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幅读音
方幅的意思
词语解释:
2.指人品方正﹐端方。
3.方形笺册。古代典诰﹑诏命﹑表奏等皆用方形笺册﹐故亦借指此类重要文书。
4.泛指文章或文章格局。
5.犹法度;规矩。
6.指幅员;疆域。
7.六朝时方言。公然﹔正当。
引证解释
⒈ 指规模方正。
引《南史·徐勉传》:“吾清明门宅无相容处。所以尔者,亦復有以。前割西边施宣武寺,既失西厢,不復方幅。”
南朝梁陶弘景《真诰·稽神枢一》:“齐初,乃敕句容人王文清,仍此主馆,号为崇玄,开置堂宇厢廊,殊为方幅。”
⒉ 指人品方正,端方。
引《北史·樊子盖传》:“宜选贞良宿德有方幅者教习之。”
《周礼·天官·宰夫》“书其能者,与其良者” 唐贾公彦疏:“人虽无别行,而有方幅正直者也。”
清侯方域《南省试策二》:“士之稍方幅者,则惧其戾俗而不举矣。”
⒊ 方形笺册。古代典诰、诏命、表奏等皆用方形笺册,故亦借指此类重要文书。
引南朝梁沉约《修定乐书疏》:“《檀弓》残杂,又非方幅典誥之书也。”
《陈书·姚察传》:“宫内所须方幅手笔,皆付察立草。”
清黄宗羲《与陈介眉庶事书》:“﹝吾兄﹞欲以章句扬於当时,委弃方幅典誥之书而不视。”
⒋ 泛指文章或文章格局。
引清唐甄《潜书·去名》:“汉人之作,文之末也,而况后之琐琐方幅者乎?”
清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下:“四灵诸公之体,方幅狭隘,令人一览易尽,亦为不善变矣。”
⒌ 犹法度;规矩。
引宋叶适《丁少詹墓志铭》:“﹝少詹﹞纵笔所就,词雄意确,论事深眇,皆有方幅。”
⒍ 指幅员;疆域。
引章炳麟《中夏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书》:“以吾支那方幅之广,生齿之繁,文教之盛,曾不不逮是偏国寡民乎?”
⒎ 六朝时方言。公然;正当。
引《世说新语·巧艺》“支公以围棊为手谈” 刘孝标注引晋裴启《语林》:“王以围棊为手谈,故其在哀制中,祥后客来,方幅会戏。”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李氏在世,得方幅齿遇。”
余嘉锡笺疏:“六朝人谓凡事之出于光明显著者为方幅。此言‘方幅齿遇’,犹言正当礼遇之也。”
《宋书·吴喜传》:“且欲防微杜渐,忧在未萌,不欲方幅露其罪恶,明当严詔切之,令自为其所。”
《南史·梁豫章王综传》:“方幅出行,垂帷於舆。每云恶人识其面也。”
国语词典
规矩法度。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方幅
方幅相关词语
- 1 非方
- 1.异域。
- 2 非官方
- 非官方指不属于官方组织的或者正规性的机构组织的事物。
- 3 凫鹤从方
- 指野鸭和鹤各从其所属的品类。比喻顺其自然行事。
- 4 付方
- 簿记账户的右方,记载资产的减少,负债的增加和净值的增加(跟‘收方 ’相对)。也叫贷方。
- 5 伏方
- 指北方。《尸子》卷下:“冬为信,北方为冬。冬,终也;北方,伏方也。万物至冬皆伏,贵贱若一,美恶不异,信之至也。”
- 6 幅度
- 幅度(extent)是生态学表示尺度的一种方法。
- 7 幅巾
- 原先的幅巾作四方形,使用时有前幞后,包住发髻,于脑后缚结。北周武帝对其作了改进,于方帕上裁出四脚,并将其接长,形如阔带,裹发时巾帕覆盖于顶,后面两脚朝前包抄,自上而下,系结于额,前面两脚绕至颅后,缚结下垂。在幅巾的基础上演变出了幞头。
- 8 幅面
- 幅面是指纸张的大小,纸张的幅面一般分为A3、A4、B4 等。
- 9 幅圆
- 幅圆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fú yuán,是指幅员。
- 10 幅轮
- 幅轮,拼音是fú lún,是汉语词汇,解释为犹幅员。
- 11 幅辏
- 幅辏是汉语词汇,拼音是fú còu,比喻人或物聚集在一起。
- 12 幅程
- 幅程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fú chéng ,是指范围,尺度。
- 13 方德
- 方德,广东省肇庆人,做丝绸生意,好习武,白天经营生意,晚上练习拳脚。娶妻李氏,生有两子,长名孝玉,次名美玉方德有意培养二人为武林高手,就送去少林习武,拜至善禅师为师。方德的妻子死后,就一直独身,到六十岁那年,遇见苗翠花,后来方德以六旬高龄续娶苗显之女苗翠花, 结婚的第二年就生下了方世玉。其子孝玉、美玉、世玉均为“少林十虎之一”。
- 14 方苞
- 方苞(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人,生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六合留稼村)。桐城“桂林方氏”(亦称“县里方”或“大方”)十六世,与明末大思想家方以智同属“桂林方氏”大家族。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nài]、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