讬孤寄命读音
讬孤寄命的意思
词语解释:
《论语·泰伯》:“可以讬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邢昺疏:“可以讬六尺之孤者,谓可委讬以幼少之君也。若周公、霍光也;可以寄百里之命者,谓君在亮阴,可当国摄君之政令也。”后以“讬孤寄命”指受遗命托付辅助幼君;或君主居丧时,受命摄理朝政。亦泛指付托以常之重
引证解释
⒈ 后以“託孤寄命”指受遗命托付辅助幼君;或君主居丧时,受命摄理朝政。亦泛指付托以常之重任。
引《论语·泰伯》:“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邢昺疏:“可以託六尺之孤者,谓可委託以幼少之君也。若周公、霍光也;可以寄百里之命者,谓君在亮阴,可当国摄君之政令也。”
《三国志·魏志·徐宣传》:“詔曰:‘ 宣体履至实,直内方外,歷在三朝,公亮正色,有託孤寄命之节,可谓柱石臣也。’”
唐李德裕《臣友论》:“文帝戒太子曰:‘即有缓急, 亚夫真可任将兵。’此皆得於气志之间而后知,可以託孤寄命矣。”
清魏源《默觚上·学篇六》:“日磾养马而严威,可以託孤寄命矣。”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讬孤寄命
讬孤寄命相关词语
- 1 讬咎
- 讬咎,是一个汉语词汇,犹归咎;委罪。 汉 贾谊 《旱云赋》
- 2 讬丽
- 讬丽,汉语词汇,指犹托附,依附。
- 3 讬地
- 依托大地。《荀子·赋》:“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木果异事》:“ 元丰 间,禁中有果名鸭脚子者,四大树皆合抱。其三在 翠芳亭 之北,岁收实至数斛,而托地阴翳,无可临玩之所。其一在 太清楼 之东,得地显旷,可以就赏,而未尝着一实。”
- 4 讬阴
- 1.置身幽隐之处。2.托庇。3.引申指托胎、投生。
- 5 讬旨
- 寄托的旨趣。 明 陈子龙 《采莲赋》序:“观其托旨,岂非近累?”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托旨甚大, 遗山 元唱殆未曾有。”
- 6 讬宿
- 寄托;寄宿。《庄子·天运》:“古之至人,假道於仁,托宿以义,以游逍遥之墟。” 成玄英 疏:“古之真人,和光降迹,逗机而行博爱,应物而用人羣,何异乎假借涂路,寄托宿止,暂时游寓,盖非真实。” 汉 扬雄 《太玄赋》:“忽万里而一顿兮,过列仙以托宿。”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四:“云家止数里外,归省父母,值风雨不可前,愿容托宿。” 明 许自昌 《水浒记·召衅》:“清宵杳,沉沉漏高,暂托宿,听鸡报。” 清 厉鹗 《夜宿松寥阁用萨天锡韵》:“平生托宿处,奇胜此堪数。”
- 7 讬陀
- 《元史·塔本传》:“﹝ 塔本 ﹞父 宋五设 托陀,托陀者,其国主所赐号,犹 华 言国老也。”
- 8 讬契
- 讬契,拼音是tuō qì ,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寄托交情;彼此信赖投合。
- 9 讬坐
- 讬坐,是汉语词汇解释为不称其位,坐不能久。
- 10 讬质
- 寄身;托体。 唐 袁不约 《胡越同舟赋》:“殊方何远,合志何深,因托质於刳木,遂忘言於断金。” 前蜀 韦庄 《又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趋时慙艺薄,托质仰恩深。” 宋 马令 《南唐书·女宪传·昭惠周后》:“婢子多幸,托质君门,冒宠乘华,凡十载矣。”《景德传灯录·无业国师》:“随念受生轻重五阴,向驴胎马腹里托质。”
- 11 讬踪
- 讬踪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tuō zōng,意思是寄托形迹、形体。
- 12 讬命
- 讬命,是汉语词汇,出自《史记·李斯列传》。
- 13 讬疾
- 讬疾,是汉语词汇,读音是tuō jí。意思是托病。
- 14 讬好
- 南朝 宋 何承天 《木瓜赋》:“愿佳人之予投,思同归以托好。”参见“ 托姻 ”。