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与读音
课与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犹赋予。
引证解释
⒈ 犹赋予。
引闻一多《演讲录·民盟的性质与作风》:“我们中国民主同盟十分明白时代所课与他自己的任务。”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课与
课与相关词语
- 1 课筒
- 课筒,汉语词汇,读音为kè tǒng,意思为起课(占卜的一种)用的签筒。
- 2 课头
- 词目: 课头
- 3 课钞
- 课钞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è chāo,是指税金。
- 4 课读
- 课读,kè dú,有进行教学活动,传授知识和接受教育,学习知识的意思。
- 5 课额
- 赋税的数额。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谠论》:“一年之内,国家预得 江 、 淮 、 荆湖 三路卖盐课额。” 明 王冕 《伤亭户》诗:“课额日以增,官吏日以酷。”《清史稿·食货志四》:“请自 乾隆 五十七年始,凡 山西 、 陕西 、 河南 课额,在於三省引地百七十二属地丁顶下摊徵
- 6 课农
- 课农,属于汉语词汇,kè nónɡ,督责务农。《魏书·太祖纪》。
- 7 课録
- 汉 谓征收赋税。録,征收赋税的簿册。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宋均令虎渡江》:“今数为民害者,咎在贪残居职使然,而反逐捕,非政之本也。坏槛穽,勿复课録,退贪残,进忠良。” 王利器 校注:“《范书》作‘其务退奸贪,思进忠善,可一去槛穽,除削课制。’”按,《范书》,指《后汉书》。
- 8 课间
- 课间:钱月焓所演唱的歌曲
- 9 课口
- 课口亦名“课丁”,唐至元代纳税服役丁口的名称。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 规定: 男女始生者为黄,4岁为小,16岁为 中,21岁为丁,60岁为老。天宝三年 (公元 744年)以18岁以上为中男,23岁以上成丁。 凡民成丁,必须担负课役,称为课口。《新唐书·食货志》:“凡主户内有课口者,为课户。若老及男废疾、笃疾、寡妻妾、部曲、客女、奴婢及视九品以上官,不课。 “天宝十四年(公元753年)不课户占三分之一,乾元三年 (公元760年) 几乎占到三分之二。负担全落在课户身上。金、元亦有课丁、课户。《续通典·卷七》: “金制以民户内有物力者为课役户,无者为不课役户。“元课税仍依据丁口,而以户为单位。 太宗八年 (公元1236年) 规定: 民户成丁即课税,每丁岁科粟1石,驱丁5升。至元十七年 (公元1280年) 规定: 全科户,丁税每丁粟3石,驱丁粟1石。
- 10 课书
- 课书,kè shū,在现代汉语中是课本的意思。
- 11 课耕
- 意指督促耕作
- 12 课工
- 课工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è gōng ,是指课督;督工。
- 13 课征
- 征收赋税。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六章第二节:“ 曹操 把调加以固定化,按户征收绵绢,由地方官吏平定各家赀产,作为课征的标准。
- 14 课子
- 释义:1、指在二税未定地区征收的临时性赋税,以谷物为主;2、指督教儿子读书;.3、指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