所掌握,故称东巴文。
- 8 东拉西扯
- 东拉西扯是一个成语,读音是dōng lā xī chě,意思是指说话、写文章条理紊乱,没有中心。
- 9 东宫
- 同名改编电影由光线影业出品;同名改编电视剧由唐德影视出品。
- 10 东奔西走
- 东奔西走,读音dōng bēn xī zǒu,汉语成语,到处奔波。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出自《沁园春·留别张周卿韵》。
- 11 东篱
- 【释义】:语出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以“东篱”指种菊花的地方。“东篱”特指词,文人的小院。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 12 东床坦腹
- 东床坦腹,读音dōng chuáng tǎn fù,汉语成语,指女婿,出自《世说新语·雅量》。
- 13 东君
- 东君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太阳。东家。司春之神。
- 14 顶望
- 仰头貌。《增修诗话总龟》卷四六引 宋 欧阳修 《归田录》:“ 李文定公 出镇 金陵 ,一日郡晏,优人作语,意其宰相出镇所作,理必相符,诵至末句,顶望抗声曰:‘吾皇宽大容尸素,乞与江城不计年。’宾僚皆俯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