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口的拼音,课口的近反义词,课口是什么意思

  • kǒu

课口读音

  • 读音:kè kǒu
  • 注音:ㄎㄜˋ ㄎㄡˇ
  • 结构:课(左右结构)口(独体结构)

课口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旧时依法纳税服役的男子。

引证解释

⒈ 旧时依法纳税服役的男子。

《新唐书·食货志一》:“凡主户内有课口者为课户。若老及男废疾、篤疾、寡妻妾、部曲、客女、奴婢及视九品以上官,不课。”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按租庸调法纳税服役的普通民丁,称为课口。”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课口

  • 课口亦名“课丁”,唐至元代纳税服役丁口的名称。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 规定: 男女始生者为黄,4岁为小,16岁为 中,21岁为丁,60岁为老。天宝三年 (公元 744年)以18岁以上为中男,23岁以上成丁。 凡民成丁,必须担负课役,称为课口。《新唐书·食货志》:“凡主户内有课口者,为课户。若老及男废疾、笃疾、寡妻妾、部曲、客女、奴婢及视九品以上官,不课。 “天宝十四年(公元753年)不课户占三分之一,乾元三年 (公元760年) 几乎占到三分之二。负担全落在课户身上。金、元亦有课丁、课户。《续通典·卷七》: “金制以民户内有物力者为课役户,无者为不课役户。“元课税仍依据丁口,而以户为单位。 太宗八年 (公元1236年) 规定: 民户成丁即课税,每丁岁科粟1石,驱丁5升。至元十七年 (公元1280年) 规定: 全科户,丁税每丁粟3石,驱丁粟1石。
  • 课口相关词语

    1 课书
    课书,kè shū,在现代汉语中是课本的意思。
    2 课耕
    意指督促耕作
    3 课工
    课工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è gōng ,是指课督;督工。
    4 课长
    尤其在日本企业中被广泛使用。
    5 课羡
    正式税赋和杂税。羡,正赋外的无名税收。《宋史·陈世卿传》:“ 真宗 知其材干,逾月,授 福建 转运使,规画 南剑州 安仁 等银场,岁增课羡,诏奖之。”
    6 课田
    《晋书·食货志》:“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其外丁男课田五十亩,丁女二十亩;次丁男半之,女则不课。”
    7 课诵
    1.课读吟诵。
    8 课语讹言
    多嘴多舌,胡言乱语。
    9 课引
    征收盐税。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政事三》:“滨海之民无所得食,必出於贩私。贩私则课引必滞,引滞则商疲
    10 课兆
    课兆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è zhào,是指占卜所得的预兆。
    11 课制
    指赋税。《后汉书·宋均传》:“其务退奸贪,思进忠善,可一去槛穽,除削课制
    12 课桌
    为学生所用课桌,从最早的学堂里的八方桌开始,用于学校,学堂学习的桌子应该统一为课桌。
    13 课间
    课间:钱月焓所演唱的歌曲
    14 课録
    汉 谓征收赋税。録,征收赋税的簿册。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宋均令虎渡江》:“今数为民害者,咎在贪残居职使然,而反逐捕,非政之本也。坏槛穽,勿复课録,退贪残,进忠良。” 王利器 校注:“《范书》作‘其务退奸贪,思进忠善,可一去槛穽,除削课制。’”按,《范书》,指《后汉书》。

    大家在问

    课 字的笔顺写法

    课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课 ”字共有10画,笔顺写法是:点 横折提 竖 横折 横 横 横 竖 撇 捺
    2、课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

    口 字的笔顺写法

    口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口 ”字共有3画,笔顺写法是:竖 横折 横
    2、口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

    “课”“口”的其他同音字笔顺问答

    相关查字

    • 拼音:kòu
    • 拼音:
    • 拼音:kòu
    • 拼音:
    • 拼音:
    • 拼音:
    • 拼音:
    • 拼音:kǒu
    • 拼音:kōu
    • 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