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託读音
寄託的意思
词语解释:
寄托
(1) 委托别人照料
例
例
英
(2) 寄理想、情感于某人或某事物上
英
例
英
引证解释
国语词典
委托、付托。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法语
网络解释
寄托 (出国英语考试形式)
寄托 (词语解释)
寄託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委托
寄託相关词语
- 1 委寄
- 释义:委任付托
- 2 危寄
- 危寄,拼音wēi jì,是一个汉语词语,指寄身于危境之中。
- 3 乡书难寄
- 乡书难寄,是汉语词汇,读音是xiāng shū nán jì,意思为家书很难寄回家中。比喻与家乡消息隔绝。
- 4 象寄译鞮
- 后称翻译为'象寄译鞮'。
- 5 象寄
- 象寄是一个词语,意思是对古代翻译人员的称呼。
- 6 兴寄
- 讲究“兴寄”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特点之一。它原是诗歌创作的要求,但“兴寄”的深浅有无,古人不仅常用于诗歌评论,且注重“兴寄”的诗,作者往往有意让它的意味“使人思而得之”,或“以俟人之自得”,而不正言直述。因此,了解这种特点,对阅读或欣赏中国古典诗歌也是很有必要的。但古诗的“兴寄”涉及许多复杂问题,本文只是简述它的来龙去脉及其重情意、主兴象的基本特征。
- 7 悬寄
- 谓远处在外。 清 戴名世 《窦成传》:“而吾县以孤城悬寄,犹得父子兄弟相保也。”
- 8 遥寄
- (动)①向远方递送:给指挥部发电,~胜利喜讯。②向远方寄托:用歌声~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 9 驿寄梅花
- 驿寄梅花意为请邮差寄送梅花。比喻向远方友人表达思念之情。北魏·陆凯《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 10 隐寄
- 隐瞒寄托(田地)。 宋 叶适 《朝议大夫知处州蒋公墓志铭》:“更造板籍,隐寄、飞寄、影占、伪跋悉釐改。”
- 11 邮寄
- 谓由邮务机构传递。泛指传送。 唐 雍陶 《过大渡河蛮使许之泣望乡国》诗:“此中邮寄思乡泪,南去应无水北流。” 清魏源 《圣武记》卷六:“先命礼部铸印,内阁撰册,邮寄军前。” 鲁迅 《彷徨·孤独者》:“但得信之后不到十天,S城的《学理七日报》社忽然接续着邮寄他们的《学理七日报》来了。”
- 12 郵寄
- 谓由邮务机构传递。泛指传送。 唐 雍陶 《过大渡河蛮使许之泣望乡国》诗:“此中邮寄思乡泪,南去应无水北流。” 清魏源 《圣武记》卷六:“先命礼部铸印,内阁撰册,邮寄军前。” 鲁迅 《彷徨·孤独者》:“但得信之后不到十天,S城的《学理七日报》社忽然接续着邮寄他们的《学理七日报》来了。”
- 13 托寄
- 【释义】:1.付托。 2.指所受付托。 3.谓寄托情意。
- 14 托孤寄命
- 托孤寄命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释义,临终前,将孤儿及重要事情相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